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利和比亚迪的一点点坏话

在我看来,吉利和比亚迪都不应该在汽车领域获得很大的成功。尽管目前他们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销售成绩。在一个急速膨胀的市场和一个虚荣心作祟的年代里,我不认为这是真正的市场需求导向的结果。

我站在一个来自90年代初的,在汽车改装厂的流水线工作的工人这样一个身份上去下上面的结论,我没打算抵赖这只是我的不服气。作为一个曾经有志于汽车制造业的家伙,我想用运气来掩饰点什么也不为过,尽管我曾经还是一个“不合格”的工人。

不过,时间还长的很,10年后我们再看吉利和比亚迪,那个时候他们在做什么最重要。

我喜欢并且佩服勇敢者,但并不喜欢好高骛远之徒。我本人看上去更像后者,这也是经常自我怀疑的缘由之一。探险之于个人,是一种精神、意志及生理上的多重历练,但对于一个层次丰富的团队而言,则更多意味着残忍与不幸。

如果李书福和王传福在做好摩托车或者电池之后,能像王石那样安分守己,只是去做一个人的探险,我也会对这家企业保有更多的期待,对他们本人保有更多的尊敬。不要说我固执于“隔行如隔山”的愚昧之中,起码我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以及实际的产品里没看到成功的合理理由。

怎么了?!一年几十万的销量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连王传福都在央视“对话”里用到忽悠这个词,你会认为他们是在用专业的方式销售汽车的吗?好吧,就算是专业的。你又认为我们的消费者真的懂汽车吗?又有几个没被那些媒体公关稿所蒙蔽及诱惑过呢?

庞大的人口基数,非对称的销售信息,丰富却无良的媒体误导,急切盼望被归类的消费心态等畸形因素是吉利和比亚迪能够获得市场销量的主要原因。一旦消费者理智或者被理智之后(理智属于主动性的,说明消费者不愿意在做傻子了。而被理智则是指消费者在付完不该付的学费之后学乖了),还会有这样的生存环境吗?

但无论如何,李书福和王传福算得上是“勇敢者”,一定要在前面加上一个定语的话,我则只能在“愚蠢”或者“凄凉”之间徘徊。但你一定知道,我这不是在做人身攻击。

无聊

VOLVO-GEELY
无聊的时候我就会写点什么。我说的写点什么不是要像做论文那样先找出个什么论点完了再又将各种理由拼凑成一块文字。文字本身是可有可无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他眼里的这段文字与那段文字没有差别,对待的方式都是不屑一顾的。自然,这段文字也无什么特殊之处,从视觉上也绝对触动不了他,至于进入思考的层面就算是后话了,后话就等机会再表吧。

写字的时候是在周一,我预定在今早来发布,早上九点的时候,我要在浦东出现,将以媒体协办者的身份去参观一次行业展会。这几样事情都无切实的关联,也并非什么有用的信息,但起码可以表示我对已知生活的失落来,这就是无聊的一种吧。所以你可以见到这篇文字会带着一点点让人厌恶的味道,对我来说,这种味道是一种折磨。

昨天大家热议的焦点是“吉利最终收购了沃尔沃”。李书福的用意是“用高端品牌的声誉来推动其在中国的销售”。《经济学人》杂志还将李书福与亨利福特做了联系。我有自己的疑惑,我在围脖上说:“《经济学人》杂志把李书福比作亨利福特,我觉得不具可比性。李书福收购沃尔沃只是农民工娶了一位大学生,用来贴标签而已。可惜,实力派最终还是向偶像派去妥协了。”亨利福特是汽车行业的缔造者,而李书福只会是这个行业里一个新的提供者,他不可能伟大到与前者相提并论(除非李可以将汽车做成免费商品或者实现其他的能够革新产业的重大举措)。很明显,收购沃尔沃也只是一种商业考量。在面对来自中国的恩主时,沃尔沃也只会认为这仅仅是一桩生意。而在商不言商既是中国商人的可爱之处也是可怜之处。

就收购本身来看,我认为吉利在浪费时间和金钱。第一,我不相信连福特都没做好的事情,吉利就能做好。第二,我不觉得吉利在对待沃尔沃这个品牌上有足够正确的认知。至于谈到沃尔沃这个品牌以及这个品牌能够给吉利带来好的名声这回事情,我觉得吉利有点一厢情愿了。吉利短时间内无法从沃尔沃这个品牌中获益,相反因为吉利本身的品牌地位会给沃尔沃带去难以估量的影响。对于沃尔沃的竞争对手来说,被吉利收购可能是一个坏消息中的好消息了。

一方面咱国人可以收购大品牌足以令自己感到骄傲。但有能力收购是一回事,而该不该收购却是另外一回事。毕竟沃尔沃只是千百个等待救命的品牌之一。沃尔沃为什么需要被救命?沃尔沃的价值在哪里?而吉利需要的又是什么?这些需求都能够彼此契合吗?李老板应该早有答案,但无聊的是会有很多人跟我一样焦虑,那可是花了大把大把的美金呢,嗯,看来我还是很尊重财富的。

这边还听得到李书福的心砰砰作响,那边又传来比亚迪对奔驰的迈巴赫这一品牌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想象一下,如果比亚迪的公关足够高明,他应该让这则新闻成为假新闻永远不要成真。但倘若这真是一条确凿的真新闻,那比亚迪的战略规划部门(我想说的是老板的智囊团队)是否该好好的劝一劝不差钱的王老板,将迈巴赫这样的品牌当作汽车品牌来思考,会是一个根本性的认知错误。

郭台铭跟我想的一样

不知道这则新闻是不是真的,星岛环球报道如下:

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连续第二年在股东会上重炮攻击对手比亚迪。他表示,因为比亚迪的抄袭让鸿海遭受了数百亿元损失,除了现在的法律动作外,也考虑在台湾提告。由于比亚迪等在手机市场强力竞争,鸿海大军也加速开往NB代工领域,近来传出鸿海NB研发团队成军进驻内湖原普立尔大楼。

我之所以贴过来,是因为要是郭台铭真的是这么说的,那么恭喜他,他和我对比亚迪的认识一模一样。郭台铭说,比亚迪窃取他的机密,没有行业道德。另外媒体解读到他还暗讽巴菲特老爷爷投资比亚迪是看中后面的政府资源。也就是说,郭台铭意指比亚迪不是一个靠正规手段在玩的企业,所以,他颇感不顺,不得不骂。不过我与郭台铭不一样的是,他出于经营与竞争的需求,而我纯属个人意见。
我不仇富,我仇恨的是自己还没有富起来。所以,我并不关注比亚迪是如何富起来,富到想造汽车,富到想造全世界最强的汽车品牌。就像郭台铭说的那样,泡泡吹的太大,就要看看是不是有问题。大家都欢迎小泡泡。

老是吹大泡泡,其实给自己的压力也很大。一个刚识得几个字的人立马觉得自己可以挑战颜真卿,创造出什么新的书法来,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大泡泡。从来没有做过一桌菜的小女子要烧满汉全席估计也不是几个人能够等得及的。即便让你比亚迪造出了什么6什么4的,难道那些比比亚迪起点还要高的汽车厂家都睡在那里等你跑过去不成?

我不是反对咱国家有厂子能干掉丰田或者本田啥的,我倒是强烈期待。不过,这个任务似乎也只能交给上汽或者其他大哥来完成才对,托付给你这个小弟,实在是让人顿觉咱中国人的轻浮来不是?咱中国人都是要面子的,你不能要咱全体中国人跟你背上一个虚妄的骂名啊!所以,那些喜欢说大话说空话的人和企业,在我看来,都是极其讨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