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该为“魏则西事件”集体反省

大学生魏则西病重乱投医,错将百度搜索结果当成了良心推荐,结局不幸,令人痛惜。

的确,百度有广告投放内容的道德评判问题,监管机构存有广告立法及违禁内容的监察漏洞,向来神秘的医疗业更有种种黑幕有待揭露,但这些都有法可依,只要秉公处理,不算什么大事。

民众们想深究责任,无外乎将心比心,求一点社会正义,于情于理也很合理。但扪心自问,百度何以成为今日之百度,舆论场又何以成为今日之舆论场,搞清楚这些问题,显然要比追查个案更有价值。

公众视线得以聚焦某处受一股牵引力所影响,如果施加此力的群体本身就有操守问题,谁又该为他们的行为买单呢?遗憾的是,我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甚至这个问题在多数人眼里都不是问题。他们会反问我:“换作是你,该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公众了解这些企业呢?”

是的,在百度们由傻B平民走向牛B领袖的路上,媒体及媒体人要怎样去做一个理性的记录者、观察者和监督者呢?好难回答似乎又无需回答,因为你想了解一个人,只要看看他做什么就好,千万别听他说什么。一群人亦是如此。

我不否认中国有极其优秀的、谨守新闻操守的媒体从业者,但大多数媒体人的行为,更符合我的这段描述:

“他们躺下来可以做婊子收公关费写软文乱人耳目,站起来又可以写揭黑稿立牌坊偷个声名,内心笃信自己是社会的记录者、观察者和监督者,下笔千言干的却是收钱卖软文耍软刀子的勾当。批他没有新闻理想,哭着拿舆论监管做挡箭牌;让他承认不该赶场子拿红包炫伴手礼,跳起脚鄙视你不懂出淤泥而不染的精彩……”

他们的存在,让中国的媒体职业不再值得尊重;也正是他们,让我对这次事件有了一点不和谐的质疑。

当然,我也清楚,一个“穷”字,可能才是今天中国舆论场少有人坚守底线的根本原因。是“穷”,让新闻成了一桩生意。

我想,这也是今天的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新闻、软文和硬广有别的根本原因吧?新闻可信的话,哪里有骗子施展拳脚的空间?可是,新闻的不可信,不就是媒体人的不可信么?

简而言之,一个人轻信了一群人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而丢了性命,起码这群人该自省下如何挽回集体声誉才对。

别学我打炮的姿势可好?

【2015031607】以前解放军炮打金门,隔一天打一下,放炮前还警告金门居民,搞得彼此心照不宣,摆摆样子做足姿势,给不懂事的美国人看看罢了。彭家声或缅甸有没有空袭中国是他们家的事,我们被空袭就是我们的事,我们的事就得自己解决,哪里来的炮弹就得还回哪里。当然,如果只想谈谈,那就别在意有人学我的姿势了。

【2015031606】昨天打假,电视台有没有讨论假新闻假记者假媒体的危害性?说到底,还是为了抢头条、搏收视嘛,什么媒体的公信力、正义感,谁信谁小狗。

【2015031605】我喜欢咖啡,但天生愚笨,品不来,也说不出。就像一个聋哑人咿咿呀呀比划着,看似无聊,其实内心对白精彩的很。这样说,我觉得心安理得多了。

【2015031604】某军政要人在今晨零点被宣布病逝。稍早一点,另一条消息说某戏子买官行贿2000万被抓。树倒猢狲散,跑得慢的就会被轧死。不过,没有树的话,它连活路都没有,怎么办?

【2015031603】跟郝同学聊天,说大多数媒体人不适合创业,因为做不好管理。回来想想,发现不够客气。首先,创业者不分出身;其次,媒体人也很丰富多元,未必只擅长码字;更重要的是,管理不仅是对人性的洞察(善要扬,恶要治),更是对自身的理性判断。做不好完全不用勉强,比你做的好的大有人在,尽管信任就好啊。一旦谈到信任,就不用局限于媒体人了,这个人人都缺!

【2015031602】儿子再丑,我们总能找到好的角度给他拍个照片,晒到朋友圈去求赞。所以,产品做的再烂,也是有办法给人好印象的,全看你爱或是爱的不够深了?品牌建设第一课:得有爱。

【2015031601】昨天不宜打车。上午出门,载我的司机几乎一路电话聊到目的地,我拍了他的工号,但没投诉,315这天多少重要事,能不添乱就不添乱吧。回来遇到的司机更奇葩,一路狂开,左突右插的,遇人骂人,遇车骂车,连等个红绿灯都要调侃下路人身材高矮胖瘦的……一副好心情全被她糟蹋了,刘岩同学再多送我几罐哈根达斯冰淇淋也挽不回来啊。最后遇到了女司机,也只能忍着了,平安到家就好。

五十度灰是什么东东

【2015021007】《五十度灰》是一部好电影吗?看完《纽约时报》的介绍之后,我以为玩微商的人应该找来看一看,看看人家怎么讲故事卖产品的。我也该看一看,瞧瞧丁度巴拉斯可以从这部电影中学到点什么。

【2015021006】新壕支付宝说要发6亿元大红包,按我上次坐强生出租车刷支付宝抢红包的经历来说,这又是一个噱头,那红包根本就不能到你口袋。我想问问马云,这算不算营销?营销该不该讲诚信?诚信是不是首先得说真话?

【2015021005】又见谣言,传滴滴快的即将合并。假设这两家真的合并,还会有补贴吗?所以,分比合好。

【2015021004】今天开始休假,一早往黄泥湖赶。接下来的几天,可以静下来安排下明年,我该有哪些目标,又该做哪些调整,比如认识多少个有趣的人,做几件有趣的事,存多少钱之类的。当然,最后那点全凭运气吧,不强求。

【2015021003】传美国知名新闻博客《赫芬顿邮报》将进军中国,好讨厌这样的假设。人们关注该媒体是因为他们对各种事有各种态度,但在此地,凡事往往不可以有态度。

【2015021002】微盟社区的案例评选活动结束,两周时间,107件合格案例参与评议,最终评出10件获得“2014微盟年度十佳案例”称号。但圆满中也有意外,某落选案例对结果很是恼怒,令人惊讶,这位商户在意这个奖项是好事,但也应该理智的了解下评议规则,不要以为找几个人重复回复就能凑合着拿个奖。

【2015021001】某无人飞机品牌借势公关,说自家占国内70%的市场,这说法很不正经。譬如说,当年台蜂整合国内所有台商媒体的广告资源为有意该市场的品牌做整合宣传,这是一个细分到永远做不大的市场,从台蜂的营收基本可以判定一家企业对台商市场的投入程度。可是,我们说台蜂占据国内95%以上的市场,这有意思吗?

拿人手短 吃人嘴短

【2015011507】某机构在发起一场千位市场总监大趴,要是可以做成,想想当天,无论出身大庙小寺,各路市场总监密密麻麻汇聚一堂,除了密集恐惧症患者之外,那些爱过市场的人,也都不敢再爱了。

【2015011506】某以屌丝经济发家的品牌近日发布一款中价位手机,马上就有喜欢捧臭脚的人站出来帮忙吆喝,到底是钱没少给,东西没白拿。老古话才是公关圣经。

【2015011505】在微信公众号管理后台,点开“用户数量”页面,右键“全部用户”后面小框框里面的数字,点开“审查元素”,找到这个数字,修改一下,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任何数字。很多号称自己微信公众号粉丝多少多少的骗子和神经病患们可能就是采用这种办法造截图去忽悠人的。

【2015011504】有恶人将小伙伴们苦心写的文章缝缝补补变成自己的,还冠以个人观察在朋友圈里装模作样。手段拙劣到苦主不屑与其较真,只好生生闷气。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但好歹也是一个圈子的,留点节操给个相逢能笑笑的机会可好?

【2015011503】这一周来朱注值日,晚上作业又多,于是早上都是打车上学。朱注承诺,打车费用一人一半,让我周六到他那里结账。简单算下,单程30元,乘5除2,他该付我75就对了。

【2015011502】有同学跟我讨论微商是咋回事,她手头有点闲钱,我担心她被骗去做代理,就简单跟她说,绝大多数微商都是骗子,要你花钱囤货做代理的是小骗子,给你钱让你做代理的是大骗子。我想提醒她远离这个圈子,但会不会对部分用心做微商的人来说不公平呢?

【2015011501】就算不试试也知道自己真的不会跳舞,想起多年前在二环路的银河,三步四步是什么?什么?两步都不会,你滚开吧!

正确的口味

被一些同事以竞争对手相待的虎嗅网在微博上被新浪禁言了,全因几篇疑似对新浪微博不利的文章。如果新浪不拿虎嗅当媒体去尊重的话,看官也不必计较新浪的肚量,撑死了也放不下三、四声反对意见。

我们先假设虎嗅真的在黑新浪,甚至是只负责黑新浪,那也是因为你新浪有让人说道的地方不是?当然,新浪确实也不敢真听毛主席的话。

要说这里有问题,我倒愿意认为只是公关人员的反应过度罢了。对“负面”两个字,有KPI的压力,对领导,有报喜不报忧的责任,对自己,只能紧绷一刀切的神经。但是到最后,对品牌,对自己负责建设的品牌,往往只剩下浓妆淡抹后的孤独感,谁真的相信那些从不犯错、没有弱点的品牌是活生生的存在呢?

比如这幅广告图(以三胖做创意,对广告人来说就是一个大创意,值得另作探究。)对公关者来说,却有一个启发,你真的以为大家相信你说什么了吗?即使威权如三胖,不过是狱中牢头,井底之蛙,除了聊做谈资外,还能有什么意义呢?当然,除了他的臣民,或者你的愚蠢的品牌粉丝。

优秀的最差酒店

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一家名叫汉斯·布林克尔的经济型酒店对外宣称自己是“世界最差”酒店。酒店方面解释说,他们的地下室酒吧光线昏暗且没有新鲜空气;整个酒店只有一部电梯,“而且”几乎不在楼层之间发生故障;更“糟糕”的是,酒店里的墙面全是潦草涂鸦……

嗯,真的遭透了吗?读者们认真听完,稍稍琢磨,才发现这家酒店根本就不算差,甚至还能罗列出一两点特色来。比如满是涂鸦的墙面,一些年轻消费者不正在追捧这种街头艺术吗?

更何况,这家酒店每晚的住宿费仅为22.5美元,大约人民币140元左右。这样的价格在中国也只能住莫泰、锦江之星的特价房,即便在荷兰本地,也住不上二星级标准的酒店嘛。

哦,原来这家酒店故意要正话反说,好吸引媒体报道,引发公众的讨论,并最终有个判断:汉斯·布林克尔经济型酒店是一家真正便宜的特色酒店。

毫无疑问,他们在营销策略上获得了成功。连我这样一个不出国门的家伙都知道出产范佩西的地方还有这样的一座酒店,更何况每年还有十几万要准备出游荷兰的中国游客!他们听到这个故事,能忍住好奇心不去住上一晚吗?我才不信。

国货在哪里?

因为爱国,国货这个概念被无限抬升,几乎被定义为一个正向关系:爱国就必须用国货,不用国货就不爱国。在这种逻辑之下,爱国成了比三聚氰胺、地沟油、假新闻更为重要的事,我不解若连自己都爱不好,哪里有机会去爱国呢?

我有理由相信,用买国货来标榜爱国只是一个商业噱头,依然是经愚蠢的媒体和无良的商人哄抬之后的闹剧。联想下现状,在一个绝大多数人的月收入不足3500元的国度里,不买低价货又能买什么呢?假如我告诉你,如果10万元既可以买奇瑞瑞虎也可以买美国JEEP,你当然清楚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什么。

因贫穷而买低价的国货,但又为面子计,也得为自己叫好,寻个高尚的理由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那么多同志,共鸣起来容易……好吧,谁能解释与我,这真的只是一个阴谋论者的偏颇与无知?

若真想断了舶来品的生机,彻彻底底的做个有志向的人,难免会狭隘闭塞,谁会忘记初中历史课本上反复强调的清王朝是如何因为闭关锁国而灭亡的悲剧呢?我们今天用的汽车、电视机、电脑、相机、手机……又有几样现代文明的东西完全是某一国人的独创?这早已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了。

也有人要教导我,今天是日本做的不对,我们只抵制日货不去扁他们算是客气来的。这意思明显不过,我们想让对方知道我们生气了,而不是真的抵制什么。可是,我觉得还是海扁他一顿来的简单痛快呢!

我想起前晚我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图和一句点评(关于奇瑞汽车,可能是不懂事的基层员工做了一件让品牌很受伤的愚蠢事。我本意想提醒奇瑞,行销借势要看性质,不是什么路都可以走的),在短短3个小时内,被转发400余次,评论100多次。

我惊讶于大家对这件事的态度,是一边倒的责骂,诉求点都落在“爱国”与“发国难财”上,帽子扣的挺大,与我原本想表达的也没关系。这些评论及转发者里有很多是被认证的各种老总,难得大家想法如此一致,很难让我不相信会有更多的少有社会历练的人不去做跟随,可一旦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民意再汹涌又能代表什么呢?

好在我们这里少有“自尊”与“尊重”二词,奇瑞汽车的公关人员也大可不必操心这件事的负面影响,该买低价车时,你们依然是首选。除非政府税收的少点,油价定的再低点,学费收的再少点……若如此,你们就真的需要考虑考虑质量了。

危机不能公关

Hugo关于“危机公关”有一个观点:既然是危机,就不能被公关。这条观点一旦与更多企业达成共识,就会害死一大批靠发新闻稿、删负面帖子为生的公关公司。我很支持这种说法,所以也来传播一下,不是多事,而是期待公关行业能更加理性和职业化。

简单来说,公关就是公共关系,即如何建立及维系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受制于传统传播方式的单向性,公关原本该追求的平等对话,却在当下公关行当里寻它不得。公众们能见到的只是一篇又一篇的新闻稿,努力告诉给公众的是企业想要说的,而非企业应该说的,这是一个误区。

无论企业说的有多漂亮,公众们总会有一个疑问,你说的那些好处我能不能看到是另一回事,但我现在遇到的麻烦,有谁可以帮我解决呢?就像你身边某个混的不错的同学总是喜欢炫耀自己但又从来不乐意向那些有困难的同学伸出一把援手一样,怎么可能在收获羡慕的同时还能得到尊重呢?

如果企业不愿意主动听到应该听到的所谓的坏消息的话,那么也不该害怕甚至拒绝被动接受。可是危机公关似乎是在告诉企业,你应该忘掉那些坏消息,因为我们可以帮你搞定,不让它出现在任何地方,那么它们也就没有发生过……问题是,企业应该明白,真正的麻烦不是那些消息,而是那些产生坏消息的原因,比如你的产品价格贵又容易坏,或者你的服务糟糕到人们不愿意在街头看到你们。

换句话说,假设危机真的可以公关(我认为叫做弥补更加合适),企业是否更需要借助更多的渠道与用户来沟通,你不可能傻到将自己的用户推到竞争对手的办公室里,一边喝着茶,一边数落着你的不是。到那个时候,企业都没了,谈危机公关就更没有意义了。

好吧,趁大家都还跟你有点关系的时候,好好的听听大家想说什么吧。然后?然后跟大家一起去解决问题。就这么简单。

五粮液广告亮相纽约

如果我是五粮液的股东,我就不会同意其花费巨资在纽约时报广场“露个脸”,一个月40万美元,应该可以做点别的。

抛开性价比的讨论,从新闻公关的角度来看,它又是成功的,在最近的一段时间,五粮液在白酒业与传播界将被广泛讨论,但也仅止于此,对国外消费者而言,五粮液还是需要进驻当地市场去加以分析和了解。

我们习惯的将这种只追求社会影响而不追求市场效用的广告看作打品牌,建立知名度,各类行销术语在这个过程里此起彼伏,但无外乎甲方出钱得名,乙方出力得利,至于最终谁来买单,都不是要紧事。

于是,创业者们会感叹,当初怎么就没想到跑到麦迪逊广场或者其他什么地方,搞一个大大的户外,再来中国招商?要知道国内的金主们正在愁着怎么将资金出口转内销呢。就一个小小的点子,便解决国内诸多大企业的老问题,会是一个多好的机会啊。

但现在动手也不晚,五粮液不会是最后一个金主。接下来的国内广告业,“格局”又将被提升,也许能出现几个超级媒介公司也不一定。

全球范围的媒介资源整合或已开始?但请记住,你的广告客户一定在中国。

【每日论语】王顾左右而言他

语出“高铁‘客座率107%’算上了复用席?”。用这个新问题去替换那个老问题,不失为一种公关好手段,但对待问题是掩盖而不是解决的出发点太过邪恶,必定会埋下隐患,到爆发那刻,怕已无回旋的余地了。

于是,我很自然的想起《孟子·梁惠王下》中的一段故事:王顾左右而言他。既然谈这件事不好玩,那我们就谈谈好玩的事吧。

想想也是,在全国一片和谐之下,我铁老大不过跟平常一样犯了点小错,你媒体这次到底“质”的是谁家的“疑”?还不够给国家添乱的吗?也罢,且让尔等考虑几个技术问题先,比如客座率?至于追尾,还是让我们忘记吧。一定能忘的。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

铁老大摆出一副邀功请赏但也欠揍的嘴脸着实让人纠结,媒体们抬起的手不知该是握成拳猛击其鼻梁?还是轻轻划过一道弧线,刮在他黑黑的脸颊上,顺便娇滴滴的说声:噢,官人,你好厉害哦!

瞧,官人办事确实有一套。这下全国人民都在热血沸腾的讨论这高铁的上座率是不是可以像电影票房一样带种,一人一票来决定它的生死呢?

切,还是再换个话题吧。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窃听

语出“《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停刊”,此事发生已有半月,但默多克最不愿意看到的故事到这两天才出现高潮。先是得力助手先后辞职,后是新闻集团市值缩水50亿美金之巨。谁能在这之前告诉我们,原来“窃听”的后果这么严重!

窃听,就是偷听。意指在没有得到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之下采用不合适的手段“获取”信息并将之“公布”与众。用“隔墙有耳”来解释,更适合国人国情,可叹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毁在这只“耳”上。

或可理解凡是当事人不愿意发布的信息都属于“被窃听”呢?媒体人若要就这个争论下去,恐怕得去学学媒介素养了。

问题是,英国的民众认为“窃听”是丑闻,而这家有着168年历史的老报纸因此停刊,就连东家新闻集团都背负上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放在国内又会如何?

当然,你也许会说,国内不会发生窃听丑闻,所有新闻用的都是新华社通稿 ,所有报道都会拿点公关公司的车马费,谁有那工夫去搞扯淡的“窃听”?

至于娱乐圈的八卦?谁真的在乎你是谁?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一篇公关稿令FT看似近黄昏

FT中文网昨日(5月31日)刊发了一篇令人头疼的公关稿,称某网站为中国富人的社交网站,有宣传造势的嫌疑。但它是否就是FT式的判断?或者仅是撰稿人出于对互联网的肤浅认知而被故事叙述者所忽悠?总之,这个平庸的所谓“富人社交网站”创意本身,让我很不舒服。

令人头疼的本身,在于FT不该放弃自己的格调去做这种庸俗的报道。虽然来自一位比较资深的撰稿人,但很显然,FT的读者对任何事物都该有自己的判断。

或许,“阶级”这个词确实令这个社会“激动”不已?!

我是说,如果我们真的可以只服务于商业利益,将社会以阶层量化区分,并用一个标准(比如说月收入8000以上)作为门槛,一来符合国情民情,二来符合客户心情。于是,举国躁动,商业繁荣……可怜见会有多少人受益于这样的一个谎言,又有多少人受害于它的真实。

这个谎言来自于大多数人的真实处境,我们对于收入及消费的支配始终处在一个被动的地位上,看“别人的需要”(比如为了面子的房子车子)或“商业的需要”(比如为了占便宜的团购)行事,只是我们都不在意而已。

记得《彼得原理》里有过表述,当你被抬上一个超越你的能力的位阶的时候,你将不会胜任。如果说中产也是一个位置,当大多数伪中产或者准中产被抬上中产阶层之后,他们将疲于奔命,用明天维持今天,用今天维持昨天,那是荣耀,也是包袱。

当然,如果他能不在意位置以及能力的话,那又是另外一件好事。

国家公关

最新出版的《南都周刊》(第7期)封面主题为大国公关,谈及今年初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播放8000多次的一部30秒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南都基本还原了这部片子的创意及制作过程,也找到几位生活在中国的外国友人,谈谈对这部广告片的理解以及个人的中国印象,来探究今日“中国形象”实际为何。

友人们来自德国、美国、英国、南非、墨西哥和加拿大等不同国家,尽管他们也可能只是一个路过此地的淘金者或投机分子,不懂得什么广告创意或者国家营销,但居然会有一个较为一致的结论:这部宣传片没有主题,没说清楚中国的特点,甚至连中国是什么都没有解释清楚。

这个结论让人既高兴又难受,高兴的是我们地大物博,解释不清太正常不过。但难受的又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只是难受而已。

很明显,这类宣传片的必要性已经不需争论。在娱乐至上的时代,注意力成了具象征意义的新诉求,无论这个诉求从长远来看是多么的肤浅和脆弱,但你似乎也得这么去做。我们经常安慰自己:这是一个多元的世界,中国人应该主动来表达自己。

换个话题,如果由我来做创意,我该在30秒的时间里提供什么样的的信息给世界呢?这个话题也可以问到所有自诩爱国的仁人志士,在你们的脑袋中,中国与世界不同但又吸引世界的地方在哪里?

起码我的答案不是那些呆呆站立没有感情的人,那不是我,希望也不是你。

抱歉,你还在紧皱眉头吗?不如做点有趣的事,我们来比较比较,看看你更喜欢哪支片子,如何?

快速进入|中国 |朝鲜 |美国 |墨西哥 |新加坡|匈牙利|德国

公关即腐败

有好事者研究得出国内媒体的商业模式是“腐败+公关”,对外公关,对内腐败尔。就像你听说过的那个著名的两面硬币那样,孪生兄弟亲。我曾经也有过一番感悟:“如果你能洗钱,请选择用媒体做道具”。现在想来也不全是无病呻吟。

在我刚进入职场的时候,我有以公关业为职业诉求。在那个时候看来,无非就是用文字去行销而已,哪里上升得到“公共关系”的层次。幸亏我的理解过于初级,被这个伟大的行业一脚踢开,否则以我这样的素质无论如何仰视,也看不到这行业的半点阴影来。但如今,嘿嘿!我终于可以站在远处冷笑几声,叫你得瑟!

冷笑之后才发现这公关几乎不能叫做一个行业,它与我理解的“常规”相差甚远。即便现在所有的行业都有所交叉,但能如同公关这样渗透到每一个地方的也不太多。这让我感觉公关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随时准备伸向这里或那里,这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至于媒体业?算了吧,还有媒体吗?媒体已经沦为公关的道具,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该称为媒介业更为恰当。

公关的初级阶段就是花钱买关系。这种不正常的行为被看成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媒介人和公关人站在两端,扯起一根大绳,用力的甩着。不幸的公众们站在一边围观,被绳子套进去的,就不得不跟着绳子跳舞,最后累死此地。这种残酷被视为传播。而忽略了传播的基础是诚信及公正。

抛开诚信或者公正这些哄孩子的说法,公关就能上升到一个新境界:私关。即利用公共关系之器收获私人关系之利。看上去蛮符合老子的无有之论,这也为公关或腐败提供了可以狡辩的擂台。甲:为什么不可以腐败呢?如果你允许这样的公关存在的话。乙: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公关呢?如果你不腐败的话。公众:咦?他们在说什么?

好吧,公众继续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