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汉字的理解 还是太浅薄

颠倒汉字的顺序,不影响阅读与理解吗?

其实不是,阅读与理解是两件事。你把汉字当成一张拼图的一块碎片,无需拼出完整的拼图,也能认出它大概是什么。前提是,你脑子里得先有那张完整的图。

如果你从书里读到“日斜奏罢长杨赋”,不继续往下看,也知道下面要写“闲拂尘埃看画墙”,哪怕它写成“闲敲棋子落灯花”。其实,你并没有阅读并理解它,你只是学过并记住它了。如果你是第一次读,一字一字念“日斜奏罢长杨赋”或“日斜奏赋长杨罢”,你还是会发现意思是不同的,毕竟,文字的顺序变了。

再换其他类型的文字,比如哈耶克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或者维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里的任意一段,别说颠倒顺序了,即便是完整的一段,你反复阅读,仔细咀嚼,也不一定能明白它是什么意思。这才是事实,首先,你不曾记忆过完整的那一段。其次,我们的理解能力,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好。

所以,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字,没神奇到可以胡乱使用,我们也没能耐到随意发挥。

找你妹也可以有童趣

朱注告诉我,他们学校流行一个叫做“找你妹”的新游戏!你知道的,做家长的听到这个难免有点头大,仔细盘问是少不了的。

听完朱注的解释,“找你妹”应该只是一个用姓名做谜底,逆向问问题的游戏。比方说某同学名叫张博学,有同学提出问题:“谁是小博士”?其他同学都可抢答,答案自然是那位张博学,谁让他名字里有一个“博”字呢?

听上去,朱注很喜欢这个游戏,只是名字太过狗血,不知道是哪位家长的杰作,居然流行到小学三年级来。朱注跟我提的时候,我居然还用“捉迷藏啊?他们又没有妹妹可以找?”这样的话题去遮遮掩掩,有我这样的爹,孩子怎么单纯的起来。

不过,我还是不客气的劝了劝朱注:这个游戏,你玩起来是不是不合适啊?朱注反问我:你以为他们会问“谁是猪吗?”他们只会问“这个学校最受注意的人是谁?”哦,卖泪滴嘎嘎,好有爱好纯洁的同学,我喜欢。

是不是可以理解,大人们在糟践中文的时候,孩子们却在用童心童趣维护着它呢?嗯,不多想,这事情想多了无益。

还是祝大家周末愉快吧,不晓得定休假政策的是谁,岂是一句脑残便可骂翻的?瞧,我又没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