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

mag这几日来,生活都有安排,一切似乎回到了正轨,我感恩终于有了这样的感觉,谢谢诸位。

昨日路过新闸路地铁,习惯性的跟一位卖书报的小朋友聊聊业务,居然有了意外的收获。想不到《申江服务导报》每期可以卖到150份,更想不到除了《读者》杂志,《米娜》杂志居然每期能卖过50册。而我以为一直表现的不错的《三联生活周刊》每期卖不到10册。当然,这些数据只是这个点的表现。

我想起之前我对自己的安排,去按区域对于这些杂志报纸做一些零售调查,如今算是做了第一家,但是很明显,这毫无作用。因为我没能在同一时间对不同地段的书报亭做同样格式的调查,我的调查太过随机,只能说是给自己一个参考。好在这位年轻的销售员还不错,记忆很好,而且很耐心,到底是比那些上了年纪的阿姨强上很多(网上随便一搜,对于“上行线”门市阿姨的投诉和鄙视到处都是),当然,我希望不是因为我在跟他聊天之前买了几本杂志垫垫场的缘故。

今日见了老J,居然想不到他真的比我大,老J讲的一些话,让我有所反思,比如说“关系”这个词,我似乎嗅出其他的味道。但是一时又琢磨不透。倒是他建议我不要“兜圈子”,我是一下子就听进去了,嗯,是的,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我以后做事还要需要更加直接才对。

83766238下午听了吴世雄先生关于电子商务这个话题的分享,收获不是很大。起码他今天的见解,我从其他地方也有所知,我不知道如何去做到的,他也没有讲出如何做。只是被重复提醒了一次而已。但是我对于互联网的兴趣,却更加浓厚了。我始终在想,我们的杂志该如何融入或者说用好互联网呢?难道仅仅当作与读者沟通的渠道?发行的工具?推广的工具?似乎都不该是,可那又是什么呢?我暂时还没找到答案。

关于电子商务,吴先生提到了几个关键词:宅经济、网页游戏、B2C等,我不知道是否可以理解为在电子商务中的主体就是那些宅男宅女,由此,电子商务在本阶段发展的本质是“宅经济”,而网页游戏会是一个不错的产品,B2C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营运模式。当然,在关于B2C中,吴先生提到了高质量的流量以及高质量的货源。从中,我还是认为,网络本身似乎没有颠覆什么,依旧是消费者和消费品的博弈……刚将兴趣转移到互联网上来,所以有些想法难免幼稚,记录下来只是希望能够及时检讨自己,希望各位朋友多多指点。

我们为什么消费?

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注册我的网站,当日拿到100元人民币的奖励。第二个选择是注册我的网站,7日后拿到150元人民币的奖励。你会做何种选择?我来分析下,理智的情况下,你应该选择后者,因为你只要等上7天,你的收益将会增加50%。但是往往很多人跟你内心想的一样,何不立即拥有这份好处呢?很明显,后者的理性选择被前者的感性选择所战胜。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我们大多数的消费并非基于理性,尽管在购物之前,我们甚至理性到列明购物清单,但总还是有些小小的意外出现在现实的购物过程之中,比如我们看到了某个新产品,唤起了我们的某一种回忆。

由此,我们终于知道任何理性的市场行销手段,所有被公认的行销真经,都变得不靠谱了。如果,我们在用理性的思维去回答问题,而用感性的手段去消费的时候,天知道还有什么规律可循,有什么道理可讲呢?

buy美国的品牌行销专家martin lindstrom在其著作《buy ology》(中文版《买》)中,试图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去购买?如何购买?买的真相又是什么?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和疑问是一样多。如果有真相,那就意味着有规律可循,如果有规律可循,那么意味着这是一个理性整理的过程。而事实上,martin lindstrom想告诉大家的是通过用科学的方式来研究行销,发现感性的因素主导着行销,甚至一度认为那些已经获取成功的品牌,不过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撞上了大运而已。这让我想起另一位公关大师戴蒙汉的名言:

“运气很重要。我可不是在开玩笑。在当今世界,你必须要有运气。运气就是愿意听从直觉行动……我从不缺乏雄心壮志,但我也从不认为人生是可以计划的。”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认为感性主导了事务的发展,当然,这些事务中包括了我们的消费。

通过科学的手段,我们一探行销的本质,这本身只是一个实验,只是结果与我们往常看到的或者认为的出入太大而已。无论如何,我们开始学会怀疑,怀疑我们的行销,怀疑我们的理论,怀疑我们的所有理性总结,甚至怀疑到这本书的出版目的本身。当然,我是不愿意将它理解为一个具备尖端研究能力的机构,正在试图用他们的研究成果颠覆甚至主导某个行业,并最终获取利润。如果我们每一次的研究都带有鲜明的指向性,那么,科学只是成了一个技术帮凶而已。在实际的层面,我并不觉得我们需要靠太多的科技去重新理解并界定我们看到的实际事务。

事实显示,我们在消费,为了满足不同的情感需求去消费,不管是腹侧被壳区域还是内测前额叶皮质受到了何种奖赏刺激,还是镜像神经元赋予我们的模仿性消费功能。总之,我们是在不断的消费,也在不断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即便这些需求当中有很多只是感性的冲动而无实际意义。可是,即便我们不做任何研究,我们也不能否认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包括消费选择—-都与我们的整个人、整个思想息息相关。毕竟,每个成熟的人都不会脱离自己的喜好去对待事务,而喜好正是这个人的人生及阅历总结。

还有其他的疑问,诸如“可粉碎的品牌”真的存在吗?品牌与宗教在忠诚度上的近似是同一种属性吗?性诱惑的本质不正是在利用人的潜意识吗?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涉及到诸多学科,让事情越加复杂,我可不认为真理需要这样才可以被剥落。

当然,同样也有启发,重点还是启发。如果我们知道没有任何的一种消费是基于理性或者基于感性的单纯的某一种属性的话,那么我们就真的理解到行销的多样性,于是,我们的所有创意及行为必须来的更为直接和简练。抓住我们的重点就好,我始终坚信,无论何种行销,都不过是在叫卖。注意力比什么都重要,不过前提是你做好承受注意力的各种准备。

创意的名片夹

mpjJOHN从台湾回来,在两蒋文化园区淘回来一个名片夹送给我。实在是太精美了,所以先秀下。这是一个创意十足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很好的功能性。

我之前在使用名片夹的时候,尽管也会将自己的名片和收到的名片做一个分类放置,但是往往在双方递交的场合下出错,要么递交给别人的不是自己的名片,要么就把别人递交来的名片胡乱的塞在自己的名片里,如此造成的麻烦事不少见。

按照这个产品的功能定位:让您从容不迫的递出和收纳名片。实在是说到我的心底去了。所以,它采用了正反两个方向和前上后下两个不同的出入口,让你清楚的知道在哪里递出,在哪里收纳。要知道,很多细节上的从容可以决定我们在对方心目中的印象深浅。不过,这个产品有点美中不足的就是只合适5~7人的小聚会,如果是一些大联谊的场景,名片容量就显得有限了。

有趣的是,JOHN的这个礼物是用了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作为主题。稍微延伸下,你就发现这里可以借用的概念太多了,比如两岸主题、皇帝主题、明星主题、宠物主题、甚至是一些个性主题都可以。试想下,你有一个客户产品主题的名片夹会让你的客户知道你是多么的在乎他。所以说,有创意真好,有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大创意尤其好。

JOHN打算代理此类产品,我觉得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不一定要在台湾生产。只要有好的设计师,大陆这边有好的工厂可以配合,未来这种名片夹一定可以流行大陆职场。祝福所有的创意都能收获到应得的报酬吧。

奢侈品消费界别出你的低消费素养

奢侈品的行销是建立在心理基础之上,虽然这个世界的消费从来不缺乏理智,但对于奢侈品而言,则是一个例外。毕竟,你不太可能把银行存单背在身上到处炫耀。

有的时候,我很憎恶行销和行销人,尽管我自己也恰巧身处其中。行销人编造出一些虚无的概念,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行销谎言,让年轻的中国财主做着一串一串的白日梦。奢侈品本来是一个工具,但被延伸成了一个标准,让这些财主看上去不那么愚蠢和无知。因为绝大多数的人是不会议论一个群体的是非,除了我这个好事者之外。

所以我很心痛。当我看到一个成本不到500元的皮包,被冠以品牌,成了奢侈品之后,居然身价飙升数百倍。中间的那些巨额差价究竟是满足了什么样的心理需求?而这样的心理需求又有什么样的意义?让我不禁嘘叹,更加难以理解的是这些消费者为什么没能想明白自己消费的动机其实是建立在一种错误的引导上了呢?

奢侈品和奢侈品品牌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是矛盾的。真正的奢侈品绝对不是靠概念和包装让身价飙升的那些破烂玩意。甚至可以认为,奢侈品本身就是应该超越品牌而存在的。问题是当下的高价消费品确实很容易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并能对等其自身的消费素养。如果你可以承受奢侈品对你身份的界定,那你也必须接受奢侈品对你的低消费素养的讽刺。因为,你只是在为一种“复制”买单,你没有买到稀缺的资源,你还花了那么多的钱,不是愚蠢又是什么呢?

『富豪榜』的真正作用

谁能告诉我『富豪榜』的真正作用?如果我说『富豪榜』其实就是一个广告工具,你相信么?在这个注意力日渐稀缺的时代,我们还在浪费着我们的注意力。

媒体炮制出富豪榜,从新闻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梳理,而从广告行销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阴谋”。从广告主甘愿钻进这个圈套成为赞助人的时候开始,广告主就成了一个没穿衣服的国王,让这个国王一直深信不疑的裁缝,就是这张榜单。

似乎每个人都有过偶像,或者树立过一些学习效仿的榜样。富豪,就是其中的一个类别。有钱人,必有他的成功之处,必有他的可学之处,从这个角度出发,一些人物传记得以畅销,实在是正常不过。而浮躁的传媒业者,因为焦虑和迷茫,不得不将一些原本有营养的素材“快餐化”,急切的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最终想要的是更早的更多的获得其中的经济利益。

对于广告主而言,可以罗列出『富豪榜』的媒体看上去就很“高端”,它们可以帮助自己的产品找到合适的欣赏者与最终买家。而自己也乐意为此支出不菲的费用。结果呢,『富豪榜』很快的就超出媒体本身。成了一个只有尾巴,却看不到其他的怪物。可怜的广告主,看到这些,还不肯怀疑这些媒体从来也没有对这些富豪(尤其是富豪们的消费)具有“影响力”和“引导力”。

同时,我们这些大众也没有问过自己,富豪榜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真是大家流传的“通缉榜”或者“杀猪榜”?要真只是这样的冷笑话,我们会笑么?

市场空缺

市场空缺这个词,总是充满着诱惑,不停的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我们总是沉迷于她迷人的外形,而忽略她隐藏的风险。

在很多人看来,市场空缺意味着新的机会,换言之,对于一些有条件的人而言,是机会就应该抓住,而不必先去考证这种机会是否是真正的机会,或者说可以赚钱的机会。当然,更谈不上,这种机会成就的事业里是在为这个社会做出什么贡献。

本来,简单就好,不需要想的那么复杂,到也不是坏事。可惜的是,我觉得与其付诸没有胜算的冲动,还不如冷静下来,好好的对自己的资源做一些完善的交代比较合理。毕竟,大家挣的每一分钱都不容易,我们又何必浪费上天的恩赐呢?

显而易见,如果你可以看到那些意味着风险的市场空缺,说明你还是有一定阅历和经验的人,既然如此,不妨多放点时间在这个上面,多做一些细致的分析和总结,或许就能得出这样的市场空缺是否适合现在的你!这里面的问题很复杂,但是理顺思路却很容易。

第一,你对这个市场空缺的把握究竟如何?有几成的了解度?对于不了解的部分,你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么?第二,你对自己的了解度如何?你具备完全控制这些事情的能力么?

当然,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思路,可是我觉得保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自保。

你真的懂『口碑行销』么?

当『口碑』成为一个商品被放到『买卖』的篮子里之后,它的价值还在么?

当我的那位做房产的朋友费劲口舌向我推荐一款价钱不菲的手表之后,我差点因为他的情面当场决定下单购买。我才知道『口碑』的可怕!令人后怕的是,如果当时我买了这块手表,我的那位朋友就可以拿走0.5%的『口碑』佣金,而我买到的不过是一件稀松平常的玩意。当然这个故事并不是事实,只是我一个小小的预测。也许在别人的身上已经发生过了,谁说得了一定呢?

我们之所以曾经如此的相信『口碑』,主要还是为了逃避『广告』的枷锁。每天身处广告海洋,即便没有被淹死,也差不多麻木不堪,无力抵御。只有那些难得的朋友看起来还算比较亲切,他们的耳语算是温柔、善良、忠诚、可信。可是,今天的事实是大多数行销人,将『口碑』做成了『愚弄』,将『口碑行销』做成了『贩卖信任』。嗨!行销人,你是不是离题太远了?

让我们重新整理下思路,好好理解下什么才算『口碑』,好么?当然,我觉得这个思路不能从市场那头考虑,它只能从消费者这边理顺。

当我们在消费一个服务的时候,我们体验到了非凡的感受,比如实惠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优良的品质等等,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满意,让人觉得很有价值。于是,当我们身边的人有需要类似服务的时候,我们理所当然的将我们曾经有的美好体验告诉给他们,与之分享,同欢共乐。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凭什么让他们相信这一切呢?难道打动他们的是我们的诚意?我们与之分享的心情?还是我们所描述的天花乱坠的服务?都错了!其实打动他们的根本是我们为人的『信用』。换句话说,我们在用自身的『信用』来担保这样的一个『分享』,而这才是一个『口碑』的基本公式,它也成就了『口碑行销』过去备受尊重的江湖地位。

如果你不质疑我以上的表述,那么,你会不会对『口碑』越发珍惜呢?以前,我相信即便我不说,大家也会对自己的言语多加留意,以免发出不恰当的信息,给人误会。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当大家看到连『口碑』都可以用来赚钱的时候,心态就完全改变了。博客们想着拉『评论赞助』,博客商们想着如何通过树立『口碑榜』愚弄些善良的老百姓,顺便从品牌商那边糊弄些银子……从市场着眼,吸引眼球本身没错。错就错在表错了情,会错了意。

毫无疑问,『口碑行销』如果远离『稀缺』和『忠诚』的高端行销层次,走低端的『愚弄』路线,势必会造成品牌、市场和受众的多方受伤局面。到那个时候,行销人还会有什么新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