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货

是什么让它们成了高档货?或许这类质疑只是失败者的抱怨。我望着那瓶标价上千的某品牌红酒,心底里不是滋味。我确定首先我只是抱怨,但进而有了质疑。是的,凭什么它们就成了高档货呢?

物质世界里,人们总信奉“物以稀为贵”,但这句话其实并不符合那些高档货的本质,这些被大批复制的东西,无论从哪点来看都谈不上“稀有”,只要你有钱,人们总能千方百计的给到你各种优雅的品牌故事,让你陶醉其中,成为故事的一名围观者,而消费者也总会沾沾自喜,哈哈,我成了某品牌的拥有者,我成了这类故事里描述的某类人。当然,高档货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完全如此,这只是一个低端消费者的揣测。这种揣测往往会从妒忌出发,到偏颇结束,中间或许还带着些许同情。

既然是妒忌加偏颇的,为何我还要这样质疑?说句实在话,我总认为高档货消费者与低档货消费者的区别只是消费能力的不同,并不意味着消费品味也有多大的差别(我说的消费品位是指消费者对于产品与其实际价值的鉴赏能力)。甚至因为高档货消费者的为所欲为的消费能力导致其丧失掉消费品位,直接进入品牌设下的圈套,渴望被贴上某个标签,满足自身虚荣。而低档货的消费者却无法雷同,他们的消费准则往往只有两条:品质优是其一,相同品质下价格要低是其二。两种消费者的消费差别如我所述如果普遍存在的话,那就是我略带同情的质疑的理由。

明明是一个低档货,为什么就可以凭品牌成了高档货呢?这其中的原因大概也就跟皇帝的新衣差不多吧。我记得几年前有本叫做《NO LOGO》的书,我没读过,但估计也说到了这个问题,至少我的想法与书名很吻合,希望我可以不必为低档货或者高档货而烦恼。

谁给谁干活?

这是一则正在美国流传的中期选举广告:“2030年的中国课堂上”。结尾处中国教授说了一句话:他们都得给我们干活。让我觉得2030年的中国如果真的是这样的一副态度,实在是让人鄙视。从这里也可以反映出广告制作者们对于中国以及中国人的了解在什么样的一个基础上,起码在我看来是不够友善的,但我能体会到他们对于未来中国的那种恐惧。当然也不排除政客们故意扩大这种恐惧,以期在当下获得一种同心力,为自己的选举服务而已。

我每次说的而已,都是一种与正当结果不一致的另一种结果,我也希望是我想太多,以中国人之心度美国人之腹。不过,这个社会不就是这样的吗?大家不都是在“度腹”之间的无尽误解中尽量去寻找对自己当下或者未来更有利的一面去想事情的呢?幸运的是,美国人的幽默天性倒也提醒了下国人不至于头脑过热,如果在中国的课堂上盘坐着过半数的外国人,我们就真的不该只考虑中国的事情了,不是吗?

继续广告结尾的那句话,“他们都得给我们干活”。到底是奴性不改的国度?还是真的被美国人看破?可是回到2010年当下的现实里吧,有多少中国人在为外国人打工干活呢?我们的世界工厂制造出来的产品即便名义上是“made in china”,但赚钱的也是中国人吗?好吧,现实的事情也不要去想了,想也想不舒坦。毛主席说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论如何,谦虚点过日子才不会遭人嫉恨。谁给谁干活,就各有天命去吧,同是地球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跟踪

生活里处处都是不安全。我们并不想对周围的人都保持戒心,但说句实话,我们还是小心为妙。当然,在相对情况下,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立和安全的,除非你于某人来说有利可图,或者你这个人值得别人想方设法去冒一次险。对于那些该死的广告人而言,他们在满世界寻找消费者。

可惜,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不是上帝,我们只是一个被鱼饵不断引诱的猎物。自信一点来说,我们主观上决定着每一次消费,并尽量保证它足够的冷静和理智。但消费本身就是一种冲动的行为。即便抛开冲动这点个人原因不说,我们还在不知不觉中被人引诱着消费,假设你怀疑自己正在上钩,你是否还能从容处之?

转一则来自WSJ的视频,你会发现,那些出现在你眼前的网络广告似乎常常可以命中你的兴趣?其实这很少出于巧合,而是广告商根据你的爱好做了定向投放。《华尔街日报》的克里斯蒂娜·崔(Christina Tsuei)在这个视频中解释了广告商是如何通过你电脑上存储的cookies跟踪你的喜好的,并通过这些喜好,也就是你的隐私来运营着他们的生意。

必须老实点承认:我们是被跟踪了的一群人,因为我们有消费的能力。这听上去是一个让人无语的冷笑话。是的,劫匪不会去劫持一名乞丐,但不做乞丐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愿意给劫匪劫持。这种很拗口又很伤神的比喻并不会是你喜欢的,但却很形象生动。

也许,世上还是有一点良知的。就算是开发这类软件的技术员们也曾经在这些基本的问题上因那可怜少的良知而纠结过。譬如,在浏览器大战中,微软曾面临一个选择:是帮助用户保护他们的网上行为隐私,还是帮助广告商跟踪用户的喜好。但最终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微软还是推出了原本可以自动保护用户隐私的Internet Explorer 8.0浏览器,但现在,用户如果想让自己的上网记录不被跟踪,每次启动这款软件时都得打开一次隐私保护设置。这是一种不顾及用户感受的行为。可就是这种感受,又有多少个用户真正的了解过自己曾经可能该拥有的权利呢?

好吧,睁开眼睛推开窗户看一看吧,劫匪已经在门外等候。

真真假假!

在成功的因素里,我更看重能力。当然真诚也是一个成功要素,你不真诚就很难成功,如果不真诚的话你根本就做不到这一天。有的人说我们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靠花言巧语,你可以蒙一个人,那如果把全世界都蒙了,就是你的真诚蒙到了别人,你欺骗一个人没问题,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骗到了,就是一种能力,就是成功的标志。by唐骏

在看到这段话之前,我选择同情唐骏,我同情他的理由是为他十多年前的一个选择感到惋惜。我曾听过他的演讲,按我的判断,他比很多人要可爱的多。我说的可爱,也许正是唐骏自己所理解的“真诚”,在他的语境里,他是无所不能的。在我这里,也没必要纠结那“可爱”究竟是什么,一切都是相对的。但如今相对的场景被唐骏自己给置换了,让我对“真诚”这个词有了认真和坚持,我期待唐骏能有足够真诚的表现,而不是那些虚虚实实的声明。因此,我给他三点建议:1、先回答方舟子们的质疑,说明学历以及经历的真实情况,并给出你能出示的证据;2、再告诉大众你在这起事件中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会这么做;3、最后,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哪里来回哪里,给大家一个潇洒的背影,换一次用时间来“洗刷”恶名的机会……

回到唐骏的言论上,会让人觉得不安。如何将“真诚、蒙、欺骗、成功”这些字眼与成就连成一体?就算他是最能适合这个社会法则的生物,他也不该做这样的表述。他何必要向其他人示威呢?或许这就是成功者的愚蠢一面,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却不知道地沟里也可以淹死人。我再做个不恰当的引用,将这句“你欺骗一个人没问题,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骗到了,就是一种能力,就是成功的标志”套到广告宣传上,我们才发现,这不是成功的标志,而是广告的奥妙。譬如现在面对大众质疑的用“快餐真功夫存在检疫造假”、“霸王洗发水含有致癌物质”等事件,我才相信真的存在“拜广告教”,他们依赖广告,而不是诚实。身为半个广告人,“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惊慌”(此句来自郑钧的《赤裸裸》,提醒,凡是名句,需注明出处,否则会引发剽窃纠纷)。高兴的是广告无所不能,惊慌的是广告一旦误导舆论,就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

我早知道这就是一个真真假假的社会,从同学的脸上,从老师的眼里,从邻居的行为里,从父母的感觉里,都有不同的体会,这社会唯一没有遮掩的看来也就是这个世态了,能不能看的明白比较简单,如何适应得了则要看个人造化。但大众早已失去了耐心,所以只学会围观及人云亦云。因为我们无数次的围观,就会有无数的人和无数的风光被埋葬!被打了假的人会被踢到角落里不在发声,没过多久就会消失,像没来过这世界一样。还没被揪出的家伙们继续嚣张着,其中一些乖巧一点的伙计可以选择沉默,多享受享受暴风雨来临前的安逸,那会是他一辈子最怀念的日子吗?

农夫山泉继续甜

农夫山泉

我想说这是农夫山泉行销上的成功,但我又不觉得这仅仅是一次行销行为。如果这种行为可以让更多素不相识的人受益,我们为何不继续这样做下去呢?当然,倘若因此要说这家企业会有多么的伟大,似乎有贬低其余的意味。

无论如何,当我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之后,我觉得我个人还是有必要感谢下农夫山泉们,这是发自内心的。尤其是在这段天灾人祸频发的日子,相比某些所谓的大企业发点善心捐点小钱还不忘记大肆寻求媒体报道沽名钓誉确实要伟大的多。

看上去我有点愤怒了,打住不说。回到农夫山泉的这支广告上,这几天在公交车上看了很多遍,也想做点什么,放在这里,就算只能提醒几个人也好。这会让我觉得自己像是参与到某件有意义的事情那样高兴,而不至于只是做了一回无用的看客。

Google的1000元广告费

Google一边嚷着要退出中国市场,一边又不停的讨好中国用户,似乎一定要找出个对立面来,厘清自己的矛头究竟指向的是谁才肯罢休,看上去Google中国缺乏一位有丰富阅历的中国籍领导。

由谷歌亚太地区中小企业市场总经理罗明浩署名发出的“Google关键字广告1000元广告费”的申请函到了我的邮箱。与前不久的那个500元免费广告费的活动相比,此次的优惠幅度大增,但同这几天热热闹闹的“谷歌退出中国”一说纠结在一起,让人难以捉摸谷歌究竟在做什么?至于它在想什么,更是无从查考。

现在给我的问题是,我该不该花50元的注册费去申请这1000元的便宜呢?另外,除了我要真金白银支付的50元现金外,我怎么知道这1000元的真正价值呢?

国足的新衣

fbchina在中黎之战之前,国足发布了由某##品牌制作的最新款球衣。仔细打量下国足的新衣,感觉怪怪:现在我吃不准国足究竟是国家体育代表队?还是一只蹩脚的广告模特组合?

这个以连续重复线条印记而著名的品牌,这一次又得了个大大的便宜,做了一个大大的植入式形象广告。原本将它的logo与我们的国旗并排摆放就已经让我觉得心中不满!如今更进一步,从肩部往下已经完全被三条长杠杠给霸占……真不知道负责球衣采购的是国足的人还是广告商的人?都在替谁说话呢?大家说要是代表国家形象的服装,也有个立法予以保护该有多好呢?起码,让我们看起来更有尊严一点!

我们为什么消费?

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注册我的网站,当日拿到100元人民币的奖励。第二个选择是注册我的网站,7日后拿到150元人民币的奖励。你会做何种选择?我来分析下,理智的情况下,你应该选择后者,因为你只要等上7天,你的收益将会增加50%。但是往往很多人跟你内心想的一样,何不立即拥有这份好处呢?很明显,后者的理性选择被前者的感性选择所战胜。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我们大多数的消费并非基于理性,尽管在购物之前,我们甚至理性到列明购物清单,但总还是有些小小的意外出现在现实的购物过程之中,比如我们看到了某个新产品,唤起了我们的某一种回忆。

由此,我们终于知道任何理性的市场行销手段,所有被公认的行销真经,都变得不靠谱了。如果,我们在用理性的思维去回答问题,而用感性的手段去消费的时候,天知道还有什么规律可循,有什么道理可讲呢?

buy美国的品牌行销专家martin lindstrom在其著作《buy ology》(中文版《买》)中,试图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去购买?如何购买?买的真相又是什么?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和疑问是一样多。如果有真相,那就意味着有规律可循,如果有规律可循,那么意味着这是一个理性整理的过程。而事实上,martin lindstrom想告诉大家的是通过用科学的方式来研究行销,发现感性的因素主导着行销,甚至一度认为那些已经获取成功的品牌,不过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撞上了大运而已。这让我想起另一位公关大师戴蒙汉的名言:

“运气很重要。我可不是在开玩笑。在当今世界,你必须要有运气。运气就是愿意听从直觉行动……我从不缺乏雄心壮志,但我也从不认为人生是可以计划的。”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认为感性主导了事务的发展,当然,这些事务中包括了我们的消费。

通过科学的手段,我们一探行销的本质,这本身只是一个实验,只是结果与我们往常看到的或者认为的出入太大而已。无论如何,我们开始学会怀疑,怀疑我们的行销,怀疑我们的理论,怀疑我们的所有理性总结,甚至怀疑到这本书的出版目的本身。当然,我是不愿意将它理解为一个具备尖端研究能力的机构,正在试图用他们的研究成果颠覆甚至主导某个行业,并最终获取利润。如果我们每一次的研究都带有鲜明的指向性,那么,科学只是成了一个技术帮凶而已。在实际的层面,我并不觉得我们需要靠太多的科技去重新理解并界定我们看到的实际事务。

事实显示,我们在消费,为了满足不同的情感需求去消费,不管是腹侧被壳区域还是内测前额叶皮质受到了何种奖赏刺激,还是镜像神经元赋予我们的模仿性消费功能。总之,我们是在不断的消费,也在不断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即便这些需求当中有很多只是感性的冲动而无实际意义。可是,即便我们不做任何研究,我们也不能否认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包括消费选择—-都与我们的整个人、整个思想息息相关。毕竟,每个成熟的人都不会脱离自己的喜好去对待事务,而喜好正是这个人的人生及阅历总结。

还有其他的疑问,诸如“可粉碎的品牌”真的存在吗?品牌与宗教在忠诚度上的近似是同一种属性吗?性诱惑的本质不正是在利用人的潜意识吗?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涉及到诸多学科,让事情越加复杂,我可不认为真理需要这样才可以被剥落。

当然,同样也有启发,重点还是启发。如果我们知道没有任何的一种消费是基于理性或者基于感性的单纯的某一种属性的话,那么我们就真的理解到行销的多样性,于是,我们的所有创意及行为必须来的更为直接和简练。抓住我们的重点就好,我始终坚信,无论何种行销,都不过是在叫卖。注意力比什么都重要,不过前提是你做好承受注意力的各种准备。

『富豪榜』的真正作用

谁能告诉我『富豪榜』的真正作用?如果我说『富豪榜』其实就是一个广告工具,你相信么?在这个注意力日渐稀缺的时代,我们还在浪费着我们的注意力。

媒体炮制出富豪榜,从新闻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梳理,而从广告行销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阴谋”。从广告主甘愿钻进这个圈套成为赞助人的时候开始,广告主就成了一个没穿衣服的国王,让这个国王一直深信不疑的裁缝,就是这张榜单。

似乎每个人都有过偶像,或者树立过一些学习效仿的榜样。富豪,就是其中的一个类别。有钱人,必有他的成功之处,必有他的可学之处,从这个角度出发,一些人物传记得以畅销,实在是正常不过。而浮躁的传媒业者,因为焦虑和迷茫,不得不将一些原本有营养的素材“快餐化”,急切的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最终想要的是更早的更多的获得其中的经济利益。

对于广告主而言,可以罗列出『富豪榜』的媒体看上去就很“高端”,它们可以帮助自己的产品找到合适的欣赏者与最终买家。而自己也乐意为此支出不菲的费用。结果呢,『富豪榜』很快的就超出媒体本身。成了一个只有尾巴,却看不到其他的怪物。可怜的广告主,看到这些,还不肯怀疑这些媒体从来也没有对这些富豪(尤其是富豪们的消费)具有“影响力”和“引导力”。

同时,我们这些大众也没有问过自己,富豪榜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真是大家流传的“通缉榜”或者“杀猪榜”?要真只是这样的冷笑话,我们会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