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不想做事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11号,和欣欣约在奥特莱斯的星巴克,我随口一提,我在玩全民K歌的歌房,她不置可否。我猜,她想说“浪费时间”。

一开始的确如此,已经有很久找不到做事的感觉,从早到晚,不想读书,不想写字,不看阿森纳,不玩Football Manager,连最想见的人,都没想好如何去面对。没有做成一件完整的事,脑子里胡思乱想……过去那些对我有用的方法,全部失灵。我需要做点事,无论是什么,来沉淀这种混乱和零碎。

四月底,鬼使神差,在全民K歌上建歌房,开视频,唱粤语歌,像年轻时穿街过巷淘唱片那样,沉浸在各种好听的声音之中,假装生活依然美好。一切也算顺利,歌房被首页推荐,好声线接二连三,我从懒得领鲜花到用上K币,唱尽所有敢唱出口的粤语歌,成功地“浪费”掉两、三周的时间。

我知道这样下去行不通。我也去见老朋友们,尝试回归。

7号下午,见到崔莹。五年未见,她觉得我瘦了,虽然我体重增加了不少。合影时,我习惯性地吸了吸肚子,她笑我。临别前,她说,我们都要好好努力。

一个月前,她从爱丁堡回来,行程满满当当,深圳、济南、成都、北京……我们上一次见面,还是在2016年12月31日的上海红坊,赵敏也在。那时,我们对未来都非常乐观,打心底里的乐观。如果不是疫情,这几年,我们会多见几面,估计在杭州也能遇上吧。

崔莹从成都博物馆带回纪念卡送我,卡上有《山海经》里的几个神兽,我选了“鳌鱼”,一个龙头鱼身的家伙,多少年来,它的“鲤鱼跳龙门”故事,激励了不少痴心妄想的人,包括我。

我送她四本她自己的新书《访书记》(豆瓣9.1),方便她签送给朋友。新书刚上市时,我买来送给老师、慧萍和欣欣。欣欣读完,写了书评,没发给我。我无意中搜到,她才说,“啊,怎么被你发现了”。

隔天下午,见到段永朝、王俊秀、姜奇平、胡泳、马旗戟等前辈。每次来苇草智酷,都有回到教室的美好感觉。

去年九月,段老师启动“苇草半日读”,他说,“我们都老了,读书成了一种本能,所以,想跟年轻人一起读。要共鸣式阅读,不会为了读而读。”这是理由之一。他有一个90岁的朋友,有一天对他说,退休之后才发现的重要事,就是每天跟谁在一起。这是做读书会的第二个理由。这两个理由显得特别克制。

克制,是我最想修炼的个人品质之一。

另外,胡泳老师的新书《全球开放互联网的歧途》刚刚发布,当天,他分享“互联网大分裂”,他说,“安全观将主导世界”,数字疆界筑起了藩篱,过往二十五年的互联互通已然只是一个意外。1997年,胡泳翻译的《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蒂著)是中国互联网圈最重要的作品。我相信,他的新书也经得起时间检验。

听段永朝、胡泳说话,总是心平气和,只谈所思所知,不教人做什么,这是专家该有的模样,也是我努力要追求的。当晚回家,我反思,最近十年,我做了一些事,却又一事无成。难怪朋友问我,你是做什么的?我无从说起。

8号晚上,做梦。梦到一位有六年没见的朋友,找我喝酒,同行的,还有几个好像认识了许多年,却在现实里找不到依据的朋友。她带着一个大本子,密密麻麻写着许多字,除了几个熟悉的人名外,几乎没有完整通顺的语句,随处可见各种物理公式、数学方程和怪异的符号……2点多醒后,睡不着了。

我不能喝酒,不分颜色,一杯就醉,一醉就沉默,进入一个无声的世界,我不必思考任何问题,但又有足够的能量,在清醒后,让我面对所有问题。

微醺,是一种美好的状态,可以什么都不用做,也不必浪费太多的时间。人的一生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这样的时刻吧。

朱芳文
2023年5月15日北京

朱芳文:折了的芦苇 只因逆风而行

1/如果一个词,写不出一本书,它就不配成为一个词语。一个姓名亦是。

2/但发明汉字的人,却没留下千古名句。

3/折了的芦苇,只因逆风而行。它会思考,但不会选择。

4/你坚信的东西可以不变,但你到达的道路,时刻记得要调整。

5/保持沉默,沉默是金,除非言之有物。

6/故事,是说给别人听的,个人要追求的,是假设和实验。大胆假设,小心证伪。我们听故事,需要听到的,是别人的假设和实验。

7/“运气”是偶然的,是种豆得瓜。但人们惯于把运气包装成能力。运气奖赏在目标之外。故事都是运气。没有运气的,都叫事故。

8/但所谓运气,就是自己的弱点,不必经受考验。

9/知识是确定性的东西,而智慧是不确定性的东西。事故是知识,故事,是智慧。

10/“回忆”总是井井有条,“经历”却是乱七八糟。“回忆”是专门用来欺骗自己的故事。

11/“成功”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已是现实,若连“希望”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则是诸多互联网产品造孽了,比如抖音、头条,连希望也不给你。

12/远离没有希望的事物,是寻找希望的第一步。

作者:朱芳文/咖啡及阿森纳爱好者

朱芳文:我们的恋物式分裂

1/约会后,男子送女子回家,在公寓入口处,女士问,要进来喝杯咖啡吗?男子回答,“有个问题,我不喝咖啡。”她笑着反驳道:“那不是问题,我根本没有咖啡。”

2/当初,美国问欧洲小伙伴,“你们要考虑加入我们一起进攻伊拉克、寻找大规模杀伤力武器吗?”欧洲郑重回复道:“有个问题,我们没有寻找那种武器的设备。”美国佬不屑道:“没关系,伊拉克根本没有大规模杀伤力武器。”

3/在社会主义波兰,一位顾客走进商店,问道:“你们大概没有黄油卖吧,抑或你们有?”店员回答:“不好意思,可我们商店不是没黄油卖,而是没卫生纸卖。那个没有黄油卖的商店在马路对面。”

4/一战时,柏林的德国人给维也纳的奥地利人发送消息说,“在我们负责的前线,战事严峻但还不至于是灾难性的。”奥地利人对此回复道:“我们这里的情况是灾难性的,但不算严峻。”

5/在恩斯特·刘别谦的《妮诺契卡》中,男主造访一家咖啡馆,点了一杯不加奶油的咖啡。侍应生回答:“不好意思,我们的奶油用完了,我们只有牛奶。我能给你上一杯没有牛奶的咖啡吗?”

6/齐泽克认为侍应生的回答正确无比,因为,没有奶油的咖啡和没有牛奶的咖啡,不是同一种东西。你得不到的东西,是你得到的东西的一部份。当你不拥有(比如咖啡没有奶油或牛奶),你得到的不是零,而是另一种东西。

7/齐泽克是个讲段子的高手。上述所有段子,讲双重否定,讲意识形态,讲意识形态的恋物功能,讲恋物式分裂。

8/所谓恋物式分裂,即你知道一个事实,同时拒绝接受它。明知灾难即降,但不知怎的,就是不重视。试图通过恋物,制造一个拒绝接受真相的距离,以便不用认真面对事实。

9/穷忙的人,感受最深。一年忙到头,时间没了,钱也没了。装做忙,是穷人的恋物式分裂。

10/王顾左右而言他,不提供事实,铺天盖地的偏见和谎言,是当权者的恋物式分裂。

11/尚未获得世俗成功的一切项目,都是创业者的恋物式分裂。

12/名气、财富、消费、新闻、广场舞、微信、抖音……是普罗大众的恋物式分裂。

13/咖啡、阿森纳、阅读……是我特有的恋物式分裂。

14/事物是什么,很重要。事物不是什么,更重要。可恋,就好。

15/“理性来说”、“客观来说”这样的话,告诉我们:世界从未失去理性,只是不曾拥有过。

15/美国几十位精神病专家,在《纽约时报》发表公开信,声称特朗普有精神问题。这是谁的恋物式分裂?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颜值是内容的广告 我的视频号初体验

1/视频号是做第二个抖音,还是第二个YouTube?或者第一个视频号,未有定论。受时长限定,它目前更像抖音。

2/1分钟的短视频,用来叨逼叨,太长。用来讲故事,太短。被官方引导玩特效,玩模仿,注定审美疲劳,走进死胡同。

3/文字或视频,基本功用是为传递信息。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传递信息,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不能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它就无人喝彩。

4/短视频的短,谁规定必须是抖音的15秒,或者是视频号的1分钟?相对电影的长,10分钟算短。90~120分钟的电影,浓缩成9~12分钟的短视频,会不会废话更少,内容更富想象力,更宜于表演者发挥呢?

5/一个镜头3~5秒,去掉片头片尾各4秒,一分钟的短视频,可以有12~15个镜头。用来讲故事,1条不够,那就3条,3条不够,那就5条。成为微美剧,也不错。

6/Quibi算微美剧,它不同于抖音或视频号,好比《经济学人》不同于新浪博客。如果只有10分钟,我更愿意刷Quibi。能看到一线演员飙演技,谁在乎九流网红撕逼?

7/Quibi让我看到,短视频,最终属于会讲故事的人。它是电影人的浴火重生,不是媒体人的新瓶旧酒。是故事输出,不是观点输出;是原创,不是模仿。

8/视频号的几个用处:

a.广告,公众号导读或卖货导购;
b.纯内容,栏目化,小众;
c.私人记述,私密化,朋友圈。

9/头部视频号的流量,由机器模型分配。小玩家冷启动,靠朋友圈决定。不肯朋友圈求赞,就别玩视频号。好消息是,目前视频号前100账号,门槛是2万多粉丝。有10亿用户级的微信背书,未来可期,前100账号,2000万粉丝打底没问题。

10/视频号需关注点赞和评论。点赞意味着Vlog进入点赞者的视频号信息流,评论意味着内容或你本人激发出回馈。你在舞台上,灯光刺来,睁不开眼,只能通过掌声估算台下多少观众。10万赞Vlog可能已出现。

11/发视频号,多求赞。1000个点赞,就是1000次出圈的机会,赞是火种,有生命力。1000个粉,是死的,是冰冻的数字,好内容可以解冻。好内容,自然有人粉。内容好不好,也是相对而言。你喜欢杜甫,她喜欢鹿晗,各取所需,没有谁高谁低。

12/我相信,60秒的视频故事,是小内容团队的前途所在。视频号的选题能力,价值优于制作能力。坏消息是,目前看到的多数人的内容,不具备自动破圈的潜力。

13/有人问,为什么现在的视频号,全部是中年大叔。原因可能有二,第一,你的圈子里拿到视频号内测的,中年大叔居多。第二,中年大叔求赞破圈的决心和能力,还是令人敬畏的。

14/头条要求Vlogger必须真人露脸,我反对。起码我自己就喜欢颜值高的主播。换位思考,我是先看脸,再看内容。颜值是内容的广告。我不露脸,因为才华需要一点距离。像我这种没有观点没有露脸没有出声的三无风格,恐怕是令人不反感的。我先让观众不反感。

15/我的视频号,第一个栏目名叫#咖啡物语#。过去几年来,“咖啡物语”既是我打量生活、也是生活审视我的一面镜子。它帮我厘清:倾听、理解、表达,与不计较,该是我寻求的基本态度。此前,它以文字的形式,做了103期(延伸阅读),之后暂停。今次得以用视频的方式延续,既高兴,又忐忑,心里没底。

16/史蒂芬·平克在《风格感觉》中说,“所谓写作风格,说到底,不就是有效运用语词来吸引人类心灵的关注吗?”触及人类心灵,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拥抱。好的内容,犹如拥抱般温暖。视频内容,音乐要温暖,画面要温暖,字幕要温暖,要干干净净,要清清爽爽,别像得了牛皮癣的电线杆。

17/我用iMovie剪辑。常规工作有二:

a.素材归类:封面图、文案、视频及配乐;
b.制作:导入素材到iMovie,按格式添加封面、背景、视频、文案等,分离视频里的音频,参考内容及音乐节奏剪辑,输出。等等。

18/附上我的视频号,欢迎关注。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三人行 我做你师

1/能把一件事给人教明白,算你真的懂。从学习效率来看,“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如“三人行我做你师”。也许,那些没一点实战经验也敢开课误人的专家们,自信心就是这样来的。

2/虽然我自己不喜欢,但还是得承认,适当的吹牛逼,对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是有“提升”价值的。有些人缺少辨识是非的能力,容易被虚假的修饰所吸引。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吹牛逼的人,自己首先别相信。不然的话,注定是悲剧。

3/有时候,我们唯一的错,就是太拿自己当回事了,把对自己的爱,当成了一种迷恋。

4/迷恋和爱,区别在于,爱是相信一个人是不完美的,但你依然喜欢他。迷恋是,因为你喜欢他,所以他是绝对完美的。

5/迷恋自己,会变成井底之蛙。迷恋别人,会沦为乌合之众。

6/说杨坤Diss刘德华,这事到华仔那儿,顶多一笑了之。但粉丝们不肯放手。抖音上回击杨坤,只是说来说去,也没说个所以然,连杨坤说的“严格意义上的歌手”究竟是什么样的,都没讨论清楚,就用刘德华有多红来证明杨坤的说法有多荒诞。这才是这件事真正搞笑的地方。

7/这件事比较好的讨论方法,应该分三步。第一步,问问杨坤,严格意义上的歌手,是什么标准?比如,是不是词曲编奏全能。第二步,刘德华不符合哪些要求,比如不会作曲不会弹乐器,第三步,所以,你有这样的结论。

8/当然,这三步做到了,就会有更多人骂杨坤了。因为,你的逻辑是对的。逻辑对,更可怕,更诛心。

9/当然,杨坤Diss刘德华,是杨坤的自由。华仔的粉丝Diss杨坤也是他们的自由。大家都在行驶自由言论的权利,极好。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每日更新的视频号

不要依赖别人的认知前进

1/1960年代,神经科学家麦克连提出三脑一体模型,将人脑分成三层,分别是自动化历程(第一层)、情绪(第二层)和认知(第三层),第三层对其他两层的影响,是人之行为的关键。问题在于,许多人被别人的第三层所影响,自己的,根本不用。

2/麦克连强调,模型是一种隐喻。何为“隐喻”?A. Richards在《修辞的哲学》(1936)中指出,隐喻的组成有三部分:a、喻体Tenor,指作者欲描述之主题;b、喻依(vehicle),指的是用来描述意义的凭借;c、喻词,指用来连结喻体和喻依的补助词。

3/举例,“人生如戏”,即,“人生”为喻体,“戏”为喻依,“如”为喻词。再举例,“让子弹飞一会儿”,就是一句绝佳的隐喻,每个不依赖假新闻的人,都该记住它。

4/如果你掌握了5000个常用的汉字,阅读时,就不用查字典。如果你读过100本重要的书,再读其他书,就不会觉得累。如果你的拳头足够快足够准足够硬,你就不在乎自己是哪门哪派。在痛苦中学习(Pathemata mathemata),苦是为了寻求独立思考。

5/你的学习,是拥抱生活的心态,还是应付生活的手段?主动或被动,结局不同。永不停止学习吧,因为,生活时时刻刻教你做人。

6/所谓有勇气,就是指适可而止的思考,快速的行动,理智的纠错,以及再做一次。反之,则是懦弱。所谓有见识,就是相信水滴石穿。

7/我们不能指望一个病人,从病榻上一跃而起,去拿一个马拉松冠军。但是,我们为何要指望一个没有认知思考能力的人,能看清楚这个社会的真实一面呢?所谓希望,大致就是相信“不可能成为可能”。

8/黑格尔在《历史哲学》里,介绍他了解的中国(清朝)和中国人,他说,“…大家既然没有荣誉心,人与人之间又没有一种个人的权利,自贬自抑的意识便积极通行,这种意识又很容易变为极度的自暴自弃…便造成了中国人极大的不道德。”今天看,一切没变。对照一下两岸关系,若非担心日美同盟,我们的吃相便不必斯文。小英看懂了,怎么做怎么说都任意。可悲的是两岸百姓,一个想打,留岛不留人。一个什么都想要,既要命,也要占便宜,还想一切照旧。平头百姓,既没勇气,又没见识,互相伤害,还自鸣得意。

9/关于微信影音号,记录如下:

a.通过关系,开通微信影音号。原以为全部放开,没想到,有的号连评论、关注、转发的功能都没有。可以说微信很谨慎,也可以说,在视频内容DIY这条路上,微信把握不大,支持也不多,竖屏比抖音难看多了。或者,影音号就像它的名字,是为电影和音乐工作者服务的?在视频内容上,电影和音乐可能是最高点吧。中年大叔露一辈子的脸,点击量也不如某个女演员撒一次娇来的激励人心。

b.影音号的人说,其流量由机器模型分配。他说的是头部号。至于小玩家冷启动,还是靠朋友圈决定。好消息是,目前影音号前100账号,门槛是2万多粉丝。有10亿用户级的微信未来可期,前100账号,2000万粉丝打底没问题吧?坏消息是,目前看到的多数人的内容,不具备破圈的潜力,如果能,那个博主在别的平台也能火。

c.之前用过一次iMovie,不熟。这次用了两个小时,搞清楚怎么弄,接连做了4条视频,换个形式推广我的“咖啡物语”。朋友说,我可以做咖啡诗人,这种说法,既对不起咖啡人,也对不起诗人,我就是个编辑。

d.通过关系,各路朋友总赞300余次,关注人数破100,达到基本认证要求。但想完成认证,除非关注人数达到10万,这才是机器模型流量池的门票。

e.必须承认,我做影音号,心态挺卑微,像玩电子游戏,人少的时候弄弄还可以。人一多,尤其是人民币玩家进场,只能一边歇着了。不过,我相信,60秒的视频好故事,是小内容团队的前途所在。

10/陪注哥走路,聊《指环王》,他欣赏弗罗多内心强大。在我看来,注哥的内心,是真实的强大。他还缺点勇气和见识,但他也意识到,他就是一只搬沙子盖金字塔的小蚂蚁。知道自己是什么,要做什么,很重要。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此刻更需保持身心健康

1/听闻美国国务院督促撤侨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难道是要打仗吗?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战争。死于病毒,怪自己身体不够健康。死于战争,只能怪某些人心理不够健康。

2/3月31日,《旧金山纪事报》发表克罗泽写给五角大楼的一封4页信,信中提到,美国航空母舰罗斯福号上近5000人员正面临新冠疫情威胁。克罗泽要求国防部允许士兵们上岸进行两周隔离,免受“不必要的风险”。4月2日,美国防部以处理通讯不当为由,将罗斯福号舰长克罗泽撤职。5日,《纽约时报》报道,克罗泽的检测结果呈阳性,确诊感染COVID-19……若将此事拍成电影,大概与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光荣之路》差不多。每个人眼中都有“不必要的风险”,官僚在乎面子,士兵在乎忠诚,将军在乎责任,每个人的定义都不相同。所谓普世的价值观,比如生命无价,即便是在全人类共同的风险面前,也是不成立的。这很讽刺。

3/前两天,某个汇聚诸多咖啡馆主的微信群里,有个台胞发了一张图,内容是提醒疫情之下做清明不要掉以轻心。只是“不幸”提到“武汉肺炎”四个字,立马被大陆同胞回怼。有人以“习惯叫法”为其开脱,也有人骂他别用自己的习惯去挑战别人的不习惯。这台胞最后说句,“不好意思。没别的意思。是我没想到别的。你们也不要再讨论了。对在意的人我对不起。”疫情发生以来,两岸之间的误会,已越来越深。彼此的气味,越来越不相投,一边是高涨的受害者心态,一边是酸溜溜的岛民思维,大家早已互相瞧不起。加上对岸此前拒绝口罩出口大陆,近日又决定捐1000万只口罩到欧美等地,大陆民间对台湾的反感,可能到了历史最坏时刻。两岸近年必有一战,也不再只是设想。至于两岸之间的经济,应该会越来越坏吧。

4/老弟要我帮他留意熔喷布货源。他在怀宁跟人合伙做口罩,缺熔喷布。现在做口罩的生产线,尽管每条从3万元狂升到30万,但高河街上走错路都看得到。市场需求大了,熔喷布也就奇货可居,市场行情从每吨3万元飙涨至48万元,中间商赚的差价,一年抵过十年。资质这块,中国人向来最聪明,都是挂靠,被挂靠的厂商,啥事不用干,每只口罩躺赚1毛,一条线一天保底6万只。整个高河街上的产量,一天随随便便5、600万只,就有5、60万元是用来孝敬资质的。钱,对这些人来说,好赚。真没想到,怀宁一天的产量,就能超过台湾。

5/学宗大哥在微信群里分享他的经历,有几点在好事者听来,比较好玩:1、清华大学的本科老师,就是高中老师2.0,升级版,不合适出现在大学校园。英美启发式教学很有用;2、一个人真有赚钱的本事,肯定是先赚到钱,再写书收割一波韭菜。书出来之后,方法也就不管用了。学人赚钱,不可能;3、对强者要质疑,对弱者要悲悯,对差不多的人要尊重。我们对弱者悲悯的太少,对强者服从的太多,对差不多的人多是老死不相往来。学宗大哥15岁念清华,他的批评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6/3号下午,老师找我,“给我地址。我送你一个homepod。”我先给地址,再问“homepod是什么东西?”我的确不知道,听也没听过。老师发来网址,原来是苹果的产品,价格要2299元。我说“这个太贵了吧”,他回我,“你值得拥有”。4号一早,顺丰送到。老师问,“听上了”。我回,“音质很赞,听无损像在电影院。”但我也有问题,找不到用ipad控制的办法,老师教我,“只要在同一个wifi下,就能播放。”我的路由器有问题,重启路由器,再重置一回homepod,能直接播放其他播放器里的音乐。晚点,我看到推特上,老师发动态说,“你连自己家局域网都管不好,还管什么公司?你连别人用安卓手机都不能容忍,还谈什么民主?”当然,他不是说给我听的。

7/自我批评叫上进,批评别人叫抬杠。批评母国的领导人,叫民主,是权利。批评外国的领导人,叫偏见,是没教养。对任何一个人而言,可以有自己的认知,但需尊重别人的认知。管好自己,不仅仅是教你自私,还要叫你有道德。

8/据说,卢浮宫被观看次数最多的画作是“蒙娜·丽莎”,而卢浮宫被参观次数最多的地方,是存放该画作的房间,1911年,“蒙娜·丽莎”被盗,世人闻讯,蜂拥而至,只为一睹被盗后空空如也的样子。

9/《自私的基因》作者道金斯乐观的问:“击败毒性更强的Covid-19,需付诸巨大努力,而这种努力能否带来一个幸运的附加收益,即普通感冒会被终结?”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朱芳文:如何减少垃圾信息的污染


1/朋友圈有篇《大西洋月刊》的文章,是《环球时报》的译本,我找到原文,借着谷歌翻译,重新整理一遍(延伸阅读:新译本)。再看字数,比环时译稿多出近2000字。对《环球时报》的不信任,是对《大西洋月刊》的基本尊重。

2/《纽约客》刊文,担心“冠状病毒时代新闻的命运”。疫情之下,社会动荡,新闻业难免萌生一丝悲凉。可预见的经济停滞,及可预见的信息混乱。让新闻业进退两难。任何一家媒体,无论靠广告过日子,还是开设付费墙,都无法确定下一步去往何处。难就难在:用什么样的方式,低成本高效率的,为更多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如果狭隘地框定新闻自由是制度,信息自由是资讯获取及分辨的能力。那新闻自由与信息自由,便是两件事(其实两者互有关联)。普通读者对前者无能为力,对后者却不屑一顾。此刻我想讨论的,是狭义的信息自由。

4/我们总说,信息时代,信息大爆炸,实际上,只有垃圾信息大爆炸。有价值的信息,依然稀缺,只是,或滞流在某个阶层,不能下潜,或被束之高阁,乏人问津。

5/《卫报》前总编辑艾伦·罗斯布里奇指出,“最好的信息,仅限于那些可以付费的人,而其余的读者则以垃圾信息为回报。” 诡异的是,我们向来担心垃圾食品对身体的残害,却从不在意垃圾信息对思想的污染。

6/据FIPP《2019 Global Digital Subscription 》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数字媒体的付费订户仅3000万人(每1万个人当中,有43人付费阅读)。相比之下,全球每年有超过11亿人,在数字游戏中花钱花时间,即便搭上家庭不睦的风险,也不畏惧。

7/身体健康与否,不是医院和医生的职责。认知高低与否,不是学校和老师的义务。信息自由与否,不是媒体与记者的工作。医生只能顾全最配合的病人,老师更愿意教好会考试的学生,记者只能给出一部分的事实。其余的,都要靠自己,无论你觉不觉得重要,它都很重要。

8/在影片《追风筝的人》里,男主的父亲说:“世上只有‘偷窃’这一种罪恶,别的,都是它的变体。”这句箴言,请谨记。

9/付费墙,不该是媒体的门槛,更不该是读者的借口。如果各位赞成偷窃是罪的话,也理当拒绝免费的、血淋淋的高价值信息。任何一篇有质量的报道或写作,都需倾注无数时间、心血,甚至生命。为作者和编辑的劳动付费,天经地义。幻想免费,无异于认同偷窃。

10/看数字媒体的年订阅费用,《纽约时报》96美元,《纽约客》99.99美元,《经济学人》275欧元,《华盛顿邮报》需29美元,财新网498元人民币、FT中文网258元……这点钱,够三四个人一顿饭,或者一条香烟。

11/对《环球时报》的不信任,不是天生的,是对传染病或者垃圾食品的简单反射。不然,它为什么会阉割一篇外国同行的报道?

12/越有价值的信息,越要花钱花时间。能轻易得到的,或者轻易读懂的,都是无用的口水(包括本文,除非赞赏)。

13/远离垃圾信息,拥抱有价值信息。花点钱,买点自由。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朱芳文:在自我意识不全时……

1/电影《超脱》,指出教育与成长的关键,在于建立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不全的人,不仅身处悲苦不可自拔,还会给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

2/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像一张三条腿的板凳,相互制约,缺一不可。比如,自省能力强的人,自我认识相对充分,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自尊心强或者自卑感浓郁的人,其自我体验丰富,也有利于自我重新认识。有好习惯,勤于自律的人,便是自我控制做的好,甚至能重新定义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

3/每个人都具备的成分,只能在练习与精进上分出高低。一个人自我意识不足,往往与自我意识过剩相伴。无知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无知。自卑是因为把玻璃心当成了自尊心。自我意识不足的人,不可能具备良好的判断力。

4/如果张文宏说,对新冠零号病人的判断,他“只认证据”,只认“我们自己做出来的基因测序结果”。那我们这些缺失判断力的普通人,只该相信张文宏们,等证据,等测序结果。其他人的话,一概不必信。因为,他们想让你相信的,肯定不是他们自己解释不清的。

5/香港演员黄秋生针对钟南山“新冠不一定起源于武汉”的说法,在脸书上表达反对意见,被国内网友怒怼。钟、黄皆是公众人物,经得起公众检讨,无论褒贬,无论有多么欠缺判断能力。

@黄秋生:“你可以话唔一定于武汉,没有证据。这是科学问题。但可惜这个科学家这次不够科学。流于片面。相反角度,有证据不一定于武汉吗?既然不一定于武汉,亦不一定不是源于武汉,在没有确实证据前,作为一个科学家,这样的观点是武断的,是片面的,更是不科学的。在科学上,我们虽然不知道是否源自武汉,但根据事实,肯定是发扬自武汉。所以是否源自武汉,对世人来说已不重要,大家都知道,称之为武汉肺炎,或中国肺炎。科学家的责任在于寻找真实,不在于玩弄言词。这是科学问题,更是人格问题。”

6/先厘清事实,再讨论观点。顺序不可错。事实是什么,观察角度可否协调一致,你相信新华社,他相信《纽约时报》。少数人两者都相信,两者又都不信。显然,这样的自我意识才健康,不偏听不偏信,不是故事里最聪明的人常做的事吗?

7/看一个人,普通人看“得到”了什么,少数人看“贡献”了什么。张文宏贡献了科学的态度,钟南山贡献了某种安全感,黄秋生贡献了另一个角度,网友们贡献了口水。张文宏得到了信任,钟南山得到了尊重,黄秋生得到了辱骂,网友们得到了一个人、一尊神和一个鬼。

8/相信每个人都有善意,但也别迷信每个人都善良。你不可能成为媒体报道里的任一典范,连他们自己都不像媒体报道里的他们。

9/艾莲教费曼写毛笔字,费曼感叹,“美学的规律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我不能定义它。因为我不能定义它,我就不承认它的存在。可事实上,从刚才的经历中我领悟到它是存在的。”自我认识健全的人,很容易修正自我体验的不足。不固执不钻牛角尖,善于改正。

10/自我意识健全与否,未必符合二八法则。但想达到1%的最高水平,就不要指望99%的人了解您。以与众不同的方式自省、思考,建立自己的意识,比在乎别人怎么想更重要。

11/托尼·凯耶在影片《超脱》中,给出培养自我意识的药方:多读书,多思考,多贡献,多互动。兼信兼疑,超脱自我。

12/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常态,不是病态。边学习边改正,就够了。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你的“片刻”值多少钱?

1/一个片刻约3秒,人的一生有6亿个片刻。贝佐斯的个人财富有9800亿人民币(此次疫情不知缩水多少),他的一个片刻价值1633.33元。假设,你的每个片刻价值1元钱,你有6个亿,会如何分配?

2/片刻,是时间,是金钱,是付出,是关系远近,也是自我认同。时间,是我们的唯一资产,片刻,是资产变现之门。此刻,你正在做什么?有没有增量收获?是否符合你的长期主义路线?能否丰富你的多元知识结构?能否帮你归零到万事万物的第一性再出发?

3/有许多博文作者,喜欢标注本文多少字,阅读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大概是注意到时间的价值,不过,字数多少与文字质量没关系;阅读时间,因人而异,既没标准答案,也不意味着什么。如果一定要标注,不如说,写作花了多少时间,采访了多少人,阅读了多少素材,写了几稿……起码,让读者了解你的幸苦。

4/有几种人,我需要避开:满满负能量的,在Mac上用win的,在朋友圈里频繁发自拍的庸脂俗粉。他们都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可能珍惜你的时间。

5/同是懒惰,人与人之间不一样,有的人是脂肪渐增导致嗜睡,有的人是只专注最重要的人和事。后者试图珍惜每个片刻。前者看不懂后者。

6/推上,我分类关注,有两类。一类,写的是抱怨、怀疑和鄙视。另一类,写事实、观察和建议。不是能力高低的区别,是出发点不同。有的洞穴里,有的在天空中。在洞穴里的,一生就是一天。在天空中的,每一天都是新一天。

7/世上的人,或许只需分两个阵营,一个叫利益,一个叫理想。没有对错,只是选择。利益阵营的人更团结,理想阵营的人更散漫。散漫的,想拼合起来,尤其费力费时。

8/人们为了理想,有争议,不是因为我们不同,而是想与众不同。但真正不同的,正是每一刻。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