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样只读过职中的家伙对“国标(GB)”印象深刻,满脑子里都是标有GB数值的各类机械标准件。如果说“被量化”保障了我们基本的生活品质,那建立在“GB”之上的应该是一种安全感和信心。长期以来,我们以为是那样的安静生活着。
但事实上,从来就没有什么GB,也没有安全感或者信心可言。唯一存在的就是公众的认知有限,媒体的偏袒和各地利益的博弈。
继公众知悉“全球乳业最差标准在中国”之后,前不久的“北京地铁事故造成1死28伤”也告知公众,电梯国标落后欧标十余年。
在跟大部分公众相关的食品及公共安全中,我们唯一可以信任的“GB”,从某种角度来看,是一个伙同商家欺骗大众的帮凶,即便是出于护佑地方经济发展的心理,但却置亿万人民的安全而不顾的行为,理应被大众谴责。
而在“工业GB”之外,另有一种“道德GB”,红十字会近期被公众追问、斥责……但有理由相信,在当下社会中,红十字会很容易就能“挺”过这一关。因为公众将渐渐明白自己能做的事似乎不多。
可见,有考核,但没惩罚,是GB敢于落后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