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处处都是不安全。我们并不想对周围的人都保持戒心,但说句实话,我们还是小心为妙。当然,在相对情况下,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立和安全的,除非你于某人来说有利可图,或者你这个人值得别人想方设法去冒一次险。对于那些该死的广告人而言,他们在满世界寻找消费者。
可惜,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不是上帝,我们只是一个被鱼饵不断引诱的猎物。自信一点来说,我们主观上决定着每一次消费,并尽量保证它足够的冷静和理智。但消费本身就是一种冲动的行为。即便抛开冲动这点个人原因不说,我们还在不知不觉中被人引诱着消费,假设你怀疑自己正在上钩,你是否还能从容处之?
转一则来自WSJ的视频,你会发现,那些出现在你眼前的网络广告似乎常常可以命中你的兴趣?其实这很少出于巧合,而是广告商根据你的爱好做了定向投放。《华尔街日报》的克里斯蒂娜·崔(Christina Tsuei)在这个视频中解释了广告商是如何通过你电脑上存储的cookies跟踪你的喜好的,并通过这些喜好,也就是你的隐私来运营着他们的生意。
必须老实点承认:我们是被跟踪了的一群人,因为我们有消费的能力。这听上去是一个让人无语的冷笑话。是的,劫匪不会去劫持一名乞丐,但不做乞丐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愿意给劫匪劫持。这种很拗口又很伤神的比喻并不会是你喜欢的,但却很形象生动。
也许,世上还是有一点良知的。就算是开发这类软件的技术员们也曾经在这些基本的问题上因那可怜少的良知而纠结过。譬如,在浏览器大战中,微软曾面临一个选择:是帮助用户保护他们的网上行为隐私,还是帮助广告商跟踪用户的喜好。但最终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微软还是推出了原本可以自动保护用户隐私的Internet Explorer 8.0浏览器,但现在,用户如果想让自己的上网记录不被跟踪,每次启动这款软件时都得打开一次隐私保护设置。这是一种不顾及用户感受的行为。可就是这种感受,又有多少个用户真正的了解过自己曾经可能该拥有的权利呢?
好吧,睁开眼睛推开窗户看一看吧,劫匪已经在门外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