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窃听

语出“《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停刊”,此事发生已有半月,但默多克最不愿意看到的故事到这两天才出现高潮。先是得力助手先后辞职,后是新闻集团市值缩水50亿美金之巨。谁能在这之前告诉我们,原来“窃听”的后果这么严重!

窃听,就是偷听。意指在没有得到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之下采用不合适的手段“获取”信息并将之“公布”与众。用“隔墙有耳”来解释,更适合国人国情,可叹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毁在这只“耳”上。

或可理解凡是当事人不愿意发布的信息都属于“被窃听”呢?媒体人若要就这个争论下去,恐怕得去学学媒介素养了。

问题是,英国的民众认为“窃听”是丑闻,而这家有着168年历史的老报纸因此停刊,就连东家新闻集团都背负上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放在国内又会如何?

当然,你也许会说,国内不会发生窃听丑闻,所有新闻用的都是新华社通稿 ,所有报道都会拿点公关公司的车马费,谁有那工夫去搞扯淡的“窃听”?

至于娱乐圈的八卦?谁真的在乎你是谁?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The Daily》亏了1000万

我觉得一切都还在默多克的许可范围之内。

新闻集团的总裁Chase Carey近期表示,今年2月份上线的《The Daily》,在ipad上已有80万的下载量,“是目前下载量最高的新闻应用程序”,而且《The Daily》将会应用于其他厂商的平板电脑上。但新闻集团并未透露具体的付费用户人数。

暂时我还无法参考免费的CNN、BBC、或者FT来比较《The Daily》有哪些不同,在我的ipad上还不能找到这个应用,可能与它只面向美国市场有关。如果有的话,每周接近7元人民币的费用看上去跟买一份《东方早报》也差不多。除了语言之外,我会是它的潜在用户。

可以预见,无论《The Daily》本身是否会成功,默多克都是赢家。如果有人付费,媒体才会有希望。不过,媒体如果想有大收益,必须得有高付出才可以。

据说《The Daily》已经在第一季度投入了1000万的真金白银。这点付出就有了个参考。康泰纳仕集团曾在商业杂志《Portfolio》上花了1亿美金,结果《Portfolio》推出不到2年就宣布停刊。

默多克自然无需理会我这种肤浅的数字游戏,估计他现在想的问题还是那一个:读者会为什么样的内容付费?

对比下国外这些媒体集团和媒体大鳄,国内的媒体和媒体人可能会想点什么?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