阅读笔记:ChatGPT竞选总统

佩德罗·多明戈斯 ( @pmddomingos ) 是我在推特上点赞最多的原创思考者之一。他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的著名人物,专长在增强计算机自主性、效率和适应性。是难得的人工智能乐观派,支持人工智能不受监管地自由成长。

最近,多明戈斯向 thereadinglists.com 创始人菲尔·特雷格斯(Phil Treagus)分享了他的阅读经验,这对普通人如何做到像他那样理解人工智能,有相当大的帮助。

当然,他在2015年出版的《大演算:探索终极学习机器将如何重塑世界》(2015),已是新手们的第一本书。这本书被誉为数据主义者的圣经。不过,他对算法和人工智能发展的乐观态度,也不是人人认可。

说回“阅读”。

多明戈斯喜欢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作家)、乔治·奥威尔(英国左翼作家)、奥拉夫·斯塔普雷顿(英国科幻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葡萄牙诗人)、安东·契诃夫(俄国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美国小说家)等人,因为他们行文简洁,作品内容丰富。

他认为,这些作家在作品中传递的思想,对当今世界至关重要。他重点提到了奥威尔的《一九八四》(1949)。奥威尔在这本书中以辛辣的笔触,讽刺泯灭人性的极权主义社会和追逐权力者。

如果不分主题或阅读喜好,多明戈斯强烈推荐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达尔文在书中提出两个理论,第一,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较早期、较原始的形式演变而来;其次,生物演化是通过天择而来。

多明戈斯认为,书中描述的天择进化过程其实无处不在。其思想不仅适用于生物学,也对技术领域有启发,整个机器学习学派也明确基于自动化进化的思想。

罗伯特·劳克林的《一个不同的宇宙》(2005)也发人深省,是一本真正改变思想的书。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书中尝试提醒读者,“法律和理论来自集体行为,而不是相反,如果我们试图过于仔细地分析事物,我们就有可能无法理解它们在宏观层面上的运作方式。在许多情况下,整体表现出的特性,无法用其局部的行为来解释。”

此外,美国认知科学家侯世达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1979)也是必读书。作者想阐明智力、意识和自我意识是如何发生的,并在1979年就畅想起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模仿人类思维的前景。多明戈斯认为,它有助于理解人工智能的哲学含义。

多明戈斯还告诉特雷格斯,他准备写一本讽刺小说,剧情用一句话总结,就是“ChatGPT竞选总统”。他想展现科技行业与政治冲突的讽刺,在娱乐的同时,让读者了解科技世界,尤其是人工智能的真正运作方式。

他对人们今天谈论人工智能的方式和角度,有颇多不满。尤其是监管和限制,他认为,“在一个更加理性的世界中,美国政府现在的主要关注点,应该是加速人工智能的进步,而不是阻碍它。”

他开玩笑说,“ChatGPT的最大危险,在于人们认为它比真实情况更聪明。”但是,ChatGPT中既有虚假信息,更有错误信息,“而且后者比前者更严重。”

人类何以如此悲观?“人类很容易将知识误认为是智慧。ChatGPT是其中的典范。”他说,“人工智能将以光速探索整个宇宙。人类发生什么事,对它们来说,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意思有点像人类没兴趣主宰蚂蚁社群的存亡绝续。

这是我所看到的第一个具备人工智能视角的观察,而非普通人或愿景寡头的视角。选择这样的视角,到底算悲观还算乐观,可能也是一个问题。

作者:朱芳文
2023年5月31日

阅读笔记:谁是技术进步的最终受益者?

从读第一个字开始,我就想知道: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技术越进步,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将越穷困?很不幸,答案几乎是肯定的。甚至可以说,更好的技术,加深了贫富差距。

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 (Daron Acemoglu) 和西蒙·约翰逊 (Simon Johnson)于2023年5月16日出版了这本书,全名“Power and Progress:Our Thousand-Year Struggle Over Technology and Prosperity”(《权力与进步:我们为技术和繁荣而奋斗的1000年》),二人试图搞清楚:哪些人,是技术进步的受益者?

两位作者的写作思路十分清晰,先尝试厘清过去1000年来,哪些人从以往的技术创新中获得回报及其必然性,再来推测,今天,哪些人更有可能在经济和政治上从人工智能的发展中获益。

对照当下风靡全球的ChatGPT热潮和AGI迷思,这本书的出现,颇为及时和重要。

先说一个故事。

1785年,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提出“圆形监狱”的设计,在圆形建筑中,如果照明充足,位于中心位置的警卫,会给人一种一直在注视着每个人的印象。此举只需很少的管理人员,可大大降低成监狱的运营成本。

边沁的灵感取自巴黎的一所军事学校,其建筑物被设计为易于管理学生。其弟塞缪尔(Samuel)想出设计原型,意在解决复杂的人事关系。边沁加入一些挑激人际互信的技术安排。他坚信,这是“一种新的监视形式,其力量之大乃前所未见。”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提炼出几个关键词。

愿景寡头。

技术。

生产力潮流。

普惠全民(共同繁荣)。

把这几个关键词串起来,即愿景寡头(边沁)积极推动技术(圆形监狱)的发展,提高了狱卒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监狱管理成本,但未能引发生产力潮流(狱卒的工作效率被提升,但工资没有增加,反而造成了部分狱卒失业),进而达成共同繁荣(部分狱卒失业,犯人被监控地更为严密)。

显然,一个理想的社会,需仰赖技术,推动生产力潮流,最终普惠全民。

愿景寡头不是这个星球上的新物种,至少从亨利·福特开始,到乔布斯,到马斯克,再到Sam Altman,这群强大的技术领导者,因为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成为毋庸置疑的控制者和叙事大师,他们总是坐在桌子旁,麦克风前。

前述旨在降低监狱运营成本的“圆形监狱”设计就是技术。铁路运输、运河修建、蒸汽机、iPhone、ChatGPT……都被称之为“技术”。

“生产力潮流”单纯地相信:提高生产力的新技术、新机器和生产方法,也会产生更高的工资。尤其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股潮流将带动所有人,而不仅仅是企业家和资本所有者。

该理念背后的逻辑相当简单,即,当企业变得更有生产力时,他们希望扩大产量。为此,他们需要更多的工人。当更多的公司同时招聘时,就会集体抬高工资,最终使得工人受益。

不过,这种好事往往是一场美梦。现实中,生产力潮流总是局部且短暂的,而且永远不会自动发生。

的确,自动化提高了平均生产率,但不会增加工人的边际生产率,实际上反而有所降低。想要提高工人的边际生产率,最重要的是创造新的工作岗位。

可见,生产力潮流因果链中的第一步,取决于具体的选择:即,使用现有技术,并开发新技术,以提高工人的边际生产率。而不仅仅是自动化工作、裁员或加强监督。

新技术,不会必然带来共同繁荣。可是,愿景寡头却无一例外地支持新技术的发展。

2007年,史蒂夫·乔布斯说:“让我们去创造明天,而不是为昨天担心。”

如您所见,苹果是最大的受益者,由此走向万亿美元市值之路。不过,移动互联网真的普惠全民了吗?

1895年,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时间机器》中预测:“未来的反乌托邦中,技术将人们隔离开来,以至于他们演变成两个不同的物种。”

今天,看看身边刷抖音的人,再看看那些成天研究将流量变现的人。同样的世界,不同的物种。威尔斯的预测足够犀利。

任何一波技术变革,都使某些人比其他人受益更多。技术驱动的组织,也诞生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增强了某些人的能力,并削弱了另一些人的能力。显然,技术就是控制,不仅是对自然的控制,更是对其他人类的控制。

无法自拔的是,我们已沉溺于愿景寡头的魅力泥沼里长达数个世纪,回看昨天,你不觉得福特的T型车伟大吗?再看今天,马斯克的星舰,不让你激动吗?山姆的ChatGPT,不让你欢欣鼓舞吗?不只是我们普通人,这些现代寡头也迷住了有影响力的舆论守护者:记者、其他商业领袖、政治家、学者和各种知识分子。

斯坦福大学人本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数字经济实验室主任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认为,“不要放慢技术”,这是理论上创造共享繁荣的唯一途径。他倡议:我们不要和机器赛跑,而该“利用”机器去赛跑。这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机器以及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对人类更有用。

但对愿景寡头们来说,这意味着监管。尽管马斯克也曾要求暂缓AI开发,但这仅仅是愿景寡头们在前进路上的暂时分歧而已。在他们手里,人工智能仍在向前进。

乐观的愿景寡头急需乐观派意见领袖的乐观背书。《大演算》作者、华盛顿大学电脑工程系教授佩德·罗多明戈斯认为ChatGPT并没有聪明到值得人类害怕的地步。他反对过早监管,“今天的人工智能,就像1995年的互联网。监管它,就是扼杀它。”他讽刺说,“如果1492年就有了欧盟,那哥伦布的航行,将被法规绝对禁止。”

本书的两位作者,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没有过多的悲观,“传统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都无法执行涉及社交互动、适应、灵活性和沟通的基本任务。”

显然,所有的乐观结论都基于人本位的思考。换作人工智能本位,是否会有新的结论?当然,所谓的人工智能本位,不过是愿景寡头本位的修饰。

我猜,任由最聪明的人发展最疯狂的技术,人类很快将走向一个美丽新世界:一方面,每个人都享有全民无条件基本收入,按需分配,按需消费,无需工作,由机器人代劳一切。另一方面,无论你想做点什么,都不如人工智能干的漂亮,也不如它更有效率。甚至,对这个时代的人类来说,工作反而成了奢侈品。

此刻,我们是否要对镜自怜:活着,仅仅是为了敬仰那些新上帝(愿景寡头)吗?

朱芳文
2023年5月28日

阅读笔记:要想出人头地 多读书

凯文·凯利说:“要想出人头地,多读书。”这话真是他说的。

全球互联网圈称凯文·凯利做KK,是《连线》杂志第一任主编,他的著作《失控》、《必然》、《科技想要什么》在中国互联网创业圈,谈不上人手一册,也是人人皆知。人们对他的刻板印象,应该是告诉我们科技要去向何方,不过,作为父亲,他迫不及待地告诉子女,该去向何方。

当他为子女罗列出450条人生经验,并结集成这本《极好的生活建议》时,我很好奇,拿来翻一翻。翻成中文,约有1万6千字。细读后,让我想起许多别的书,比如奧里略的《沉思录》,达里奥的《原则》,甚至洪应明的《菜根谭》。

智慧是经验的结晶。每个人的经历虽然不同,但总结出来的经验大同小异。不能说这本书写的不好,只是还没到让人舍不得分享的那种好。

我摘录几句,你品品:

1、热情,值25个智商点。

2、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痛苦是可以选择的。

3、今天,选择不要生气。

4、画画,来发现你所看到的。写下来,发现你的想法。

5、不要成为最好的。成为唯一。

6、这是真实的:欺骗一个诚实的人是很难的。

7、不要找工作,因为它的成本最高。

8、如果你对过去的自己,不感到尴尬,你可能还没有长大。

9、冷静是会传染的。帮助别人之前,要冷静。

10、忽略别人对你的看法,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你。

他还说,“拥有1200万个喜欢你的人,不如培养12个爱你的人,因为他们更值钱。”

对号入座,我数了数,除父母和两个妹妹外,好像没谁会不计条件地爱我了。如果再算上奶奶和外婆,我还会多上两个。在这个世上,有过六个爱我的人,也不错。如果再多几个,那就算意外的幸福了。

不过,我还是更想拥有1200万粉丝。如果在中国,你拥有1200万的粉丝,你就可以选择谁有资格来爱你,爱你的人,爱你的名气,爱你的钱,爱你的缺点,爱你的臭毛病,爱你的骄傲,爱你的一切……不要说12个,120个也不是问题。

我记得凯文·凯利很久以前就说过,1000个粉丝就能养活一个意见领袖。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现实中没有见过成功案例。没有百万粉丝,在变成意见领袖之前,只能吃点面包。

人人都想出人头地,但很少有人问自己,为什么要出人头地?出人头地到底是手段,还是目的,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当然,读书总是对的,哪怕你不能出人头地,也可以靠着读书来欺骗自己,假装自己不想或者不愿意。

朱芳文
2023年5月18日

阅读笔记:PayPal黑帮的秘密

2000年9月,彼得·蒂尔、霍夫曼等人联手,趁出国度蜜月的马斯克不备,将其赶出新PayPal。蒂尔用一封措辞公式化的邮件变相解除马斯克的职务,当天,马斯克用一封态度亲热的回信向新PayPal全体同仁表达感谢。

对此,马斯克没有选择生气,他说,“蒂尔他们都是聪明人,通常动机不坏,只是出于认为正确的原因,做了认为正确的事。除了这些原因挺扯蛋的之外。”他想起了两个妈妈争夺一个孩子的故事。在将x.com视为子女的马斯克面前,自大学就与霍夫曼讨论人生意义的蒂尔,略显滑稽。从0到1这件事,蒂尔干的,不如马斯克轻松。

1996年3月24日,刚出校园的马斯克,带着亲弟弟,注册 zip2.com ,想要成为下一代雅虎。1999年2月,擅长本地广告业务的Zip2,以3.07亿美元的现金卖给康柏电脑,27岁的马斯克到手2100万。此前,马斯克的银行账户,仅有5000美元。他为自己买了一套公寓,一辆价值100万美元的限量版迈凯伦F1,然后,在新启动的x.com项目上,投入1250万美元的真金白银。

与zip2.com相比,马斯克退出x.com的方式多少有点不体面。彼得·蒂尔对马斯克动手,面呈董事会的理由,是马斯克力促新系统不合规上线,以及容忍潜在的金融风险等等让不懂技术的董事们心惊胆战的逾矩行为。但台面下的原因,无外乎马斯克在技术层面,间接剥夺了PayPal首席技术官列夫琴的实权,在公司发展方向上,将PayPal置于x.com之下,并正在去PayPal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原PayPal团队的存在感集体缺失等等。

事后,连彼得·蒂尔都承认,马斯克对x.com的期待,是要成为互联网金融里的亚马逊,一个市值超万亿的巨无霸。而非今天市值接近900亿,更非马斯克离开两年后,PayPal被eBay仅以15亿美元收走。

合并之前,也就是2000年初,马斯克对与PayPal并无兴趣。马斯克坚信,PayPal与x.com不在同一个量级,不算竞争对手,x.com迟早都会超越PayPal。但时值互联网泡沫临近高点前夜,对敏锐的彼得·蒂尔而言,说急于脱手PayPal毫不夸张,那是他的真实心态,只是没有公开承认:PayPal再不输血就要关门了。

巧合的是,时任x.com的CEO比尔·哈里斯也主张合并,且一再坚持,马斯克妥协了。甚至在哈里斯极度过分的多次“不接受,就辞职”的“胁迫”之下,马斯克接受了按50:50,而非理想中的92:8的比例合并。股权的均等,也为实力和理念并不一致的两个团队埋下隐患。

在新PayPal合并当天,彼得·蒂尔搭马斯克的便车,就是那辆价值100万的限量版迈凯伦F1跑车,马斯克用来代步。二人在这辆车里谈了十五分钟的车,蒂尔问道,它可以做什么呢?年轻的马斯克忍不住显摆,踩油门,在车道上左穿右插,直到为躲避前车而撞上路基,然后迈凯伦被甩到空中……幸运的是,二人毫发无伤。进到办公室,二人有默契,未提此事。

转眼不过几个月,马斯克像被刹不住的跑车抛到半空那样离开了新PayPal。他在给员工的信中还暗示,休息几个月之后,要在2001年初启动新的项目。实际上,直到2002年5月,马斯克才成立spaceX。

回过头看,除了运气好,今天所谓的PayPal黑帮,并没什么过人之处。尽管媒体宣称团队成员日后陆续做出领英、YouTube、Yelp、Yammer等知名企业。但谁又能分得清,如果没有PayPal,这些企业就一定不会出现呢?或者,正如老PayPal人并不承认马斯克是PayPal创始人那样,所谓的PayPal黑帮也该一分为二,分出老PayPal系和马斯克系,这样算,才公平。

朱芳文:我的阅读经验

1/读书日、读书会和书单,是为不爱读书的人准备的。阅读,对很多人来说,是压力和负担。不爱阅读的家长,以及不鼓励阅读的老师,都是阅读的坟墓。

2/即便对爱读书的人来说,也不一定是喜欢或爱,更像是习惯。

3/习惯未必都是好的。一天一杯咖啡是习惯,手机成瘾也是习惯。习惯,像一日三餐不可或缺,手边有书就想翻一翻,三天不读书就像睡觉没睡足,浑身不爽。不爱读书的人如何变成爱读书?逼着自己读到习惯为止。

4/习惯读书的人,天天都是读书日。习惯读书的人,一定有自己的书柜或电子书库。习惯读书的人,一定有自己的书单。习惯读书的人如果加入读书会,其兴趣也许藏在读书之下。

5/读过500本书的老前辈,往往劝后进多读经典,求质不求量。建议是好的,但践行起来有难度。如果真有100本经典,那用来解释经典的书,可能得有1000本,不读那1000本,这100本可能完全读不懂。

6/经典又何止100本。我读人物传记,从富兰克林、甘迺迪、德鲁克、福特到乔布斯、马斯克,我感兴趣的人物,至少有50号。其他领域呢?最终发现,阅读有似探索宇宙,没有边界,而所谓“边界”,只是为了定义假想的“有边界”而已。

7/我试过列一张“100本值得读书单”,但个人经验总是太狭隘,不适用于第二个人。一本书的价值,至少有一半取决于读者的信息架构。5000多字的《道德经》,背得会的不少,但读得懂记得住并应用到生活中的不多。《鹿鼎记》有100万字,里面的章节和桥段,许多人如数家珍。哪本更值得读?哪本还能再流传2500年?

8/我们列书单,往往是为了方便梳理自己的信息架构,并不是为了方便他人建立其信息架构。我们的信息架构,取决于理解能力、兴趣、职业、成长路径,以及对未来的期待,甚至机缘巧合。我喜欢咖啡,书店里关于咖啡文化咖啡工艺的书,我全收藏全读过,这不奇怪。我读《左手咖啡,右手世界》,你读《金瓶梅》,我们最终的感受可能一致,都教人感叹人性复杂,良善难分。但哪一本更值得读?哪一本读者众多?

9/吃牛排喝红酒让人爽,吃炸鸡喝啤酒也让人爽。阅读只是手段。丰富知识面,改进认知层次,训练分析思考能力等等,是目的。其他诸如旅行、电影、音乐、谈话、健身等等手段,也能达成同样目的。披头士的《Yesterday》,与李白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聊的都是哪儿有卖后悔药。甚至,仅仅是把注意力盯着咖啡,探究从豆子到杯子的全过程,也能达成相同目的。我最幸福的,就是有耐心关注细节,沉浸在微观世界里,进而感受到万事万物都有其意义。

10/阅读教我享受信任,信任一切事物都合理。也教我尊重怀疑,怀疑眼里看得到的,总是更宏大场景里的一个局部,不完整,是盲人摸到的一堵有弹性的墙。更多的东西,值得慢慢去发现。

11/如果阅读有疆域,你有限的精力和兴趣,决定你开疆辟土的成果。需要深度,你得往上下走,需要广度,你得往四周走。如果你以某人为榜样,参照他的阅读喜好,建立自己的信息架构。最终你会发现,你最多只是他的影子里最深的那一条。读书会与学校,不仅仅是阅读的坟墓,更是思想和行为的坟墓。

12/我朋友圈里习惯读书的人很多。他们也习惯晒书,多数是我没读过的。而我读的,也有他们没晒过的。我想,这就是彼此留有一丝好感的主要原因吧。习惯性的独立阅读,能让你慢慢积累与众不同的特别东西。

13/有好书,但是不要迷信好书。好与不好,在于你要不要用到。跟《屠龙秘笈》比,我更想读《龙虾的100种烧法》。新书未必不好,很多经典当初也是新书。读康纳曼的《快思慢想》、米塞斯的《人的行为》没几页,我就遗憾为什么没早点读到它。

14/读的越多,遇到的好书比例也就越高。“量”的价值,在于能提升对“质”的评判标准。如果你掌握了5000个常用的汉字,阅读时就不用查字典。如果你读过100本重要的书,再读其他书,就不会觉得累,因为你学会了选什么样的书来读。

15/喜欢读的书,多翻几遍。不一定能提供增量信息,但有利于修正错误认知。不读一遍书页上记下的感想,就不甘心承认自己愚蠢过。承认愚蠢,意味着有进步。40来岁,还怀念20岁时多么光荣伟大正确,不是励志,是弱智。

16/人有许多坏习惯,改正坏习惯的方式,则是用好习惯替代坏习惯。多读十页书,就少滑几十条抖音。多买十本书,就少喝几瓶酒。毕竟,可供自由打发的时间和金钱,总是有限的。

17/总之,与其关注读书日,不如关注读书。日子,每一天都是一样的。不读书的日子,更是千篇一律。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朱芳文:认知升级如逆水行舟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很爱扯“认知”两个字,任何事和人,都能联系到认知上,诸如认知差异、认知困境、认知误区等等。这让我有点招人烦。实际上,我对“认知”二字的了解,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多,对很多事情的判断,也早不敢绝对,甚至常常前后矛盾,自我否定。这大概也是一种认知困境。

我被“认知”二字所触动,源于碳九加速器冯新老师给BCF理事会成员做的一次内部分享,大约在2018年7月。刘韧老师分享视频给我,好多段,我买了百度超级会员,断断续续看完。主题是“认知跃升”,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原生家庭,二是认知与社会分层。原生家庭与教育背景是社会分层的起点。而认知,则可能是唯一解方。

冯老师先界定,“认知不是知识,认知是对趋势、对事物底层逻辑、对人性、对规则的深刻洞察。”他提醒,“人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当然,买单不一定是贬义。

专家(社会学家或心理学家)把人所处的家庭环境,分成两个阶段,结婚之后与伴侣组成新生家庭,而结婚之前(主要是与父母姐妹共处)的那个阶段,被称为原生家庭。某些情况下,原生家庭甚至新生家庭,都可能不止一个。

著有《巨婴国》的武志红,曾在某节目上解释原生家庭,称“家庭是一个社会的浓缩,而个人是家庭的浓缩。”如此,孩子与父母各方面极其相似,便不难理解。像“龙生龙、凤生凤…”这种并不好听的俗话,描述的更为易懂。

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路易士著有《桑切斯一家人──墨西哥底层生活纪实》,书中,作者尝试让穷人诉说自己的故事。他发现,过往人们认为,贫穷源于知识的匮乏,但桑切斯一家人并不缺乏知识,他们在辞汇与语言的运用上,表现出惊人的能力,同时也表现出对生活的洞察力。桑切斯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三女儿康苏薇若读过大学。然而,他们依然没有摆脱贫穷的命运。最后,作者勉强得出一个结论:“世代的贫穷或许体现的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劣势,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代际传承。贫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贫穷,更是精神与爱的贫瘠。”似乎终将走向乔治·欧威尔的判断:贫穷的本质是消灭未来。

精神与爱的贫瘠,源于原生家庭,是父母一辈不够“智慧”,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或者认为它不重要,甚至根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许多故事里,某些年代的父母辈,天然会接受:让孩子饿不死,长大能娶到老婆,就算人生圆满。显然,今天看来,这些想法不够“智慧”。

有专门的认知科学在研究认知,我只能局部理解。朋友圈曾流传一张图,描述数据、信息、知识、洞见、智慧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首先,我确认认知便是所谓的智慧,至少是其一,认知也源自洞见、知识、信息甚至数据。其次,我假设认知是一张图纸,数据是沙石,信息是混凝土,知识和洞见是砖头和基石。依据图纸,混合不同沙石,制出不同砖石,造出不同建筑,产生不同用处与价值。

我曾用一个比喻,试图理解认知:把一头大象和一碗咖啡豆放在一起,请做区分,我们很容易分清哪个是大象,哪个是咖啡豆。把一碗咖啡豆放在一起,请区分,哪粒是耶加雪菲,哪粒是瑰夏,哪粒是云南小粒,能分清的人不多。认识咖啡豆,与分得清是哪一支咖啡豆,属于认知差异。

现在再看,这个比喻似是而非,能说清楚知识面与知识量的差异,无法证明认知的差异。倒是图纸说,能代表我现在的理解程度。但我希望它依然是浅薄的,或有机会做到,或便于调整。

接受了原生家庭、教育背景以及社会分层的现实,便不难作出“跨越阶层”的期待。冯老师提出,认知、自我价值、以及社交能力,是实现阶层跃升的三把利器。就个人经验来看,“认知”是1,是基础,后两样都是0,没有认知跃升,后两样潜力有限。社交能力好似一个漩涡,自我价值便是漩涡的动力,动力越强,积聚的资源越有价值。但是,动力再强,也需要认知来决定方向,上下或左右,人生大不同。

多读书、多听故事,多记录、多分享,多跟陌生人聊天、多去陌生的地方。多做事、多做不同的事……认知跃升的可能性多种多样,但认知不能升级的可能性只有一条:安于现实,得过且过。尽管现实如逆水行舟。

总之,我们为了维持现有的位置,必须不停向前奔跑。(完)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读《人的行为》 :增量令人幸福

想读经济学作品,找到一本米塞斯《人的行为》(human action),英文版可在 mises.org 免费下载。我读夏道平的译本,近60万字。

米塞斯解释,人类是会行为的,被逻辑思考驱动,追求快乐和满足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交易,将自己有的,交换对方有的,因为彼此需要对方手里的东西。我简单理解:如果“行为”是一个人,他会这样介绍自己:“我是行为,我来自不安逸,我要去往满足感。”

《人的行为》不好懂,网上找各种解读。有本《“人的行为”学习指南》(罗伯特·墨菲),译者和校对者把“行为”翻译成“行动”,画蛇添足,令人困惑。米塞斯说的对,人的行为,从来没有不恰当的。

搜狐上有个“米塞斯日报”,翻译 mises.org 上发布的文章,可惜阅读量大多不过4位数,2015年11月12日之后,出到第77期,便不再更新。译者吴荻枫,是西南民族大学的一名老师,武汉媳妇。头条上可能有她的作品,没去看。顺手关注了她的微博。

吴惠林是《人的行为》(夏道平译本)第三版的校订者,也为谢宗林译本写过导读,开有“吴惠林财金识读课”,讲过海耶克、皮凯提,也讲米塞斯,但只谈了几十分钟,增量知识有限。读过《人的行为》,他才意识到“经济学是人的行为学之一部分”。他发现,当前的主流经济学(大概是指凯恩斯),完全摒弃人的修养或伦理道德,以数理模式机械化人的行为,将人“物化”、“机械化”。吴表示,深深认同米塞斯1949年《人的行为》英文版第二三五页中所写的:“当今大多数大学里,以经济学为名所传授的东西,实际上是在否定经济学。”如此,我该相信米塞斯多一点。

心智决定人类的行为,行为推动经济的运作。心智,既有理性的逻辑推理与计算,也包括不稳定的情绪和直觉。传统经济学关注前者,显得无情无义,是冷的。行为经济学把后者囊括其内,忽然间有血有肉,是热的。想想,生活中那些让你感觉温暖的人,是不是特别会照顾你的情绪和直觉,让你感到舒服,愿意为她免费做些什么呢?

人,总是负能量大于正能量。幸福也是一个渐衰的过程。但这不该给出人类贪得无厌的结论。乐观的看,只是人的行为,走上一条不经个人思考的路。我们习惯模仿行为,但极少注重思考。从众与盲从,有的时候不是懒,是不知道,没人提醒。

我想,除康纳曼外,富兰克林、查理·芒格、斯科特·佩奇、塔勒布等,也该算作行为经济学家。他们洞察人性,追求智慧思考,相信行为推动经济。《快思慢想》、《穷理查年鉴》、《穷查理的普通常识》、《模型思维》与《塔勒布经济学五部曲》值得细读。另外, fs.blog(网站)、芒格学院(网站)、行为设计学(公号)、硅谷王川(微博)也值得关注,它们能帮你修正个人的“思考”和“行为”,如果你相信的话。

比如,在十层楼高的屋顶,放一张100万美金的支票,取到就归你。有三样工具:一架足够长的云梯;一条足够长的绳子;一只徒手攀爬用的粉袋。三选一,你选哪样?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隐喻。我只是想提醒,大多数人,手里只有粉袋。我们应该想想,如何获得更好的工具。

米塞斯在书中爱提“增量知识”,这条可作为每个写作者的基本原则。但增量知识,是相对的,我所知道的养鱼知识,在我父亲眼里,根本不入门,但对没见过鱼池的人来说,应该算是专家。实际上,是不是专家不重要,有没有增量才重要。

做人做事,九死一生是运气好,十死无生是常态。人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运气和机会,而不是变得更差。

总之,增量令人幸福。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阅读的初心

诚品让我惊艳的不过是有台版书,别处买不到;季风没给我任何触动,以前倒有一家大众书局,让我比较喜欢,那也仅仅是因为去的人不多,比较安静,以及有我当时工作时需要读到的一些书。

与线下书店相比,我更喜欢亚马逊,只要花上一点点时间,就能买到想买的书,而且价格上优势明显。但是去一趟书店,既要计较路上来回的时间,也要计较停留在书店里的时间,花两个小时在路上,怎么着也不能只在书店停留半小时吧。

另外,卖书的可能懂出版行情,把报纸上的那些自恋狂撰写的书评当作卖书指南来做推荐引导,却未必懂我喜欢读什么书。你在诚品看到的热销书,真有几本是你想读的?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不是问题。我也不否定它们有参考价值。只是拿这个来做书店的价值输出,一定是极小众极偏执才能做好的,而这个部分的品质,其实又很难维护与持续。

再说阅读的氛围,图书馆要比书店更适合吧。即便是咖啡馆,也很容易让人静下心来读几页书。就是书店,很难让人全神贯注。好比我可以坐在西餐厅里吃牛排,也可以坐在客厅吃牛排,但要我坐在冰箱里吃,哪能不被其他东西干扰呢。

其实倒也不是书店本身有什么问题,怪就怪房租太高,卖书的利润微薄,朝不保夕,这点是值得同情的,但做不到让我眷恋。我早忘了小时候经常去的新华书店有什么好处了。我也在书店做过工,卖书人里头爱书的又有几个?

反正我是觉得,对书店这个形式的眷恋,有点矫情和空洞,跟咖啡馆不一样,既要好喝的咖啡,又要颜值亲和的咖啡师,还有处处能入镜的环境布置。而书店呢,给不到我任何眷恋的理由。

再说了,如果眷恋书店,对书和作者来说,其实也是不公平的。而后者,才是阅读的初心。

电影、书、咖啡馆以及白日梦

看完老电影《第三个人》的第二天,无意走进东安路的一家以为早已关张的大众书局,随手翻开的一本书,那一页的前两行,作者写道:“下午六点钟,我精神抖擞地现身在附近的小演讲厅,就像电影《第三个人》里的霍利·马丁斯一样。”

在电影中,霍利·马丁斯是个不知名的小作家,本想找份工作糊口,却不幸落入朋友设下的圈套。好在无论是被朋友利用,还是被情人误解,甚或被听众嘲弄,都不能阻止这家伙积极、勇敢地面对一切尴尬或不幸。

帕蒂·史密斯在《时光列车》里的这段话,想表述的可能就是这种积极和勇敢,哪怕眼前始终漆黑一团。

翻到前面,又读到这句,“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并没有咖啡馆,但咖啡馆一直存在于我所看的书里,之后便在我的白日梦中越来越像是有那么回事儿。”

就职业习惯而言—-我相信深爱所做之事并不需要不好意思—-无论在哪儿,但凡看到“咖啡”或者“咖啡馆”这样的关键词,总能让我眼前一亮。

好比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能看到恋人的背影或者见到与她有关联的任何物品一样,总能让我的世界暂停一会儿,慢慢的看一看,或者回忆一下究竟发生过什么。

更何况这一种,与我所思所想极其近似。有如两个陌生人刚一见面,只一个眼神,发现你所珍视的某样特质,立即被彼此吸引。帕蒂·史密斯未必不会被我吸引,我觉得,但我先被她深深吸引。

我一直相信,咖啡是一种语言,梦想要开一家咖啡馆是一种态度,这一种人天生同属一个部落。

我花了十分钟,读完那一篇,结尾遗憾的表示:“我永远都无法开成的那一家咖啡馆,还有无数家我没机会上门光顾的咖啡馆。”

我叹了一口气,合上,在亚马逊上找到这本书放进了购物车,它比书店要便宜20元,可以买四、五十克咖啡豆了。

还有两三分钟的时间,我赶到楼上的电影院,点映的《皮绳上的魂》只这一场。有十来个人,散坐在影院的各个角落,大多数像我一样是孤身一个。

坐在我身后的倒是一对儿,让我印象深刻,影片三分之一处,我听到其中的那位女士鼾声如鼓,闷闷的敲着,沉稳悠长。

也许,帕蒂·史密斯可以更积极一点,总有人想办法去实现自己的白日梦,以及无数做不完的美梦。

读完《必然》 我先好好理解这十七条

描述未来并不轻松,相信未来似乎更难,有人摸着像头,有人摸着像尾,你再去摸,至少知道手可以搭在哪里。所以,想了解物联网(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该落伍的话),免不了先读读K.K的《必然》,想了解更多点,再读读杰瑞米里夫金的《零边际成本社会》……我呢,先好好理解这十七条笔记,搞不好它们也是必然的。

biran

1、机会已然形成,可做好准备的人不多,这个社会不再需要聪明的跟随者,而是聪明的创造者和发明家,在“各行各业”--不再以行业来做划分,而是兴趣、爱好、血缘--等等,去中间化、去行业化、去专业化的融合型自由人层出不穷;

2、形成即趋势,正在被包裹,像空气中的气球,不知道是气球会飞证明了空气的存在,还是空气想证明气球会飞;

3、及至科技发展到今天,手艺人对手机拍照依然不屑一顾,他们更喜欢单反,认为那才是专业范儿的标配,可惜的是,伟大的摄影作品与器材的关联并不直接,今天的咖啡机与咖啡师或许也有这样的纠结;

4、听从或重复指令不叫思考。可笑的是,人类鼓励机器去做独立思考,却希望自己的人类下属乖乖听话;

5、如果我们承认,所谓“生命”不仅仅是有机体的存在,我们也必须接受并承认其他各种物品具有生命力,哪怕是人类曾经设定的某个“程序”;

6、以人类的方式思考并超越人类的平均水平,显然不是人工智能的初心,人工智能要完成的是一次不同于人类的全新思维方式,由此,人类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且最终发现,人类有可能成为这种人工智能的奴隶;

7、知化:人类让机器知化?还是机器知化人类?要看你站在哪个角度;

8、满足新鲜感是当下创业的首选模式,与用户一起见证未来的发生,比如直播;

9、付费或付更多费可能是一种高效的过滤方法,适用于信息爆炸的今天,比如垂直内容的供应;

10、图景展望的坏处在于它忽略了诸多“未来事件”交杂之后的化学反应,它们不是单纯的存在,彼此间的影响是最大变量;

11、垃圾信息与注意力,在好奇心与精力的平衡之旅中结伴而行;

12、互动指的是人与场景的互动,即人的肉体感官与虚拟数字空间之间的互动;

13、每个人都有一个宇宙,每个人都是上帝,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世界。我们好像发现了宇宙的谎言(也许,你的所有感知都是“程序设定”);

14、你的所有感官原本只跟实物关联,一旦将它们推到想象力的面前时,它们顿时失去“功能”,被“想象”所控制,“想象”可能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5、利用人的生理结构漏洞,科技的魔术会否有伦理问题存在?

16、如果你愿意让苹果植入一块芯片到身体里的话,它才不想费劲做什么iwatch呢;

17、虚拟现实的“真实性”在于:延展你的感官体验。比之媒体将外界的信息带到你的面前,新科技则是将你与万物的“关联”带到任意角落。

马斯克给创业者的十碗鸡汤,你喝过吗?

musk

领教过SpaceX顺利回收猎鹰9号火箭的神奇,很多人对马斯克的敬仰堪比乔布斯,这家伙证明了一家公司也能改变世界。有人甚至表示,如果乔布斯与盖茨二人有个基因改造的私生子,那一定就是马斯克,想法荒诞但吹捧的诚意却很足够。

可见,多数人臣服于光鲜的结果,却没有时间在意那些不一定很牛逼甚至还很苦逼的经过。对于那些目前还拿不出光鲜结果所谓在路上的人而言,越想享受世人的赞美,就越要先经得住他们的冷眼。这一点,亘古未变。所以,在这个特殊时刻,只要你去读马斯克的故事,汲取到的往往是无穷无尽的正能量,这本《钢铁人马斯克》也不能避免。对普通的写作者而言,读者始终是带着偏见来阅读的。

所以,无论艾希尼范思确实有着更高的写作立意,他是想借马斯克的行为和思想,去劝诫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人该做点对全人类有意义的事情,但我还是轻松的从这本书里找出了十条鸡汤,不客气地说,值得那些只想赚钱的创业者喝上几碗。

一、可以失败,但绝不放弃:创业如同跑马拉松,一旦相信自己的体能达标可以参赛,那就是一场从起点到终点的旅程,可以做最后一名,但不允许中途退赛,既是对自己的侮辱,也是对这项运动的不尊重。创业者需要知道,创业是对社会资源合理运用的承诺,是对其所能创造出的价值的信仰,是对员工、用户和伙伴的信任的责任。事实上,如今对“创业”二字敬畏的人能有几个?

二、如果你不习惯面对失败,那就只能忘了它,朝前看:很多人迷信自己能做到淡定、从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际上呢,很受内伤,冷暖自知。害怕失败这种心理不是病,不需要治,说出去也不丢人。但是,我们忘记一件坏事、一个坏人的能力还是可以去锻炼培养的,相信明天会更好,朝前看,或者什么都不做,安安心心睡一觉就好了!如果还不行的话,那就破费下,吃顿烧烤忘掉它。再不行,就两顿吧。

三、激励一大群有才能的关键人士,去开创振奋人心的新事业:想要创业成功需要掌握三个基本要素,一是管用的人,二是够花的钱,三是做正确的事。创业者的本事不只是要找到这三点,更需要做到激励、驱动这三者之间发生高效优质的化学反应。很多创业项目活不久,往往是创业者的驱动力有问题。在我看来,驱动力的核心,只有这十六个字:“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人聚事成,人散事败。”千万别迷信你的个人魅力,那是公关产品,半夜起来照照镜子,你就知道自己有多普通了。

四、问题之所以还是问题,正是欠缺明晰的解决计划:实际上,这是很多企业的大问题,为什么会欠缺明细的解决计划?有的时候是流程问题,各个环节互相推诿,没人负责,自然没有解决计划;有的时候是能力问题,找不出真正的问题所在,当然给不出对症下药的解决计划;更多时候还是态度问题,领导不重视,同事不敦促,他还有明天,谁特么想着解决问题呢?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对这家企业的认同,没把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没把用户当做自己的岳父岳母,没把企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想想也没错,创业者凭什么让员工做到这些呢?说来说去,还是驱动不力啊!

五、你得相信老实人,还得相信老实人也有精明之处:如果老实人希望有人带着他们去做一件他们想做但又认为办不成的事的时候,他们会假装那件事是可行的,这是他们的精明。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创造条件,并敦促他们实现那件办不成的事。很多人会为了内心深处某个相信过的事情而贡献激情与创造力,唯一缺乏的是一个引路人和一股驱动力。创业者,这该是你的活!

六、当你坚信你的事业会取得成功的话,你就会意识到,晚一天达成目标,就会多损失一天的收入:想想真的励志,那么,将来你的事业一天不该只赚100万吧?还傻看着干吗?赶紧做事啊!

七、你的协作伙伴越多,你需要肩负的责任反而越大:我也确信对于一台不太复杂的机器,由自己完成比分包出去协作要安全且高效的多。如果一个创业项目涉及到太多的资源整合,往往意味着它不会成功。创业者,千万别谈你对产业上下游都有整合能力,马斯克都做不到。

八、公司创办人一旦不适合领导该公司,需要有一个退出的机制:马斯克不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与乔布斯一样,曾欠缺领导力。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他们的勇气与运气,有机会多来几次。对于那些一生只能创一次业的大多数来说,与其让公司死在自己手里,还不如开开心心的退出,将公司交付给最适合的人去带领,保它长命。安静的做个股东,老老实实享受分红应该是个两全其美的好主意吧?

九、敬重成功不难,敬重失败很难:中国人自古信奉成王败寇,且由成功的人书写历史,有几人在意那人辉煌的过往中有多少剽窃和侵占呢?即便是特斯拉的两位“原始”创始人在面对“马斯克是不是特斯拉创始人”这个问题时,也得捏捏钱包,回想对比下他们三人对于特斯拉的贡献值,不得不摸摸鼻子大方承认。

十、环顾你身边,那些比你聪明的人,他们在创造什么?还是在跟随什么?如果是前者,请予以无理由的尊重。如果是后者,请保持距离。那么,正在创业的你,又该做哪种人呢?好吧,读到这里,你也懂了,我就是想这本书来表达我的某种情绪,一句话,我痛恨所有的复制、跟随、浪费社会资源的创业项目。(完)

读《重新定义公司》至少得记住以下这25条

how google works

即便我很怀疑拉里佩奇今时今日已不可能再造一个谷歌出来,但该书在自吹自擂之余,还是展现出一群真实的、有趣的、值得借鉴的工作者。我能记下这25条,已经值回票价了。

创意革命和赋能

1、曾鸣在推荐序中试图延展德鲁克的组织创新理论,认为当前面临的时代大变革是继工业革命、生产力革命和管理革命之后的创意革命。此刻,理想中的优秀员工能够自激励,需要老板们“赋能”。听起来“赋能”这个词考虑到了商业组织的运作轴心已经从老板让渡到员工,但现实里能看到的还是老一套。任何一种先进的理念,总是刻意停留在口号层面或公关稿里,一定要等到不可阻挡时被迫接受才甘心么?

办公室

2、开篇举例时任谷歌CEO的埃里克跟同事拼办公室用了好几个月。这个故事很有趣。实际上,想把事做好的人,在乎的是企业的发展潜力、工作氛围,以及有没有做事的机会,而不是福利、关怀、特殊待遇,或者一间独立的办公室。某些说法只是借口而已。

忆苦思甜

3、当然,这种书籍毫不例外的要回顾下谷歌的传奇创业史,忆苦思甜总是甜蜜的。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喜欢这种只要一根网线加上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敢起步创业的正能量。不过,有多少人不是投机,而是心怀梦想,又有几个一直坚持走下去了呢?

营销总监的责任

4、“如果产品乏善可陈,其劣势是市场营销和公关营造的品牌力量完全不足以反转的。”这句话应该贴在所有营销总监的脸上。他可能不敢跟老板讲,但必须有责任有技巧的让老板知道。

找人找钱而已

5、“物色人才好似刮胡子,如果你不每天下功夫,别人就会看出来。”男人很容易懂这个说法,女人理解起来可能没那么轻松透彻。实际上,这是一个问题的答案,值得老板们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你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找人找钱而已。唉,我说“而已”是不是太冷血了。

贵在及时行动

6、贵在及时行动。还没有成功的人,一定是还没习惯及时行动。或者说,他们习惯于最后一刻才开始动手,用刻板的、程序化的而不是创新的手段去解决问题。给决策者不留时间,给自己不留余地。打工的,迟早会被老板干掉,创业的,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决定权交给谁?

7、作为职业经理人,遇到跟创始人意见相左的时候怎么办?谷歌说,首先找出问题所在,然后进行商讨,最后设定解决问题的最后期限,最重要的是,把决定权交给创始人。充分尊重创始人,是经理人职业化的基本体现。当然,这个时候,创始人愿意把决定权还给职业经理人,至少我敢说这家企业是有企业文化的,而且,她的文化里一定存在“信任”这个词的。

赋能

8、再说赋能。无论是CEO还是创始人,都需要明确自身的决策范围之大小,抓大放小有助于团队养成。遇到大小事一把抓的领导,要么是他选人有问题,要么是他管理理念有问题。可惜的是,这样的创始人或者CEO,我们见得太多了,以至于都不以为那是问题而是敬业。

做好路由器

9、路由器越多,越有助于建立开放型、学习型的组织。在老套的企业组织中,霸占信息是某种立身之道。而学会做路由器,将有价值的信息分享给需要知道的员工,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就是公平的和聪明的。连比尔盖茨都说:力量并不来自掌握的知识,而是来自分享的知识。所以,一个团队愿意定期开展知识分享,还是很有远见和创意的。(此处可以有掌声,有人懂就好)

先回答最难的问题

10、领导者是否好大喜功?这点从员工汇报工作上能看出端倪。经常听到好消息的企业一定会出很严重的问题。可是,如果领导者不能做到认真对待坏问题的话,员工又怎敢不去遵从“你高兴就好”的安身之法呢?清醒的领导者不仅渴望遇到坏问题,还需要第一时间回答用户、员工、投资人提出的最尖锐、最困难、最直击痛点的问题。先难后易优先处理的习惯,将让工作越做越轻松,是的,你再也不害怕哪壶水开不了了。

为自己写一份使用说明书

11、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员工之间不能互相认识,是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及养成共识的。谷歌一高管为解决这个问题,写了一篇关于自己的“使用说明书”,此事蛮有启发。如果每个人都能为自己写上一段小传,在公司内网(或通过集体邮件)让同事们即时了解你是谁,为什么值得交往……一定比大家见面干瞪眼要强太多。人事部门可以把这件事列为全年的工作重点。

谷歌范儿

12、谷歌招聘人才很是强调是否有谷歌范儿(Google leyness),它包括上进心和抱负、团队精神、服务精神、倾听与沟通能力、行动力、效率、人际交往技巧、创造力和品行。不过,这种范儿不是职场人都该具备的么?将来有机会的话,我会在企业中强调谦卑心、正直心、好奇心和同理心,这才是稀缺并值得鼓励及养成的好品质嘛!

重要的事情重复20遍

13、重要的事情重复3遍是不够谷歌范儿的。应该要重复20遍,对的,20遍!当然,千万不要把“某某公司是最棒的”原封不动的重复20遍,做这种连傻逼都不做的事,会显得你很不重要。重复的意义在于强调其重要性。重复的方法是换个姿势,再换个姿势!不行,就再换个姿势,直到对方理解并接受为止。

你愿意为自己工作吗?

14、对管理者而言,自问一句:“你愿意为自己(这样的管理者)工作吗?”这个问题虽然尖锐,但确实是自我改良的好做法!当然,不够自信的人的确不敢自问。而且,只是简单的问,没有事后的解决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那一定要多问一句“为什么”才好!找出自己不胜任的理由,要么改正,要么让贤,赖着抓着不放,人生会很灰暗的。

控制与体验

15、谷歌的同学认为乔布斯喜欢控制,认为乔帮主信奉“只有对一切事物保持绝对的控制,才能为消费者带来最棒的体验”,假设他的本意的确如此,该论调对今天开放到无序的新媒体有何参考价值?值得你来跟我探讨!

学会谦卑

16、人为什么要学会谦卑?因为客观上而言,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在某些方面强过于你的能力或努力,只是发现或没发现而已,你不该为无知而背负恶名。我的意思是说,你根本都不知道有很多人就是喜欢背地里说别人的坏话。

创新是什么?

17、创新是什么?谷歌认为,创新需具备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以及非常实用的等三个特征。想创业的人,把这三点想清楚就可以上路了。不过,不客气的说,用这三点评估现在看到的创业项目,十有八九都不算什么创新。我们这个地方,把一件小事合情合理的“做好”的可能性都是那么脆弱而不稳定。

小企业能不能谈水到渠成

18、谷歌的核心诉求是“聚焦用户,(然后赚钱)水到渠成”,我没异议。可是,对于初创的、没有资源和资金的小企业来说,怎样才能等到“水来”的那一天呢?我们身边死在半夜里的企业比比皆是,他们也谈水到渠成是不是不切实际呢?

往大处想不是使劲吹牛逼

19、把想法放大10倍,或者说往大处想。这类思维方式,其实是教我们“心态归零,视野无界”。可惜很多人理解成:吹!使劲吹!使劲往破了吹!她不是教你吹,不过你想怎么理解又是你的权利。爱咋咋地吧。

创意喜欢限制

20、创意喜欢限制?!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实现某个超越限制一点点的目标才是合理又能激发行动热情的。就好像我喜欢的温格的阿森纳,用第十名的资源加第一名的雄心努力实现第四名的目标。资源上的稀缺,是激发创意的催化剂。这可能也是现代社会物质层面无比发达,文化艺术领域却是一片荒漠的根本原因吧?

试错

21、人们在新的尝试中总能学到东西。但他们又为获得这种机会创造了什么条件呢?以结果为导向的功利主义者,很难想象试错过程中的付出与收获终究能成正比,只不过,需要一段很长的、连他们也估算不清的时间而已。“耐心”是人与人的分水岭。

做企业的动机

22、谷歌认为,“只有产品在展现出胜者锋芒之后才会投入资源”。这点值得反思和参考,靠营销制胜的脑白金式的产品,不会得到消费者的尊重。今天做企业,难道不该上升到寻求品牌认同的高阶需求层面吗?

学会把败仗打漂亮

23、学会把败仗打漂亮,学会从失误中汲取教训。如果老板愿意为一个人支付50万的年薪,那请同时赋予他犯价值500万的错误的权利。败得漂亮,往往是因为从失败中汲取的教训在下一次的成功中实现了重要价值。浅尝辄止,不敢冒风险,又何必奢谈创新呢?“我们可以将失败看作一条道路,而非一面墙壁”,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是败得漂亮!

任谁也喜欢存在感

24、该书作者署名有埃里克(谷歌执行董事长)、乔纳森(前高级副总裁)和艾伦,但看起来乔纳森在这本书上花的时间更多一点,也占了不少”便宜“,他出镜次数太多,是想暗示写这本书的苦劳也数他最多么?好吧,存在感谁也不嫌少。

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25、最后,很想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现在才出现媒体,她会是个什么样子?”你能帮我一起想想吗?或者,你来投资,我负责给出漂亮的答案。

fdh0501

被偶像忽悠的人

the-emperor-of-all-maladies

《众病之王》里有段故事蛮有趣。作为盖伦的忠实粉丝和追随者,维萨里决意证明盖伦所推崇的四色体液学说,却在绘制人体静脉血管图的过程中,仅仅找到三种颜色的体液。作者调侃,原本想拯救盖伦理论的维萨里,结果却成了该理论的送葬者。

看上去,1538年的维萨里被1380多年前的盖伦忽悠了。实际上,这个四色体液学说却来自更早于盖伦660多年的希波克拉里。很明显,盖伦自己也是后者的一个铁杆粉丝。

希波克拉里认为,人体主要由四种颜色的体液构成,包括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液。人在健康的时候,这四种体液是平衡的。换言之,一旦失去平衡,人就会生病。

盖伦将这一推测(盖伦相信这件事的时候,它还算不上是一种学说)发挥到了极致,并断定由于黑胆汁失衡,导致了抑郁症和癌症的发生。以至于往后的一千多年里,医生们在面对癌症时,都被前辈们的判断所影响。无论是希波克拉里,还是盖伦,都不赞成为癌症患者动手术。那不过是让患者死的更快而已。

追随者维萨里在绘制人体静脉血管图的过程中,除了没有找到能证明偶像学说的黑胆汁的身影之外,并没有让“癌症患者不可动手术”的观点完全不可理喻。在今天发生着的一些癌症病患中,依然存在这种情况。至少,我就亲眼见过。

这个故事有趣的地方在于,其一,理论者架构(不如说假设)了一个框架以推定某种“判断”;其二,理论者用来架构框架的逻辑与事实本身无稽,但其“判断”却未必然失效。

希波克拉里没有忽悠盖伦,盖伦也没有忽悠维萨里,他们更没有忽悠其他人。如果说有忽悠的成分,那只能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知识的积累,人类找证据的能力渐渐超越了想象力。可这,却是无趣的地方。

想象一下维萨里在绘制静脉血管图的时候,一定会大声说“这不可能,这不可能…”听起来,那个时候的人还是对前辈怀有信任和尊重的。可如今呢?

塔斯卡给了我一根蓝色绶带

bule-ribbon

我与大多数一无所有的人一样,喜欢酷炫的汽车。似乎也曾拥有过一辆福特,我爱福特。老实说,这经历并不美好,也不值得回忆。人们都能轻易地接受从无到有,却很难去适应从有到无,那并不容易,我敢说。

单纯的只说一点,让我喜欢上福特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在亨利福特的自传《向前进》里,他对创业者的良心忠告,比陈安之之流要实效可靠的多:

如果你想永远做个员工,那么下班铃声一响,你可以暂时忘掉手中的工作。如果你想继续前进,去开创一番事业,那么,下班铃声仅仅是你开始思考的信号。

在前进的路上别忘记思考,应该是我一直在努力去做的功课之一。比方说一年前的这个博客。我并不是没有羞耻,只是希望提出来提醒下自己,“私人媒体”为何而来?

另一种喜欢福特的原因,是因为鲍勃塔斯卡。亨利曾告诉世人:“他可以把福特公司总部交给塔斯卡,如果他想要的话。”亨利不是一个随便说话的人,我也相信塔斯卡不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谁能在一个城市里,俘获四分之一的车主并保持三分之二的回头率?那肯定是塔斯卡。

我在决定离开双林的那段日子里,看完了《蓝色绶带》。一方面是惶惶中的不确定,我有能力开出一家小汽配店吗?另一方面又好像鸠摩智偷到了少林《易筋经》那样兴奋不已,按塔斯卡教的去做,又怎么可能不成功呢?有时候,这种兴奋本身足以令人满足。

听上去,你已经知道,我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沉浸在缺乏行动的思考里,一年又一年……

所以,别问什么结果了。陆陆续续的,我一直都有想,若当年如何如何,如今又能怎样怎样。不过,随着年岁渐长,逐渐明白这样的句式仅仅只适合短暂出现。

好吧,收一收话题,我的思路一向凌乱,又极易走出一条不规则的线,但又好像通过这种随意的思想,可找到几点头绪。其一,我在提醒自己,边走边思考,更要努力向前。其二,不可以忘记塔斯卡。曾经,我也算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零售店店员,不正是因为他的教导吗?

那么,你呢,有没有几本靠谱的书给过你一些不靠谱的启发呢?做个分享吧!

半本书

最近难得有读完的书,更别说有读明白的。少有几本让人读着有滋味的,大概也只熬个一半,实在是没心情读到最后。这里面有几点愧疚,一则浪费了半本书的银子,二来也委屈了作者,更愧疚的是对不住自己,连本书都读不完,还能做好什么事呢?

记得上次读完整的书,叫做《自由》,将近有50万字,居然熬了几晚就翻到了最后一页。然后照例对号入座,又照例长吁短叹。这跟我妈妈看电视剧时替剧中人担心没什么差别,甚至比我洒脱一点。她是边看边叹,电视结束就了了。而我呢,合上书本感叹的时间要比读书的时候长。

我是活在回忆里的人。你也可以叫做回味,但我好像只能在回忆里找到做事做人的一些办法。比方说刚刚发生的一件事,临时却得不到我的智力支持,往往事后很多日,当事人都忘了它发生过的时候,我才突然“呀”的一声,脑袋开窍,得出该当如何如何的条条道道来。晚是一定晚了,但“来”的是否算是坏事呢?我又不能当场判断了。

而这个毛病似乎是近几年才有的。与读半本书几乎同时出现。浮躁了、抑郁了、自闭了、懒惰了……我的脑中满是自己对自己的期待的叠加,不得已而有了这些结果。

反过来去想,我也希望自己什么时候能鼓起勇气读完那些被翻了一半的书,看看下一章是否有点新意,甚至完全不同,起码不必与自己印记里的重叠,这也算是好事。是好事必多磨。我安慰自己。

好关系与好话题

第二期的梅花网学院,邀请陈亮途先生(@陈亮途Hugo)来谈“社会化营销”,这个话题我最近才开始关注。

三个礼拜之前,我还装模作样的坐在浦东张江的某个地方与一位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专家聊到这个话题,看着对方不屑的表情,我就感觉惭愧。我经常表现出类似的愚蠢,可能源于某种怕被新事物抛弃的焦虑。

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知道该去做点什么,但不知道要如何开始。大家都在谈论社会化媒体和社会化媒体营销,可是,要如何才算走出了第一步呢?先去新浪微博上开个帐号?嗯,一个不算太糟糕的开始。

或者,先读下Hugo在去年出版的《社会化营销》也不错,这是一本好书。你看一下副标题就能体会得到—-人人参与的营销力量—-不正是社会化营销的核心吗?我们必须承认,过去将消费者与传播者区分开来的观念在如今已被彻底颠覆。

今天,社会化媒体把每个人都变回成媒体,“关系”与“话题”也就成了理解社会化营销的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人与人之间的好关系,是社会化的基础,而维持这种关系的好话题就是你的营销法门

为什么说“变回”?按照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的理论,自媒体其实一直都存在着,只是我们的意识是否回归了而已。当消费者意识到自己对一个品牌的看法会影响其他人的时候,他就会乐意让这件事发生。而各种社会化媒体工具的出现,让消费者更便利快捷的将意识转换成行动,仅此而已。

“关系”使得双方建立对话有了可能性,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朋结友,还是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不能发生关系,就不会产生对话,没有对话,就不会有任何结果。但在传统媒体时代,机构与用户之间除了诱骗,还有什么?

在消费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回过神之前,机构还是赶紧采取措施来改变下自己的做派吧,与消费者用同一种工具,建立彼此的关系,从陌生的到熟悉的;谈谈彼此感兴趣的话题,从产品的质量到广告创意;增进彼此的了解,从误会的到信任的;影响彼此的发展,从我卖你买到你需我卖……一旦消费者成为你真正的朋友,你的生意还会少吗?

事实上,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会占更多的便宜,人人参与的营销将会更快更好的完善你的品牌与服务,而不是给你带去无穷无尽的麻烦,认清这点,社会化营销的动机才算正确。

造幸福的方法

作为一个各方面表现平平的普通男子,我不喜欢斤斤计较的女人,更别说让她们主导我的生活。我还固执的揣测那些信奉“男主外女主内”的老家伙们,软弱的内心都跟我一样有点小算计:男人嘛,征服世界,女人呢,一边看看就好。男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输给女人,我以为。

但这个小算计与幸福的家庭生活无关,即便这种不合理的分工从来都没占据过主流市场,更无从印证某人关于“夫妻都有工作影响婚姻价值”的判断。但值得暗喜的是,中国富豪们的内心较为复杂,不随我这样简单直接。在我这里看到的坏事,到了富豪那里,却是值得一书的好事。他们说,每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女人(虽然有时不止一个,但你也知道,只有唯一,才是幸福)

新年之后,张华在《荷尔蒙经济学》里对“爱江山易爱美人难”有一番“挣扎”,可能从心理上也随我等平民,眼瞅着富豪们的财富是比不得的,但咱比婚姻好不好?可走近一点打量富豪们的婚姻,找到的答案却与传奇无关,财富上的荣耀之光无法照亮生活上的暗淡……

值得探讨的是,管理公司需要理性,而经营婚姻则更多依赖于感性。而感性的特点就是“出错”,不出错的感性不又成了另一种理性……于是我以为,没人能总结出造幸福的方法。

如此,天下那些婚姻还幸福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也好知道自己的快乐多有价值,能有那些富豪没有的东西,除了感恩更要珍惜!

只翻过的书

我有买书藏书的习惯,但看书说实在的越来越浪费,这可能该说说我第一本没有看完的书。

我记得这本书是《杰克·韦尔奇自传》,在2001年左右非常的火。当我读到一半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同事跟我的上司也正在读这本书。我在一旁静静听着他们的交流,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周边有人对韦尔奇、对管理、对商业模式、对品牌做一些评论分析,本来令我新奇和激动,但随着交流的深入,我越发觉得他们的评论和分析肤浅可笑。让我难以有参与讨论的心情,这次阅读与分享的体验是失败的,甚至更加糟糕,我居然抛弃了那剩下的半本书。

这听上去有点荒唐,我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很糟糕的不去读完它的理由:我对于这本书所能影响的人的思想的不认同,促使我选择了远离这本书。我不知道我这样的心理是不是受众研究者们该去把握的,或许受众研究本身更有趣味。

这个不好的开头,为我日后停读其他书提供了依据,借口从来都不会少,比如说,翻译的文笔不好,作者的思路我不喜欢,作者写的人物我不喜欢,甚至(其实也没有“甚至”)连书籍的装帧我都可以挑出毛病而拒绝继续阅读。但我知道,这些理由当中,哪些是站不住脚的,我只是给自己知道而已。

日子久了,对这些翻阅过但没能读完的书总抱有一丝愧意,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人那样,可能是第一面的亲切与第二面的疏远的那种感受。于是也开始不喜欢自己,为什么可以亲切也可以疏远呢?这种不能自始至终的感觉,很是让我困扰和纠结。

好久没读书

突然想发发感概,好久没读书了,这种日子像是做其他坏事一样,容易上瘾。以前看到书,像是看到了好朋友,捧着搂着不睡觉也要看完,现在看到书,就像看到了老朋友,面对面微笑下,连手都不用握,各自归各自缩起。仔细想想,这也是因为没读书,才觉得这脑子里没啥东西可想,越发空白了,越空白就越有牢骚想发,这就是另一个怪圈。

我老是觉得生活就是一个又一个怪圈,这话可能别人也说过,但与我说的滋味不同。我似乎是有意建造这样的一个圈子,好让自己可以往里钻。我钻进来之后,可以自我保护,可以过得安全一点。也可以说我害怕什么,就会去做点什么。但我内心里却想打破这个圈子,像《海角七号》的开头那样,去他妈的圈子!嗯,砸碎它也是一件好事!

可是人家说读书会让人修身养性,就是说去掉暴力的行为。虽然心态上还残留着祖辈传下来的恶习,但行为上已然有所控制,这也是所谓的成熟,我不习惯做这样的一个男人,但并不意味着我很暴力,客观一点说,我不温和,但也不会暴力,我是一个神经质但偏温顺的动物。从这个总结里我还悟出了一个道理,其实期待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似乎只是作者们在一厢情愿。

我还做过其他坏事,与不读书一样,比如离不开网络,离不开邮箱,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电视。我被这些困住的原因在于我离书本远了。嗯,这生活就像一个跷跷板,我得找到平衡点。有的时候,我努力的让自己去寻找一些读书的感觉,但看到一些人在书店里做各种演讲,我又觉得恶心。你瞧我是不是太作了。这点破事拿出来瞎晃悠,其实也没啥,只是想提醒自己,别老犯恶心了。那些过去因为读书而跟我的认识的朋友,现在说不定都在恶心我呢,怎样?我劝自己,找点时间来读读书吧!

搭车

拖了很久才读完这本小书。大概可以总结成“人生就是搭车、终点就是死亡”这样的一句话。终点且不去管,这点对各位都是平等的,但“搭车”就是一门学问了,人活得好与不好,都要看你是否会搭车了。

且慢,也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其实还没理解“搭车”的意思,起码我是在作出这个总结之后,才开始考虑自己是否已经搭上了车,搭了什么样的车,往哪个方向去等等这样的问题。结果很不幸,我是一个不幸围观在人行道旁,徒步行走的人,同我一样遭遇的人也有很多,大多数都是一张迷茫而有无辜的脸,似乎老天对我们也很公平,因为不只是你一个。

不只是你一个,是一个莫大的安慰,即便是死囚犯也会因为这点而平静。当然,我们这些行尸与死囚并不是同一类人。唯一相同的是不得不找一个理由来安慰自己,“不只是你一个”此刻被借用过来,我心底平静多了。

平静下来的人极容易被别的欲望打动。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有欠缺,他可能就这样算了,不做太多追求。一旦有人树立起榜样及追赶的目标,他又蠢动起来,朝这方面去想去努力。我静下来就会想想,我能搭上什么样的车呢?什么样的车会载我一程?它会载我去哪里?那里比这里好吗?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等到醒来的时候,我想我该去找这样的一台车,在路边站着、望着、等着,或许在午后,或许在日落时,有一辆磨磨叽叽的老爷车朝我这边驶来,车上坐着一香艳美女,跳下来要找我问路,恰好那里也是我想去的地方,于是我们结伴而行,在月升之前。

记者为什么会人云亦云

问:记者为什么会人云亦云?
答:S(某高校教师):
懒,这样最保险。C(《东方早报》记者):党的喉舌。A(《南方周末》编辑):有的人会偷东西,有的人不会偷东西。Z(新华网编辑):抢时效的结果,描述听来的东西。J(《文汇报》编辑):因为看报纸的都是凡人。W(思享家网友):1、记者也是人,对吧;2、有些是本身无鲜明的是非观;有些是害怕孤独;有些是装糊涂;3、什么行业都一样,抄袭是最简单的捷径;4、挖掘出真相也未必能报道出去,还不如人云亦云混点稿费呢;5、记者未必就是挖掘真相的人,就好象假定知识分子就应该追求真理一样。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刻板印象,现实中,大家已经根据环境需要长成了另一种形状。重重管控之下的天朝媒体,大多数都选择了媚官、媚俗的生存策略,人云亦云的记者,更能与这种策略合拍。

媒体潜规则这是一本读完会让我们脸红的书。这里的“我们”指的是所有在媒体圈混事的家伙,不仅仅是记者,还包括一些从事广告和公关的传播业边缘人。当正规军和马仔们都在一个番号下做事的时候,谁影响了谁又该如何分清楚呢?

在崔莹的上一部作品(《做最职业的记者》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出版)里,我就开始注意到这个叫做尼克戴维斯的家伙。2008年的9月26日,崔莹在英国维多利亚火车站边上的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咖啡会客室与这个“奇怪”的记者见上了一面,一开始的时候,崔莹只是想从这个英国最棒的记者身上取经要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调查性报道记者。很明显,尼克戴维斯会是新人们的一个典范:勤奋、努力、专注、坚持。但这还不够,所以我称尼克做“奇怪”,因为他确实足够诚实和勇敢。

无论你身处哪个阶层,你都不太可能会因为“私利”之外的所谓公正而去批判自身所处的职业圈。但尼克却这么做了,“让狗咬狗”的结局看上去平淡无奇,无非是揭开了一些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东西,但事实上呢?事实上我们的记者难道不该诚实和勇敢吗?事实上我们的记者难道不该去说真话吗?无趣的是,还有什么会比这种疑问更为可耻?尼克因此而奇怪,但这不是我一个人会这么看,如果你真的了解传媒业的话。

在《Flat earth news》(《媒体潜规则》,尼克戴维斯著,崔莹译。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出版。另译名《平地球新闻》)一书中,尼克揭露了一个几乎渗透到地球每个角落的“核心”问题,这条核心甚至可以被称为“规则”,那就是“人云亦云”(我说的这个规则,与作者想强调的规则似乎没有冲突,如果你也愿意那样理解的话)。我们的记者行当看上去早就蜕变成一个平庸的职业,在周遭与低俗混在一起,麻木面对各类廉耻,更无高尚可言,所谓的无冕之王,也仅仅是初入行者一厢情愿披上的新衣。

“庆幸”的是,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在地球的其他角落(譬如你现在所处的某地)。我们的记者虽然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但大家都很清楚他们不是,不过没谁去揭穿,谁都不能要求对方先说出真相。但唯有记者最接近真相,所以他们可以将白色定义成黑色并毫无歉意,似乎只要有需要,他们就可以无所不能。

但是(记住,我说的是但是),我无意挤兑身处其中的正在努力的其他家伙们,也无意去讽刺在传播业打拼的各色人等。像尼克一样,我也有改变世界的理想,但现实是我连自己所面对的今天都无法分辨清楚。我的无能为力不能说只是我一个人的问题,但作为同行的你,你是否已经好久没有舒心的过日子了?无论是在面对你的读者或者你的客户。

当你熟知某些事件却无法剥开真相的时候,“扪心自问”这种招数看来是唯一独立于潜规则之外的一门技艺了,我信你未曾丢弃,这也是我们还算可爱的地方,唯有可爱,我们才会幸福。但我们为什么还会人云亦云呢?即便这问题问的不妥,也请你有个回应,那样我们就会了解,所谓的潜规则,无非就是缺乏诚实和勇气罢了,用什么理由表述并不重要。不是吗?

一个男人的简单理想

W:为什么给主角取名秀哉?
G:我觉得这是很中国的一个名字,又有点古典。

W:写《秀哉的夏天》这本书的起因是?
G:汶川地震。

W:秀哉为什么一定要踩死蜘蛛先生?
G:他不是故意的,是喝醉了。

W:如果我把秀哉想做是你,你愿意吗?
G:没什么不愿意。但我和他在一些方面还是有区别的,我比他宅。

W:你希望自己有一个像小树那样的孩子吗?
G:希望。

W:秀哉砸断了普拉达舞者的腿,你心里内疚吗?
G:秀哉之后的行为,跟这个是有非常大的联系的。

W:其实你本来想安排开越野车的北京妞可以回来救回秀哉是不是?
G:没有。我觉得这个已经是出口了。

W:你觉得一个男人的梦想是什么?
G:很普通的。就像你我心里的梦想。再平凡的男人都有瑰丽的梦想。具体是什么也许每个人不同,只不过现实生活让很多人不得不苟且余生。这点你应该能理解的。

W:如果秀哉就是你,而你可以活过来,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G:发呆吧,呵呵。

By W:朱芳文 G:哥舒意

秀哉的夏天一口气读完这部小说,从早上10点钟到下午2点,4个钟的时间里没有做其他事。MSN和QQ不停的闪烁着,但我无动于衷,我仿佛被隔离在某个小岛上,在那里,只有这本书与我作伴……我不由的将秀哉当成作者本人,读完之后迫不及待想与他聊几句,该宅男笑言他有意图通过此书来复辟男性沙文主义,但宅男于男权似乎不够代表性,而“性别优劣”这个话题也显然不是《秀哉的夏天》所愿意讨论的。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哥舒意就有提过要写一本关于大灾难的小说。那个时候我是无法想象到他会使用这样一种比较轻松的叙述笔调,这与之前出版的另两本书风格迥异(或许哥舒意不会同意我这样的认识,因为若你想表达的事物不一样时,你采取的手段必然是不同的,应与风格无关),即便是在这本书里,结尾第21章(《一个男人的梦想》)与前二十章也有不同,寻求差异化的动机是为了引发读者的思考,嗯,一个男人的简单梦想该是什么呢(说明下,这个思考只是于我个人而言,希望启发到你的是另一种思考)?

我想说这是我所喜欢的一本小说。我已经记不起来上次可以一口气读完的书叫做什么名字了,就算我侥幸可以想起,那也应该是一年之前的事情了,偶尔出下神,谈回秀哉。

作者假想了2018年的夏天,地球正经历一次毁灭性的大灾难。小说开头会让你想起《我是传奇》这部电影,但很快作者就会将你拉回到一个现实的社会:上海、宅男、女友、贫穷、孤独、寂寞、天真、欺骗……交错的故事情境里,一个普通的上海男子秀哉,看上去(除了名字之外)他与从你身边经过的其他男子相似。生活在上海,拿着微不足道的薪水,买不起房,交不起女朋友,也没有多少有趣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在嘲笑着这个自卑的家伙:“如果他的生活没被其他什么改变,那他只会老死在这个城市里”。

如果他的生活没被其他什么改变,那他只会老死在这个城市里

于是故事有了转折:有一天,秀哉的生活里闯进来一个叫做小树的男孩;再过几天,他们共同经历了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接着,劫后余生的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快80天;后来,小树为了秀哉被困在银行地下室里,而秀哉为了救小树被压在石板下;最后,秀哉劝走了小树,一个人孤独的面对死亡……即便如此,秀哉还是没有显出和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在面对死亡的时刻,秀哉很想弄清楚一个男人的梦想究竟是什么?!是拥有爱情?还是拥有财富以不至于被一个孩子瞧不起?或者只是苟且余生,所谓的活着?

哥舒意说会有读者不喜欢最后的第21章,这章看上去确实可以单独出一个短篇,但如果没有前二十章的铺垫,所有的思考似乎都很难得到正确的反馈,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里面是这章,外面是另二十章,但生活总是因为里外合一,才会显得丰富和真实,很明显,我喜欢真实。

在写这篇文字之前,我似乎还看到了一些幻象:站在沙滩上随时为你送来一杯饮料的使者玛丽、翘着二郎腿边吹海风边小心造型的蜘蛛先生、穿着普拉达的舞者拖着断腿行走、开着越野车的北京小妞留下香吻、地窖里传来的沉沉歌声……仿佛置身于在秀哉身上发生过的那些场景里,一种悲伤从心底里发出,我一边读着,一边像秀哉在第9章时那样在心底哭泣(从第19章开始之后)。孤独是可怕的,没有任何生命能抵抗孤独。

书非借不能读也

蒋介石传豆瓣上有一种好玩的试读活动,一般由出版社的编辑发起,他会向申请者发来一本书的几个章节,让读者阅读并写下感想。最初经不起几个网友的怂恿,也跟着报名申请,结果拿到书稿之后才知道并不是自己喜欢的那种类型,这个时候有点不好意思,感觉白白浪费了其他人的资源,好在不是纸质版本,否则更加觉得亏欠。觉得好玩,是觉得这种形式活泼有余,但深度不够,如我这样的人估计也占多数,作者或者出版社对于读者没有区分,那对于读者的期待就不该乐观。

说到乐观,心里又慌慌的,已经有多少日子没安静的读完一整本书了?不敢去数。能多读几本书,这是一个读者对于自己的一点乐观期待。能多读几本好书,那就变成奢侈的享受了。豆瓣上这种活动的有趣在于,于甲来说并不好玩的一本书,于乙来说意义也许重大,试读的意义是传播大于沟通。传播的面越广就意味着将来可以沟通的对象越多。而大多数作家在传播和沟通两个方面都欠缺的很。出版社能这么做,算是专业补强吧。

有人常借古人的话来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也是读书的一个“障碍”,算是作者给读者设下的圈套。我只关注两种书,要么是极其畅销的类型,要么是有一批死忠但非常低调甚至“伪装”成经典模样的小小众书籍,因为这些书无论是买还是借,对于我来说,要么是一口气看完,要么翻一页就扔掉。而对于全部的读者群来说,即便图书已经足够丰富,但值得一读的书却越来越少,或许是因为读书的目的被拔高了(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还需要有因内容而与写作者及其他读者产生共鸣的感受),也有可能是不专业的作者太多了,造成了一种虚假繁荣的出版现象。从这点上看,能否读到一本好书也得随缘。

不如今天来读一本书吧,向大家推荐一本《蒋介石传》(【美】布莱恩克洛泽著),某些网站宣传这是描写蒋最为全面的一本传记。看过《毛泽东传》(【美】罗斯特里尔著)的朋友会了解到比其他材料显示更为真实清晰的毛泽东,而对于他的著名对手蒋,我的印象一直是模糊的。上回有个台湾朋友问到我对蒋的印象,我说蒋是类似于曹操的一代枭雄,我这样的认识带点“成者为王败者寇”的粗俗,也是过去我被教育的关于蒋的所有印象的累积。很明显,《蒋介石传》会扭转我的这种“累积”,无论如何,开篇没多久,我就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又有点可爱的蒋介石,往后应该会更加精彩吧。期待!

第四天

卡佛第四天,去书店买了两本书。这一本是一口气读完的(我数了下,有185P,共17篇文章)。是的,只花了不超过两个小时的时间。其间,我还上了一次洗手间,转了一圈超市。

事实上,在这部小说集里,已经有《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凉亭》、《洗澡》、《家门口就有许多的水》、《第三件毁了我父亲的事》、《严肃的谈话》、《平静》、《所有东西都粘在了他身上》、《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和《还有一件事》等10篇文章已经出现在之前的《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集》里。

也就是说,如果你看过《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集》的话,那么你可以不用在读这本书了,你只有新的7篇文章可读。

但是如果谈到价值和价钱,我的理由是新书里的仅仅一篇《纸袋》就可以值回22元。放心吧,卡佛不会让喜欢他的人失望(这句是废话,不喜欢他的人给再多也都是失望或者没感觉)。

不了解卡佛的人可以在豆瓣里搜下,找一篇《论写作》来了解下卡佛的文笔和创作原则。

我自己并不知道我该如何描述自己为什么喜欢卡佛,但喜欢就是喜欢,不需要找理由,时间长了,我或许就会有答案。像卡佛故事中的人物那样,永远没有终点,永远生活着。

顺便说下今天还有哪些事。小村做了一个虎年出生的企业家榜单,他要是再辛苦点做一个龙年出生的企业家榜单,就可以发一个“企业家龙虎榜”了,有趣有意义!

《新周刊》这期做了一个关于“微博”的话题,从twitter到新浪围脖,从简单的网络创意到成熟的商业模式,挨个评述了一番,胡泳先生的主打文章《微革命》值得一读。

书报亭的大哥帮我拿到了改版后的《中国改革》杂志(就是财新传媒运营的第二本杂志),这是一本年度特刊,跟《财经》年刊类似,也有模仿《经济学人》年度特刊的痕迹。我在想:是不是咱们这些模仿者仿着仿着就当作是自己的东西了?全然不顾及当初为何要来模仿的初衷了。你看,模仿的太多了,也就没有创新的激情了。也罢!

祝小村新书《企业家赵本山》大卖!

手边的《传媒三十年》还没读完,小村又出版了他的第二部作品《企业家赵本山》(与张震阳合著),完全从经商营商的角度去审读一位路人皆知的小品明星,颇为创新。恰逢赵先生不久前生病住院,小村开玩笑说,估计是在审稿的时候把本山大叔给气坏的。

从这本书的出版,个人有了一个比较模糊的认知:中国企业家的传记风潮似乎已经涌来,它将体现几个特点。第一,活着的企业家更加自信,也更愿意通过个人品牌的塑造去定位其企业的文化根基;第二,更多的知名作家及写手参与进来,通过写作让自身成为大众层面的明星人物,并掌握话语权。第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不再避讳个人隐私,不怕谈到所谓的原罪问题。自我反省的需求甚至超过了自我吹捧,社会也必将随之被影响、推动到更为理智与透明的层面(同时,个人崇拜没有消亡,反而获得更多数大众的认可)

……

也很佩服小村的勤奋,他有幸参与并经历这股风潮。真心预祝这本书可以大卖。另外,一些心急的朋友可以先去价值中国一睹为快。你对此书有好的建议和想法,也欢迎你在这里留言讨论。

无题

每次看到这本书,我都会有一个感觉,仿佛看到了一个在战场上快要死了的战士终于拿起了武器,摆起架势准备习武,希望有朝一日得返故土,复辟江山。可笑的是时不我待啊?于是,这本书在我这里就成了一个讽刺的符号。唉,只希望这个讽刺不要发生在你我的身上,我祈祷。

很明显,这是一本教科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杰克M卡普兰和安东尼C沃伦。我提这家出版社别以为是想给他们做广告,我是想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犯跟我同样的错误:我买这本书的唯一理由,是因为在书的封三有明确文字提示,“本书配有内容极其丰富的网络资源,包括商业计划书、个人创业技能评估等,读者可登录www####.com下载……”。结果,等我买回来上网去下载资料,却被告知需要相关资格。于是,我电话联络出版社咨询,是一姐们接的,这姐们告诉我需要具备教师资格及符合其他条件才可以下载相关资料。当我据理力争的时候,她还解释那是国外图书的定价较高,所以有相关资源可供读者下载,而国内的图书定价比较低,所以需要符合相关条件才可以获得额外资料。我好事顺便问了下什么资格才可以,原来是能带着大批学生买书就行。我被这姐们说的一愣一愣的,看看手上这本定价48元的书只能无语,黯然的挂上电话。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本书一无是处,我只是觉得这出版社太忽悠人的。有朋友笑我,你为什么不在书店里将这个网址抄下来先验证后再决定是否购买不是更好吗?我能怎么回答呢?我能说因为我相信人家写书的和出书的,所以不投机取巧老实花钱是天经地义的吗?人家不骂我有病才怪!我也觉得自己有病!不过气完了,你还是得对得起花的钱不是,于是好好的将书把玩了好几天,终于算是看完。幸运的是,还是有所收获,起码我找到了我过去之所以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48元给自己找到了一个问题,也算值得了。至于书的其他内容,我想每个人看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只是不要像我这样,希望能获得额外的什么就好了。

崔莹新作教你做个好记者

如果我们可以了解成功者的想法和做法,我们应该更容易接近成功!

是的,我曾经想过做一名记者,因为我觉得当记者会很酷,这和很多人想当将军或者科学家的出发点一致,都是满足个人虚荣心的选项。直到我们认识到工作应该职业化的时候(那也是在工作数年之后),才会认真的考虑理想与现实的问题。我不赞成凡事都追求天分,天分这东西是自己给自己的借口,当然,也是你获得成功之后,别人给你赞誉的理由。让勤奋落在天分之后,是对上进者的无知与误解。

崔莹喜欢观察成功者,并把这种观察本身也做的很成功,几乎可以成为一种模式。自2007年阅读到她的第一部著作《办最赚钱的杂志—对话英国名刊主编》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印象:这个女孩很有见识。紧接着,2008年崔莹又出版了她的第二部作品《做最创意的节目—对话英国权威电视制片人》,将观察视角从平面媒体转移到电视媒体领域。今年4月,南方日报出版社三度出版了她的最新作品《做最职业的记者—对话英国名记者》,并将此三部著作定义为“最传媒”系列。单从书名上分析,作者崔莹和编辑阮清钰似乎早早“计划”如此,但也在强调一条:只有最棒的创意和最职业的态度,才可以做到最赚钱的生意

cuiying谈谈这本新书。此次崔莹采访了20位在英国社会最有影响力的记者,他们的故事或者说职业经历为每一个想成为好记者的朋友树立了一个榜样,这是一部新颖的记者教科书。

从社会生活到政治外交、从医疗健康到贫穷犯罪、从战场到国会、从国内到国际、从文字到图片(及摄影),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可以涌现出最优质的新闻作品和最棒的记者。尽管《旗帜晚报》的安德鲁吉利根说“好新闻都是需要本钱才能获得的”,但是也有人证明“优秀的新闻报道需要的不是多少钱,而是记者的意愿。”于是,围绕着采访成本的争论结果并不会决定一则好新闻的产生。是的,好新闻只会出自那些最职业的记者之手。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崔莹努力让每一位采访对象说出成功的秘诀,幸运的是,他们都乐于分享,这也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他们的秘诀及建议有的比较简单而有的则很难实现,比方说安德鲁吉利根希望记者应“能大量阅读,以了解别人在想什么,说什么,哪些是老生常谈,哪些不是”。而《卫报》的尼克戴维斯则认为“报道中需要有人情味,含说服力的观点以及不为人知的内容”。可见,每种成功方式是因人而异的。《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布莱恩迪尔鼓励我们“擅长某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要坚持下去”。《独立报》的主编罗杰奥尔顿还跟我们一起分享了多媒体采访的趋势,似乎在预告记者们要做更多的准备,来迎接媒体多元化的挑战。BBC战地记者杰瑞米鲍恩认为“记者的报道是一束光,这束光照亮的是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让人们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与大多数记者的“发现真相”的初衷一致,带有揭开秘密的崇高及原始性追求……

与前几部作品保持一致的是,崔莹比大多数作者都更加耐心,她对自己的采访报道中出现的人物和背景都做了充分的交代,我们不仅仅认识了这20位,我们还认识了他们的偶像以及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影响深刻的事件与作品。这种做法也让本书跳脱了平面出版物的局限,增添了类似网络媒体那样丰富的信息特色。我相信这点也会启发更多的作者来思考平面出版物的写作及编辑模式。所以,这部书不仅仅适合记者、编辑阅读,对于那些想提高写作及编辑能力的朋友,也是不可多得的指导书。

我觉得如果将这本书的内容放在网络上或许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吧。因为,这次的印量只有5000册,很难获得足够范围的曝光机会,加之在渠道上依赖传统书店与网络书店,也很难在数千种新书中脱颖而出,这点应该需要出版社多多考量,毕竟,能写出好作品的作者不多,需要信任,更需要区别对待。

另外对于有志于此的朋友,我总结一条“一名称职的调查记者的9项基本素质”,与君共享,算是借花献佛吧:
1、对新闻具敏感性;
2、具备能够辨别出哪些事件值得调查的能力;
3、对证据的属性的理解力;
4、能够辨别出哪些是事实证据的能力;
5、能从大量的事实记录和繁冗的文字中,过滤出合理的解释的能力;
6、对法律的理解;
7、坚定的信念;
8、追根究底的决心;
9、让公众获得更多的信息的愿望等;

我们为什么消费?

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注册我的网站,当日拿到100元人民币的奖励。第二个选择是注册我的网站,7日后拿到150元人民币的奖励。你会做何种选择?我来分析下,理智的情况下,你应该选择后者,因为你只要等上7天,你的收益将会增加50%。但是往往很多人跟你内心想的一样,何不立即拥有这份好处呢?很明显,后者的理性选择被前者的感性选择所战胜。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我们大多数的消费并非基于理性,尽管在购物之前,我们甚至理性到列明购物清单,但总还是有些小小的意外出现在现实的购物过程之中,比如我们看到了某个新产品,唤起了我们的某一种回忆。

由此,我们终于知道任何理性的市场行销手段,所有被公认的行销真经,都变得不靠谱了。如果,我们在用理性的思维去回答问题,而用感性的手段去消费的时候,天知道还有什么规律可循,有什么道理可讲呢?

buy美国的品牌行销专家martin lindstrom在其著作《buy ology》(中文版《买》)中,试图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去购买?如何购买?买的真相又是什么?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和疑问是一样多。如果有真相,那就意味着有规律可循,如果有规律可循,那么意味着这是一个理性整理的过程。而事实上,martin lindstrom想告诉大家的是通过用科学的方式来研究行销,发现感性的因素主导着行销,甚至一度认为那些已经获取成功的品牌,不过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撞上了大运而已。这让我想起另一位公关大师戴蒙汉的名言:

“运气很重要。我可不是在开玩笑。在当今世界,你必须要有运气。运气就是愿意听从直觉行动……我从不缺乏雄心壮志,但我也从不认为人生是可以计划的。”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认为感性主导了事务的发展,当然,这些事务中包括了我们的消费。

通过科学的手段,我们一探行销的本质,这本身只是一个实验,只是结果与我们往常看到的或者认为的出入太大而已。无论如何,我们开始学会怀疑,怀疑我们的行销,怀疑我们的理论,怀疑我们的所有理性总结,甚至怀疑到这本书的出版目的本身。当然,我是不愿意将它理解为一个具备尖端研究能力的机构,正在试图用他们的研究成果颠覆甚至主导某个行业,并最终获取利润。如果我们每一次的研究都带有鲜明的指向性,那么,科学只是成了一个技术帮凶而已。在实际的层面,我并不觉得我们需要靠太多的科技去重新理解并界定我们看到的实际事务。

事实显示,我们在消费,为了满足不同的情感需求去消费,不管是腹侧被壳区域还是内测前额叶皮质受到了何种奖赏刺激,还是镜像神经元赋予我们的模仿性消费功能。总之,我们是在不断的消费,也在不断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即便这些需求当中有很多只是感性的冲动而无实际意义。可是,即便我们不做任何研究,我们也不能否认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包括消费选择—-都与我们的整个人、整个思想息息相关。毕竟,每个成熟的人都不会脱离自己的喜好去对待事务,而喜好正是这个人的人生及阅历总结。

还有其他的疑问,诸如“可粉碎的品牌”真的存在吗?品牌与宗教在忠诚度上的近似是同一种属性吗?性诱惑的本质不正是在利用人的潜意识吗?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涉及到诸多学科,让事情越加复杂,我可不认为真理需要这样才可以被剥落。

当然,同样也有启发,重点还是启发。如果我们知道没有任何的一种消费是基于理性或者基于感性的单纯的某一种属性的话,那么我们就真的理解到行销的多样性,于是,我们的所有创意及行为必须来的更为直接和简练。抓住我们的重点就好,我始终坚信,无论何种行销,都不过是在叫卖。注意力比什么都重要,不过前提是你做好承受注意力的各种准备。

重读《中国可以说不》

《中国可以说不》这本书出版了已经有13年之久了,出版之时获得了无数关注。那个时候的中国,正处在遏制与对话的争论之中。当下,《中国不高兴》似乎也继承了这本书的卖点,被大众以同样的热情关注。不过需要怀疑的是,大家关注的究竟是这些书的内容?还是它们的故事?不幸的是,国人都喜欢听些八卦,正经事到放在一边了。

本来,这世上最不该有的就是书评。一本书的发行量本身就有限的很,在加之误导讹传或不怀好意的宣传,大多数书籍的发行量与其品质很难对等的起来。不过,也多亏书评,让我们这种见风使舵的人不敢怠慢每一本被热议的书,平心而论,看书长见识的目的早已丧失,唯恐落后他人才是唯一宗旨。

所以,想在书中得到启发就变成了一件可遇不可求的美事了,这和企业招聘一流人才的思路如出一辙。当命运要求你与一些美事擦肩而过的时候,你或许并不心痛。只是,怕你在知道之后,会更加胆寒。要我说,没有认真读过《中国可以说不》的朋友,烦请您花个20分钟时间,随便阅读个一章半节,再瞧瞧我说的话是不是吓人。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我们从某篇文字中获得了对事物的理解与启发之后,我们最好不要对文字及文笔本身抱有不该有的奢望。毕竟,艺术家是创造美的,而哲学家是创造思想的。而真实有用的思想往往又是粗糙未经修饰的。即便对某一些事例的举证稍微偏激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您可以借鉴到的是如何去理解事物,如何去剖析社会,如何去理解世界。忘记那些所谓的主义或门派吧。对您最实用的知识莫过去知道什么是黑,什么是白。

读书不如写书

dushu如果你有时间来读书的话,还不如用那点时间去写上一本。什么?文笔!嗯……我的意思是说……即便你写出来也不会有几个人去读……你可能误解了…….我想。

当然,你可能对目前的写作与出版还不是很清楚。其实那就跟我现在写博客是一回事,只不过,印在纸上的书籍要更多点成本,自然,看上去也像那么回事,自古道“人靠衣装马靠鞍,文字的魅力还是得靠包装”。书籍就是对文字的奇妙包装。

自从将“载体”转换为一种“包装”的概念之后,所有的媒介在瞬间发生了质变。人们不仅在一夜间对作家丧失了兴趣,也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对文字有了全面的了解,毕竟咱不是文盲了,是不是?咱还认得那些个字,理解那些个意思,看得懂那些个编剧编的电影、电视、甚至是舞台剧啥的,这就足够了。再说了,想太多把脑子想坏了,找谁赔去?人家这也是为了将来的将来打算,所以不读书不吃亏。

要说写书吧,更好了。你只要会编故事就好了,真正码字的活在网上把人民币一撂,包准一大帮子文学青年苍蝇式的撵过来,写字能写出柴米油盐吗?只有人民币能。再说读书吧,你说大家都这样写书,写出来的书,我要是看才白痴呢!

卡萨诺瓦不是个白痴,你呢?

清醒不会让人猝死

你读过《紫牛》没有?我告诉你,那可真是一本好书。“在青青的草原上,四处可见的是那些黑白花夹杂的奶牛,初次看到时,你会觉得生机盎然,趣味融融。可是,看得多了,你就会产生视觉疲劳。久而久之,一切都会让你视而不见。突然,就在这个时候,迎面走来一头紫色的奶牛!你整个人为之一震,世界开始不同了!”以上是我对《紫牛》一书的印象所在。

同样的,这本紫色封面的书在众多的图书里面一眼就能让你感觉到奇特。我坦白,读这本书,我没有花一分钱。我只是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坐在一家书店里的地板上,悄悄的将它读完,没让一个书店营业员发现。

如果你错过了《紫牛》也没有关系,现在看来,那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过你真的不能错过赛斯高汀。如果他摇着那充满智慧的光头在你身前走过,建议你跟上去找个机会摸上一把。

将他的博客结集出版的新书—-呵呵,对我来说,刚看过的就算新书,其实这本书已经出版1年多了—-《小就是大》,从书名上看,有点“相对论”的意味,也算是在告诉我们:很多你看到的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都发生了改变,如果你关注的只是表象,那么你会错失很多机会,永远跟在别人的身后,哀叹声也就只能跟随着你。但是,如果你能理解作者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一些看似简单的想法和创意,那么你至少可以知道在哪些角度上只能看到表象,而哪些角度你就能发现本质。

当然,有的时候,我并不觉得发现事情的本质就意味着事情可以往更好的一面去发展。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解决它的话,事情反而会坏的更快,清醒并不是猝死的直接原因,但是中国人的“难得糊涂”确实也造就了一大批活得够久(同时活得更苦)的企业。但这是因为我“怕死”和刻意躲避痛苦的性格所决定的,而那是不合理的。

诸位比我一定更加理性,所以在大多数合理的情况下,你一定可以与作者分享到一些真正有用的观念和想法。那也不辜负我敢于“现身说法”而做出的牺牲。另外,如果真的是清醒令你难堪的话,我恳请你删除我的网页,永远不要再来,这里不适合你。

放下焦虑,知足长乐

这就是中国我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四个字:放下焦虑,这完全是因为受到了JOHN的提醒与启发。

在这之前,我陷入了一种困苦之中,不能自拔。这种困苦来源于我对自己能力的欠缺和对未来的高期望值之间的对立与矛盾上。我似乎转眼之间成了那种眼高手低的人,这本来是我所鄙视及尽力回避的。但这种种,正交集出了我的焦虑。

但是,带有此种焦虑的人似乎在上海随处可见,在中国也是普遍的很,这一点,JOHN在他的新书里用了一个“登机时段还在频繁打电话”的例子来举证,怕也是众人所熟悉的场景吧。那么,我们究竟生活在什么样质量的一个环境里?安全么?为什么我们会因害怕而焦虑呢?我们究竟在焦虑什么呢?

原本,JOHN的本意是希望这本叫做《哦,原来中国是这样》的新书可以启发到一些刚刚进入大陆的台湾人:对于他们来说,以往那些片面的观察和判断会限制住他们未来的发展与成就,如果可以用更加全面的心态来实际感受这个地方的成长,更加谦虚的融入,至少可以培养出更包容、更务实的格局来,而这似乎又是新一代大陆同胞需要花精力来追赶的。

在JOHN看来,焦虑只是一种过程,一种在初级发展阶段的表现。将这个观点引用到我的感悟上,如果焦虑只是一种过程的话,前提是我们设定的方向要正确,那么“焦虑”只是在路上。说的再简单点就是,如果我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或不要什么的话,还会有这种焦虑存在么?更重要的是,如果有更多的人跟我一样有这种疑问,是我们这个国家和人民全民产生了焦虑,事情将变的更加复杂,心情也更加沉重……

回过头来,想想一些不相干的事情,比如上次和JOHN聊到的一个特别陈旧的话题:减法行销。将这个概念偷换到现在的这种“杞人忧天”上来,似乎做减法多少可以应对当下的焦虑。以前是因为我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所以我尽可能的多做。现在呢,我能不能只做自己能做的好的事情?那些应付不了的玩意还是放下吧!或许,我真的可以放下焦虑,知足长乐!

媒体人 —泰德·特纳传

和艾斯卡、布隆伯格、雷石东等人的故事一样,美国人总是喜欢从悲剧开始切入故事的主题。美国畅销书作家肯·奥莱塔也很在意他心目中的伟人。他在《泰德·特纳传》(《MediaMan》)开篇就报道了美国传媒大亨泰德·特纳人生中最灰暗的那一天—–被合并后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无情的解雇—之后就是通篇的阳光、得意、快乐,不过也稍微点缀点风雨。这样的故事总是在暗示人们不要忘记传统的美国式理想人生。

让泰德·特纳区别于其他同时代或前时代媒体巨头最重要的印象就是:特纳更具远见卓识。他创办了值得尊敬的CNN,他改变了世界的传播格局,他改善了民众与政府的关系,他也践行了他的国际观,并无意中证明了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念……他是唯一一位堪称伟大的媒体人。

也许是他那浑身充满的不安全感促成了他的种种成功。而这种不安全感继承于迫于事业、家庭及婚姻压力而自杀的父亲,甚至还应该追溯到不幸沦为佃农的祖父亲。在他们的血液里,或许可以给泰德·特纳一个答案。

诸如真诚、可爱、直率、固执、冲动、急躁、忧郁、虚荣、吝啬、自卑等特征集聚一身的时候,泰德·特纳显得更加真实了。

泰德·特纳带着对父亲的内疚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并始终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人而奋斗终生。为了证明父亲的期望,他收购回父亲变卖的产业;为了证明对社会的期望,他创办了CNN,并在天生的、精明的商业头脑盘算之下,他还收购了亚特兰大的体育运动队、米高梅电影资料馆,以期为全世界的观众提供优质的新闻内容;他甚至还是一位高水平的世界级帆船运动高手。

他也始终对自己未能把时代华纳收购而去避免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耿耿于怀。不过,当他重新开始另一种人生思考的时候,他才发现,他于社会的意义更为重要。

他向往得到诺贝尔奖。在他亲眼目睹了前苏联的核武器现场之后,他开始成了抵制7000颗核弹头的传教士,他在乎的根本不是诺贝尔奖杯,而是这个奖杯背后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他支持联合国,并同安南成为了好友。即便在他的个人资产严重损失的(因为那个愚蠢的合并案—-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案—泰德·特纳的个人资产由70亿美元缩水到20亿美元)日子里,他还是坚守向联合国捐赠10亿美元的承诺;他还关心环境污染问题和妇女问题;他无意中成了一名世界公民。

除了全美数万亩私人农场尚令泰德·特纳流连忘返之外,全世界更有更多的朋友随时候迎他的光临。比如普京的汽车、卡斯特罗的雪茄和猎场、布什的白宫等。

这本翻译过来的书有17万字,译笔流畅,一气呵成。让我可以在5个小时之内细心、完整的读完。我要感谢作者,感谢译者。当然,还要感谢泰德·特纳,谢谢您精彩的指点。作为一个在中国成长的年轻人,我也许不会遇到泰德·特纳这样的老板。但是,他的人生、他的言行、他的思考、他的沉默对于我的启发,一点也不逊于他对乔丹(泰德·特纳曾经提拔的一位年轻主管)的栽培。

我也相信他为自己的辩解和证词:“每个成功的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安全感”。是的,我经常有不安全感,而且非常浓厚。也许,我可以做自己的泰德·特纳。谁又知道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