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收入

蝰蛇对于大多数跟我一样的人来说,收入只能用有限来形容,怎么会用到有色这个词呢?可惜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识太过浅薄,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多彩的,尽管有些色彩看起来就像是蝰蛇身上的斑纹。

官方媒体《经济参考报》近期发表了一篇关于国内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文章,其中,将收入按照不同性质以颜色加以区分,分别为白、黑、灰、血、金五种,有点类似于《易经》中提到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分类。大多数人不必惊奇,你只能跟我一样(貌似我在为我们惋惜),属于“白色”人种。除了有据可查、可见及可控那么点微薄薪资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收入的,统统划归“白”阶层,不知道所谓的中产是不是在这个阶层里再去细分的?

相对于白来说,黑色人种也不难理解,凡是通过不可查、不可见、不可控的手段获得财富的都应该属于这个范畴之内了。我们只是知道有这样的人,但没法知道具体的谁是谁,如此的黑色看上去有点像影子,面容模糊,举止妖异,但也毫不奇怪。

第三种在白与黑之间徘徊,称之为灰色收入。但凡有点小权利的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在我这个行业里的,给到记者的车马费就属于这个范畴。或者当初在汽配行业里的采购过程中得到的回扣也属于这个范畴。但法律不一定就可以给到一个严格清楚的界定,既然是灰色,就有可能变成白色也有可能变成黑色,那要看具体是谁站在那里了。

第四种为血色收入,听上去就会让你耸肩乍舌的那种,如黑砖窑的奴工经济。我只能说这种收入很无耻,在这里我相信并祈祷(是不是先祈祷再相信?顺序重要吗?除非真有天神!)有因果报应一说,无需我多唠叨。

最后一种,就是所谓的金色收入。这是一种“高级”收入模式,利用钱来生钱,用资源来生钱。比如放高利贷、收房租、投资股市。看上去无所谓好与坏。我们这些穷N代们似乎也不该太过追究这个阶层的底细,毕竟人家有个有钱的祖宗,你越眼馋,就越显得自己无能,显得自己无能的事情我们还是少做点为好。

好吧,对照着五类,给自己做个简单归类吧,看看在哪一个区间里会有你的身影。但是求求你别告诉我你很向往哪一类,那可不是什么值得你奋斗的目标。什么,你要漂白?别逗了,收收心去过你的富裕日子吧,过一天算一天了!

取灯

我希望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我相信会有人正在这样做着,我们不也是希望有这样的故事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发生吗?看一则来自《半岛晨报》的消息:

1974年出生的山东人郭荣庆书写了一个普通人的传奇:从一个蹬着三轮车的打工仔成长为一名大学教师。他的经历充分说明一个道理: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梦想。这位已经在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教了2年多书的法学硕士,分析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他说:“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我先在某个地方来纠结下:读书不意味着就是学习,而学习也不一定要从读书中来。毫无疑问读书(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进修及其他各种方式的自学)会是一种很棒的学习方式。但是,我纠结在这里的企图是为了告诉一些无书可读的人(我说了什么?无书可读?别扯了?!是吧?!),只要我们的人生有方向,只要我们可以坚持往那个方向去走,我们也一样可以获得成功!

我的意思是说,也许我们的生活充满各种艰辛,甚至无米可食,但也不要忘记了我们的理想。或许你会辩驳,一个快要饿死的人还会谈什么理想?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有!那就是先活下来再去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对的,你我都知道,没人会承认自己没有价值,但这种“不愿意承认”绝对不是因为虚荣,对不对?我们必须肯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我有点强迫症似的认为所有的人都有去实现自身价值的期许,即便有人会拿出在不同阶段谈不同期许的理由来(这点我不反驳),但你也得承认,所有的之前的期许都是一种铺垫,都是为了实现最后的个人价值。即便是在谈生存的阶段,也一样可以拿来做你前行的方向(我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不想回头重读,也许粗糙,但却真实)。

我喜欢听到这样的消息,比那些所谓的娱乐八卦简直要强上千万倍,社会应该将这些当作榜样(哦,千万不要使用偶像这个词,以免招致横祸)来学习效仿,传媒也应该将这些消息当作社会的进步激素来广泛传播。

我们的人生很艰难,但幸而有理想,虚幻的灯火照耀我们现实的沧桑才显出生活的意义来。就像是在做一幅画:我们要将一张白纸画出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取决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你决定了去取这盏灯的时候,管它是放在山顶还是在某个幽谷,尽管去取便是!

百搭韩寒

一个人就是一个人的观众,一个人也可以为自己鼓掌

t100_poll_lp_tout
到中午的时候,《TIME》杂志“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大人物评选”即将出炉,来自中国的韩寒可能会占据前三。与暂列榜首的伊朗反对党领袖Mir-Hossein Mousavi(穆萨维)不同的是,韩寒的正式身份只是一名在国际赛场默默无闻的赛车手,虽然27岁的他早在10年前就已成为中国文坛炙手可热的作家(我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加上之一这样的后缀?)。《TIME》杂志对政治的关心一直要超出文体层面,但这次连韩国花式溜冰选手金妍儿的得票也超过了80万,单纯从得票数来看,体育似乎正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它更大的影响力。

我相信更多的网友都愿意将韩寒当作一名作家来看待。说到作家,也是有区分的。有的作家是用来娱乐的,有的作家是用来痛苦的,有的作家则是用来思考的(至于那些大多数让人用来学会遗忘的作家就无需分类了)。而韩寒则属于那种表面看上去用来娱乐,稍深点看是用来痛苦,但实际上则是用来思考的另类杂交品种。出于嫉妒,我没有认真读过韩寒的任何一部作品(虽然我曾经特想买他的那本《三重门》,但最终嫉妒心战胜了好奇心),有些70后的人是不是很想将这个80初的家伙拉进70后呢?看上去这家伙更像是个70世代:有思考,有行动,也有反抗。真的。

韩寒的身份曾一度让我觉得费解,我甚至以为韩寒这个名字有点类似“王勇”、“张峰”那样大众化,要不为什么从作家、到赛车手、再到歌手,这些是非圈里都有一个叫做韩寒的名字呢?当我终于知道这是同一个家伙的时候,我就失语了。这或许是我嫉妒的一次举证。

看上去—-从各类媒体片面的报道上看到—-百搭韩寒更愿意将自己定位成一个简单的人。就像普通的一个老百姓那样,我可以随意的写写字(只是他的字可以卖大钱),可以随意的开开车去溜达(只是他可以参加竞赛),可以随意的找个麦克风吼上几句(只是他出版了几张唱片)……他可以随意的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

虽然我们也可以做得到,只要我们不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而且不在意自己最终能得到什么的话,我们为什么不去随意的做点什么呢?一个人就是一个人的观众,一个人也可以为自己鼓掌,这没什么不好。也许这才是我要介绍韩寒并打算给诸位建议的一个地方:随意做自己,开心过生活。

害怕

用户是不可能被复制或剽窃的。多重身份才是互联网世代的用户特色。

昨天我说我害怕了,其实这么说不算夸张。我以前觉得一个人应该无所畏惧才好,也期待自己怀有勇气面对一切。而我的懦弱却植根于我的体质里不能抽离,情绪在对抗后选择的沉默中慢慢消亡。或许退一步说有所敬畏也不全是坏事,心底里多一道防线算不得是压抑自己,可是鬼知道这天花板什么时候会突然降低下来却只有你自己不知道呢?好在又是新的一天,不应该将这种情绪持续下去,积极才是我的真实态度(尽管这段话听起来是那么的矛盾和犹豫。我不在乎)。

看到@胡同台妹写下了“告别”围脖的宣言。我用“告别”这个词来描述有点不着四六,但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玄妙,就像一场恋爱,“我忠诚于你,你忠诚于我”才是合理的原则。踏实做好产品赢得死忠客户而不是急功近利的过早的将客户拿出去卖钱,是国内外网站在对待发展时的不同思路。国人身处的这个web N.0世代,某些“先觉”者为了追逐利益,产品过早的被消耗了下一个阶段的能量,但国内所有试图赢利的网站都没去反思到这一层,他们所孜孜不倦的则是如何更快的复制、复制、复制……相比之下,如Twitter这样规模和影响力的新贵也只是在用户到达1亿之后才宣布了自己的特色广告销售计划,这与国内那些注册用户刚过十万级的网站整天叫嚣着风投风投要可爱可贵的多。

谈回“告别”,起因可能源于一次新浪网与其合作伙伴立方网(是否是合作伙伴关系这点并未查证,或许另有隐情,但对于这种行销模式本身,这个事情也无正面意义可言)的病毒行销,行销的载体正是现在炙手可热的新浪围脖。几乎所有致力于SNS建设和发展的人士都在强调SNS的核心是用户,围脖的核心也是用户。所有纠缠在如何找到用户(新浪协助立方网开拓用户)以及如何保有用户忠诚(新浪如何不让用户讨厌)的两极上的思考和行为都会诱发一场新的冲突。毫无疑问,新浪如果真的已经或者准备将一个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数据库提供给一个未经市场考验企图走捷径的新平台,会是一场愚蠢的冒险。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提请大家注意及思考:用户是不可能被复制或剽窃的。多重身份才是互联网世代的用户特色

那新建的网站尤其是SNS网站又该如何推广呢?借助如新浪这样的大平台难道不是最好的一个战略吗?或许我也拿不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但你也知道,正确的战略也需要有正确的战术辅助才可以收到完美的成效。一切矛盾的根源不在于方向,而在于方法(如果是方向错了,那我们现在谈的该是变革而非矛盾了)。

关于立方网,我有在第358期《凤凰周刊》的封面报道里稍有了解并注册体验过,总的印象是页面混乱,方向模糊,不知道它能为我提供什么。而关于新浪围脖,诸位使用的概率可能比我还多,能给你带来什么你自己会更清楚。我还是喜欢更开放、更包容的平台,我也喜欢自言自语。

两个写字的人

李承鹏和郑渊洁是我喜欢的两类人。李承鹏说他说的不是真理而是真相,要知道说真相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你要懂得怎么去了解真相,其次要懂得怎么去表达真相,最后,你还要勇敢的说出来。好在李承鹏是个全媒体传播人才,这样的人对传播原则的理解比对单纯技术的应用要更有天赋。而郑渊洁在这次玉树大地震后首先是捐出100万的善款用于震区教育事业,另外又选择退出中国作协以表示对“体制”的沉默对抗。捐款不难,只要你有爱心有钱就可以做到。但敢于去宣扬自己的沉默对抗就需要勇气和智慧了。

他们这样的两类人,有一个叫做“勇气”的共同品质。当然,匹夫之勇不是我追求的。他们的勇气来自智慧,也来自对周遭社会和生活的责任心。这是一种担当,不仅仅可以让自己更好的活着,也有心让身边的人活得更有质量。与我们老百姓常说的所谓活着就是精彩、活着就是幸福又要高出几个境界。他们也有不同的地方,李承鹏更为侠义,他的言辞话语犀利,有我渴望的那种辩才。而郑渊洁则更为睿智,可以将高深的东西用浅显的故事表述出来。我很幸运,可以看着他的《童话大王》长大。

他们都算是写字的人。写字的人在我看来都可爱的很,且富有正义(当然也有些写字的人不一定有正义感)!从正义出发,对待任何一件不平等事,都会有自己的判断、理解,更为可贵的是还会写出来并传播出去。我觉得真正的正义感源于清高的品性,不屑于恶俗为伍,不屑于体制混淆。或许,你会觉得清高很无趣,但无趣的清高总比有趣的龌龊要好太多。

无聊

VOLVO-GEELY
无聊的时候我就会写点什么。我说的写点什么不是要像做论文那样先找出个什么论点完了再又将各种理由拼凑成一块文字。文字本身是可有可无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他眼里的这段文字与那段文字没有差别,对待的方式都是不屑一顾的。自然,这段文字也无什么特殊之处,从视觉上也绝对触动不了他,至于进入思考的层面就算是后话了,后话就等机会再表吧。

写字的时候是在周一,我预定在今早来发布,早上九点的时候,我要在浦东出现,将以媒体协办者的身份去参观一次行业展会。这几样事情都无切实的关联,也并非什么有用的信息,但起码可以表示我对已知生活的失落来,这就是无聊的一种吧。所以你可以见到这篇文字会带着一点点让人厌恶的味道,对我来说,这种味道是一种折磨。

昨天大家热议的焦点是“吉利最终收购了沃尔沃”。李书福的用意是“用高端品牌的声誉来推动其在中国的销售”。《经济学人》杂志还将李书福与亨利福特做了联系。我有自己的疑惑,我在围脖上说:“《经济学人》杂志把李书福比作亨利福特,我觉得不具可比性。李书福收购沃尔沃只是农民工娶了一位大学生,用来贴标签而已。可惜,实力派最终还是向偶像派去妥协了。”亨利福特是汽车行业的缔造者,而李书福只会是这个行业里一个新的提供者,他不可能伟大到与前者相提并论(除非李可以将汽车做成免费商品或者实现其他的能够革新产业的重大举措)。很明显,收购沃尔沃也只是一种商业考量。在面对来自中国的恩主时,沃尔沃也只会认为这仅仅是一桩生意。而在商不言商既是中国商人的可爱之处也是可怜之处。

就收购本身来看,我认为吉利在浪费时间和金钱。第一,我不相信连福特都没做好的事情,吉利就能做好。第二,我不觉得吉利在对待沃尔沃这个品牌上有足够正确的认知。至于谈到沃尔沃这个品牌以及这个品牌能够给吉利带来好的名声这回事情,我觉得吉利有点一厢情愿了。吉利短时间内无法从沃尔沃这个品牌中获益,相反因为吉利本身的品牌地位会给沃尔沃带去难以估量的影响。对于沃尔沃的竞争对手来说,被吉利收购可能是一个坏消息中的好消息了。

一方面咱国人可以收购大品牌足以令自己感到骄傲。但有能力收购是一回事,而该不该收购却是另外一回事。毕竟沃尔沃只是千百个等待救命的品牌之一。沃尔沃为什么需要被救命?沃尔沃的价值在哪里?而吉利需要的又是什么?这些需求都能够彼此契合吗?李老板应该早有答案,但无聊的是会有很多人跟我一样焦虑,那可是花了大把大把的美金呢,嗯,看来我还是很尊重财富的。

这边还听得到李书福的心砰砰作响,那边又传来比亚迪对奔驰的迈巴赫这一品牌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想象一下,如果比亚迪的公关足够高明,他应该让这则新闻成为假新闻永远不要成真。但倘若这真是一条确凿的真新闻,那比亚迪的战略规划部门(我想说的是老板的智囊团队)是否该好好的劝一劝不差钱的王老板,将迈巴赫这样的品牌当作汽车品牌来思考,会是一个根本性的认知错误。

国家梦的主体

写下这个标题,我就知道我做了一回标题党。很明显,我一个农民工是不合适来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的。因为要牵涉的概念如国家、国家梦和主体等等任何一样都是庞大复杂到如我这样的人是无法说清楚的。但好在我本来就没打算要说出个什么意思,这个题目只是我想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已,我不能给出什么答案,但我需要找到答案,也许只有那样,我才知道我是为了什么样的梦在奋斗着吧。

我说我在奋斗,有点恬不知耻的味道。包容的人就不要跟我计较太多了,我知道自己的可怜之处在哪里,自卑的我除了自嘲下之外,终究还是要面对现实的,这短暂的一段时间的逃避就让我过的稍微舒服点吧。回到我说我在奋斗这回事上。我从一个小渔村来到这样的一个大都市,从家里带出来的除了老实诚恳之外,或许还真有那么一点小梦想,这也是拜那些早期读过的几本可笑的小说所赐,自卑的作者们总是幻想着“生活里多点理想,生命才更精彩”这样的鬼话。我是上当受骗了的。

我清醒来之后却已经不能自拔。虽然现在我不靠那些小说来自慰,但也只是换了宣泄的工具而已,如今的好莱坞巨制从激励的角度来看也没多少高明之处,但妙就妙在人家始终在强调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梦想终会实现。当你看到一个自我欺骗的谎言从另一个人嘴里被说出来而获得安慰的时候,要说没有共鸣那一定是你活得足够累了。我清醒后不能自拔的状态之一就是还不想活得太累。于是我找到了“我的命运是我的幸福”这样的一个与此文标题同样晦涩难懂的意味,并为了标榜自己有了这样的安慰而时刻准备着兴奋、与人辩论及其他各种必须的反应。

但这个基础只是我个人。我想一个人就是一个人,很简单。而无数的人则是无数的个人,也很简单。略微不同的只是我们把无数的人这样的一个集合叫做了社会,把维系社会的一个规则叫做了国家而已。从这样的认知里你多少可以看到我的幼稚与可爱来。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我还是自私的认为,我是梦的主体(写到这里,我害怕了,我是不是该把标题的那个“主体”换成“主角”呢?我不知道。再想一想,乱了晕了,随他去吧)。再强调一次,我是梦的主角!你赞成吗?

传销

在我看来,“传销”这个词本该是行销史上最棒的一个术语,所有的销售行为都是一次传播,“一传十,十传百”则是成功销售的最高境界。但遗憾的是它用错了地方表错了意,就像一个混蛋长了一副英雄像那样让人痛恨到咬牙切齿。如今一谈起这个词,朋友没得做是小事,搞不好害得自己家破人亡不得不胆颤心惊。

据《南华早报》报道,最近深圳警方正在调查的一起案件涉及到某香港销售电话软件的公司,初步怀疑内地有60万人陷入了这家公司的传销骗局,涉案金额可能高达20亿元。我想这应该算是近年来最大的一起传销骗局了吧。虽然被骗的家伙们值得同情,但你们就为什么会被骗呢?难道当初就没有人怀疑过阻止过你的行为吗?当时对于他们的怀疑,你是否也有类似于今天知道被骗的恼怒和不安呢……打住,不打击你了便是。

我最早在1996年的时候接触过传销这事,记得当时是一对夫妻档,男的啥印象我早忘了,女的因为亲自给我做过按摩(让人脸红的回忆啊),说记不起来就有点对不住了。但我太笨,一直没想明白数学上的递增究竟是怎么增上去的,于是对这男的说“做这个会怎样产生财富”一直没提起兴趣来,但他们要推销的是“摇摆机”,我对身体运动如何影响健康到是愿意体会一番,就这样委屈了那女的一把(估计那女的也算过做了按摩就能够增加成功几率这样的糊涂账吧)。

但更受委屈的是我的那位同学,为了拉我进来,被我躲到今天,按今天的话来说,他也是受害者,值得同情,但我到今天也不愿意搭理也是事实(为这些人叹口气,千万别遇上我这样心胸狭隘的人,否则你会真的一无所有)。而后,经常会听到某同学、某邻居、某亲戚“被传销”的消息。再后来,如果听到某同学、某邻居、某亲戚打听我的近况尤其是经济状况时总会怀疑他是不是“想传销”……总之,那些年里“传销”让我的人际关系备受煎熬,反过来也成了我评判人家人品的一个标准,真是一件滑稽事。

等我稍微理解一点销售这一行的时候,再回头去看传销就觉得这些受害者其实也都是咎由自取:如果不是对财富的贪婪,对投机行为的放任,对自身财产的不尊重,他们哪里有机会去犯这个错呢(嗯,假如一开始他们就觉得这是一个错倒也不必我在这里马后炮了……此处思维混乱,删掉)?他们……无语了,还是做个安全点的总结吧,只要你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的基本投资公式,你就可以跟我一样站在这里看看笑话就好了,生活不总是缺少点小事故嘛,何必在意太多。

粉丝

google我经常在新浪微博上剔除一些粉丝,因为怕别人看见这些粉丝是没有头像的“机器人”时感觉糟糕,我不得不为了质量而去牺牲数量。但我也确实佩服既有质量又有数量的超级偶像们,他们的粉丝个体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号令这么一群粉丝,真是英雄气短也无悔!

在这几天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已然见到了一个超级偶像的范本并会议论不止,与大多数英雄末路的情节遥相呼应。在各国大片里也充斥着类似的桥段:为了正义或者其他什么公众利益,英雄舍己为人,成为前进路上的牺牲者。(往往为了满足观众对英雄的最高期待)在片子结尾,又会峰回路转,英雄身上发生奇迹得到神助,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最终化险为夷。这样的桥段可能在美国人的思维里能叫做故事,但在伊朗或者这里(我所知道的世界不大),抱歉,那就什么都不是了。

我想没人会否认自己曾经或一辈子都在盲从着什么,包括真实存在过的现实或者被掩藏着不知道的真相或着被修饰过的假象(是什么都无所谓,只要盲从不被否认就好)。盲从是粉丝长成的前提。可惜现实是超级偶像的坟墓,也是粉丝的坟墓。我们得学会面对现实。尽管我们从青春年少的时候就开始说着要学会面对现实,口号喊了这么多年,把愤青喊成了网民也未尝有好的迹象出现过,我们还是在人云亦云着乐此不疲的重复,且看不到时间匆匆溜走白发绕上鬓头。

不妨将盲从的心放下后去想想,其实谷歌真的没能带给我们什么。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不该是什么便捷的高科技、什么激动人心的新媒体概念、或者什么面对公正的勇气等之类的玩意儿(那些都只是工具,为了交换什么而拿出来的底牌)……除了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才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尽管这种启发与谷歌没有必然关系,也不是说只有谷歌才能给到这点启发,但事实上还真的没有其他事件更容易让你看清这个问题。有趣的是,这本身又会与我们的敬仰相悖而行。哈哈,或许真理就隐藏于此,等待你来发现它吧。

力荐!《海豚湾》


我没办法用“喜欢《阿凡达》的朋友也应该去看看这部《海豚湾》”这种语气来推荐这部纪录片,我也没办法用简单的痛恨日本人的愤青心理去教唆你一定要去看这部电影。对于朋友,我只能是没理由的推荐,我相信看完之后你自己就可以看到理由所在。而国内没有及时引进这部电影,我只能说是遗憾!甚至说没让这部电影成为我们教育孩子的一堂课,则是更大的遗憾。日本和日本人这两个词,我已不想多言,说他们龌龊或者卑鄙只会显得我狭隘了。或许这个世界上也只有日本人不相信善恶到头终须报吧!会有的,我们都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