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魔图不好玩

我们上传一张图片到网络中,最多是给图片一个命名,比如我给个人照片往往命名为“eric.chu”,这样做是为了方便管理,谈不上有什么目的。略懂SEO的人会认为,这样做方便搜索引擎抓取,为图片带来更多的曝光量。

如果你上传一组图片呢?你也只是重复这样的一个命名而已。再加上图片本身携带的信息,包括何时拍的、用的什么机器等,但不管怎样,图片所能提供的信息仅止于此。能让图片像文字一般,传递更多更丰富的信息吗?

假设读者能通过一张图片得到一个小故事,通过一组图片得到一组有逻辑、有关联的大故事,有人会说,这构成了他们想要的“结构化信息”。这个解释适用于百度。

一位来自百度商业产品研究规划部的总监级负责人在一次行业活动上简单解释了何为“结构化信息”,并透露他正在推进的某个项目。现在去百度搜索Nike的图片,在搜索结果里,会看到数以千万计的各种Nike产品,鞋子混杂服装,没有归类。点开图片,只有出处和简单描述。而未来会有不同。百度希望在搜索框里呈现的是由Nike官方提供的带有时间轴、品牌故事、演进历史、商品细节、甚至贩售提醒等丰富的、有归类的“大图片”。如此,搜索者将会获得所谓的结构化信息。

是否愿意传递更多信息,取决于发布者对信息的态度。

也有人不喜欢为自己的照片命名,一旦他知道,可以通过这个命名来确认“照片是谁”的时候,他更觉隐私受到威胁。但企业或者不需要有这个担忧,从市场推广的角度,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自己不正是他们的目的吗?但事实未必如此。在上面的案例中,百度的构想并未得到某品牌方的支持。这种不支持提醒我们意识到:他们或有自己的道理,只是我们还不能理解。

看看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最热的图片分享,来自百度魔图。这种PK明星脸的玩法很娱乐,吸引人参与。可联想到结构化信息,就有点不放心了。有人指出,百度正在为自己的人脸识别搜集数据。也就是说,以后有人看你顺眼,给你拍个照片传到网上做个比对,就能知道你是谁了…一想到百度为收购魔图花了上千万美元,大家就难免要阴谋论一番,百度企图心不小啊~可是,我们的隐私要如何保护呢?

也有人可能会想,不如断了社交,拒绝各种SNS,不传照片,各种不参与、与世隔绝能对隐私有所保护。但我们要的是有自由的隐私权,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但我依然需要保护我想保护的。关于这点,百度们找不到理由让我们放心。只是那些所谓你情我愿的“用户协议”在发挥作用罢了。但谁真的介意用户的自由呢?

在我看来,百度魔图是不好玩的,尤其是将我PK成这样。很明显,魔图更适合为眼镜找PK对象。

pk

举头三尺有神灵

OndAzul Foundation Turtle

OndAzul Foundation Bird

OndAzul Foundation Trash

我以前算是无神论,我父亲对我说,信一点鬼神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在谈论三观时,总有一个两段论,往往又总以“按唯心的说法”去表述自己。我不知道我纠结的性格是否根本就来自我父。

我开始相信举头三尺有神灵,是在我读初中时,大概十四、五岁的年纪。每晚下自习课之后,若没人同路回家,我总会按外婆的说法解开胸口第一个纽扣,然后又朝头上看看,仿佛看见了什么一样,更重要的是,心真的就能安定下来,再黑的路也敢去走。

渐渐长大之后,我对神灵的理解与认知也略有更新,但大致还是信一点也无妨的做派。走黑路的时候,也照例来个那样的仪式。

好在我们能开口表达,说点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事。对自己无法解释的或者无法更改的事,也能找点借口去遮掩。另一些遭遇杀戮无法言语的动物呢?另一些默默滋生无人代言的罪恶呢?另一些赖活在底层惶惶不见天日的人呢?它们又当如何?去信点什么呢?

今天发上一组某NGO组织关于环保的系列创意,呼吁看到的人爱护环境。但现实如文案一样无力:“Just because you’re far away, doesn’t mean it’s not happening”(大意是:仅仅因为你离我很远,但不意味着它没有发生)。我不客气的理解成:爱莫能助。这呼吁也一样无助。

这让我想起了“举头三尺有神灵”这样一句话,并把它作为这篇博客的标题。我知道的,对于如何触动你强大的内心,我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对于这句类似诅咒般的安慰,我们也都清楚,只是为了撇清自己罢了。

防不胜防 猜不胜猜 越防越猜

有些事情虽然看不到真相,但总觉得原因必然是那样。有些人虽然没见过,但天然觉得应该被关注。理由很简单,就是害怕自己会成为那些事的受害者。

比农夫山泉更紧迫的事,却是京华时报们不愿关注的。说简单一点,农夫山泉再不能喝,比河水是否要好?河水尚且知道烧开了再喝,为农夫山泉多加一道手续,又不会麻烦死人?同样是会死人的事,一百年后的中毒死真比明天可能坠楼死更恐怖吗?搞不懂这些记者的逻辑和良心是不是长在一个身体里面。

当然,向善点去想,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发泄。对这些更要紧的事即便重视关注也只是无能为力。而对这类若干年后的可能总能找到空中对决的勇气和动力,那简单的多。

说勇气,真糟蹋这个词了。

有天老牛告诉我,沟通也需要勇气。之前我真没重视过。不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和谈话吗?勇气有什么作用?对我这种人来说,只有不想说的和说不好的,没有不敢说的。但这事被老牛重点提到,我开始反思,对勇气有点重视,才觉得自己真正糟蹋了这好东西。

勇气是什么?肯定不是敢于质疑你有没有做错!而是能告诉你错在哪里,如何改正!这点我做的不够。莫说对别人,即便对自己也是将就将就。

但大多数人和大多数时候,都是喜欢追问别人而非留给自己反思什么。于是,我们就不自觉的去猜,去防,再猜,再防,结果一团乱麻。

好吧,这就是社会,你能怎样?

同理心 不敢缺

“最近睡的好吗?”在上次公司培训会上,一位老师这样开场。

这问题问在四月,用意明确。可我却未能及时理解,还认认真真的找答案,想给出一个“好”或者“不好”的回答。可见我蠢的让别人捉急。

我可能不是老师口中没有同理心的人,在你我身边的各种组织机构里,跟我相似的人比比皆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对外面的世界漠不关心。当然,也可以辩解说,我还处在围着自己打转的阶段,照顾不到四周,请多见谅……

好在企业家们的格局没这样小。譬如加多宝再捐的一个亿,让消费者又多了一份认可!尽管慈善不该用金额大小去分个高下,可是这社会的舆论场不正是追逐着这些数字展开讨论的吗?相形之下,王老吉的三百万就不值一提,尽管已经花掉它去年净利润的十分之一。

极少有消费者会认同这种用数字去衡量的所谓企业责任,企业也不需要消费者对自己并不喜爱的品牌指手画脚。双方都去想一想,这捐出的每一分钱,又该如何消化转嫁呢?不客气的说,那些围观起哄的好事者,往往不是品牌真正的消费者,他们只是一层让人看不清真相的泡沫,遮掩住事实,令品牌无所适从。

不过,你懂得,品牌并不敢无视他们,就是怕有人“冷静”的指责它缺乏同理心。

上纲上线的事,太要命了!

丑陋的央视315

一反常态,今年的央视315被非议更多的是批斗者而非批斗对象,如果说央视315更像是一场批斗大会的话。

让营销者或广告主关注的是,央视315今次曝光的所谓“网易、品友、传漾、易传媒、亿玛等公司利用用户隐私获益”之消息,让从业者该不该叫“屈”?

可是,央视不仅是媒体,更是权力,有冤也让你申它不得,这与被曝光的新闻一样令人反感。

央视报道说,通过记者走访发现,网易承认其能通过偷窥用户邮件内容收集用户数据,以此向用户推送精准广告,并准许第三方公司在其站内添加代码,获取用户cookie信息,以追踪用户上网行为。

在报道中被连根拔起的公司还有品友互动、传漾、易传媒、亿玛等自述依靠用户数据而生的精准营销机构。央视披露,这些公司拥有从3亿到9亿之数的巨量用户cookie信息。如果该数据没被故意夸大,那么其获取手段也该当质疑。

看上去,在中国,上网者并无隐私可言。但谁都不希望上网者戒网。

对普通的上网者而言,对其个人cookie信息究竟该怎么处理完全没有判断。换句话说,这是一场预先在门外设置好默认键的游戏,一旦关上了门,想出去已经迟了。由此,呼唤“隐私政策”显得更加迫切,要求互联网企业做好自我监管,或者至少允许上网者有知情权及选择权,以告知默认键在哪里。

去年年初,在美国也有一场关于“隐私政策”的热议。当时有观点指出,如果“隐私政策”得以落实,最终受到伤害的可能会是整个互联网业,尤其是那些有赖于在线广告的新创公司,将无法获得增长,对广告行业乃至涉及面更为广泛的经济层面造成负面影响。而上网者最终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的好处或便利。

当互联网无法靠广告模式获取生存能力的时候,它也无法提供新奇创意,而上网者的隐私权只会是个摆设。

另外,用户隐私对比精准营销也像是个悖论。如果政策规定不可乱取乱用用户隐私,那“精准营销”就不该存在。而央视的大覆盖“还”是王道?难道这就是央视的逻辑。

再回头看央视的偏颇。不久前还缠斗在“非法获取用户隐私”的360,在今次央视315晚会前的广告里却大出风头,被网友嘲讽花700万美元买来的黄马褂确实有用,还让360又乘机说了一个“360禁止跟踪保护隐私”云云的大笑话。

拨开乱云,正如杨伟庆所言,这场批斗大会,“更像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精准营销的抱怨”。但杨说的不够直接,说白了,就是央视看不惯有人动了它的钱袋。

也许,这回是百度惹的祸,揪人心的222亿啊!

有一位女艺人,用她的民国逻辑来思考大陆的事,可以看作一个留洋归来的热心邻居,在教一位没出过方圆三十里的老先生,何为开明?

她说点别的,也就罢了,观念与环境倒也分割不得。偏她所言,落到最后却是价值观的底线:真话未必就能好听。

这里的“真”,当然与虚伪、修饰相反,容易理解但不易践行。

《老子》说:“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大意指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道理,尽管未必合理。

教科书将这里的“真”译作“真实”,我更愿意理解成“本原”。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真实”未必是那件事的“本原”,真也可以是假,它发生过,但看起来就是没人能理解成一个样。

不纠结这些了。马上就要过年了,“私人媒体”也会暂停几天,于它而言,真实的只是文字,本原却是写字人的心路。

附上那位女艺人的原话,她是谁并不重要。

“如果我守法,您能不能保障我生命的安全。如果我纳税,您能不能保障我劳力的付出不被贪腐夺走。如果我以您为荣,您能不能成为那不可置疑的光荣。如果我爱您,您愿不愿意听我说几句真话,而不是好话。”

春晚

如果谈“美好”的话题,“春晚”本该有份。单单这个词来说,寓意凄美,诗意满溢。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在《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写到:“帘前柳絮惊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大致是副追忆似水年华不得的心境。不过,今天已无人再借“春晚”感叹光阴虚度。这个词换上了新装,成为新中国娱乐的第一记号,却不再美好。

如果你愿意回忆第一回央视“春晚”,你该感叹“电视”这种媒介的新奇。一个小方盒子里面,却有精彩的世界。可等你看到第N回“春晚”的时候,你心里只剩下疑问,还是那几张老脸吗?还是那几种说笑吗?还是那些个桥段吗?怕是早就为他们吐过好多回了吧!

若想这种感觉能淡点,就该重新认识理解“春晚”这个词,至少让它比老师、小姐、英雄、公仆什么的早点投胎,重新做“词”才对。

想象一副好场景吧:春日里,斜阳下,远山近水,把赏几页闲书,管它风吹帘动,花插絮飞,已是不怕“奈老何”了。

北方的霾

近期全国人民都关心的事情应该包括这桩,绝不输于让人心烦的傅苹女士血泪史。可北京远在北京,雾霾却已密布13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能遮住4个德国。

霾,语出《诗•邶风•终风》中的一句“终风且霾”。当代人非常有爱的将它译作“狂风席卷扬尘埃”,这豪气听上去与“醉卧沙场君莫笑”是一个意境,仔细想来倒也有几分“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哀!

若请公知们出面总结这局面如何造成,怕又是一场无休止的论战。斗嘴容易,却始终解决不了问题。换老百姓,就算将“霾”理解到“埋”的境界,也没几分现实教育意义。

大家都务实一点,可伸手去做的,无非是各种节约,各种环保。诸如电灯少开一盏,电脑少用一天,电话少打一会,出行尽量搭公交云云,能喊能做的也就这些,能做好能长久的却是个不小的考验。

可问题是,当真做好就能除根了吗?那些制造问题的家伙们哪里去了?他们是不是该负点责任,至少从现在起能被管理起来,不再犯错!

好吧,谈到治标又治本的问题,似乎又绕到另一件论战上去。我们吵吵了5000年,脑袋一代比一代糊涂,眼光一代比一代局限,莫说是北方的霾,即便是南方的雾,也迟早能蒙瞎我们的一双眼睛。

不吃剩菜的陈光标不是一个好记者

新闻里又在提陈光标,看来做他的员工还得有韩信的本事才可以。被老板绑架的日子应该不太好受。至少我就不喜欢有组织的被组织去做好事、学先进什么的,除非老板给个盒饭钱。

我曾打听过群众演员的行情,大约50元一次的水平,如果人生就是一场戏,这一天的成本就是700个亿。不过,演到后来,有的人成了角,有的人依然一天50元这么熬着。陈光标的员工们,可能还得继续熬着。

不过,不拿车马费费劲跟着光标哥的这些记者们真够奇怪的,是吃剩菜叫节约还是不剩菜叫节约?这应该不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吧?偏偏就没人回答?还好我不让朱注看这种新闻,免得他怀疑不吃剩菜的陈光标就不是一个好记者。

可记者不是群众演员,也不是陈光标的员工,陈光标新闻奖不可能比新闻伦理更重要,多少得装着点端着点吧。

话说回头,自从年初陈光标花20万重奖了一名记者之后,各路媒体头牌、站长、首席啥的心理难免失衡,但这些靠码字谋生的家伙真的以为自己比陈光标更懂传播吗?

我看还是省省吧!

黄灯记

黄灯记

在中国开车,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很多司机并不喜欢遵守交通规则。

来自中国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可查的交通事故多达200万起,有超过62000人因此丧生。

基于此,一项新的交通规则在2013年的第一个星期二生效,修订者期待此举能减少发生交通事故。

该规则具体包括不可以醉驾,不可以边开车边打电话,不可以闯黄灯。违章将被扣分,扣完12分将被暂停驾驶资格,直到司机再次参加资格考试后重新获得。

这些修改后的规定并没有得到司机们的一致认同,尤其是在对待“黄灯”的态度上,司机们认为闯黄灯被判罚太过严苛。

与其他一些城市不同的是,北京的交通灯没有数字倒计时功能,这让当地司机更难适应。

“如果黄灯等于红灯,我们干脆也扔掉绿灯吧。靠一盏灯的开关,也可以完成同样的工作”网友@YuJianShouQing在微博上写道。

一项有13000名用户参与的微博调查则显示,有84%的网民认为新规则是“不可接受的”。

不过,北京的交管部门依然表示,将严格执行新规,虽然第一个触犯新规而受罚的司机出现在成都。

深圳的相关部门却表示,暂不处罚闯黄灯的违章情况。

有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官员表示,新规生效之后,有五个主要城市,包括北京、天津、南京、杭州、济南,道路交通事故下降了9%至30%。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征兆。

消息源:CNN

说明:此文借助谷歌翻译后,重新编写而成。继续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