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的银行信用

2008年拍摄的纪录片《债务美国》(I.O.U.S.A.)试图告诉美国人,该有一个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财政政策了。

但对多年之后才看过这部电影的我来说,试着去怀疑所谓的“信用”,要比捏紧本来就干瘪的裤兜更实用一些。

在我名下,有两张额度相等的信用卡。如果不是上一份工作的需要,我想我只会使用其中的一张。

看起来我是早前那家发卡机构的忠实用户?其实不然。我能说我受够了它的谎言吗?多年来,它们在刷卡赠礼上的种种诱惑更像是欺骗。但让人无奈的是,如果使用者不贪心的话,哪里会多什么烦恼呢?这也是我说服自己继续忍受的唯一原因。

有两次自认为受骗的经历。第一次,开卡没多久,为了获赠两张莫文蔚的演唱会门票,我按银行要求一次性消费满2000元,尽管这笔消费是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产生,但仅仅是因为来自两张消费签单的原因(一张1998元,另一张也有几百元),它们拒绝兑换这两张门票。

另一次是前不久,我打电话咨询这张卡的合作机构(某航空公司)由刷卡额转换飞行里程的积累状况时,却被告知大部分积分已过期失效,这让我酝酿了好几年的旅行计划在一通颇不明智的电话后变成了一个冷笑话。我当初愿意办这张卡的一个理由正在于它们有“积分永远有效”的此类承诺。问题是,我不可能去证明这点。

这种事让我感觉糟糕,一些被精心制造或补充出来的条件,无非证明它们是没有能力去兑现承诺。在这个前提下,再去看那些所谓的消费者信用,更像是消费者与银行共同虚构的一个故事,或者说,它是银行给消费者一个继续沉浸其中的理由而已。

在你看起来一切都还不错的情况下,你用信用卡“合理”(至少你以为)透支下个月的一部分收入,并在发工资之后,一声不吭的按时按量偿付。你不可能拖延支付,那样你会失去信用(银行断定你会这样想)。正因为有此顾虑,这些虚拟的“信用”反而成了银行绑架你的道具。

是的,利用这点,银行按照它们的节奏一边为你提升信用级别,另一边又让自己的销售专员,在各种自以为是的机会里向你兜售利率并不便宜的分期付款或贷款组合。他们以为自己擅长文字游戏,比如将“利率”换成“手续费”这类让贷款者自我感觉良好的字眼,正是为了让你的信用看起来很值钱。

但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既然会按时偿还,除了所谓的便捷之外,也得不到多余的好处,我们为何要忍受这样的一个寄生者呢?它们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跑进我们的钱包里的?老实说,如果用现金支付的话,很多东西原本是不会买进家门的……回头想想,这个熟悉的陌生人,确实是来者不善。

如果重新审视下我的个人信用在银行的眼里是个什么玩意的话,我一定得相信自己的直觉,像结束一个恶梦那样趁早关掉这张信用卡。无论我是否有心情尝试去挑战下所谓的个人自制力。

嗯,我是不是能做到“不花没赚来的钱”呢?

不管怎样,有一点我已理解,银行并不是慈善机构,它对你的帮助,绝对不是无偿和无私的。像尤努斯提出的那种“帮助穷人”的银行家道德,在虚拟信用横行的社会里,根本没有存活的可能。

除非下一次,你在某家人均消费不过200的餐厅里,不在看到那些随意向人推荐50万额度信用卡的身穿西装的年轻人。

他们会不会相信银行给的信用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