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浪费就是做贡献

【2015030107】世界上有两种人,分为“说别人”时候的人和“过自己”时候的人。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这两种角色里无耻的转换而浑然不觉。

【2015030106】虽然不喜欢柴静,但不得不佩服她做的事,朋友圈被她的事刷屏,大家张嘴闭嘴就是雾霾、环境、口罩或者空气净化器。那么,从今天开始,看过这条片子的人就该少开车、少开空调、少出行、少……总之,少浪费点还是可以的,反正大家也做不出什么贡献。

【2015030105】劝朱注把压岁钱存起来,给他算账,3000元钱存一年的利息会有200多哦。他反问一句:是只剩200多了么?我有教他用这种说段子的方式去分析问题的么?

【2015030104】周六居然上班上课?父子俩都睡过头了,然后各种状况:没吃早饭、滴滴通知了几十辆出租车未果、好不容易上了公交,又在滴滴上被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司机投诉,那边刚下公交,朱注老师又电话过来狂批……坏事总是喜欢“凑”过来!

【2015030103】分享“免费”kindle电子书的两个非知名论坛可能是因为版权的问题宣布关停,从此少了几个闲逛的地方。不过,从这两处分享来的小两百本书何时可以看完呢?

【2015030102】Mac版微信已经粘贴不了从Pages里复制过来的文字?这意味着我不能舒服的发送长信息了。这算不算一个体验上的痛点?

【2015030101】如果不是传来小威胁又要动手术的消息,我都忘了阿森纳还有这位太子爷。针对我厂年年伤兵满营的状况,我只想问一声,贵厂队医还招人么?

玩不起的小品牌

以『环保』做品牌诉求,容易引发共鸣。但受众关注或认可的仅是“环保”本身。若指望大家从自己出发配合品牌去做点什么,该另当别论了。

就『阅读』而言,『电子书』或『纸质书』孰优孰劣?谁更合情合理?难有定论。有多少读者会为了环保只做一种选择?况且,这种『选择』真就合理了吗?

虽然『倒下的树』令人不安,但个人习惯难从品牌差遣。尤其是中小品牌、小品牌,你的创意诉求产生的共鸣越大,对你品牌直接的帮助就会越少。

看起来,只有超级品牌才有能力去玩这张牌。

不过,你怎么看呢?

举头三尺有神灵

OndAzul Foundation Turtle

OndAzul Foundation Bird

OndAzul Foundation Trash

我以前算是无神论,我父亲对我说,信一点鬼神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在谈论三观时,总有一个两段论,往往又总以“按唯心的说法”去表述自己。我不知道我纠结的性格是否根本就来自我父。

我开始相信举头三尺有神灵,是在我读初中时,大概十四、五岁的年纪。每晚下自习课之后,若没人同路回家,我总会按外婆的说法解开胸口第一个纽扣,然后又朝头上看看,仿佛看见了什么一样,更重要的是,心真的就能安定下来,再黑的路也敢去走。

渐渐长大之后,我对神灵的理解与认知也略有更新,但大致还是信一点也无妨的做派。走黑路的时候,也照例来个那样的仪式。

好在我们能开口表达,说点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事。对自己无法解释的或者无法更改的事,也能找点借口去遮掩。另一些遭遇杀戮无法言语的动物呢?另一些默默滋生无人代言的罪恶呢?另一些赖活在底层惶惶不见天日的人呢?它们又当如何?去信点什么呢?

今天发上一组某NGO组织关于环保的系列创意,呼吁看到的人爱护环境。但现实如文案一样无力:“Just because you’re far away, doesn’t mean it’s not happening”(大意是:仅仅因为你离我很远,但不意味着它没有发生)。我不客气的理解成:爱莫能助。这呼吁也一样无助。

这让我想起了“举头三尺有神灵”这样一句话,并把它作为这篇博客的标题。我知道的,对于如何触动你强大的内心,我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对于这句类似诅咒般的安慰,我们也都清楚,只是为了撇清自己罢了。

北方的霾

近期全国人民都关心的事情应该包括这桩,绝不输于让人心烦的傅苹女士血泪史。可北京远在北京,雾霾却已密布13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能遮住4个德国。

霾,语出《诗•邶风•终风》中的一句“终风且霾”。当代人非常有爱的将它译作“狂风席卷扬尘埃”,这豪气听上去与“醉卧沙场君莫笑”是一个意境,仔细想来倒也有几分“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哀!

若请公知们出面总结这局面如何造成,怕又是一场无休止的论战。斗嘴容易,却始终解决不了问题。换老百姓,就算将“霾”理解到“埋”的境界,也没几分现实教育意义。

大家都务实一点,可伸手去做的,无非是各种节约,各种环保。诸如电灯少开一盏,电脑少用一天,电话少打一会,出行尽量搭公交云云,能喊能做的也就这些,能做好能长久的却是个不小的考验。

可问题是,当真做好就能除根了吗?那些制造问题的家伙们哪里去了?他们是不是该负点责任,至少从现在起能被管理起来,不再犯错!

好吧,谈到治标又治本的问题,似乎又绕到另一件论战上去。我们吵吵了5000年,脑袋一代比一代糊涂,眼光一代比一代局限,莫说是北方的霾,即便是南方的雾,也迟早能蒙瞎我们的一双眼睛。

支持望江县叫停彭泽核电厂建设

无论出于什么动机,望江县还是做了一件于民有利的好事。在这个谈核色变的年代里,地方上少建一个核电站,民众们也就少一分安全隐患。我才不相信那些可行性报告上专门用来欺上瞒下的鬼话。

近日,安徽省望江县发文,以环保的理由,要求上级相关部门叫停江西省彭泽县核电厂项目的建设。在这之前,离望江县直线距离也不太远的东至吉阳核电厂,从2007年末的热闹筹备到如今的“默默无闻”,似乎留有三地政府利益博弈的印记(当然,这两个规模一致的项目不一定出自同一个提案)

自去年日本大地震后引发各地对核电展开讨论以来,我们的地方政府似乎也找到了一条“平衡”之道,在发展核电项目上,得之,解决就业,提振经济。不得,打环保牌,安抚民心。

而可能侥幸逃过一劫的民众却反应的过于乐观。征地建厂给予的经济补助,建厂开工后可能得到的工作机会,让身份角色也将发生转变的人们期盼已久。在这个连专家都不想搞清楚核电是个什么玩意儿的年代里,让底层民众不安的原因永远只有一个:贫穷。那种看不到尽头的贫穷才是耻辱,拿什么交换又有什么可畏?

彭泽县的民众或会用“羡慕、嫉妒、恨”来理解望江县的举动,而东至吉阳的农民工们仍然需要耐心的等候下去,来年一定要在家门口上班才行。

【每日论语】羊煤土气

谐音“扬眉吐气”,语出“鄂尔多斯超七千人资产过亿”,指那些依靠羊毛、煤炭、稀土、天然气等资源发财的家伙们,在鄂尔多斯,或在榆林,扬眉吐气道:“俺不穷了”。

古话说,“富贵在天”,但今人会有误解,以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生存哲理。其实,这“天”也不全在山山水水,个人的修为也是“天”,甚至更加重要。

假想下一百年之后以孙辈的情怀来追溯自己:我爷爷当年都如何如何发迹,你会喜欢听到哪种表述?最起码不该让子孙骂你连子孙饭都抢光了吧?

芳文感叹,这世上有优质的富豪,像乔布斯那样,用创意收获财富,更用创意改善生活。也有低劣的富豪,像煤老板那样,与子孙抢食,与环境为敌。可为什么你就只能做后一种呢?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为什么要环保

节约

那天有人问某教授,你是如何实践环保的。教授回答,我已经到了不需要靠汽车这些东西标榜自己的状态,所以,我每天上下班都是骑着我的小电驴。回答完之后,台下听众一顿热烈掌声。

很明显,这顿掌声献给“意外”。尽管很多人都明白这位教授的答案或许就应该与此类似(其他也无非散步、骑自行车、或坐公交等),但从教授口中说出,听众会得到一份认同,对于自身的猜测也能被印证,听众是激动的。而无论这位教授说的与实际上的情况有什么差异,大家都会给予“鼓励”,这种场景类似于好莱坞大片,某个小镜头里,人们情不自禁的报以掌声,用以渲染自己也有相同的价值观,这有点自私。

在这里,我并不是怀疑教授的诚实,也不怀疑听众的造作,我只是惊诧于我们的逻辑。如果一个刚刚吃饱穿暖的老百姓这么去做,大家会觉得应该的很,他们会想,你不这么做又能如何?而另一个年薪数十万,社会身份较高的人也这么做,大家就崇拜起来,他这么有能力还这么去做,真正值得学习。

于是,财富在评判道德的时候,成了一个重要的砝码。换你单独想这个问题,你必然反对。但似乎大家早已认定,人们获得财富之后的某些行为就是必然的,并把这种必然理解成一片淤泥。人们更喜欢淤泥中的莲藕,而不是清水里的红菱。

环保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标签,精英人士拼命往脸上去贴。但现实主义者终会发现,真正的环保要的是实际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实际影响的结果,而不是“环保”这个词汇延伸出的某些道具。

请问,我们为什么环保?我们要的结果是什么?

地球一小时

我记得我曾经参加过这个活动,但我昨天肯定没有,不是忘记了,而是真的没那么去做。尽管儿子的家庭作业里也有这个部分(学校该怎么传达这个“任务”,决定了孩子们对这件事的认知),但很明显,我们完成的不好。

我在“权衡”这样或那样的利弊,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处在一种纠结的状态里。如果你还没有孩子,你可能很难体会,同时如果你又不是天秤座,你就更难理解。我的解释只是说人的想法真的不同(星座或者孩子什么的借口,都是玩笑),但我会说出来,不怕你笑话。

形式上的东西,不能说不重要。只可惜这个公益活动已经沦落为又一个娱乐秀,不知不觉的被腐蚀,变了味。它会让我觉得如果要在这个时刻跟着大家去做点什么,其实只是证明自己已经丧失了思考和行动的独立性,而不是其他。同时,这种“参与”于自己而言,也没有实质上的帮助或改变,当你觉得你可以自觉的去做那些事情的时候。

我会感叹,原本是我们这种平凡人使得这样的活动有了意义 ,但却不幸被更具“传播”价值的娱乐分子(我早就觉得娱乐明星就是一些嗜血的寄生虫)掉了包,成了他们的新秀场。这让我鄙视和厌恶。你或许会说,他们也可以教育另一波人。但你会喜欢在看经典电影的时候插播广告吗?你为什么就不能理解另一波人是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被娱乐给强奸了?

……

就像我不能用文字完整和谐的表达我的真实想法一样,我也无法用语言清清楚楚的告诉孩子我的本意。我不能完全说我不是嫉妒这些家伙们,我也不知道怎么合适的表达我的厌恶。

或许,带着孩子去做,在平常时候多提醒一点,让行为成了习惯就好。

入住方舟酒店

对2012心有顾虑的人现在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我们一旦真的有了这样的“方舟酒店”,就不会像电影里表现的那么糟糕。这是俄罗斯建筑事务所“Remistudio”的设计作品,外形像是一个可以滚动的轮胎,既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扎根在陆地上。如果可以作为飞行器在空中悬浮,那就更加完美了。

方舟拥有自己的生物圈,可以自行产生水电,提供新鲜的水果,承受强烈震动等等,不过,这一切都取决于正常的物理条件,譬如有正常的阳光和水,一旦发生地球人难以想象的状况,如何应急可能也不敢多想。

好在方舟拥有足够让人放心的成本,如今能在上海买房的人就可以有经济能力入住方舟酒店。而且酒店建设周期比那些商品房要快上很多,三四个月的时间就能让你拥有一套灾难避风港。

至于那些买不起房的人,像我这样的,还是赶紧想想办法,是不是可以在方舟酒店边上搭上一个什么呢?比如一个小一点的轮胎屋,或者能防水的胶囊宾馆……

太阳风暴

太阳风暴
想必这两天,看过《2012》的人禁不住要回忆下电影里的细节,好好演练下如何化身男主角,携带家人逃离地球末日。听起来是天方夜谭,说起来也只是一个玩笑,但没人会认为电影里的情节不会真的发生,再加上我们的专家每每在出现状况之后,总是报喜不报忧,造成公众认知上的模糊,让人更加焦虑。好在也有一些杞人忧天的家伙,尽可能的将事情不好的方面也说出来,虽然恐怖了点,但心里有底,即便是错误的认识甚至极端的偏见,也比无知要强。

来自星岛的消息:“太阳风暴抵达地球,未对中国有明显影响”。按我的理解就是,太阳的能量增加已超过自身负荷,大约每11年会做一次自我调整,多余的能量被排放出来,形成太阳风暴,地球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归根结底是太阳的能量太多了。这符合中国人的“水满则溢”的说法。试想一个人精力旺盛点,其身边的朋友自然会多点麻烦事。

那么,太阳的能量是如何增加的呢?为什么会超出自身负荷?地球人有没有想过如何利用太阳能量为人类谋利益?这些问题的解答应该有利于我们如何应对“太阳风暴”,但最底线的一个问题依然还是:地球会不会毁灭?虽然早前科学家们也有判断:地球每2700万年就会经历一次物种大灭绝,从这个结论上说,人类起码还有1600万年的寿命。但这仅限于物种而言。对于物种存活的这片土地,地球本身是否会遭遇险境,要比1600万年以后人类会不会存在更为要紧。

好吧,我们宁可相信地球不会轻易被打垮。但太阳风暴的影响还是客观存在的,就已知的情况而言,频繁的太阳风暴会影响通讯、威胁卫星和破坏臭氧层。我们又应该做哪些防护措施呢?就算放弃抵抗,演练下在那种情况下如何生活也是很实际的一件事情。其他,诸如地磁冲击波、日冕喷发等术语也将闯入我们的无聊生活,公众有责任了解并掌握它可能带来的伤害会有哪些。但要记住,这种伤害不应该涉分地区,要知道,地球就是一个村,村东头受灾了,村西头会好过吗?

本文照片来自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