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学我打炮的姿势可好?

【2015031607】以前解放军炮打金门,隔一天打一下,放炮前还警告金门居民,搞得彼此心照不宣,摆摆样子做足姿势,给不懂事的美国人看看罢了。彭家声或缅甸有没有空袭中国是他们家的事,我们被空袭就是我们的事,我们的事就得自己解决,哪里来的炮弹就得还回哪里。当然,如果只想谈谈,那就别在意有人学我的姿势了。

【2015031606】昨天打假,电视台有没有讨论假新闻假记者假媒体的危害性?说到底,还是为了抢头条、搏收视嘛,什么媒体的公信力、正义感,谁信谁小狗。

【2015031605】我喜欢咖啡,但天生愚笨,品不来,也说不出。就像一个聋哑人咿咿呀呀比划着,看似无聊,其实内心对白精彩的很。这样说,我觉得心安理得多了。

【2015031604】某军政要人在今晨零点被宣布病逝。稍早一点,另一条消息说某戏子买官行贿2000万被抓。树倒猢狲散,跑得慢的就会被轧死。不过,没有树的话,它连活路都没有,怎么办?

【2015031603】跟郝同学聊天,说大多数媒体人不适合创业,因为做不好管理。回来想想,发现不够客气。首先,创业者不分出身;其次,媒体人也很丰富多元,未必只擅长码字;更重要的是,管理不仅是对人性的洞察(善要扬,恶要治),更是对自身的理性判断。做不好完全不用勉强,比你做的好的大有人在,尽管信任就好啊。一旦谈到信任,就不用局限于媒体人了,这个人人都缺!

【2015031602】儿子再丑,我们总能找到好的角度给他拍个照片,晒到朋友圈去求赞。所以,产品做的再烂,也是有办法给人好印象的,全看你爱或是爱的不够深了?品牌建设第一课:得有爱。

【2015031601】昨天不宜打车。上午出门,载我的司机几乎一路电话聊到目的地,我拍了他的工号,但没投诉,315这天多少重要事,能不添乱就不添乱吧。回来遇到的司机更奇葩,一路狂开,左突右插的,遇人骂人,遇车骂车,连等个红绿灯都要调侃下路人身材高矮胖瘦的……一副好心情全被她糟蹋了,刘岩同学再多送我几罐哈根达斯冰淇淋也挽不回来啊。最后遇到了女司机,也只能忍着了,平安到家就好。

传销无耻 快富有诈

【2015011607】打着微商招牌做传销的那帮混子真是臭不要脸。你天天自封宇宙第一神人在微博朋友圈刷屏把自己搞成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转世过来卖仙丹拯救各类丑八怪创业狂用私信对话截屏证明你能收到会员费你还干过什么呢?

【2015011606】今天要做三件事,吃喜酒、理头发、买衬衫…除了第一件改不了日子以外,其余两件事都是可以无限拖延的,那么,没时间算不算理由呢?

【2015011605】我只用来下载电影的迅雷看起来赚钱有方。它有一个“高速通道加速”功能,一个月10多元,我买过一次尝鲜。正常情况下,20M的宽带下载一部电影,每秒钟的速度在2M左右,速度慢点也在1~1.5M之间。通过高速通道除了在下载等候时间上明显快点之外,下载速度却不占优势,当然,网络不够稳定的时候,它反而表现的还不错。关键时候不掉链子就有价值。

【2015011604】@南极人张玉祥和@韩都衣舍赵迎光就多品牌和单一品牌有了分歧,张玉祥在微博上表示:“我从不认可赵迎光的30多个品牌,把一个品牌做好就不得了了!”赵迎光回应:“ 韩都很明确自己是互联网品牌的宝洁模式,并在为此积极的打造支持系统,看到各个子品牌创始团队一天天的成长起来,我的心里也是一天比一天踏实。”赵迎光接着解释:“互联网跟线下有些更细分的需求,需要的相对小众品牌会更多!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要做一个皇帝还是总统。”我弱弱的想,这两个方向能分个对错吗?看起来,当下赵迎光的多品牌策略更接地气。其一,消费者少有品牌认同,你是1个品牌还是10个品牌,他们根本就不在乎;其二,企业的品牌运营工作还很初级,投入也很粗暴,只是商标加广告,品牌说不出故事,一个与多个都无关紧要;其三,既然是个性化细分,不同品牌切入不同人群,逻辑正确,品牌方自己先爽起来很有必要。

【2015011603】最近玩回微博,有大号转发和没有大号转发情况实在两样,无论是阅读数、转评粉的数值都会差上很多。这也是部分大号日子到现在都还过的很滋润的主要原因吧,有人在乎就有价值。

【2015011602】下周微盟社区要推一次案例评选活动,设计师做了几个宣传广告,总是找不到感觉。自己也尝试做了几幅,山寨味道很浓,问题出在哪儿?一不会修图,二不懂结构,三是美感欠缺,至少这三点障碍让这些东西看起来就怪怪的吧。

【2015011601】看完《奔跑吧兄弟》,朱注上床睡觉,原以为这样晚,他该踏踏实实的去睡了。谁知被子里玩起了手机看起了视频。于是,现在是周六上午的6:30,他被叫起,开始复习功课。不守规矩就不按规则出牌。

谁来实践减法营销

《定位》一书曾提到可通过增加品类的方式来扩大市场。一方面,它满足了消费者的未知需求,但另一方面,它又可能诱发或炮制了消费者本不存在的欲望,并从中获益,这是恶行。

譬如可口可乐公司,除了主打碳酸饮料市场大名鼎鼎的“可口可乐”之外,也有“美汁源”品牌,并创造出一个浓缩果汁市场。这种做法当然符合品牌的发展需求,幸运的是,产品本身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至少看起来,它算有一个多赢的结果。

可正是因为这类标杆型品牌的示范作用,让大多数品牌运营者都误以为:创造一个新品类去忽悠消费者的钱包,远比为消费者提供真正的使用价值更为重要。

至少在域名的注册和管理这块,我以为就犯了这样的一个错。

很久之前,因为中资源的一次促销,我花了250元买了一个.cn域名的五年使用权。后来又因为需要,陆续注册过.com、.org、.net及.info等不同后缀的域名。对于那些于个人特别有价值的域名,我不得不同时注册下不同后缀的其他域名,以确保我是相对安全的,假设我在这些域名上的付出让我某天得到回报的话,不至于头痛到被李鬼冤枉。安全感虽然有了,但成本却是翻上几翻,这种浪费让人抓狂。

如果说用户的不安全感也是一种需求应该被满足的话,那诸如ICANN这类年收入百亿美金级别的域名管理机构,是不是也应该尽尽薄力提供某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呢?譬如严格规定域名申请机构或申请人的资格,以确保在有限的域名后缀里,尽量平衡申请者的真实需求。而不是像今天这样,用加法营销的方式增加新的品类,厚颜无耻的提供无限个后缀,向那些试图保护自己的家伙们收取额外的费用。

不客气的说,这笔收益本质上与敲诈没多大区别!那些新通用顶级域名的出现,对于那些有可能被李鬼的企业或品牌而言,就是一种多余的负担,除了增加品牌运营成本之外,根本没有创造出什么新的价值。但ICANN没有这样想,而品牌主也忘了思考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当然,当下的社会环境也该负点什么责任才对!

尽管我非常反感加法营销术,但这个世上的大多数事都是靠做加法获得成功的。如果我能靠做减法做好一件事该有多好呢?有(máo)趣(dùn)的是,将本不存在的事物或逻辑创造出来并赢得市场,本身于其他而言也是一种加法,若我固执的强调这是减法,会不会有点变态?

不折腾吧,给有理想的人去实践吧!

搞个锤子

曾有那么一段时间,受周遭各种信息的蛊惑,企图买来一台小米玩玩。但幸好左等右等不得,冲动劲儿散尽,才发觉对我来说,它除了看起来便宜之外,其他无论是品牌形象,还是创始人故事,都没丁点儿能打动我的地方,甚至多有怀疑,譬如它的贩售速度、它的粉丝数量,都感觉这会是它为自己挖下的坑,会有惹麻烦的一天。

虽然我最终没有买来小米手机,但就我买过两台小米移动电源的体验而言,对该品牌的品质多少也算有了一点印象。在包装上,我只能粗暴的认为它是对苹果的拙劣模仿, 谁会认为同时发来的两台小机器,一个附带塑料壳,而另一个只有纸包装?在基本功能上,我很想知道究竟要充多久的电,才可以同时点亮四个电量指示灯?我试过充上一整晚,至少8个小时的时间,最多亮了3个灯。

我不是抱怨,想想不过69元的价格,即便只是买次体验,也没什么需要抱怨的。我只是觉得当很多人都在夸一个人或一家公司的时候,那个人或者那家公司需要谨慎对待才好。当然,若那本就是商家导演的一场戏,倒也罢了。要承认的是,消费者越傻,奸商就越多。很明显,这是一个奸商横行的时代。

所以,等我看到罗永浩对雷军表示致敬的时候,无论其动机是否单纯,我都觉得我不过又是在看一段相声表演。逗哏的需要一个捧哏的托着,做红花的想要拉根绿叶陪着,这样做会误导像我这样的人:哦,你锤子不过又是一个比小米好或者比小米差的玩意儿,多你不多,少你不少,何必理你呢?

我是说,如果你表现的独立一点,跳脱手机的概念,逃离那些造手机的前辈留给你的包袱,或许你会更容易打动某一群人,这些人可以为你的梦想买单,但一定不想为你的江湖做炮灰。

我原以为,罗永浩会拿个锤子当场砸碎一台手机,然后告诉大家:我去,还要什么手机啊,直接戴个锤子伴身就好!文可通讯娱乐,武可健体防身!势必会在穿戴市场上打下一片疆土。这牛逼的事,他怎么就没做呢?

玩不起的小品牌

以『环保』做品牌诉求,容易引发共鸣。但受众关注或认可的仅是“环保”本身。若指望大家从自己出发配合品牌去做点什么,该另当别论了。

就『阅读』而言,『电子书』或『纸质书』孰优孰劣?谁更合情合理?难有定论。有多少读者会为了环保只做一种选择?况且,这种『选择』真就合理了吗?

虽然『倒下的树』令人不安,但个人习惯难从品牌差遣。尤其是中小品牌、小品牌,你的创意诉求产生的共鸣越大,对你品牌直接的帮助就会越少。

看起来,只有超级品牌才有能力去玩这张牌。

不过,你怎么看呢?

正确的口味

被一些同事以竞争对手相待的虎嗅网在微博上被新浪禁言了,全因几篇疑似对新浪微博不利的文章。如果新浪不拿虎嗅当媒体去尊重的话,看官也不必计较新浪的肚量,撑死了也放不下三、四声反对意见。

我们先假设虎嗅真的在黑新浪,甚至是只负责黑新浪,那也是因为你新浪有让人说道的地方不是?当然,新浪确实也不敢真听毛主席的话。

要说这里有问题,我倒愿意认为只是公关人员的反应过度罢了。对“负面”两个字,有KPI的压力,对领导,有报喜不报忧的责任,对自己,只能紧绷一刀切的神经。但是到最后,对品牌,对自己负责建设的品牌,往往只剩下浓妆淡抹后的孤独感,谁真的相信那些从不犯错、没有弱点的品牌是活生生的存在呢?

比如这幅广告图(以三胖做创意,对广告人来说就是一个大创意,值得另作探究。)对公关者来说,却有一个启发,你真的以为大家相信你说什么了吗?即使威权如三胖,不过是狱中牢头,井底之蛙,除了聊做谈资外,还能有什么意义呢?当然,除了他的臣民,或者你的愚蠢的品牌粉丝。

同理心 不敢缺

“最近睡的好吗?”在上次公司培训会上,一位老师这样开场。

这问题问在四月,用意明确。可我却未能及时理解,还认认真真的找答案,想给出一个“好”或者“不好”的回答。可见我蠢的让别人捉急。

我可能不是老师口中没有同理心的人,在你我身边的各种组织机构里,跟我相似的人比比皆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对外面的世界漠不关心。当然,也可以辩解说,我还处在围着自己打转的阶段,照顾不到四周,请多见谅……

好在企业家们的格局没这样小。譬如加多宝再捐的一个亿,让消费者又多了一份认可!尽管慈善不该用金额大小去分个高下,可是这社会的舆论场不正是追逐着这些数字展开讨论的吗?相形之下,王老吉的三百万就不值一提,尽管已经花掉它去年净利润的十分之一。

极少有消费者会认同这种用数字去衡量的所谓企业责任,企业也不需要消费者对自己并不喜爱的品牌指手画脚。双方都去想一想,这捐出的每一分钱,又该如何消化转嫁呢?不客气的说,那些围观起哄的好事者,往往不是品牌真正的消费者,他们只是一层让人看不清真相的泡沫,遮掩住事实,令品牌无所适从。

不过,你懂得,品牌并不敢无视他们,就是怕有人“冷静”的指责它缺乏同理心。

上纲上线的事,太要命了!

【每日论语】代言

这几天,陈欧体开始流行,甚至连池州人也有了一个版本。我本该高兴一下,娱乐的事情总能带来欢乐,可有了欢乐,又思想着为什么会流行,看起来讽刺大于欣赏。本来么,代言人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你只知道九华的香火甲天下,却不知平天晓月胜西湖;你以为杏花村酒属三晋,却不知牧童遥指在池阳;你可以轻视我的存在,我会证明这是生态发展的时代。坚守,是注定有舍有得的姿态,少不了质疑和轻视,但,那又怎样?哪怕无人褒奖,也要一路飞扬。我是江南池州,我为自己代言。

远一点的说,代言没现在这样娱乐。古时候可是指帮皇帝老子代笔,草拟诏书,严肃的很的事,今天玩起来,一点架子都没了。即便是早些年,观众们看某明星代言某药的心态也是如听圣旨,哪像今天一看到名人就想起“忽悠”这个词。

从营销上讲,陈欧为自己代言算是一个策略,反其道行之,未必是坏事。但从实际效果上看,未必真比找个明星代言更有作用。除了造些个话题让媒体和比媒体高尚一点的围观者谈谈之外,对于销售,有多大帮助,也只有天晓得。

不过,好在这个社会的人未必都有我这等斤斤计较,如果陈欧不算出名,那陈欧体流行说明什么?如果聚美优品不算出名,那VC的钱又要怎么收回?都是混个名气的事,又何苦算计它卖多卖少呢?算那个的,不是玩资本的。

当然,话说回头,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敢说“我为自己代言”这句话的。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强啊!

2013年,营销总监能做的六件事

来自Forrester的一项消费者研究显示,大约87%的美国消费者和98%的中国消费者喜欢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切换,这让营销组织如何有效吸引消费者变得越发艰难。尽管营销总监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变化,但还是有必要提醒诸位,2013年,你得解决好以下六件事。

1、掌握所有新的媒体

今天的消费者藏在不同的媒体背后,我们一边用手机刷微博,一边在电视上看《天天向上》。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越发碎片化,甚至同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更多依赖邮件来完成。

“破碎”的生活或许没人真正喜欢,但这就是现状。如果你想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你必须了解他们使用的设备和关注的不同类型的媒体,以及他们如何使用这些设备。你甚至还必须弄清楚每个媒体版块之间的主要区别,包括消费者为何选择A而不是B。

2、建立你的归因模型

你需要花上一笔钱,来掌握真实的消费者数据,包括广告投资效益,产品销量,在网络上的口碑,网站的点击量……当然,也包括有多少消费者想主动找到你。建立并不断优化一个消费者归因模型,在新媒体时代,更为便捷也更为重要。

3、重新思考和创造终身价值

过去,营销人员谈到客户的终身价值,往往着眼于客户的累计购买历史。而今,终身价值则意味着邀请客户一起来创造长期的品牌影响力。即便你的老客户不再消费你的产品,你也可以建议他加入你的社交网络。因为他难得的忠诚度,将极大影响潜在客户的购买决策。如果你不打算重新思考并接纳适合新形势的终身价值主张,你会错过什么呢?

4、内容驱动传播

今天是一个“内容驱动传播”的世界,品牌需为此做出更多的努力。营销组织不断的创造文章、图片、音乐、视频,甚至游戏以及其他可以吸引消费者关注的“好内容”。这让大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困扰,如何辨别内容的善与恶?如何用善的内容让消费者记住你的品牌而不会反感?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当然,也有极其简单的原则可供遵守:第一,让消费者发笑;第二,不要让消费者花钱。简单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个靠广告说教的时代了。

5、了解客户数据的价值

如果你有足够多的客户数据,你便拥有了财富。你的网站,你的新浪官微,你的App背后,都有实实在在的人在参与和分享,这些参与产生了有价值的数据,理论上而言,它可以让你更了解和掌握你的消费者。但问题是,你知道怎样去挖掘这些数据中的财富吗?

6、让消费者感到“意外”

善用你的数据库。这意味着营销者需要聪明一点。如果你发现消费者有新的需求,并不是要求你在第一时间为他提供。可否帮他的需求在完善一点,让一小部分人的需求,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预期?这会令消费者感到意外,当然,这就是价值所在。

消息源:福布斯

说明:此文借助谷歌翻译后,重新编写而成。算是一次尝试。

广告致人残

搭地铁时无意间看了下拉手,居然都是中国劲酒的广告,想不明白,这种拉手的广告价值会有多大?而且还是个异型广告,成本不会太低。广告词倒写的挺好玩:少喝一点,为健康。

好玩的地方在于这词耐人寻味:“少喝一点,为健康”。意思是说喝多了就影响健康吗?那不如不喝,不喝就没这个担心了。还是说,喝一点点有益健康?如果是,这个度要怎么掌握?有酒量的和没酒量的又当如何?写这文案的人,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呢?

不过,我相信少有人会无聊去关注这条广告里的文案。这家年销售额高达4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仅仅靠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记住,不是广告传播)就能压的消费者喘不过气来,一眼瞄全“中国劲酒”几个字的,怕也不是多数,哪里还有时间在意什么广告文案。

我在意的原因不是因为我是一个文案,而是觉得中国式广告在很大的范围里正在起着教育国民的功能,可惜这种教育不是消费者教育,不是告诉他们什么该买,什么该用,而是告诉他们这个是好的,这个叫生活。极少有广告告诉受众,我有什么缺点。如果有的话,我相信那种靠卖肾或卖初夜买苹果的事就成不了新闻,最多天方夜谭罢了。

比如在这条广告里,中国劲酒明显就是想说,吃饭的时候喝一点点劲酒会有益身体健康。而现在的表达,明显又有其他意思。但受众可能不去想太多,因为听久了看多了麻木了,搞不好已经分不清这句话里的几种意思,以后更怕是连理解力都会退化,更别说创造出更加精巧、有趣、有智慧的新句式来了。

顺便提下,我喜欢的消费者教育是基于尊重消费者的,但哪个品牌有这样去思考过?所以,你不会看到可口可乐公司警告消费者:喝可口可乐会有发胖的危险。现在连受众都相信,广告就是要说好听的话。

我想,那可能是错的。

优秀的最差酒店

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一家名叫汉斯·布林克尔的经济型酒店对外宣称自己是“世界最差”酒店。酒店方面解释说,他们的地下室酒吧光线昏暗且没有新鲜空气;整个酒店只有一部电梯,“而且”几乎不在楼层之间发生故障;更“糟糕”的是,酒店里的墙面全是潦草涂鸦……

嗯,真的遭透了吗?读者们认真听完,稍稍琢磨,才发现这家酒店根本就不算差,甚至还能罗列出一两点特色来。比如满是涂鸦的墙面,一些年轻消费者不正在追捧这种街头艺术吗?

更何况,这家酒店每晚的住宿费仅为22.5美元,大约人民币140元左右。这样的价格在中国也只能住莫泰、锦江之星的特价房,即便在荷兰本地,也住不上二星级标准的酒店嘛。

哦,原来这家酒店故意要正话反说,好吸引媒体报道,引发公众的讨论,并最终有个判断:汉斯·布林克尔经济型酒店是一家真正便宜的特色酒店。

毫无疑问,他们在营销策略上获得了成功。连我这样一个不出国门的家伙都知道出产范佩西的地方还有这样的一座酒店,更何况每年还有十几万要准备出游荷兰的中国游客!他们听到这个故事,能忍住好奇心不去住上一晚吗?我才不信。

国货在哪里?

因为爱国,国货这个概念被无限抬升,几乎被定义为一个正向关系:爱国就必须用国货,不用国货就不爱国。在这种逻辑之下,爱国成了比三聚氰胺、地沟油、假新闻更为重要的事,我不解若连自己都爱不好,哪里有机会去爱国呢?

我有理由相信,用买国货来标榜爱国只是一个商业噱头,依然是经愚蠢的媒体和无良的商人哄抬之后的闹剧。联想下现状,在一个绝大多数人的月收入不足3500元的国度里,不买低价货又能买什么呢?假如我告诉你,如果10万元既可以买奇瑞瑞虎也可以买美国JEEP,你当然清楚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什么。

因贫穷而买低价的国货,但又为面子计,也得为自己叫好,寻个高尚的理由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那么多同志,共鸣起来容易……好吧,谁能解释与我,这真的只是一个阴谋论者的偏颇与无知?

若真想断了舶来品的生机,彻彻底底的做个有志向的人,难免会狭隘闭塞,谁会忘记初中历史课本上反复强调的清王朝是如何因为闭关锁国而灭亡的悲剧呢?我们今天用的汽车、电视机、电脑、相机、手机……又有几样现代文明的东西完全是某一国人的独创?这早已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了。

也有人要教导我,今天是日本做的不对,我们只抵制日货不去扁他们算是客气来的。这意思明显不过,我们想让对方知道我们生气了,而不是真的抵制什么。可是,我觉得还是海扁他一顿来的简单痛快呢!

我想起前晚我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图和一句点评(关于奇瑞汽车,可能是不懂事的基层员工做了一件让品牌很受伤的愚蠢事。我本意想提醒奇瑞,行销借势要看性质,不是什么路都可以走的),在短短3个小时内,被转发400余次,评论100多次。

我惊讶于大家对这件事的态度,是一边倒的责骂,诉求点都落在“爱国”与“发国难财”上,帽子扣的挺大,与我原本想表达的也没关系。这些评论及转发者里有很多是被认证的各种老总,难得大家想法如此一致,很难让我不相信会有更多的少有社会历练的人不去做跟随,可一旦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民意再汹涌又能代表什么呢?

好在我们这里少有“自尊”与“尊重”二词,奇瑞汽车的公关人员也大可不必操心这件事的负面影响,该买低价车时,你们依然是首选。除非政府税收的少点,油价定的再低点,学费收的再少点……若如此,你们就真的需要考虑考虑质量了。

听黄彦达说“数字”营销

昨天,上午出门的时候雨好大,根本看不清窗外有什么,我打开后雾灯和前大灯,放低车速,但手还是有点发抖,生怕一个不小心,又惹出什么祸来。

下午,人在外交官开会,那里离虹桥机场不远。沿着318国道还有很多其他的知名台企,包括元祖和达芙妮。

当然,这次活动照例又是超员,照例又是来了很多陌生人。

搞金融投资出身的黄彦达对营销有自己的一套思维,加之出身华尔街,使其对“投资组合”一词尤其敏感。讲座一开始,就拿出几只世博纪念版的箱包当礼品来做有奖问答,问题就是一连串让外人看不懂的数字。

待到揭晓谜底,才让大家领略到他的营销逻辑。很明显,黄是一位出色的职业经理人。其实,我也想说一声,他对于外交官箱包在通路及营销上的规划与我对杂志的规划思维极其相似,但前提是他可以用每店200万的成本快速开出5、60家门店。而我,连2万元的上架费都争取不来。执行力需要财力支撑。

整个讲座虽然只围绕着箱包行业做了一个分享,但对听众来说,一定会有所启发。黄在最后提到一句,他们可以为会员朋友在自有DM杂志上免费刊登广告的时候,我就开始担心了。想想他所架设的发行渠道,一点都不输于专业媒体。即便从制作水平上,这本DM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唯一的好处在于,我知道,他没太多精力去打理它。尽管DM杂志本身也是一个尴尬的项目。

每次从各类讲座中,能获得最大动力,仍然是主讲人的鼓励,他们总会说,中国市场非常大,机会很多,要好好把握。但不过瘾的是,不知道具体到每个人或每家企业,那赚钱的机会又是什么?

或者,我只有潜下心来,老老实实的作出一件好产品或者提供一个好创意,也许才有眼界去观察那好机会吧。

面子和车子

这个标题的全文应该是“中国人的面子和李书福的车子”,本来我不想去暗示这种对应关系,但看过下面这个视频的朋友,应该可以理解我的这点认知:李书福为什么会造出这样的车子是为了满足中国人的面子需要。先要面子而不是其他,至少李书福自己就是这么看的。

从行销上来看,李书福有他一定的道理,追求外在,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来说,是有一部分市场的,但这部分需求与对汽车的其他需求是不能也不该被割裂的,而李书福似乎有意先要做个割裂,这是让我担心的理由。如果将汽车这种商品纯粹的放在面子上去考虑,包括其设计、配置、生产及制造工艺等都以面子为唯一的要求,那吉利的发展前途是阴暗的,甚至沃尔沃也有可能被前途尽毁。

我一直就不喜欢吉利,对于“山寨”我有自己的体会,我曾在这个行业有过好几年的一线作业经历,我大体知道一辆新车是怎么被组装完成,又是怎么去卖给用户,这样的经历让我让我“懊恼”,花费同样多的人力物力,但因为脑力的缺失沦为垫脚石,永世翻不得身。

与之类似的还有奇瑞,我充满期待,可能是因为它更接近我的某种情感,比如说是对我那好几年光阴的一种慰籍,但更多的可能是它也来自安徽?但比亚迪呢,王传福似乎说的太多了,我也不喜欢……所以,不喜欢吉利是真的,其他的没什么理由。

不过,我得认识到李书福就是个人才,他能体察到中国人的面子决定了中国人的消费观,这点认知该为做内销市场的家伙们学习,尤其是做三、四线市场的销售员们,得好好体会下你的产品与中国人的面子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市场机会。

“面子”是中国人的基本气质,这个认知早在一百多年之前就有定论。中国人即便手里只有一块遮羞布,也要想办法说说这块遮羞布是如何如何的有意义,以及它为什么只要这么大,只要这么个样子等等,总之打死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短处,中国人总觉得面子没了,一切就都没了。可是,只有那空洞的面子,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高档货

是什么让它们成了高档货?或许这类质疑只是失败者的抱怨。我望着那瓶标价上千的某品牌红酒,心底里不是滋味。我确定首先我只是抱怨,但进而有了质疑。是的,凭什么它们就成了高档货呢?

物质世界里,人们总信奉“物以稀为贵”,但这句话其实并不符合那些高档货的本质,这些被大批复制的东西,无论从哪点来看都谈不上“稀有”,只要你有钱,人们总能千方百计的给到你各种优雅的品牌故事,让你陶醉其中,成为故事的一名围观者,而消费者也总会沾沾自喜,哈哈,我成了某品牌的拥有者,我成了这类故事里描述的某类人。当然,高档货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完全如此,这只是一个低端消费者的揣测。这种揣测往往会从妒忌出发,到偏颇结束,中间或许还带着些许同情。

既然是妒忌加偏颇的,为何我还要这样质疑?说句实在话,我总认为高档货消费者与低档货消费者的区别只是消费能力的不同,并不意味着消费品味也有多大的差别(我说的消费品位是指消费者对于产品与其实际价值的鉴赏能力)。甚至因为高档货消费者的为所欲为的消费能力导致其丧失掉消费品位,直接进入品牌设下的圈套,渴望被贴上某个标签,满足自身虚荣。而低档货的消费者却无法雷同,他们的消费准则往往只有两条:品质优是其一,相同品质下价格要低是其二。两种消费者的消费差别如我所述如果普遍存在的话,那就是我略带同情的质疑的理由。

明明是一个低档货,为什么就可以凭品牌成了高档货呢?这其中的原因大概也就跟皇帝的新衣差不多吧。我记得几年前有本叫做《NO LOGO》的书,我没读过,但估计也说到了这个问题,至少我的想法与书名很吻合,希望我可以不必为低档货或者高档货而烦恼。

植入想法

不知道翻译的准确度如何,一直对《盗梦空间》里的这个“植入想法”的说法存有疑虑,但意思似乎是表达清楚了,也就是将自己的想法植入另一个人的脑袋,让它成为对方的想法。所谓的“洗脑”也就是这样吧。一旁落座的朱注让我困扰,带孩子看这样的电影实在是受罪,他看得不明不白,我看得不痛不痒。

影片结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无非就是这个“植入想法”的说法了。本该属于行销领域的概念,在这里被挪作他用,到底也是为行销人找到了一个新出路,瞧见行销人的伟大了吧?我们真的可以无所不能。

“洗脑”只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不够严谨。因为洗脑多来自于强迫,而“植入想法”则有趣的多,虽同工而异曲。电影里雇主要求盗梦者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植入想法,赢得最终的商业竞争。生活里的商家则每日绞尽脑汁,希望向更多的消费者植入想法,获得商业成功。所以,无论这个想法会带来怎样的结果,都是以牺牲某一方的利益为前提的,这与现代商业社会所倡导的多赢结果是矛盾的。可惜的是消费者却没有理由思考到这个方面。比方说你选择奥迪牌轿车与选择奔驰牌轿车都代表了有不同的想法被植入了你的大脑。

这些想法的载体又是什么呢?人的贪心或善心吗?我以为大致只有这两点。如果人没有贪心或者善心,很难对周遭的事物产生不合理的期待。这种不合理的期待意味着在此处此时的快乐却无法带到彼时彼处。买奔驰牌轿车能彰显你的尊贵,但如果你身处几百万的奔驰车主之中你还有这样的感受吗?

聪明的盗梦者或行销人深刻洞察人的贪心或善心,但自身也有其短。无论他们有多高明,也属于庸碌的人类,即便可以控制一场梦或一场商业竞争,但也无法避开自身的贪心或善心所带来的困惑。当他们的职业行为在盗梦或者行销的过程之中遭遇价值观发生摇摆的时候,或许人性的根本将会发挥作用,从这一点上来看,所有成功的品牌都是上天的眷顾,所以,以后别奢谈什么伟大的品牌了,这个社会上真的不曾有过。

学生情人真值钱吗?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曝料,一份上海女大学生的包养价目表流出江湖,“付2万元就有学生情人”,看上去这条标题有广告嫌疑或有鼓励意图。真搞不懂你外国人看咱中国人的热闹咋就一点都不输于中国人看你们的热闹呢?你们不是新加坡的吗?注意点素质行不行?

附:《联合早报》刊登的包养价目表
外国语大学:零用钱0.7-1.4万,生活费8-13万
上海大学:零用钱0.6-1万,生活费7-10万
理工大学:零用钱0.5-0.8万,生活费6-9万
师范大学:零用钱0.45-0.7万,生活费5-8万
上海商学院:零用钱0.4-0.6万,生活费4-7万
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零用钱0.1-0.3万,生活费3-5万
中体职业技术学院:零用钱0.07-0.2万,生活费2-3万
音乐学院:零用钱1-2万,生活费10-15万
戏剧学院:零用钱2-3万,生活费12-17万
(单位:人民币)

“学生情人”应该算不上什么新生事物,港台电影里对此多有描述,在日本和台湾也有“援交妹”这样的说法,“无非”就是用身体去交换某一时的金钱及物质需求。但我们这边整的挺文艺,将两个很美很纯洁的词连到一起,学生?!情人?!既直接,又不乏美感,还极具传播力。创新这个词组的家伙一定是智商300的外星球生物,要是被我捉到,一定要将它遣返原籍。

不过,既然是“交换”(原本我用的是“卖”!不过可以含蓄点,改用“交换”)!学生情人凭什么能值这个钱呢?看来这与市场供需有关。不妨将“学生情人”看做是一个行业的新品类来对待,面市之初,它确实握有一定的定价优势,但前提是它具有足够的卖点,那样才可以往高端高价上发展。好事者们可以先找到几个关键词,譬如:情人、学生、用户、身份、学历、财富等,用来分析下学生情人究竟值不值钱。

首先,情人这个行业已经很古老,二奶、小姐都属于这个范畴,按用途分,都可以划分到X用品类别,但情人或许因为是活物,可以带点人气味,就难免要与简单的死物X用品分开对待了。了解点营销知识的都理解,在一个老的行业里要做出新产品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你如何划拉,产品的功能性要求是基本的,除了不断的附加附加之外,就只剩下品牌的更迭了,比如鸡变做小姐、第三者变作二奶等等。当大家都对这些麻木的时候,市场自然走低。如此,推出学生情人这个品类,也算是市场需求了。

市场需求就是要满足用户。学生情人的用户群具体到什么人可能很难辨别,但如果将他们与财富、学历和身份三个关键词绑在一起,应该不会有太多出入。

首先,这些家伙们都有点钱,像那种收入刚过6000元就被社会中产了的阶层应该不至于虚荣到这个地步,既然你可以付的起每年十多万的开销,你至少得有同等的收入吧?如果仅仅是这样,你还得需要一个傻乐吧唧的老婆,要不,你那钱也抽不出来不是。

其次,他们会觉得带个大学生妞是一件比较有面子的事情,虽然他们不喜欢承认“有学历的鸡它还是一只鸡”的道理,但“掩耳盗铃”这个习性,就是这行能蓬勃发展的理论基础。

另外,既然面子照顾到了,那自个儿的身份地位也就被佐证了。很明显,一个男人可以带个美女到处招摇,但不见得敢把银行存折别在衣领上到处炫耀,他得找一个证明自己的物件不是。再说了,你有钱可以买到名车洋房,但你买不到纯真的爱情,学生情人看上去不错,可以让人装的不空虚,很充实。现在连暴发户都害怕别人说自己只剩下钱了,你看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精神文明的需求自然就会有,不需要启发。

如此公平的买卖,催生了这个市场的蓬勃发展,不过,想把这个品牌做好,我建议还需遵守几点原则:1、坚守高学历、高价位、低年纪的原则,打造学生情人的品牌特点,坚决与鸡、二奶、情人等恶俗类别区隔;2、对于那些恶意竞争、低价进入市场的单位和个人应予以严厉打击;3、与盛产优质产品的单位保持密切互动,争取在学生情人的基础上推出更加高端的产品,早日奔向“奢侈品”品牌行列,与哎呦喂等国际一线品牌看齐。4、鼓励更多的用户群体少读书、多赚钱,完了全花在这里。

……

回到标题上,学生情人真的值钱吗?这个问题现在终于弄清楚了,如果你恰好是消费者,你就该担心荷包里的钱会越来越少,面子这回事的门槛会越来越高。倘若老天有眼,让你根本与这个市场无关,那么何不跟我一起,远远的站在一边冷笑着呢?!

有趣味的活动

梅花网经常举办一些行业活动,早年做的时候(哈,仿佛是在谈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了,有点夸张),属于会员交流性质,由网站组织,会员付费,所谓AA制的那种。但现在梅花网的大部分活动都已经有固定的合作伙伴来赞助了,只要符合邀请资格,会员在报名后就可以免费参加。我第一次参加的梅花网活动恰好也是他们第一次接受客户赞助的那次,整体感觉很不错,无论是参加的对象,还是讨论的主题,都让我收获很多,即便让自己掏钱也值得。

但后来给到我们掏钱的机会并不多,因为实行“免费”(记住,这是当今最热的商业模式),这就相应保留了审核权利,可以保证邀请到符合需求的更有质量的会员。除此之外,会员们对于活动的主题是否符合自身需求也很看重。而这两点结合之后的完美程度,决定了一次活动能否获得多大的成功。恰好梅花网都还做的不错。

于我而言,一边手里攒着一个预付费名额,一边期待着有满足需求的主题活动出现,但另一方面又不太好意思报名并不需要付费的其他活动……看上去我一直在等待着什么,但很明显我喜欢梅花网,也喜欢Phil这样的创业者,对于他们做的活动,既有“先天”的对于主办者的认同,也有“后天”的来自于亲身体验的美好感受。我常常会想,我要如何才能建立一个比他们更棒的活动品牌呢?

梅花网最近的活动主题是“营销人,如何规划你的职场人生”。与以往资格审核邀约更进一步的是,梅花网还向报名者发出了一份主题问卷,将当天讨论的重点以案例形式给到每一位意向的与会者,做一个较为生动的启发,案例如下:

Michael是A公司大中华区的高级项目经理,最近他遇到了点烦心事。

他在原单位A公司服务了四年,最近公司刚刚把他升为高级项目经理,他完成项目的表现一直令公司非常满意,带的团队下属情况良好,士气很高,他和主管之间的配合也非常默契,他的收入在同行中算是偏高的。

但是现在,猎头找到了他,有一家也是行业中非常优秀的公司B公司提供了一个同等的职位,这家公司的优势在于产品线和品牌在行业里也是一流的,未来服务的行业客户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当然他更关注的不是目前的收入少许提升,这家公司在华有比较大的战略扩张,未来的2、3年里,随着团队的不断扩大和新客户的签约,B公司会陆续有更好的项目经理的职位出现,同时提供更好的项目经验,这是很吸引他的地方,他觉得在现在的公司里,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但换工作,意味着要重新组织资源和建立人脉,有一个适应不同公司文化的过程,Michael在现在的A公司服务了四年,已经积累了很深厚的人脉,听到猎头的介绍,他有点心动,不知道该怎么办?

如果您是Michael,您会做怎样的选择?请您告诉我们您的选择理由!

或者,作为管理者,当您知道您的团队成员中有人面对类似的困扰,您会怎么做?

当然,我觉得作出任何的一个决定都没有绝对的错与对。以我的意思来表述,只是个性不同会决定选择不同而已。以我为例,如果是经理人的身份,我倾向于选择继续留在A公司,理由很简单,如果我不能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作出同行业里最出色的成绩,我又如何能确定自己在一个新的环境下更敢于迎接这种挑战呢?对于个人而言,扬长避短才是取得成功的方式不是吗?

再换作管理者的身份,我会肯定他以往的成绩,并表示出我对他在未来能够取得的成绩的一些实际看法,也会鼓励他多做自我分析。但我并不会给到他一个明确的或走或留的答案,同时,我也会根据他的反应来判断我是否需要尽快为这个职位寻找一位继任者。对于管理者而言,如何保持项目的稳定和持续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吗?

如果你也有兴趣,不妨也对号入座思考下,作为一个职场人,无论身处在哪个阶段,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也需要有当机立断的本领,来看看你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将如何做出决定吧?

忠诚度

精忠报国你关注丰田召回事件吗?即便是这样,还能传出有很多消费者会再次选择购买这个品牌的谎言!这种事在我身上是不可能会发生的,我怎么会为了一个消费品而浪费我的情感呢?你呢?你真的忠诚于(或者忠诚过)某一个品牌吗?

提到品牌忠诚度这个词,我总会从心底生出一种不屑。这只是可恶的广告人给到虚荣的厂商一个自慰而已,是的,有谁在意这个词的本身与它正在(以及能够)面对的现实呢?

仔细想一想正在使用的这些品牌,当年购买的原因无外乎符合这些要求:在我有需要的时候(有消费需求)、能够在我熟悉的场所出现(渠道)、并展示了其相较而言的性价比(价格)、它的品牌在我的印象里及周围的环境中听上去还不错(合适合理的宣传)。另外,需要加上一点的是,那天我的气场跟接待我的那位销售人员正好还很对路……

一般来说,消费者购买产品之后,是没有办法将它与其它同类产品做比较的,厂商若想获取所谓的客户忠诚的方法一是要继续提高品牌的美誉度,让客户觉得使用这个品牌不至于太过寒酸。二是要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能得到满意客户服务(包括相关的维修等),虚实结合是稳定客户的必要方式。但这还仅仅只是习惯而已,离忠诚尚远。

在消费的过程中(对于厂商而言,则是在行销的过程中),“对比”与“替代”是最值得注意的两个词。没有甲与乙的对比,是无法显出谁更加优秀的,没有B替代A,也就没有办法显出品牌的进取心来。你会轻信一个不够优秀又没有进取心的家伙吗?消费的时候,我们也不会轻信一个没办法“对比”和“替代”的看上去昏昏欲睡、廖无生气的品牌,不是吗?但这些情况还算“客气”,是在“消费者是理智的,市场也是理智”的前提下的一个推演,而现实是模糊的。

消费者的理性消费往往被阴险的广告人利用,莫名其妙的转换成感性的消费行为。其中,依据所谓品牌忠诚度来帮助潜在消费者做选择,则是自以为是的厂商坚信在消费者市场扩大或替代下的一个必然出路,他们太过相信市场的自由度并乐见于消费者的进出自由。既然是忠诚则意味着厂商有值得“矜持”的地方所在:他们不需要为了不够忠诚的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新消费者中的绝大部分也会在将来走出这个市场,但是谁在乎呢?你走出这里会去到那里,而走出那里的人也会进到这里,在这个大循环里,客户既然可以守恒,厂商何不守株待兔呢。瞧,所谓的忠诚度真不是个什么玩意儿!

《现代广告》新年小尺寸迎接新时代

maad1001最新一期的《现代广告》用小尺寸(正度16开)身材吸引了我,杂志主编陈永称这是“为了一个时代的到来”。“小身材”与“时代是什么”本没有直接关系,改版则更多意味着一种态度的转变,要知道在这个年头,做杂志的真得要卯足了劲往外冲才行,况且是在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市场上。由此,“一个属于中国的大营销、全绿色的时代正在急速走来”。陈为营销人指引了一个更为清晰的方向。

不难理解,以前的中国营销一直停留在世界的边缘,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整天叫嚣着市场、营销、品牌……但实际上从来也没有与它们有过真正的关系。我是说,我们过去都只是在模仿而已(但从何时算是过去,我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或许此刻在也过去?)。模仿着别人的产品,模仿着别人的市场,模仿着别人的消费,模仿着由所谓资讯传播者带来的未经思考的信息……而今,有人终于觉醒,虽然是被动的,虽然是被震醒的。但在醒来的一瞬间,我们似乎发现了属于我们的一个时代。

让人郁闷的是,我们的时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当满大街的营销人都沉浸在外国思想精英的各式理论里不能自拔的时候,当土生土长的老板们与海归派们在纳斯达克分享财富与荣誉的时候,当行销大师与摆地摊的男孩都在强调市场定位的时候,我们究竟身处何种时代呢?怎么越发感觉到这个时代已经被人模式化,身处其中的人们总是围绕着一个方向说出高低深浅不同的话呢?我们真的有自己的声音吗?

回到杂志。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会去否定杂志的生命是内容,但这不表明所有媒体的生命都维系于内容,也无法举证究竟什么样的内容才算有价值。如陈永所说,过去的杂志的生存依赖重要资讯的不对称传播,而如今则耗费在如何抢占读者的注意力及时间上。我想很多人不会来反对这个论调,但问题是,这样的事实意味着什么呢?如果说我们每天面对的泡沫资讯才是我们应该去追逐的,那一切自负的媒体都该消亡,尤其是杂志。而在我们的内心里有一种声音在呼喊—–我要的不是那些—–那我们是否会认同这样的声音并努力去维护它并为它做点什么呢?或许,这才是负责任的心理,这才是一切自负媒体尚可自负的由来。

这两天

mag这几日来,生活都有安排,一切似乎回到了正轨,我感恩终于有了这样的感觉,谢谢诸位。

昨日路过新闸路地铁,习惯性的跟一位卖书报的小朋友聊聊业务,居然有了意外的收获。想不到《申江服务导报》每期可以卖到150份,更想不到除了《读者》杂志,《米娜》杂志居然每期能卖过50册。而我以为一直表现的不错的《三联生活周刊》每期卖不到10册。当然,这些数据只是这个点的表现。

我想起之前我对自己的安排,去按区域对于这些杂志报纸做一些零售调查,如今算是做了第一家,但是很明显,这毫无作用。因为我没能在同一时间对不同地段的书报亭做同样格式的调查,我的调查太过随机,只能说是给自己一个参考。好在这位年轻的销售员还不错,记忆很好,而且很耐心,到底是比那些上了年纪的阿姨强上很多(网上随便一搜,对于“上行线”门市阿姨的投诉和鄙视到处都是),当然,我希望不是因为我在跟他聊天之前买了几本杂志垫垫场的缘故。

今日见了老J,居然想不到他真的比我大,老J讲的一些话,让我有所反思,比如说“关系”这个词,我似乎嗅出其他的味道。但是一时又琢磨不透。倒是他建议我不要“兜圈子”,我是一下子就听进去了,嗯,是的,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我以后做事还要需要更加直接才对。

83766238下午听了吴世雄先生关于电子商务这个话题的分享,收获不是很大。起码他今天的见解,我从其他地方也有所知,我不知道如何去做到的,他也没有讲出如何做。只是被重复提醒了一次而已。但是我对于互联网的兴趣,却更加浓厚了。我始终在想,我们的杂志该如何融入或者说用好互联网呢?难道仅仅当作与读者沟通的渠道?发行的工具?推广的工具?似乎都不该是,可那又是什么呢?我暂时还没找到答案。

关于电子商务,吴先生提到了几个关键词:宅经济、网页游戏、B2C等,我不知道是否可以理解为在电子商务中的主体就是那些宅男宅女,由此,电子商务在本阶段发展的本质是“宅经济”,而网页游戏会是一个不错的产品,B2C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营运模式。当然,在关于B2C中,吴先生提到了高质量的流量以及高质量的货源。从中,我还是认为,网络本身似乎没有颠覆什么,依旧是消费者和消费品的博弈……刚将兴趣转移到互联网上来,所以有些想法难免幼稚,记录下来只是希望能够及时检讨自己,希望各位朋友多多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