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为什么会人云亦云

问:记者为什么会人云亦云?
答:S(某高校教师):
懒,这样最保险。C(《东方早报》记者):党的喉舌。A(《南方周末》编辑):有的人会偷东西,有的人不会偷东西。Z(新华网编辑):抢时效的结果,描述听来的东西。J(《文汇报》编辑):因为看报纸的都是凡人。W(思享家网友):1、记者也是人,对吧;2、有些是本身无鲜明的是非观;有些是害怕孤独;有些是装糊涂;3、什么行业都一样,抄袭是最简单的捷径;4、挖掘出真相也未必能报道出去,还不如人云亦云混点稿费呢;5、记者未必就是挖掘真相的人,就好象假定知识分子就应该追求真理一样。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刻板印象,现实中,大家已经根据环境需要长成了另一种形状。重重管控之下的天朝媒体,大多数都选择了媚官、媚俗的生存策略,人云亦云的记者,更能与这种策略合拍。

媒体潜规则这是一本读完会让我们脸红的书。这里的“我们”指的是所有在媒体圈混事的家伙,不仅仅是记者,还包括一些从事广告和公关的传播业边缘人。当正规军和马仔们都在一个番号下做事的时候,谁影响了谁又该如何分清楚呢?

在崔莹的上一部作品(《做最职业的记者》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出版)里,我就开始注意到这个叫做尼克戴维斯的家伙。2008年的9月26日,崔莹在英国维多利亚火车站边上的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咖啡会客室与这个“奇怪”的记者见上了一面,一开始的时候,崔莹只是想从这个英国最棒的记者身上取经要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调查性报道记者。很明显,尼克戴维斯会是新人们的一个典范:勤奋、努力、专注、坚持。但这还不够,所以我称尼克做“奇怪”,因为他确实足够诚实和勇敢。

无论你身处哪个阶层,你都不太可能会因为“私利”之外的所谓公正而去批判自身所处的职业圈。但尼克却这么做了,“让狗咬狗”的结局看上去平淡无奇,无非是揭开了一些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东西,但事实上呢?事实上我们的记者难道不该诚实和勇敢吗?事实上我们的记者难道不该去说真话吗?无趣的是,还有什么会比这种疑问更为可耻?尼克因此而奇怪,但这不是我一个人会这么看,如果你真的了解传媒业的话。

在《Flat earth news》(《媒体潜规则》,尼克戴维斯著,崔莹译。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出版。另译名《平地球新闻》)一书中,尼克揭露了一个几乎渗透到地球每个角落的“核心”问题,这条核心甚至可以被称为“规则”,那就是“人云亦云”(我说的这个规则,与作者想强调的规则似乎没有冲突,如果你也愿意那样理解的话)。我们的记者行当看上去早就蜕变成一个平庸的职业,在周遭与低俗混在一起,麻木面对各类廉耻,更无高尚可言,所谓的无冕之王,也仅仅是初入行者一厢情愿披上的新衣。

“庆幸”的是,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在地球的其他角落(譬如你现在所处的某地)。我们的记者虽然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但大家都很清楚他们不是,不过没谁去揭穿,谁都不能要求对方先说出真相。但唯有记者最接近真相,所以他们可以将白色定义成黑色并毫无歉意,似乎只要有需要,他们就可以无所不能。

但是(记住,我说的是但是),我无意挤兑身处其中的正在努力的其他家伙们,也无意去讽刺在传播业打拼的各色人等。像尼克一样,我也有改变世界的理想,但现实是我连自己所面对的今天都无法分辨清楚。我的无能为力不能说只是我一个人的问题,但作为同行的你,你是否已经好久没有舒心的过日子了?无论是在面对你的读者或者你的客户。

当你熟知某些事件却无法剥开真相的时候,“扪心自问”这种招数看来是唯一独立于潜规则之外的一门技艺了,我信你未曾丢弃,这也是我们还算可爱的地方,唯有可爱,我们才会幸福。但我们为什么还会人云亦云呢?即便这问题问的不妥,也请你有个回应,那样我们就会了解,所谓的潜规则,无非就是缺乏诚实和勇气罢了,用什么理由表述并不重要。不是吗?

一个男人的简单理想

W:为什么给主角取名秀哉?
G:我觉得这是很中国的一个名字,又有点古典。

W:写《秀哉的夏天》这本书的起因是?
G:汶川地震。

W:秀哉为什么一定要踩死蜘蛛先生?
G:他不是故意的,是喝醉了。

W:如果我把秀哉想做是你,你愿意吗?
G:没什么不愿意。但我和他在一些方面还是有区别的,我比他宅。

W:你希望自己有一个像小树那样的孩子吗?
G:希望。

W:秀哉砸断了普拉达舞者的腿,你心里内疚吗?
G:秀哉之后的行为,跟这个是有非常大的联系的。

W:其实你本来想安排开越野车的北京妞可以回来救回秀哉是不是?
G:没有。我觉得这个已经是出口了。

W:你觉得一个男人的梦想是什么?
G:很普通的。就像你我心里的梦想。再平凡的男人都有瑰丽的梦想。具体是什么也许每个人不同,只不过现实生活让很多人不得不苟且余生。这点你应该能理解的。

W:如果秀哉就是你,而你可以活过来,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G:发呆吧,呵呵。

By W:朱芳文 G:哥舒意

秀哉的夏天一口气读完这部小说,从早上10点钟到下午2点,4个钟的时间里没有做其他事。MSN和QQ不停的闪烁着,但我无动于衷,我仿佛被隔离在某个小岛上,在那里,只有这本书与我作伴……我不由的将秀哉当成作者本人,读完之后迫不及待想与他聊几句,该宅男笑言他有意图通过此书来复辟男性沙文主义,但宅男于男权似乎不够代表性,而“性别优劣”这个话题也显然不是《秀哉的夏天》所愿意讨论的。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哥舒意就有提过要写一本关于大灾难的小说。那个时候我是无法想象到他会使用这样一种比较轻松的叙述笔调,这与之前出版的另两本书风格迥异(或许哥舒意不会同意我这样的认识,因为若你想表达的事物不一样时,你采取的手段必然是不同的,应与风格无关),即便是在这本书里,结尾第21章(《一个男人的梦想》)与前二十章也有不同,寻求差异化的动机是为了引发读者的思考,嗯,一个男人的简单梦想该是什么呢(说明下,这个思考只是于我个人而言,希望启发到你的是另一种思考)?

我想说这是我所喜欢的一本小说。我已经记不起来上次可以一口气读完的书叫做什么名字了,就算我侥幸可以想起,那也应该是一年之前的事情了,偶尔出下神,谈回秀哉。

作者假想了2018年的夏天,地球正经历一次毁灭性的大灾难。小说开头会让你想起《我是传奇》这部电影,但很快作者就会将你拉回到一个现实的社会:上海、宅男、女友、贫穷、孤独、寂寞、天真、欺骗……交错的故事情境里,一个普通的上海男子秀哉,看上去(除了名字之外)他与从你身边经过的其他男子相似。生活在上海,拿着微不足道的薪水,买不起房,交不起女朋友,也没有多少有趣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在嘲笑着这个自卑的家伙:“如果他的生活没被其他什么改变,那他只会老死在这个城市里”。

如果他的生活没被其他什么改变,那他只会老死在这个城市里

于是故事有了转折:有一天,秀哉的生活里闯进来一个叫做小树的男孩;再过几天,他们共同经历了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接着,劫后余生的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快80天;后来,小树为了秀哉被困在银行地下室里,而秀哉为了救小树被压在石板下;最后,秀哉劝走了小树,一个人孤独的面对死亡……即便如此,秀哉还是没有显出和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在面对死亡的时刻,秀哉很想弄清楚一个男人的梦想究竟是什么?!是拥有爱情?还是拥有财富以不至于被一个孩子瞧不起?或者只是苟且余生,所谓的活着?

哥舒意说会有读者不喜欢最后的第21章,这章看上去确实可以单独出一个短篇,但如果没有前二十章的铺垫,所有的思考似乎都很难得到正确的反馈,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里面是这章,外面是另二十章,但生活总是因为里外合一,才会显得丰富和真实,很明显,我喜欢真实。

在写这篇文字之前,我似乎还看到了一些幻象:站在沙滩上随时为你送来一杯饮料的使者玛丽、翘着二郎腿边吹海风边小心造型的蜘蛛先生、穿着普拉达的舞者拖着断腿行走、开着越野车的北京小妞留下香吻、地窖里传来的沉沉歌声……仿佛置身于在秀哉身上发生过的那些场景里,一种悲伤从心底里发出,我一边读着,一边像秀哉在第9章时那样在心底哭泣(从第19章开始之后)。孤独是可怕的,没有任何生命能抵抗孤独。

书非借不能读也

蒋介石传豆瓣上有一种好玩的试读活动,一般由出版社的编辑发起,他会向申请者发来一本书的几个章节,让读者阅读并写下感想。最初经不起几个网友的怂恿,也跟着报名申请,结果拿到书稿之后才知道并不是自己喜欢的那种类型,这个时候有点不好意思,感觉白白浪费了其他人的资源,好在不是纸质版本,否则更加觉得亏欠。觉得好玩,是觉得这种形式活泼有余,但深度不够,如我这样的人估计也占多数,作者或者出版社对于读者没有区分,那对于读者的期待就不该乐观。

说到乐观,心里又慌慌的,已经有多少日子没安静的读完一整本书了?不敢去数。能多读几本书,这是一个读者对于自己的一点乐观期待。能多读几本好书,那就变成奢侈的享受了。豆瓣上这种活动的有趣在于,于甲来说并不好玩的一本书,于乙来说意义也许重大,试读的意义是传播大于沟通。传播的面越广就意味着将来可以沟通的对象越多。而大多数作家在传播和沟通两个方面都欠缺的很。出版社能这么做,算是专业补强吧。

有人常借古人的话来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也是读书的一个“障碍”,算是作者给读者设下的圈套。我只关注两种书,要么是极其畅销的类型,要么是有一批死忠但非常低调甚至“伪装”成经典模样的小小众书籍,因为这些书无论是买还是借,对于我来说,要么是一口气看完,要么翻一页就扔掉。而对于全部的读者群来说,即便图书已经足够丰富,但值得一读的书却越来越少,或许是因为读书的目的被拔高了(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还需要有因内容而与写作者及其他读者产生共鸣的感受),也有可能是不专业的作者太多了,造成了一种虚假繁荣的出版现象。从这点上看,能否读到一本好书也得随缘。

不如今天来读一本书吧,向大家推荐一本《蒋介石传》(【美】布莱恩克洛泽著),某些网站宣传这是描写蒋最为全面的一本传记。看过《毛泽东传》(【美】罗斯特里尔著)的朋友会了解到比其他材料显示更为真实清晰的毛泽东,而对于他的著名对手蒋,我的印象一直是模糊的。上回有个台湾朋友问到我对蒋的印象,我说蒋是类似于曹操的一代枭雄,我这样的认识带点“成者为王败者寇”的粗俗,也是过去我被教育的关于蒋的所有印象的累积。很明显,《蒋介石传》会扭转我的这种“累积”,无论如何,开篇没多久,我就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又有点可爱的蒋介石,往后应该会更加精彩吧。期待!

第四天

卡佛第四天,去书店买了两本书。这一本是一口气读完的(我数了下,有185P,共17篇文章)。是的,只花了不超过两个小时的时间。其间,我还上了一次洗手间,转了一圈超市。

事实上,在这部小说集里,已经有《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凉亭》、《洗澡》、《家门口就有许多的水》、《第三件毁了我父亲的事》、《严肃的谈话》、《平静》、《所有东西都粘在了他身上》、《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和《还有一件事》等10篇文章已经出现在之前的《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集》里。

也就是说,如果你看过《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集》的话,那么你可以不用在读这本书了,你只有新的7篇文章可读。

但是如果谈到价值和价钱,我的理由是新书里的仅仅一篇《纸袋》就可以值回22元。放心吧,卡佛不会让喜欢他的人失望(这句是废话,不喜欢他的人给再多也都是失望或者没感觉)。

不了解卡佛的人可以在豆瓣里搜下,找一篇《论写作》来了解下卡佛的文笔和创作原则。

我自己并不知道我该如何描述自己为什么喜欢卡佛,但喜欢就是喜欢,不需要找理由,时间长了,我或许就会有答案。像卡佛故事中的人物那样,永远没有终点,永远生活着。

顺便说下今天还有哪些事。小村做了一个虎年出生的企业家榜单,他要是再辛苦点做一个龙年出生的企业家榜单,就可以发一个“企业家龙虎榜”了,有趣有意义!

《新周刊》这期做了一个关于“微博”的话题,从twitter到新浪围脖,从简单的网络创意到成熟的商业模式,挨个评述了一番,胡泳先生的主打文章《微革命》值得一读。

书报亭的大哥帮我拿到了改版后的《中国改革》杂志(就是财新传媒运营的第二本杂志),这是一本年度特刊,跟《财经》年刊类似,也有模仿《经济学人》年度特刊的痕迹。我在想:是不是咱们这些模仿者仿着仿着就当作是自己的东西了?全然不顾及当初为何要来模仿的初衷了。你看,模仿的太多了,也就没有创新的激情了。也罢!

祝小村新书《企业家赵本山》大卖!

手边的《传媒三十年》还没读完,小村又出版了他的第二部作品《企业家赵本山》(与张震阳合著),完全从经商营商的角度去审读一位路人皆知的小品明星,颇为创新。恰逢赵先生不久前生病住院,小村开玩笑说,估计是在审稿的时候把本山大叔给气坏的。

从这本书的出版,个人有了一个比较模糊的认知:中国企业家的传记风潮似乎已经涌来,它将体现几个特点。第一,活着的企业家更加自信,也更愿意通过个人品牌的塑造去定位其企业的文化根基;第二,更多的知名作家及写手参与进来,通过写作让自身成为大众层面的明星人物,并掌握话语权。第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不再避讳个人隐私,不怕谈到所谓的原罪问题。自我反省的需求甚至超过了自我吹捧,社会也必将随之被影响、推动到更为理智与透明的层面(同时,个人崇拜没有消亡,反而获得更多数大众的认可)

……

也很佩服小村的勤奋,他有幸参与并经历这股风潮。真心预祝这本书可以大卖。另外,一些心急的朋友可以先去价值中国一睹为快。你对此书有好的建议和想法,也欢迎你在这里留言讨论。

无题

每次看到这本书,我都会有一个感觉,仿佛看到了一个在战场上快要死了的战士终于拿起了武器,摆起架势准备习武,希望有朝一日得返故土,复辟江山。可笑的是时不我待啊?于是,这本书在我这里就成了一个讽刺的符号。唉,只希望这个讽刺不要发生在你我的身上,我祈祷。

很明显,这是一本教科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杰克M卡普兰和安东尼C沃伦。我提这家出版社别以为是想给他们做广告,我是想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犯跟我同样的错误:我买这本书的唯一理由,是因为在书的封三有明确文字提示,“本书配有内容极其丰富的网络资源,包括商业计划书、个人创业技能评估等,读者可登录www####.com下载……”。结果,等我买回来上网去下载资料,却被告知需要相关资格。于是,我电话联络出版社咨询,是一姐们接的,这姐们告诉我需要具备教师资格及符合其他条件才可以下载相关资料。当我据理力争的时候,她还解释那是国外图书的定价较高,所以有相关资源可供读者下载,而国内的图书定价比较低,所以需要符合相关条件才可以获得额外资料。我好事顺便问了下什么资格才可以,原来是能带着大批学生买书就行。我被这姐们说的一愣一愣的,看看手上这本定价48元的书只能无语,黯然的挂上电话。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本书一无是处,我只是觉得这出版社太忽悠人的。有朋友笑我,你为什么不在书店里将这个网址抄下来先验证后再决定是否购买不是更好吗?我能怎么回答呢?我能说因为我相信人家写书的和出书的,所以不投机取巧老实花钱是天经地义的吗?人家不骂我有病才怪!我也觉得自己有病!不过气完了,你还是得对得起花的钱不是,于是好好的将书把玩了好几天,终于算是看完。幸运的是,还是有所收获,起码我找到了我过去之所以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48元给自己找到了一个问题,也算值得了。至于书的其他内容,我想每个人看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只是不要像我这样,希望能获得额外的什么就好了。

崔莹新作教你做个好记者

如果我们可以了解成功者的想法和做法,我们应该更容易接近成功!

是的,我曾经想过做一名记者,因为我觉得当记者会很酷,这和很多人想当将军或者科学家的出发点一致,都是满足个人虚荣心的选项。直到我们认识到工作应该职业化的时候(那也是在工作数年之后),才会认真的考虑理想与现实的问题。我不赞成凡事都追求天分,天分这东西是自己给自己的借口,当然,也是你获得成功之后,别人给你赞誉的理由。让勤奋落在天分之后,是对上进者的无知与误解。

崔莹喜欢观察成功者,并把这种观察本身也做的很成功,几乎可以成为一种模式。自2007年阅读到她的第一部著作《办最赚钱的杂志—对话英国名刊主编》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印象:这个女孩很有见识。紧接着,2008年崔莹又出版了她的第二部作品《做最创意的节目—对话英国权威电视制片人》,将观察视角从平面媒体转移到电视媒体领域。今年4月,南方日报出版社三度出版了她的最新作品《做最职业的记者—对话英国名记者》,并将此三部著作定义为“最传媒”系列。单从书名上分析,作者崔莹和编辑阮清钰似乎早早“计划”如此,但也在强调一条:只有最棒的创意和最职业的态度,才可以做到最赚钱的生意

cuiying谈谈这本新书。此次崔莹采访了20位在英国社会最有影响力的记者,他们的故事或者说职业经历为每一个想成为好记者的朋友树立了一个榜样,这是一部新颖的记者教科书。

从社会生活到政治外交、从医疗健康到贫穷犯罪、从战场到国会、从国内到国际、从文字到图片(及摄影),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可以涌现出最优质的新闻作品和最棒的记者。尽管《旗帜晚报》的安德鲁吉利根说“好新闻都是需要本钱才能获得的”,但是也有人证明“优秀的新闻报道需要的不是多少钱,而是记者的意愿。”于是,围绕着采访成本的争论结果并不会决定一则好新闻的产生。是的,好新闻只会出自那些最职业的记者之手。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崔莹努力让每一位采访对象说出成功的秘诀,幸运的是,他们都乐于分享,这也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他们的秘诀及建议有的比较简单而有的则很难实现,比方说安德鲁吉利根希望记者应“能大量阅读,以了解别人在想什么,说什么,哪些是老生常谈,哪些不是”。而《卫报》的尼克戴维斯则认为“报道中需要有人情味,含说服力的观点以及不为人知的内容”。可见,每种成功方式是因人而异的。《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布莱恩迪尔鼓励我们“擅长某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要坚持下去”。《独立报》的主编罗杰奥尔顿还跟我们一起分享了多媒体采访的趋势,似乎在预告记者们要做更多的准备,来迎接媒体多元化的挑战。BBC战地记者杰瑞米鲍恩认为“记者的报道是一束光,这束光照亮的是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让人们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与大多数记者的“发现真相”的初衷一致,带有揭开秘密的崇高及原始性追求……

与前几部作品保持一致的是,崔莹比大多数作者都更加耐心,她对自己的采访报道中出现的人物和背景都做了充分的交代,我们不仅仅认识了这20位,我们还认识了他们的偶像以及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影响深刻的事件与作品。这种做法也让本书跳脱了平面出版物的局限,增添了类似网络媒体那样丰富的信息特色。我相信这点也会启发更多的作者来思考平面出版物的写作及编辑模式。所以,这部书不仅仅适合记者、编辑阅读,对于那些想提高写作及编辑能力的朋友,也是不可多得的指导书。

我觉得如果将这本书的内容放在网络上或许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吧。因为,这次的印量只有5000册,很难获得足够范围的曝光机会,加之在渠道上依赖传统书店与网络书店,也很难在数千种新书中脱颖而出,这点应该需要出版社多多考量,毕竟,能写出好作品的作者不多,需要信任,更需要区别对待。

另外对于有志于此的朋友,我总结一条“一名称职的调查记者的9项基本素质”,与君共享,算是借花献佛吧:
1、对新闻具敏感性;
2、具备能够辨别出哪些事件值得调查的能力;
3、对证据的属性的理解力;
4、能够辨别出哪些是事实证据的能力;
5、能从大量的事实记录和繁冗的文字中,过滤出合理的解释的能力;
6、对法律的理解;
7、坚定的信念;
8、追根究底的决心;
9、让公众获得更多的信息的愿望等;

我们为什么消费?

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注册我的网站,当日拿到100元人民币的奖励。第二个选择是注册我的网站,7日后拿到150元人民币的奖励。你会做何种选择?我来分析下,理智的情况下,你应该选择后者,因为你只要等上7天,你的收益将会增加50%。但是往往很多人跟你内心想的一样,何不立即拥有这份好处呢?很明显,后者的理性选择被前者的感性选择所战胜。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我们大多数的消费并非基于理性,尽管在购物之前,我们甚至理性到列明购物清单,但总还是有些小小的意外出现在现实的购物过程之中,比如我们看到了某个新产品,唤起了我们的某一种回忆。

由此,我们终于知道任何理性的市场行销手段,所有被公认的行销真经,都变得不靠谱了。如果,我们在用理性的思维去回答问题,而用感性的手段去消费的时候,天知道还有什么规律可循,有什么道理可讲呢?

buy美国的品牌行销专家martin lindstrom在其著作《buy ology》(中文版《买》)中,试图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去购买?如何购买?买的真相又是什么?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和疑问是一样多。如果有真相,那就意味着有规律可循,如果有规律可循,那么意味着这是一个理性整理的过程。而事实上,martin lindstrom想告诉大家的是通过用科学的方式来研究行销,发现感性的因素主导着行销,甚至一度认为那些已经获取成功的品牌,不过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撞上了大运而已。这让我想起另一位公关大师戴蒙汉的名言:

“运气很重要。我可不是在开玩笑。在当今世界,你必须要有运气。运气就是愿意听从直觉行动……我从不缺乏雄心壮志,但我也从不认为人生是可以计划的。”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认为感性主导了事务的发展,当然,这些事务中包括了我们的消费。

通过科学的手段,我们一探行销的本质,这本身只是一个实验,只是结果与我们往常看到的或者认为的出入太大而已。无论如何,我们开始学会怀疑,怀疑我们的行销,怀疑我们的理论,怀疑我们的所有理性总结,甚至怀疑到这本书的出版目的本身。当然,我是不愿意将它理解为一个具备尖端研究能力的机构,正在试图用他们的研究成果颠覆甚至主导某个行业,并最终获取利润。如果我们每一次的研究都带有鲜明的指向性,那么,科学只是成了一个技术帮凶而已。在实际的层面,我并不觉得我们需要靠太多的科技去重新理解并界定我们看到的实际事务。

事实显示,我们在消费,为了满足不同的情感需求去消费,不管是腹侧被壳区域还是内测前额叶皮质受到了何种奖赏刺激,还是镜像神经元赋予我们的模仿性消费功能。总之,我们是在不断的消费,也在不断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即便这些需求当中有很多只是感性的冲动而无实际意义。可是,即便我们不做任何研究,我们也不能否认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包括消费选择—-都与我们的整个人、整个思想息息相关。毕竟,每个成熟的人都不会脱离自己的喜好去对待事务,而喜好正是这个人的人生及阅历总结。

还有其他的疑问,诸如“可粉碎的品牌”真的存在吗?品牌与宗教在忠诚度上的近似是同一种属性吗?性诱惑的本质不正是在利用人的潜意识吗?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涉及到诸多学科,让事情越加复杂,我可不认为真理需要这样才可以被剥落。

当然,同样也有启发,重点还是启发。如果我们知道没有任何的一种消费是基于理性或者基于感性的单纯的某一种属性的话,那么我们就真的理解到行销的多样性,于是,我们的所有创意及行为必须来的更为直接和简练。抓住我们的重点就好,我始终坚信,无论何种行销,都不过是在叫卖。注意力比什么都重要,不过前提是你做好承受注意力的各种准备。

重读《中国可以说不》

《中国可以说不》这本书出版了已经有13年之久了,出版之时获得了无数关注。那个时候的中国,正处在遏制与对话的争论之中。当下,《中国不高兴》似乎也继承了这本书的卖点,被大众以同样的热情关注。不过需要怀疑的是,大家关注的究竟是这些书的内容?还是它们的故事?不幸的是,国人都喜欢听些八卦,正经事到放在一边了。

本来,这世上最不该有的就是书评。一本书的发行量本身就有限的很,在加之误导讹传或不怀好意的宣传,大多数书籍的发行量与其品质很难对等的起来。不过,也多亏书评,让我们这种见风使舵的人不敢怠慢每一本被热议的书,平心而论,看书长见识的目的早已丧失,唯恐落后他人才是唯一宗旨。

所以,想在书中得到启发就变成了一件可遇不可求的美事了,这和企业招聘一流人才的思路如出一辙。当命运要求你与一些美事擦肩而过的时候,你或许并不心痛。只是,怕你在知道之后,会更加胆寒。要我说,没有认真读过《中国可以说不》的朋友,烦请您花个20分钟时间,随便阅读个一章半节,再瞧瞧我说的话是不是吓人。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我们从某篇文字中获得了对事物的理解与启发之后,我们最好不要对文字及文笔本身抱有不该有的奢望。毕竟,艺术家是创造美的,而哲学家是创造思想的。而真实有用的思想往往又是粗糙未经修饰的。即便对某一些事例的举证稍微偏激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您可以借鉴到的是如何去理解事物,如何去剖析社会,如何去理解世界。忘记那些所谓的主义或门派吧。对您最实用的知识莫过去知道什么是黑,什么是白。

读书不如写书

dushu如果你有时间来读书的话,还不如用那点时间去写上一本。什么?文笔!嗯……我的意思是说……即便你写出来也不会有几个人去读……你可能误解了…….我想。

当然,你可能对目前的写作与出版还不是很清楚。其实那就跟我现在写博客是一回事,只不过,印在纸上的书籍要更多点成本,自然,看上去也像那么回事,自古道“人靠衣装马靠鞍,文字的魅力还是得靠包装”。书籍就是对文字的奇妙包装。

自从将“载体”转换为一种“包装”的概念之后,所有的媒介在瞬间发生了质变。人们不仅在一夜间对作家丧失了兴趣,也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对文字有了全面的了解,毕竟咱不是文盲了,是不是?咱还认得那些个字,理解那些个意思,看得懂那些个编剧编的电影、电视、甚至是舞台剧啥的,这就足够了。再说了,想太多把脑子想坏了,找谁赔去?人家这也是为了将来的将来打算,所以不读书不吃亏。

要说写书吧,更好了。你只要会编故事就好了,真正码字的活在网上把人民币一撂,包准一大帮子文学青年苍蝇式的撵过来,写字能写出柴米油盐吗?只有人民币能。再说读书吧,你说大家都这样写书,写出来的书,我要是看才白痴呢!

卡萨诺瓦不是个白痴,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