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腔

装笔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困扰过我,无非是对农民身份的眷恋,对于城市身份的鄙视,以及,更重要的,我想去纠正别人眼中的我真的很在意农民身份,这就是无意义的困扰,时常检讨自己有没装过,怎么装的,装到什么程度,一一分解开让自己知道。

昨天,我又听@司马平邦分析所谓的精英腔,于此,我又开始担心。精英腔或可理解成装笔的另一种形式。

@司马平邦:现在的网上邪气四溢,全缘于正气不扶,人们以叽叽歪歪的精英腔为荣,不管是鸡蛋还是土豆都要挑出两根骨头,没有骨头恨不得塞进两根再挑出来,这是病,虽然它多少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病,但自己的病还得自己治,因为没人会替你去病死,如果你不想跟着这个患病的社会一齐死的话。

于是连同我所知道的人与事联想起来,会发现这种精英腔确实流行的很。无论是报纸评论,还是杂志专栏,或者个人博客,尤其是在大大小小的微博上,“批判”是行文表意的目的,精英们将自己放在围观者的立场上,去评述别家的事,若真是别家,倒也还好,毕竟热心于跟自己无关的事,也能称作公益。问题是,他批判的反而拉底了他的道德底线。

随意举个例子(对高晓松有点残忍),高晓松醉驾前对药家鑫案表达过批判,结果他也犯了其中的一件错。原本站在道德高地的批判者,见到犯错者的错误被社会容忍并符合他的心理预期的时候,他也许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标准。当然,我说的可能极端。

我只是被提醒这种精英腔的坏处来,一则精英腔无人去听,听不进去,自我站队成两个世界的人没有沟通的基础。另一种精英腔会将精英层带进一个死胡同,那就是每日里思考的不是改良,而是批评。一个充斥批评而无建言的社会,人们该往哪里走?

我当自己也有这个毛病,从今天开始起,我会改。

【每日论语】和谐

语出“河蟹”,谨以此篇悼念又一家可能已被河蟹的网站及无数家已经被河蟹的网站。当良心与责任心需要付出额外代价的时候,悲哀的人一定不会觉得羞耻。

和谐,意指“使和睦协调”,词出司马光《瞽叟杀人》:“所贵於舜者,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

司马光提倡的是“百善孝为先”,也对也不对,尽孝必然使得家庭和睦,但“家和”不一定能“社会和”,如果不能正确的看待“别家的和”的话。所以我更喜欢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来解释,也就是说,和谐就是包容异己,允许有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行为存在。包容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但今日之社会,河蟹横行,肆意践踏民意,甚至让我等屁民,不知民意何在,将原本属于大家的声音变成一个个无力的呐喊,成了一群被割裂开的精神病人。无语的围观者和失语的呐喊者隔着高墙,对空长叹。

芳文点评

墙外花开墙内烦

河蟹翻墙为谁忙

始皇功劳大过你

仓颉岂容尔猖狂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中国梦

当我来到上海的时候,我认为自己只是来混口饭吃,像我的老乡一样,每年混个万把块钱回家过年,第二年也是如此,直到娶妻生子,再把儿子养大,延续下一个轮回……

这样的认知来自于某种遗传,我不确定。但我会固执的认为,这就是我的路。生活就是这样,无论你有多少条路,你都得选择一条去走。即便如此,我还是保留了某种幻想,可以称之为“梦”的东西:我很想“了解一个真实的自己”,与贵贱、贫富、得失、生死无关。

我一边走着,一边幻想(不是思考,我不认为我懂得思考)着一个真实的自己,此刻的我,反而成了一个虚假的人。我会抑制不满去接受一些事,这算不算虚假?我会与不喜欢的人交往,这算不算虚假?我会做没有前途的事但还假装乐观,这算不算虚假?

了解一个真实的自己,就已将我搞得狼狈不堪。若想了解一个真实的国家,那又会有怎样的遭遇?这种幻想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但有一点我很清楚,如果我不在意真实的话,虚假的事也无关紧要。

于是我觉得“我”与这个国度的关系不大。我们只是一群吹气球的小孩,在每个气球里放一个自己的梦,然后用力将它吹大,越吹越大,慢慢的更大的开始占用更多的空间,到最后大气球将小气球压碎,碎片连同那个梦与空气混在一起,不知所终。

我承认我就是被压碎的亿万个中的一个,但这没什么可丢脸的,甚至我都没有想过去寻回。因为,那才是现实。

这是一个无梦的国度。

【每日论语】排挤

语出“安庆ATG资深员工受领导排挤跳楼死”,感叹死者轻率的同时,更加畏惧“排挤”的力量。

排挤,意指利用势力或手段使他人失去地位或利益。词出《史记·酷吏列传》:“已而汤为廷尉,治淮南狱,排挤庄助。”清人徐士銮解释的更为透彻:“小人躁进,是必排挤;至於排挤,则不问人之贤否。”

受排挤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与大环境不合。大环境里要求你谄上欺下,或许你可以不欺下,但若你连谄上都不会,如何带你玩转办公室?

在职场里遇到小人,有本事或者没本事,就成了看脸色的事。但能够受到排挤的人,多少有点能力,而有才能的人一般都又有点个性,于是,排挤似乎成了职场里不可“避免”的手段。

排挤的力量,古人也早有判断,宋代陆游说,“睚眦见憎,本出一朝之忿;排挤尽力,几如九世之仇。”也就是说本来只是一点小怨恨,但日积月累之后,就像有了深仇大恨一般。

围观者感叹:悲哀的不仅是身死,更是心死。死者如何会认为死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但这社会让死者失望,却是一定了的。

芳文点评:
职场烦心事
无非得与失
受人排挤时
利弊要分清
可让三分功
岂可夺你命
万恶终有报
人善是正道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僵尸末日

看过《暮光之城》吗?可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僵尸都会像卡伦医生一家那样与人为善,起码美国政府不相信。近日,美国人得到了政府发布的一份僵尸预警指南,被告诫如何面对僵尸。

也有媒体指出,这份写在官方网站上日志里提到的具体应对措施与面对飓风、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等有类似的地方,无外乎准备好充足的食品和水、规划好逃离路线,到僵尸找不到的地方等等,让人怀疑是不是用错了词?有与僵尸类似的其他词吗?

日志中还提到“僵尸风靡流行文化”,我不是很理解,对照全球各地的僵尸题材影片,似乎又有点懂,或许,僵尸是一种发泄方式?总之,我不能以中国人的思维去看待这件事情,据说美国可能有1/3的人迷信鬼魂。

但中国也有人信,只是大家不说出来而已。因为只要你稍一表现,就会被讥笑为封建、迷信、旧社会的残毒。甚至还被打压、围攻。瞧,这社会的素养还是少了点。

最近在广东高州某小学,就发生了两任校长请风水师驱鬼的新闻。起因来自两起该校学生在校园外遭遇的不幸。校长“为了学生好”请来风水师驱鬼,结果却遭到了媒体及围观者的一致谴责。

校长的初衷是善意的,看风水是实现其初衷的方式之一,有何不可?南都的记者甚至还去追问这件事对学生们的影响,在我看来,这位记者的脑袋已经被各种科学洗了个干干净净,却忘记了玄学也是门学问。

从中,大家也可以看到中外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其实就来自于某种压抑。包容(而不是迷信)鬼魂的人大多是出于对灵魂的敬畏,而这种敬畏,可以让人摆脱莫名的压抑。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鬼魂这样的事不存在,说一说或者去做一做,又会对社会有怎样的危害呢?

但很明显,记者们需要的只是谴责,而不是带有包容精神的批判。

【每日论语】低叹生活

语出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第四部),刘大脑袋向妻子抱怨,每日过的是“低声叹气”的日子,简称“低叹生活”。自嘲中略带伤感。

“低声叹气”应为“唉声叹气”,词出《红楼梦》第三三回:“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唉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意指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声。

具体案例太多,如药家鑫案、韩方奕案、田厚波案,看客可一一对照。

芳文点评:
低叹非低碳
位低者而叹
位高者则悍
围观者求稳
围观者能忍
忍到不可忍
唯余叹息尔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私奔该有多浪漫

一般人不容易做到私奔,因为私奔需要具备很多条件,至少得有故事性,要对得起观众的好奇心和同情心。比如说与私奔双方个性非常不合的现实环境,包括双方家长的种种排斥与男女主角足以撼天动地的爱情形成的巨大落差等等。

更重要的是,私奔是一件既浪漫又危险的事,搞定了你就是神仙美眷,搞不定你就得进猪笼。围观者大多也都是为了对赌这两种结局。

不过,如果只是男女背着各自的家庭搞段婚外情又另当别论了。把短期偷情变成长期偷情而掩饰成“私奔”,怎么可以叫浪漫?叫“浪荡”更加合适。

真正的私奔该是一件多浪漫的事啊。对于辜负“私奔”二字浪漫调调的事实,好事者是鄙视的。

想当年,我也幻想过与一位有钱人家的二小姐私奔的场景,当时年幼,得结合电视剧情节来弥补自己对于“私奔”的幻想,但我总觉得私奔的男女主角到最后一定能被“可歌可泣”才是王道,但这一原则,不想被今天这段“婚外情”给灭了,搞到我动了肝火。

好了,平静的说,既然不是私奔,就表要扯些蛋疼的淡了,早点回来安置一家老小吧。写写微博念念诗凑凑词已经够让人受的了,至于私奔这件事嘛?等下辈子吧。

公民社会是个陷阱

听人劝,吃饱饭。我刚听小村的建议把社区的名字由公民社区改成生活社区,结果就听到来自最高级别的指示,原来公民社会就是西方为中国人设计的一个陷阱。感叹中国人英明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好运气感到高兴,真想唱一首歌来表达此刻的心情,好一朵美丽的……

唱歌我会忘词,对于公民社会的理解,我也是不全面的,但公民与生活有点类似于男人和阉人的区别,不能说生活就是公民的全部吧?但一想想昨晚给儿子讲的关于“胜”的解释,我心里也就多了一点安慰,能生存才是王道。

为啥说公民社会是个陷阱呢?上级领导分析:『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容易使人们产生对现实生活的高期望,反而把人们欲望的“胃口”吊得越来越高,社会情绪就无法安抚;政治上,人们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如果不“遏制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也就是说,公民社会是极端个人主义的综合体。领导强调要抑制极端个人主义,对于我爸是李刚这样的行为,对于药家鑫的行为,对于韩方奕的行为,对于已经形成的群体极端个人主义的行为,比方说官二代、富二代、商二代、妓二代……上级领导的意思是都要抑制、打击,对此,屁民表示坚决拥护!

这些人,有了钱和权利,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就想着要做衙内了,就想着要鱼肉百姓了。幸好我们的领导看得非常清楚,深刻洞察这一切,这完全是西方资本主义在捣鬼,什么公民社会,就是个陷阱。

屁民个人觉得上级领导还有一个很明确的意思要传达,就是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举报这种情况,对于各地的极端个人主义情况要积极反映,口口相传,让领导们处理起来更有信心。

对此,屁民表个态,我会积极利用微博来向这些极端个人主义宣战,努力做好一个屁民该做的工作和义务!领导们,你们放心、大胆的工作吧!

Anking.org正式上线,征募平民记者

对于我所不喜欢的安庆来说,我一直想做件事,让它变得让我喜欢(理解我这种变态心思的人,定能成为我的好友)。或许,一件我认为值得去做的事能让我超脱所谓的喜欢或厌烦,低级的心情游戏咱该无视,都已成年了不是?

于是,利用着业余时间做了一个小型社区,想法很幼稚,动机很单纯,行动很快捷。从有想法到最后上线,花了一个月多点的时间。我期待围观的人能看出我的诚意和好意。

D.L叮嘱我,不要老想着给别人什么,得看看人家需要什么。能做到这点当然更好,问题是凭什么让人家主动来告诉你他的需要呢?所以我会担心这份好意,未必会有人心领。

但我的“担心”又是“多余”而“危险”的,我发现掩藏在内心深处的某个欲望在闪耀。不是说“无欲则刚”的吗?好吧,灭了它。

除了宣布网站上线的事,我还想征募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他的身份,我想该称做“公民记者”。

说公民记者,或许又要解释上许多,对于《宪法》我了解的又太少,只隐约记得在《宪法》上,我该称作公民,如是而已。

而在传统社区里,也早有“版主”一说,但看懂这四个字(公民记者)的人一定知道我要的不是他。折中下吧,我们不如叫做“平民记者”或者“百姓记者”。

这个人或许刚从田埂里走回家,脚上还是一脚的泥,但双手已经洗的干净,他想告诉我们这个季节该做些什么样的事,要除草还是施肥,或者告诉我们麦子缺水没法生长,该从三里外的大坝引水过来才可以解决问题;或者告诉我他们村的哪户人家生产了,生个男孩,有9斤9两重……

我希望从百姓嘴里知道百姓关心的事,而这个人就是百姓,他的眼睛就是百姓的眼睛,他的嘴巴就是百姓的嘴巴,他就是我要找的合作伙伴,他就是我的同道中人。

当然,他不一定能受到世俗的尊重。但一定可以让专业的新闻人瞩目,我确认这一点。任何一切以事实为基础,以民众需求为中心的观察和写作,都是值得尊重和关注的。

我要找的就是这样的人,最终我们会组成一个独特的团队,最终,我们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社区。

妈妈,祝您每天都快乐!

妈妈打来电话,第一句问我,怎么这么长时间都没打电话给她。
我一算,离上次电话已有五天,心里就觉得内疚起来。
妈妈又接着说,母亲节是哪天你知道吗?
我说我知道啊,那天我有打电话给你,你记得不?
她说,那你都没跟我说母亲节快乐?
我想了下,是没说,只好跟老妈笑笑表示歉意。
妈妈继续说:大姨那天打电话给我,祝我母亲节快乐,还特意问了,芳文有没祝你节日快乐啊,我说有哦。
我脑子里顿时浮现出QQ表情里的那个大汗滴滴的样子,嗬,老妈还真要面子。
于是辩解说,妈妈,那个是西方人的节日,我们不过也没关系的。
妈妈说:不行不行,那是母亲节,是我的节日,我要过。
我继续辩解:我经常打电话给你,这个比过节再打电话给你要好很多吧。
妈妈:那不一样。你打电话给我是应该的。
我赶紧安慰妈妈:下次一定不会忘记。
……
妈妈,我希望您每天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