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要想出人头地 多读书

凯文·凯利说:“要想出人头地,多读书。”这话真是他说的。

全球互联网圈称凯文·凯利做KK,是《连线》杂志第一任主编,他的著作《失控》、《必然》、《科技想要什么》在中国互联网创业圈,谈不上人手一册,也是人人皆知。人们对他的刻板印象,应该是告诉我们科技要去向何方,不过,作为父亲,他迫不及待地告诉子女,该去向何方。

当他为子女罗列出450条人生经验,并结集成这本《极好的生活建议》时,我很好奇,拿来翻一翻。翻成中文,约有1万6千字。细读后,让我想起许多别的书,比如奧里略的《沉思录》,达里奥的《原则》,甚至洪应明的《菜根谭》。

智慧是经验的结晶。每个人的经历虽然不同,但总结出来的经验大同小异。不能说这本书写的不好,只是还没到让人舍不得分享的那种好。

我摘录几句,你品品:

1、热情,值25个智商点。

2、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痛苦是可以选择的。

3、今天,选择不要生气。

4、画画,来发现你所看到的。写下来,发现你的想法。

5、不要成为最好的。成为唯一。

6、这是真实的:欺骗一个诚实的人是很难的。

7、不要找工作,因为它的成本最高。

8、如果你对过去的自己,不感到尴尬,你可能还没有长大。

9、冷静是会传染的。帮助别人之前,要冷静。

10、忽略别人对你的看法,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你。

他还说,“拥有1200万个喜欢你的人,不如培养12个爱你的人,因为他们更值钱。”

对号入座,我数了数,除父母和两个妹妹外,好像没谁会不计条件地爱我了。如果再算上奶奶和外婆,我还会多上两个。在这个世上,有过六个爱我的人,也不错。如果再多几个,那就算意外的幸福了。

不过,我还是更想拥有1200万粉丝。如果在中国,你拥有1200万的粉丝,你就可以选择谁有资格来爱你,爱你的人,爱你的名气,爱你的钱,爱你的缺点,爱你的臭毛病,爱你的骄傲,爱你的一切……不要说12个,120个也不是问题。

我记得凯文·凯利很久以前就说过,1000个粉丝就能养活一个意见领袖。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现实中没有见过成功案例。没有百万粉丝,在变成意见领袖之前,只能吃点面包。

人人都想出人头地,但很少有人问自己,为什么要出人头地?出人头地到底是手段,还是目的,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当然,读书总是对的,哪怕你不能出人头地,也可以靠着读书来欺骗自己,假装自己不想或者不愿意。

朱芳文
2023年5月18日

读完《必然》 我先好好理解这十七条

描述未来并不轻松,相信未来似乎更难,有人摸着像头,有人摸着像尾,你再去摸,至少知道手可以搭在哪里。所以,想了解物联网(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该落伍的话),免不了先读读K.K的《必然》,想了解更多点,再读读杰瑞米里夫金的《零边际成本社会》……我呢,先好好理解这十七条笔记,搞不好它们也是必然的。

biran

1、机会已然形成,可做好准备的人不多,这个社会不再需要聪明的跟随者,而是聪明的创造者和发明家,在“各行各业”--不再以行业来做划分,而是兴趣、爱好、血缘--等等,去中间化、去行业化、去专业化的融合型自由人层出不穷;

2、形成即趋势,正在被包裹,像空气中的气球,不知道是气球会飞证明了空气的存在,还是空气想证明气球会飞;

3、及至科技发展到今天,手艺人对手机拍照依然不屑一顾,他们更喜欢单反,认为那才是专业范儿的标配,可惜的是,伟大的摄影作品与器材的关联并不直接,今天的咖啡机与咖啡师或许也有这样的纠结;

4、听从或重复指令不叫思考。可笑的是,人类鼓励机器去做独立思考,却希望自己的人类下属乖乖听话;

5、如果我们承认,所谓“生命”不仅仅是有机体的存在,我们也必须接受并承认其他各种物品具有生命力,哪怕是人类曾经设定的某个“程序”;

6、以人类的方式思考并超越人类的平均水平,显然不是人工智能的初心,人工智能要完成的是一次不同于人类的全新思维方式,由此,人类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且最终发现,人类有可能成为这种人工智能的奴隶;

7、知化:人类让机器知化?还是机器知化人类?要看你站在哪个角度;

8、满足新鲜感是当下创业的首选模式,与用户一起见证未来的发生,比如直播;

9、付费或付更多费可能是一种高效的过滤方法,适用于信息爆炸的今天,比如垂直内容的供应;

10、图景展望的坏处在于它忽略了诸多“未来事件”交杂之后的化学反应,它们不是单纯的存在,彼此间的影响是最大变量;

11、垃圾信息与注意力,在好奇心与精力的平衡之旅中结伴而行;

12、互动指的是人与场景的互动,即人的肉体感官与虚拟数字空间之间的互动;

13、每个人都有一个宇宙,每个人都是上帝,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世界。我们好像发现了宇宙的谎言(也许,你的所有感知都是“程序设定”);

14、你的所有感官原本只跟实物关联,一旦将它们推到想象力的面前时,它们顿时失去“功能”,被“想象”所控制,“想象”可能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5、利用人的生理结构漏洞,科技的魔术会否有伦理问题存在?

16、如果你愿意让苹果植入一块芯片到身体里的话,它才不想费劲做什么iwatch呢;

17、虚拟现实的“真实性”在于:延展你的感官体验。比之媒体将外界的信息带到你的面前,新科技则是将你与万物的“关联”带到任意角落。

记者为什么会人云亦云

问:记者为什么会人云亦云?
答:S(某高校教师):
懒,这样最保险。C(《东方早报》记者):党的喉舌。A(《南方周末》编辑):有的人会偷东西,有的人不会偷东西。Z(新华网编辑):抢时效的结果,描述听来的东西。J(《文汇报》编辑):因为看报纸的都是凡人。W(思享家网友):1、记者也是人,对吧;2、有些是本身无鲜明的是非观;有些是害怕孤独;有些是装糊涂;3、什么行业都一样,抄袭是最简单的捷径;4、挖掘出真相也未必能报道出去,还不如人云亦云混点稿费呢;5、记者未必就是挖掘真相的人,就好象假定知识分子就应该追求真理一样。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刻板印象,现实中,大家已经根据环境需要长成了另一种形状。重重管控之下的天朝媒体,大多数都选择了媚官、媚俗的生存策略,人云亦云的记者,更能与这种策略合拍。

媒体潜规则这是一本读完会让我们脸红的书。这里的“我们”指的是所有在媒体圈混事的家伙,不仅仅是记者,还包括一些从事广告和公关的传播业边缘人。当正规军和马仔们都在一个番号下做事的时候,谁影响了谁又该如何分清楚呢?

在崔莹的上一部作品(《做最职业的记者》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出版)里,我就开始注意到这个叫做尼克戴维斯的家伙。2008年的9月26日,崔莹在英国维多利亚火车站边上的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咖啡会客室与这个“奇怪”的记者见上了一面,一开始的时候,崔莹只是想从这个英国最棒的记者身上取经要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调查性报道记者。很明显,尼克戴维斯会是新人们的一个典范:勤奋、努力、专注、坚持。但这还不够,所以我称尼克做“奇怪”,因为他确实足够诚实和勇敢。

无论你身处哪个阶层,你都不太可能会因为“私利”之外的所谓公正而去批判自身所处的职业圈。但尼克却这么做了,“让狗咬狗”的结局看上去平淡无奇,无非是揭开了一些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东西,但事实上呢?事实上我们的记者难道不该诚实和勇敢吗?事实上我们的记者难道不该去说真话吗?无趣的是,还有什么会比这种疑问更为可耻?尼克因此而奇怪,但这不是我一个人会这么看,如果你真的了解传媒业的话。

在《Flat earth news》(《媒体潜规则》,尼克戴维斯著,崔莹译。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出版。另译名《平地球新闻》)一书中,尼克揭露了一个几乎渗透到地球每个角落的“核心”问题,这条核心甚至可以被称为“规则”,那就是“人云亦云”(我说的这个规则,与作者想强调的规则似乎没有冲突,如果你也愿意那样理解的话)。我们的记者行当看上去早就蜕变成一个平庸的职业,在周遭与低俗混在一起,麻木面对各类廉耻,更无高尚可言,所谓的无冕之王,也仅仅是初入行者一厢情愿披上的新衣。

“庆幸”的是,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在地球的其他角落(譬如你现在所处的某地)。我们的记者虽然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但大家都很清楚他们不是,不过没谁去揭穿,谁都不能要求对方先说出真相。但唯有记者最接近真相,所以他们可以将白色定义成黑色并毫无歉意,似乎只要有需要,他们就可以无所不能。

但是(记住,我说的是但是),我无意挤兑身处其中的正在努力的其他家伙们,也无意去讽刺在传播业打拼的各色人等。像尼克一样,我也有改变世界的理想,但现实是我连自己所面对的今天都无法分辨清楚。我的无能为力不能说只是我一个人的问题,但作为同行的你,你是否已经好久没有舒心的过日子了?无论是在面对你的读者或者你的客户。

当你熟知某些事件却无法剥开真相的时候,“扪心自问”这种招数看来是唯一独立于潜规则之外的一门技艺了,我信你未曾丢弃,这也是我们还算可爱的地方,唯有可爱,我们才会幸福。但我们为什么还会人云亦云呢?即便这问题问的不妥,也请你有个回应,那样我们就会了解,所谓的潜规则,无非就是缺乏诚实和勇气罢了,用什么理由表述并不重要。不是吗?

杂读

我有看过“杂谈”这一说,说者说些有的没的,横七竖八的说上一通,听者能听懂最好,听不懂也无所谓的那种。与L聊天,聊起读书习惯,我与他一样,喜欢几本书掺在一起来看,“杂读”这个爱好原来是有共鸣的。

阅读应该算是我第二开心的事了,但阅读的热情往往只是一时的,特别有兴致阅读的时候不是很多,于是我就将阅读当作一种习惯来锻炼,在公交车里、在上班的间隙,在休息日的公园里,我尽量将这样的时间用来阅读,即便每回只能看上一两页,但是日子久了,很多书就是这么被读完了。当然,在不同的场合,我阅读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纸本书,有手机电子书,也有在电脑上阅读的PDF文本书籍,这样每回同时阅读的书籍也就有不同本了。

阅读说到底是一件私事,读的书无论有多杂乱,但总的来说,还是以个人的兴趣和需要为主,并依照个人现在的经历去理解,有的时候,我非常渴望能将刚从一本书里的感悟与朋友分享,而有的时候我在读完某本书后轻轻合上,静静的思考后却不做任何打算。倒不是说这本书不好,只是觉得自己的理解还不够,还需要沉淀下来,慢慢品味。

当你可以穿越一切时间和空间去到一个你所能想象的地方遨游,确实得益于“杂读”。那样就可以将不同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去理解。将不同的作者置放在一个会议室里头脑风暴,将不同时代放在同一个时间维度去体会当下……而我就得到了我的阅读快乐。

第十二天

当当
收到当当送来的书,有一本《花花公子:休·赫夫纳和他的情色帝国》,在当当的网页上并没有明确的标注它是上册(或者说只有上册),这让我有受欺骗的感觉,我可不喜欢被人牵着鼻子看连续剧。只能根据当当制定的游戏规则,退掉这次订的全部五本书。

我在当当的购物经历一共只有两次,但都不愉快。第一次我收到的一本书封面严重破损,而这一次除了感觉上当之外,另有一本封面肮脏的书让我想到我是在花钱买旧书吗?我之所以再次使用当当,仅仅是为了考证下我第一次遇到的情况是不是个案,可惜如此两次,我已经没有耐心……卓越确定了会在下周给我送到,既然没有满意的,只好选择一个相对不太差的。

芳是29号的票,我会去火车站接她。接下来的日子,我可以结束亚熟男的生活,不用数着日子过了。

祝小村新书《企业家赵本山》大卖!

手边的《传媒三十年》还没读完,小村又出版了他的第二部作品《企业家赵本山》(与张震阳合著),完全从经商营商的角度去审读一位路人皆知的小品明星,颇为创新。恰逢赵先生不久前生病住院,小村开玩笑说,估计是在审稿的时候把本山大叔给气坏的。

从这本书的出版,个人有了一个比较模糊的认知:中国企业家的传记风潮似乎已经涌来,它将体现几个特点。第一,活着的企业家更加自信,也更愿意通过个人品牌的塑造去定位其企业的文化根基;第二,更多的知名作家及写手参与进来,通过写作让自身成为大众层面的明星人物,并掌握话语权。第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不再避讳个人隐私,不怕谈到所谓的原罪问题。自我反省的需求甚至超过了自我吹捧,社会也必将随之被影响、推动到更为理智与透明的层面(同时,个人崇拜没有消亡,反而获得更多数大众的认可)

……

也很佩服小村的勤奋,他有幸参与并经历这股风潮。真心预祝这本书可以大卖。另外,一些心急的朋友可以先去价值中国一睹为快。你对此书有好的建议和想法,也欢迎你在这里留言讨论。

无题

每次看到这本书,我都会有一个感觉,仿佛看到了一个在战场上快要死了的战士终于拿起了武器,摆起架势准备习武,希望有朝一日得返故土,复辟江山。可笑的是时不我待啊?于是,这本书在我这里就成了一个讽刺的符号。唉,只希望这个讽刺不要发生在你我的身上,我祈祷。

很明显,这是一本教科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杰克M卡普兰和安东尼C沃伦。我提这家出版社别以为是想给他们做广告,我是想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犯跟我同样的错误:我买这本书的唯一理由,是因为在书的封三有明确文字提示,“本书配有内容极其丰富的网络资源,包括商业计划书、个人创业技能评估等,读者可登录www####.com下载……”。结果,等我买回来上网去下载资料,却被告知需要相关资格。于是,我电话联络出版社咨询,是一姐们接的,这姐们告诉我需要具备教师资格及符合其他条件才可以下载相关资料。当我据理力争的时候,她还解释那是国外图书的定价较高,所以有相关资源可供读者下载,而国内的图书定价比较低,所以需要符合相关条件才可以获得额外资料。我好事顺便问了下什么资格才可以,原来是能带着大批学生买书就行。我被这姐们说的一愣一愣的,看看手上这本定价48元的书只能无语,黯然的挂上电话。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本书一无是处,我只是觉得这出版社太忽悠人的。有朋友笑我,你为什么不在书店里将这个网址抄下来先验证后再决定是否购买不是更好吗?我能怎么回答呢?我能说因为我相信人家写书的和出书的,所以不投机取巧老实花钱是天经地义的吗?人家不骂我有病才怪!我也觉得自己有病!不过气完了,你还是得对得起花的钱不是,于是好好的将书把玩了好几天,终于算是看完。幸运的是,还是有所收获,起码我找到了我过去之所以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48元给自己找到了一个问题,也算值得了。至于书的其他内容,我想每个人看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只是不要像我这样,希望能获得额外的什么就好了。

崔莹新作教你做个好记者

如果我们可以了解成功者的想法和做法,我们应该更容易接近成功!

是的,我曾经想过做一名记者,因为我觉得当记者会很酷,这和很多人想当将军或者科学家的出发点一致,都是满足个人虚荣心的选项。直到我们认识到工作应该职业化的时候(那也是在工作数年之后),才会认真的考虑理想与现实的问题。我不赞成凡事都追求天分,天分这东西是自己给自己的借口,当然,也是你获得成功之后,别人给你赞誉的理由。让勤奋落在天分之后,是对上进者的无知与误解。

崔莹喜欢观察成功者,并把这种观察本身也做的很成功,几乎可以成为一种模式。自2007年阅读到她的第一部著作《办最赚钱的杂志—对话英国名刊主编》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印象:这个女孩很有见识。紧接着,2008年崔莹又出版了她的第二部作品《做最创意的节目—对话英国权威电视制片人》,将观察视角从平面媒体转移到电视媒体领域。今年4月,南方日报出版社三度出版了她的最新作品《做最职业的记者—对话英国名记者》,并将此三部著作定义为“最传媒”系列。单从书名上分析,作者崔莹和编辑阮清钰似乎早早“计划”如此,但也在强调一条:只有最棒的创意和最职业的态度,才可以做到最赚钱的生意

cuiying谈谈这本新书。此次崔莹采访了20位在英国社会最有影响力的记者,他们的故事或者说职业经历为每一个想成为好记者的朋友树立了一个榜样,这是一部新颖的记者教科书。

从社会生活到政治外交、从医疗健康到贫穷犯罪、从战场到国会、从国内到国际、从文字到图片(及摄影),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可以涌现出最优质的新闻作品和最棒的记者。尽管《旗帜晚报》的安德鲁吉利根说“好新闻都是需要本钱才能获得的”,但是也有人证明“优秀的新闻报道需要的不是多少钱,而是记者的意愿。”于是,围绕着采访成本的争论结果并不会决定一则好新闻的产生。是的,好新闻只会出自那些最职业的记者之手。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崔莹努力让每一位采访对象说出成功的秘诀,幸运的是,他们都乐于分享,这也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他们的秘诀及建议有的比较简单而有的则很难实现,比方说安德鲁吉利根希望记者应“能大量阅读,以了解别人在想什么,说什么,哪些是老生常谈,哪些不是”。而《卫报》的尼克戴维斯则认为“报道中需要有人情味,含说服力的观点以及不为人知的内容”。可见,每种成功方式是因人而异的。《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布莱恩迪尔鼓励我们“擅长某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要坚持下去”。《独立报》的主编罗杰奥尔顿还跟我们一起分享了多媒体采访的趋势,似乎在预告记者们要做更多的准备,来迎接媒体多元化的挑战。BBC战地记者杰瑞米鲍恩认为“记者的报道是一束光,这束光照亮的是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让人们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与大多数记者的“发现真相”的初衷一致,带有揭开秘密的崇高及原始性追求……

与前几部作品保持一致的是,崔莹比大多数作者都更加耐心,她对自己的采访报道中出现的人物和背景都做了充分的交代,我们不仅仅认识了这20位,我们还认识了他们的偶像以及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影响深刻的事件与作品。这种做法也让本书跳脱了平面出版物的局限,增添了类似网络媒体那样丰富的信息特色。我相信这点也会启发更多的作者来思考平面出版物的写作及编辑模式。所以,这部书不仅仅适合记者、编辑阅读,对于那些想提高写作及编辑能力的朋友,也是不可多得的指导书。

我觉得如果将这本书的内容放在网络上或许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吧。因为,这次的印量只有5000册,很难获得足够范围的曝光机会,加之在渠道上依赖传统书店与网络书店,也很难在数千种新书中脱颖而出,这点应该需要出版社多多考量,毕竟,能写出好作品的作者不多,需要信任,更需要区别对待。

另外对于有志于此的朋友,我总结一条“一名称职的调查记者的9项基本素质”,与君共享,算是借花献佛吧:
1、对新闻具敏感性;
2、具备能够辨别出哪些事件值得调查的能力;
3、对证据的属性的理解力;
4、能够辨别出哪些是事实证据的能力;
5、能从大量的事实记录和繁冗的文字中,过滤出合理的解释的能力;
6、对法律的理解;
7、坚定的信念;
8、追根究底的决心;
9、让公众获得更多的信息的愿望等;

清醒不会让人猝死

你读过《紫牛》没有?我告诉你,那可真是一本好书。“在青青的草原上,四处可见的是那些黑白花夹杂的奶牛,初次看到时,你会觉得生机盎然,趣味融融。可是,看得多了,你就会产生视觉疲劳。久而久之,一切都会让你视而不见。突然,就在这个时候,迎面走来一头紫色的奶牛!你整个人为之一震,世界开始不同了!”以上是我对《紫牛》一书的印象所在。

同样的,这本紫色封面的书在众多的图书里面一眼就能让你感觉到奇特。我坦白,读这本书,我没有花一分钱。我只是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坐在一家书店里的地板上,悄悄的将它读完,没让一个书店营业员发现。

如果你错过了《紫牛》也没有关系,现在看来,那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过你真的不能错过赛斯高汀。如果他摇着那充满智慧的光头在你身前走过,建议你跟上去找个机会摸上一把。

将他的博客结集出版的新书—-呵呵,对我来说,刚看过的就算新书,其实这本书已经出版1年多了—-《小就是大》,从书名上看,有点“相对论”的意味,也算是在告诉我们:很多你看到的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都发生了改变,如果你关注的只是表象,那么你会错失很多机会,永远跟在别人的身后,哀叹声也就只能跟随着你。但是,如果你能理解作者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一些看似简单的想法和创意,那么你至少可以知道在哪些角度上只能看到表象,而哪些角度你就能发现本质。

当然,有的时候,我并不觉得发现事情的本质就意味着事情可以往更好的一面去发展。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解决它的话,事情反而会坏的更快,清醒并不是猝死的直接原因,但是中国人的“难得糊涂”确实也造就了一大批活得够久(同时活得更苦)的企业。但这是因为我“怕死”和刻意躲避痛苦的性格所决定的,而那是不合理的。

诸位比我一定更加理性,所以在大多数合理的情况下,你一定可以与作者分享到一些真正有用的观念和想法。那也不辜负我敢于“现身说法”而做出的牺牲。另外,如果真的是清醒令你难堪的话,我恳请你删除我的网页,永远不要再来,这里不适合你。

放下焦虑,知足长乐

这就是中国我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四个字:放下焦虑,这完全是因为受到了JOHN的提醒与启发。

在这之前,我陷入了一种困苦之中,不能自拔。这种困苦来源于我对自己能力的欠缺和对未来的高期望值之间的对立与矛盾上。我似乎转眼之间成了那种眼高手低的人,这本来是我所鄙视及尽力回避的。但这种种,正交集出了我的焦虑。

但是,带有此种焦虑的人似乎在上海随处可见,在中国也是普遍的很,这一点,JOHN在他的新书里用了一个“登机时段还在频繁打电话”的例子来举证,怕也是众人所熟悉的场景吧。那么,我们究竟生活在什么样质量的一个环境里?安全么?为什么我们会因害怕而焦虑呢?我们究竟在焦虑什么呢?

原本,JOHN的本意是希望这本叫做《哦,原来中国是这样》的新书可以启发到一些刚刚进入大陆的台湾人:对于他们来说,以往那些片面的观察和判断会限制住他们未来的发展与成就,如果可以用更加全面的心态来实际感受这个地方的成长,更加谦虚的融入,至少可以培养出更包容、更务实的格局来,而这似乎又是新一代大陆同胞需要花精力来追赶的。

在JOHN看来,焦虑只是一种过程,一种在初级发展阶段的表现。将这个观点引用到我的感悟上,如果焦虑只是一种过程的话,前提是我们设定的方向要正确,那么“焦虑”只是在路上。说的再简单点就是,如果我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或不要什么的话,还会有这种焦虑存在么?更重要的是,如果有更多的人跟我一样有这种疑问,是我们这个国家和人民全民产生了焦虑,事情将变的更加复杂,心情也更加沉重……

回过头来,想想一些不相干的事情,比如上次和JOHN聊到的一个特别陈旧的话题:减法行销。将这个概念偷换到现在的这种“杞人忧天”上来,似乎做减法多少可以应对当下的焦虑。以前是因为我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所以我尽可能的多做。现在呢,我能不能只做自己能做的好的事情?那些应付不了的玩意还是放下吧!或许,我真的可以放下焦虑,知足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