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则有不信则无

过去我们说迷信或者唯心这样的事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如今细想,其实很多事都跟迷信一样,总有人相信,并且一直遵循,也有人熟视无睹,并玩弄于鼓掌。比如诚信,任你随意想想,也可以找到其他的种种。

我想起一个词叫做“礼崩乐坏”,我没有完全理解它的意思,在这里提起,也只是想说,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一点好的规则都没剩下,不是前辈古人带走了,而是我们根本没有继承下来的意愿和介质。要说原因,也许是因为我们太过浮躁,当造成浮躁的根本,确是我等讨论不了的。我们说社会价值建立在社会人的品德之上,而如今社会人的品德成了一种迷信,有人觉得有,有人觉得无。觉得有的人生活的越来越困惑,蜷伏在小圈子里无法自拔。觉得无的人则被荣华富贵“撑死”或者正在往这条路上急奔。这种两极化比贫富不均更让人气馁。

当然,你也不太可能指望这社会上真的存在道德法庭,从这一点,我倒非常渴望将传说中的日本武士道精神引进过来,如果他们的精神里确实是有一种严厉的自我惩戒的因子的话。自我惩戒是我所期待的,如同教徒们从类不像吃自助餐那样有选择的遵循教条那样,而是完全的遵守教义去实践一个教徒的所有信仰那样,我们汉人即便是无神论者,但也应该在自我修养里多添上几条清规戒律,烙在自己的行为里,永远不要当迷信那样的有选择,好不好?

《信则有不信则无》上有1条评论

  1. “而如今社会人的品德成了一种迷信,有人觉得有,有人觉得无。觉得有的人生活的越来越困惑,蜷伏在小圈子里无法自拔。觉得无的人则被荣华富贵“撑死”或者正在往这条路上急奔。”写的真精彩啊。
    “礼崩乐坏”年代的孔子,感觉就是一个自律而且有信仰的人,并且坚决实践。这几天翻看了于丹的论语心得,觉得如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