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桥

语出近年来陆续发生的各类塌桥事件。如广东九江大桥、湖南凤凰沱江大桥、杭州钱塘江三桥等。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我有点退步的认为,“市场经济”不如“计划经济”好。起码,市场经济多了个不讲良心的诱因。

桥者,水梁也。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说文解字》强调桥乃“骈”而非“独”,引申来讲,桥是一种沟通,修桥更需要同德同心同力。

但今日造桥,仅以赚钱获利为唯一目标,于是,低成本、粗制滥造成了必然。而附加之上的只有无尽无耻的“路桥费”。不客气的说,修桥者用桥“绑架”着民生来索取收益。

于是,大家就会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茅以升建的钱塘江大桥就可以“坚强”矗立74年呢?为什么赵州桥就可以存在1400年呢?

不是做不好,而是不愿意做好!这才是塌桥最可怕的原因。

如果说三聚氰胺毁了一代人的身体,那塌桥将会夺去一代人的信念。那种彼此之间尚未健全的互相信任的信念,也可能即将塌掉,且再找不到修复的办法。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二世

语出“洪晃将史家胡同归还外交部,称退出特权阶层”,人类各阶层的繁衍生息被冠上各类新词,如富二代、官二代、穷二代、农二代。“二世”是一种继承,也是佛家讲的前世与今生,可惜富富循环或者穷穷递进,都不是这个社会喜欢的结果。

佛家在《百喻经·父取耳珰喻》说到:“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名利故,造作戏论,言无二世,有二世。”我理解成这是佛要求特权阶层放弃特权。但你也知道,真正有信仰的人往往没有特权。

于是,我轻而易举的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富贵阶层才有“二世”之说,他们渴望能继承,被继承。而贫穷如我辈,到底也不希望下一代去过同样的生活,颠覆是必须的,“二世”之说就纯属巧合了。

对于那些自诩特权阶层又“大度”放下特权的人,我会鄙视。因为那被放弃的“特权”并不会让普通人获得更多的公平,这种放弃的意义除了能被理解成给自己立个贞洁牌坊之外,就只令围观者作呕了。

所以,我有理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去断定强盗们也有追求精神满足的需求。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及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缓刑

缓刑,语出各类刑事案件,如李昌奎奸杀案赛锐27刀杀人案等。自古以来“杀人偿命”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到了今时今日,竟有“借口”可用来逃脱惩罚。杀人者在享受法律“宽恕”的同时,法律又该怎样为受害者讨还一个公道?

缓刑,原意为放宽刑法。是古人治国十大良方之一。《周礼·地官·大司徒》中称:“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意思是说在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要多用用这些良方来救世治国。

可惜,有些人太过滥情,妄图用“缓刑”来粉饰太平,以标榜当前社会的文明程度。当新的游戏规则已超出民众理解能力范围的时候,摇旗呐喊者可有检讨自己的无耻?很明显,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精英式的欺瞒和诈骗

可惜的是,这帮站着说话不腰痛的人向来不喜欢换位思考,不喜欢具体的情感,甚至不喜欢当下的真实社会,他们习惯了在民众们一脸犹豫的时候,高喊几声口号,湮灭掉具体受害者的真实声音。

更可惜的是,原本很好的一剂治国良方,如今却让民众们产生恐慌。

大家都再猜测:当恶人们看到了法律的底牌,做起恶怎么不会更加放肆呢!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民俗

语出“吉林四平挖掘满族民俗资源 打造叶赫文化品牌”。各地为了发展经济,让物质“超速”提升却也费劲不少心机,淡定之后,脑袋活络的人玩起了“文化”牌。

于是只要提到“民俗”,必定是中国特色,必定是以精神文明带动物质文明的良性发展。然,多数地方将会为此付出代价。

民俗,指人民的风俗习惯。比如各地的方言、服饰、菜系算是民俗之一种。宋人范仲淹曾对民俗有过期许:“然后上下同心,致君亲如尧舜;中外有道,跻民俗於羲皇”(出自《睦州谢上表》)。范祖的话放到今天就是说,社会各阶层的人能同心协力,有一个共同目标,领头的人也有才有德,国内外关系又都能处理的妥妥当当,那这个社会就能共产主义了。

当然,范祖不是马克思,不懂得共产,但“共产”与“大同”的确算是相通的。

只可惜,如今的人玩起这“民俗”,都是半道起意的,没半点目标与理想。暂且拿来做个道具与外面换官位、换红利、换虚名、换热闹罢了。需知,没有教育和传承,只靠隔代嫁接,文化之根立于何处?

再想一想,上行下效,大家都谈务实,大的你做民俗搞经济搞政绩,小的我靠民俗赚点奶粉钱。一上一下,谁都没真正在乎过民俗是个什么东西?

结局必然悲催,乡风不存,民俗何依?我们得找个能依存的东西先!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衣锦还乡

语出“八成白领打算逃离京沪穗 为小孩读书举家回迁”,想当年诸位老乡离乡背井,可不是为了今日狼狈“逃离”,如果可以,谁不愿意衣锦还乡?

《旧唐书·姜暮传》中点明:“衣锦还乡,古人所尚。”意思是说,在外面混的,一定要搞点名堂出来。比如金钱财富,比如一官半职,比如买房置业等等。你得让别人看到你混的好才算心安。

尽管我对“八成”这样的高比例表示存疑,但大部分白领在京沪穗这样的高成本城市,距离有房有家的生活还很遥远却是现实。同时,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切身问题又步步逼近,前后夹击之下,有回乡之心倒也理智恰当。

好在大部分农民工的初衷仅仅是为了“打工赚钱”,让早年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而已。恰巧拜这些年经济腾飞所赐,这点期望已基本被满足。

再加上“吃亏是福”、“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家训又时时在耳边响起。这一来一往,最会算糊涂账的中国人就容易找到平衡。至于所谓的青春、奋斗、理想都只是生活富足之后的奢侈追求,抛开也罢。

至于我等连基本期望都未能实现的人,还是暂时的先漂着吧。背时之人也会有立命之道。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窃听

语出“《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停刊”,此事发生已有半月,但默多克最不愿意看到的故事到这两天才出现高潮。先是得力助手先后辞职,后是新闻集团市值缩水50亿美金之巨。谁能在这之前告诉我们,原来“窃听”的后果这么严重!

窃听,就是偷听。意指在没有得到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之下采用不合适的手段“获取”信息并将之“公布”与众。用“隔墙有耳”来解释,更适合国人国情,可叹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毁在这只“耳”上。

或可理解凡是当事人不愿意发布的信息都属于“被窃听”呢?媒体人若要就这个争论下去,恐怕得去学学媒介素养了。

问题是,英国的民众认为“窃听”是丑闻,而这家有着168年历史的老报纸因此停刊,就连东家新闻集团都背负上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放在国内又会如何?

当然,你也许会说,国内不会发生窃听丑闻,所有新闻用的都是新华社通稿 ,所有报道都会拿点公关公司的车马费,谁有那工夫去搞扯淡的“窃听”?

至于娱乐圈的八卦?谁真的在乎你是谁?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马赛克

语出“安徽卫视对新版《水浒》下‘禁酒令’”,这意味着在安徽台看新《水浒》,将会看到大段的马赛克。

中意于“马赛克”的肯定不看《水浒》,喜欢看《水浒》的也不一定要选择安徽卫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人,往往都有充足的理由证明自己不愚蠢。

马赛克,源于古希腊,本来只是一种装饰艺术。得益于发达的日本情色业,让这种艺术以另一种方式进入中国观众的认知。

作为电视画面的一种处理手法,马赛克恰当的保护了个人隐私。但大家对“遮羞布”后面的东东向来都心照不宣。其引导人类想象力的功能却得到另类发挥。

给追求纯洁的安徽卫视出个更好的主意:不如直接一点,除了片头、片尾和中间插播的广告之外,都打上马赛克。搞得好的话,你还不需要付电视剧版税呢!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三公

中央各部门正陆续向社会公布“三公”费用,这是近期媒体热衷的题材之一。

但民众们向来没有“监管”概念,更看不懂那些复杂的百分比其实际意义为何。如果只是简单的以数额多少来判定费用合理与否也说不过去。毕竟,该用的钱咱也省不得。

三公,意指“公务用车、公务出国及公务接待”。与史书上的“三公”(《尚书·周官》:官名,为太师、太傅、太保)完全不同,前者具体到事,后者具体到人。前者是花钱的理由,后者是治国的良方。前者是公务员们的福利,后者是民众们的希望。

不过,缺乏民众监管,就算勉强被公布费用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或者媒体该站出来,结合一些审计机构的专业力量,至少为民众来做一个粗略的判断。该用还是不该用,用多了还是用少了,一比较就有数了。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自卫

语出“路人遭遇酒后滋事持刀扎死人被控防卫过当”,原本安分过日子的老实人,结果却因他人的不法之举而承受牢狱之灾,这样的法律谁能遵守得起?

自卫不是暴力。就算是,用“暴力”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也没有错。连国与国之间都遵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基本,何况是人。

很明显,自卫不该扯上“过当”之说。试问下,哪一次被欺负而忍气吞声的人被社会追问过“防卫不力”的问题呢?既无“不力”,何来“过当”?

法律为何与情理不通?起不到惩恶扬善的作用,立法的人应该去反思。

我们不能阻止罪案的发生,但是,我们起码应该有权利及有能力不为“受害”付出更多代价。

罪恶若不止步,“自卫”何妨过当!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死魂灵

语出“广东787名‘死魂灵’混进新农保冒领38万养老金”,同期被曝出齐齐哈尔也有类似情况发生,不得不让人怀疑全国各地都“差不多”,只是我们知道或不知道而已。

排除恶意的占小便宜的少部分人之外,此事也反映出基层办事人员一向敷衍了事,在其位但不谋其政,食其禄却无忧可分,堪比死魂灵

“死魂灵”这一说法,出自俄罗斯作家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书中通过描述一个骗子贩卖已去世但没有被注销户口的农奴的故事,揭示了旧时俄罗斯官场腐败,处处充斥行尸走肉的社会现实。

尽管没人愿意看到这部略显夸张的作品的现实翻版,但中国式的“死魂灵”还是被揪了出来。或有不同之处,但死活有别,同样是“死”,哪里找什么高下贵贱?

当然,那些基层办事人员或者永远也无法理解如何不去敷衍与推脱,要么是群众呼声,要么是领导指示,前前后后,就是不干他的事。那一副委屈的小媳妇嘴脸,让人想去指责,都觉得自己过了分!

是的,你能对一个死人发什么火呢?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