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刷不了朋友圈

【2015021807】#改个段子#每次过年,老妈都会重复几个要求,正月初一不可以生火、不可以泼水、不可以晒东西……我对这些老传统表示“反感”。照这样去做,新年第一天就没朋友圈可刷嘛!

【2015021806】芳最近染上了一个很不好的毛病,爱刷朋友圈,而且特别喜欢刷我的朋友圈。搞得我都没东西可刷了。

【2015021805】这几年回家,有个问题被问过多次,“你换车了?”或者“你又换车了?”尽管我一次又一次的解释:“没有,这车是租的,我的车早卖掉了”。可问过的人还是不信。我就不理解了,我没钱买房你们可以接受租房,为什么就接受不了租车呢?好吧,还有一次,芳戴了个银制的首饰,某亲戚认为肯定是白金的,居然真打算拿黄金来换……谢谢大家这么瞧得起,可是我们两个没工夫呢。

【2015021804】支付宝红包口令是个什么玩意,居然还要玩中文?马云老师真是太任性了。难道这个也是技术门槛吗?怎么就让我觉得别扭呢?

【2015021803】苹果造车的传闻给人一喜一悲,喜的是,以苹果对音乐产业、手机产业的变革,它会给浑浑噩噩、不求上进、滥竽充数的汽车业一记重拳值得期待。悲的是,即便没有乔布斯,我们可能还会继续为苹果这个品牌买单,这次卖肾肯定不够了。所以,有想买身的可提前联络我。我算是援交吗?

【2015021802】这次上腊坟才注意到外公的墓志铭,刻着“三尺青锋未得志、一锹黄土盖文章”。不知这句话的出处,回忆起来也算符合实情。一位私塾先生为冤死的弟弟写了一封告状信,被打成黑五类,到老才发现读东周不如读周易好玩。

【2015021801】去张店上腊坟,一路走过,看来往的各色人,我都小心对待。这是老妈的娘家,路上随便遇到个什么人,都有可能是亲戚,而且辈分还要比我高。没办法,吃亏在老祖宗排行靠前。

领导错了

【2015020407】微信公众平台终于在惩治内容抄袭方面有了实质举措,5次封号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规范举报取证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方说如何做抄袭认定?另外,为原创内容创造收入模式也值得考虑,比如作者认证、文章打赏等,微信的一小步,搞不好就是媒体复兴的一大步。

【2015020406】有阿里员工带头质疑全国工商总局某部领导违规执法之后,以黑心工厂闻名国内的富士康,也公开反对全国总工会某郭姓领导的“员工加班多导致自杀”的奇葩言论。这两件事至少可以传达几点:1、领导说的不对,企业无需全盘接受;2、信息渠道通畅之后,企业发声更为自由;3、大企业看清了上头有意降低政府管理部门的绝对权威地位。

【2015020405】我看好未来五年之内有全新的互联网汽车品牌出现,但不看好易到与奇瑞博泰的合作。两家公司在新闻稿里提到的包括只租不买、一台电脑加四个轮子且不用加油等未来图景,都值得展望,但易到不可能会做好这些。这家在落地服务上没有任何管理能力的企业显得轻浮而不可信,能活过这一两年再做规划更务实点。

【2015020404】阿里与支付宝的红包大战,有人认为两家该握手言和,理由是为了用户体验。可惜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只是消费者的一种习惯,没有什么不可取代。反之长远看来,使用某一种支付方式比使用多种支付方式,对消费者来说更为安全高效,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抱住微信支付让阿里一个人撒泼呢?

【2015020403】鲁伯特·默多克1月24日在Twitter上发言称:“对于一掷千金但却百无聊赖、热衷公共事务的亿万富翁而言,想买一辈子的快乐要花多少钱?”他很担心布隆伯格真的买下《纽约时报》吗?他的这个问题如果问问自己,倒是有个答案:50亿美金。

【2015020402】某App宣布B轮获京东千万美金融资之后,因为女创始人85后的身份,被没脑子的网民一顿羡慕嫉妒恨,各种脑残言论不绝于耳,让人讨厌。但看到程苓峰写过的一篇对话稿的头尾之后,也感叹专业媒体人惯于造神的习惯,将运气视为个人实力,就是一种缺乏基本观察和判断的、没有底线的献媚。

【2015020401】马云说:买到假货如果不投诉的话,教淘宝如何惩治?这个不投诉的消极行为近似于一种社会问题,与淘宝没有半点关系。那么,在我们身上,可发生过这样的事?我们又是为什么选择不投诉而沉默的?在其他事情上,我们是否也有类似的行为?那又是为了什么?我的答案是,马云的太极玩的还真不错,将错误轻而易举的推给消费者。我去商店买东西,有义务检验买到的东西是不是假货吗?真是滑稽!

塔斯卡给了我一根蓝色绶带

bule-ribbon

我与大多数一无所有的人一样,喜欢酷炫的汽车。似乎也曾拥有过一辆福特,我爱福特。老实说,这经历并不美好,也不值得回忆。人们都能轻易地接受从无到有,却很难去适应从有到无,那并不容易,我敢说。

单纯的只说一点,让我喜欢上福特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在亨利福特的自传《向前进》里,他对创业者的良心忠告,比陈安之之流要实效可靠的多:

如果你想永远做个员工,那么下班铃声一响,你可以暂时忘掉手中的工作。如果你想继续前进,去开创一番事业,那么,下班铃声仅仅是你开始思考的信号。

在前进的路上别忘记思考,应该是我一直在努力去做的功课之一。比方说一年前的这个博客。我并不是没有羞耻,只是希望提出来提醒下自己,“私人媒体”为何而来?

另一种喜欢福特的原因,是因为鲍勃塔斯卡。亨利曾告诉世人:“他可以把福特公司总部交给塔斯卡,如果他想要的话。”亨利不是一个随便说话的人,我也相信塔斯卡不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谁能在一个城市里,俘获四分之一的车主并保持三分之二的回头率?那肯定是塔斯卡。

我在决定离开双林的那段日子里,看完了《蓝色绶带》。一方面是惶惶中的不确定,我有能力开出一家小汽配店吗?另一方面又好像鸠摩智偷到了少林《易筋经》那样兴奋不已,按塔斯卡教的去做,又怎么可能不成功呢?有时候,这种兴奋本身足以令人满足。

听上去,你已经知道,我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沉浸在缺乏行动的思考里,一年又一年……

所以,别问什么结果了。陆陆续续的,我一直都有想,若当年如何如何,如今又能怎样怎样。不过,随着年岁渐长,逐渐明白这样的句式仅仅只适合短暂出现。

好吧,收一收话题,我的思路一向凌乱,又极易走出一条不规则的线,但又好像通过这种随意的思想,可找到几点头绪。其一,我在提醒自己,边走边思考,更要努力向前。其二,不可以忘记塔斯卡。曾经,我也算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零售店店员,不正是因为他的教导吗?

那么,你呢,有没有几本靠谱的书给过你一些不靠谱的启发呢?做个分享吧!

我们一起走

一周过去了,这一周忙忙碌碌的,不晓得在混些什么。我比较善于给别人规划或建议什么的,但对自己,却一直都是糊涂着的。我这样的人和我这样的作为让我觉得烦躁,不晓得要怎么做,才能安静下来。这不像我。

小福彻底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不管有多么的不舍,但我知道人生不过如此,遇到和离别,拥有和抛弃,用深刻一点的哲理去麻痹自己,或者会有一点点安慰,我也清楚,都是自己想多了而已,事实上没那么复杂。

帮一个网友完成了一件本不复杂的案子,在这里提起,只是想说明自己做对了一件事: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去欺骗任何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对得起自己,守得住晚节。至于不好的地方在于会被人认作固执。另一个好处就是,我还发现了我尊重的那些人与我的价值观基本一致,这对深受折磨的人来说是一种鼓励。

前天,朱注的妈妈不得不回一趟怀宁,尽管这次回去并不能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但为人子女,总该在一些时候陪伴在父母的身边。我想起那天过马路时听到的两个女人的对话,就更加理解家庭意味着什么了。在这个时候,我的家庭意味着“我们一起走”。

设想过很多种情况如何面对失去小福的日子,说到底,我也有大家说的面子问题。所以,更要公开来说,不怕熟悉我的人知道。好像有成功学人说过,打碎自己是重建自己的第一步。不晓得那些玩冰恋的人是不是都听过成功学听到走火入魔?反正我不属于这种情况,我只是知道能够面对现实,就是有勇气的,哪怕身体上还有点战战兢兢。

是的,我也曾说过,我需要小福来为我建立某种信念,但很显然,我又一次没能完成给自己的规划。我甚至也清楚,在这之后,我可能会将这种“完不成”当成一种惯性继续下去,下次会是什么?或者,该重新来看看自己了,毕竟,是梦就该有醒的时候。

高科技的遗憾

一边还忘不了不久前谷歌对我的伤害,一边又急迫的想为它唱支‘赞歌’,前次被谷歌汽车震撼,今次又被AR眼镜给彻底征服。无论我是一个技术白痴(不知道是否还有更好的),还是一个习惯于跟风的科技伪信徒(从来不知道什么才是好的),赞歌总是要送给能被景仰的对象。

就像我并不相信科技可以实现蝙蝠式的回声定位来给到盲人帮助那样,我也很怀疑无人驾驶汽车在紧急情况下的表现。我的不相信源于无知,等我真切的看过,质疑也就停止。若你如我当初那样实在不愿接受,就当魔术欣赏吧。

在2010年之前,谷歌就开始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至于为什么会选择丰田普锐斯来做改装,我不清楚,希望是基于环保的诉求吧,谷歌公司里应少有中国愤青)。下面这段视频里,你将看到一个盲人的便利生活: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带他买食物,取衣服……

而这段视频也回应了我的担心,谷歌汽车用近乎完美的方式完成测试,我这样的菜鸟级驾驶员必然会围观叫好。

或者,你再来试试AR眼镜?WSJ的报道指出:“它可运行常见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让佩戴者不用动手便能查看地图和天气,进行聊天和收发短信等操作。”基于智能手机的普及,AR被视为未来最重要的科技趋势之一。简单说,如果你的智能手机装有AR应用程序,它将帮助你把现实(比如一幢建筑)变的更丰富(通过AR,可以在手机上了解这幢建筑的历史、典故等等)

所以,无论是谷歌汽车,还是这支被叫做“Projec Glass”的眼镜,令我感动的不仅有科技的伟大,更在于它们完善了人类感官,使科技成为人的延伸,而不是某种附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层次的成就)。而现实里遗憾的是,科技仍将只为富裕权贵阶层效劳。你不可能低价或者免费享用。关于‘科技平等’的争论也不算什么新鲜话题,焦点依然在于重新确认‘人人是否平等’这一命题,好吧,我们打算讨论到哪个世纪呢?

面子和车子

这个标题的全文应该是“中国人的面子和李书福的车子”,本来我不想去暗示这种对应关系,但看过下面这个视频的朋友,应该可以理解我的这点认知:李书福为什么会造出这样的车子是为了满足中国人的面子需要。先要面子而不是其他,至少李书福自己就是这么看的。

从行销上来看,李书福有他一定的道理,追求外在,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来说,是有一部分市场的,但这部分需求与对汽车的其他需求是不能也不该被割裂的,而李书福似乎有意先要做个割裂,这是让我担心的理由。如果将汽车这种商品纯粹的放在面子上去考虑,包括其设计、配置、生产及制造工艺等都以面子为唯一的要求,那吉利的发展前途是阴暗的,甚至沃尔沃也有可能被前途尽毁。

我一直就不喜欢吉利,对于“山寨”我有自己的体会,我曾在这个行业有过好几年的一线作业经历,我大体知道一辆新车是怎么被组装完成,又是怎么去卖给用户,这样的经历让我让我“懊恼”,花费同样多的人力物力,但因为脑力的缺失沦为垫脚石,永世翻不得身。

与之类似的还有奇瑞,我充满期待,可能是因为它更接近我的某种情感,比如说是对我那好几年光阴的一种慰籍,但更多的可能是它也来自安徽?但比亚迪呢,王传福似乎说的太多了,我也不喜欢……所以,不喜欢吉利是真的,其他的没什么理由。

不过,我得认识到李书福就是个人才,他能体察到中国人的面子决定了中国人的消费观,这点认知该为做内销市场的家伙们学习,尤其是做三、四线市场的销售员们,得好好体会下你的产品与中国人的面子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市场机会。

“面子”是中国人的基本气质,这个认知早在一百多年之前就有定论。中国人即便手里只有一块遮羞布,也要想办法说说这块遮羞布是如何如何的有意义,以及它为什么只要这么大,只要这么个样子等等,总之打死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短处,中国人总觉得面子没了,一切就都没了。可是,只有那空洞的面子,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日本车滚出中国

虽然我一直都不喜欢看数据,但最近有个数据让我很高兴,日本车终于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下降了。相对于总量还是达到22.7%这个百分比来说,去年下降的两个百分点还不够令人满意,但是小胜利也可以,成功要一步一步获得。

不过,我或多或少知道一点关于当代中国与当代日本的差距在哪里。就像每次谈论足球,大家都会叹气中国球员怎么就比日本球员少了那么一点点上进心。在其他战线,类似的叹息总是有的。比如杂志行业,我们的版式设计大多数的时候都会参照日本设计师定下的风格和基调,难有自己的创意。而日本人的思想来自哪里?如果说是中国古文化,你相信吗?

信与不信,无关紧要。紧要的是我居然可以为了这个数字而高兴。不知道这高兴来自哪里,最终又能转换成什么。难道真的像媒体所说的那种中国GDP超越日本意淫式的兴奋吗?我觉得不是,但我又说不清楚。

我不排外,但我抵触并讨厌日本的原因可能还在于嫉妒。我知道,这种嫉妒可能不会将我引向另一个方向,而不是想着去学习并战胜对手,这点我得注意。

谷歌汽车

最近关于谷歌最热的话题就是无人驾驶汽车了,谷歌的那帮科技小子们早就开始了无人驾驶汽车的实验,我且称它做谷歌汽车。在加利福尼亚的公路上,“谷歌汽车”已经奔跑22万公里,据说其中还有1600公里是处于真正的无人驾驶状态。而汽车界的那些巨头们,他们还在实验室里做些什么呢?或许摆在CEO案头上的,也有一大堆代表着各类先进技术的新汽车计划,只是何时推出,则各有自己的算盘,至于消费者需求,谁真的在乎?

谷歌公司承认,目前共有七辆丰田车参与试验。根据公布的照片和博客介绍,自驾汽车装有摄像头、雷达传感器和激光探测器,可以感知公路上的限速、路旁交通标志,以及周围的车子移动情况,并借助地图来导航。而且据说谷歌自驾车的反应速度比人还要快。

《财富》杂志称赞“谷歌此举或将实现一个曾经不大现实的个人交通设想”。想一想确实会令人振奋,一旦无人驾驶成为现实,被推广应用,那我们该会迎来怎样的一个时代?尽管已经有很多汽车企业也在为减免驾驶之苦做出各种努力,但如谷歌这样的雄心壮志,却是很少见的。因为一旦进入了无人驾驶时代,或许现在的个人交通模式也会得到革命性的变革,甚至很多人将直接从无车状态过渡到公共交通状态,我不确定描述这两个时代的词是否使用准确,换句话说,如果有了无人驾驶,我们还需要拥有私家车吗?

谷歌确实是一间非常了不起的公司,现在这个时候给予赞美似乎也不算过早,但谷歌汽车必须注意,早有同行者一路跟随。最近德国人也推出了名曰“德国制造”(MIG)的无人驾驶汽车,“它甚至可以自动停下来搭载乘客”,路透社说。“MIG的开发者—-计算机专家Raul Rojas及其柏林自由大学团队—-开发出这种试验性车型,希望借它来实现未来汽车驾驶的革命化进步。比如说,乘客可以利用iPad或智能手机向MIG打电话,MIG通过这些设备中的全球定位系统锁定乘客的方位,然後确定出最佳路线,并告诉乘客何时能到等待地点。另外,MIG还符合环保理念,可以多人多方向搭乘”。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怀旧的人,也可以关闭自动驾驶系统,回忆下手动驾驶的乐趣。

我总是感叹这些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为何总由外国人牵头。举个例子,我家的数字机顶盒,由于第一回预约安装时间没有对接好,接下来,如果我想尽快看到电视,我就需要自己动手来完成安装。看上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无非是一个机顶盒和一台电视机之间三根插线的简单活儿,但弄了一晚也没调试成功。这样的科技如果不能让我这样的人明白,它真的不算是生活的动力,反而是一种痛苦,不要也罢,越少越好。

关于吉利和比亚迪的一点点坏话

在我看来,吉利和比亚迪都不应该在汽车领域获得很大的成功。尽管目前他们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销售成绩。在一个急速膨胀的市场和一个虚荣心作祟的年代里,我不认为这是真正的市场需求导向的结果。

我站在一个来自90年代初的,在汽车改装厂的流水线工作的工人这样一个身份上去下上面的结论,我没打算抵赖这只是我的不服气。作为一个曾经有志于汽车制造业的家伙,我想用运气来掩饰点什么也不为过,尽管我曾经还是一个“不合格”的工人。

不过,时间还长的很,10年后我们再看吉利和比亚迪,那个时候他们在做什么最重要。

我喜欢并且佩服勇敢者,但并不喜欢好高骛远之徒。我本人看上去更像后者,这也是经常自我怀疑的缘由之一。探险之于个人,是一种精神、意志及生理上的多重历练,但对于一个层次丰富的团队而言,则更多意味着残忍与不幸。

如果李书福和王传福在做好摩托车或者电池之后,能像王石那样安分守己,只是去做一个人的探险,我也会对这家企业保有更多的期待,对他们本人保有更多的尊敬。不要说我固执于“隔行如隔山”的愚昧之中,起码我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以及实际的产品里没看到成功的合理理由。

怎么了?!一年几十万的销量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连王传福都在央视“对话”里用到忽悠这个词,你会认为他们是在用专业的方式销售汽车的吗?好吧,就算是专业的。你又认为我们的消费者真的懂汽车吗?又有几个没被那些媒体公关稿所蒙蔽及诱惑过呢?

庞大的人口基数,非对称的销售信息,丰富却无良的媒体误导,急切盼望被归类的消费心态等畸形因素是吉利和比亚迪能够获得市场销量的主要原因。一旦消费者理智或者被理智之后(理智属于主动性的,说明消费者不愿意在做傻子了。而被理智则是指消费者在付完不该付的学费之后学乖了),还会有这样的生存环境吗?

但无论如何,李书福和王传福算得上是“勇敢者”,一定要在前面加上一个定语的话,我则只能在“愚蠢”或者“凄凉”之间徘徊。但你一定知道,我这不是在做人身攻击。

无聊

VOLVO-GEELY
无聊的时候我就会写点什么。我说的写点什么不是要像做论文那样先找出个什么论点完了再又将各种理由拼凑成一块文字。文字本身是可有可无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他眼里的这段文字与那段文字没有差别,对待的方式都是不屑一顾的。自然,这段文字也无什么特殊之处,从视觉上也绝对触动不了他,至于进入思考的层面就算是后话了,后话就等机会再表吧。

写字的时候是在周一,我预定在今早来发布,早上九点的时候,我要在浦东出现,将以媒体协办者的身份去参观一次行业展会。这几样事情都无切实的关联,也并非什么有用的信息,但起码可以表示我对已知生活的失落来,这就是无聊的一种吧。所以你可以见到这篇文字会带着一点点让人厌恶的味道,对我来说,这种味道是一种折磨。

昨天大家热议的焦点是“吉利最终收购了沃尔沃”。李书福的用意是“用高端品牌的声誉来推动其在中国的销售”。《经济学人》杂志还将李书福与亨利福特做了联系。我有自己的疑惑,我在围脖上说:“《经济学人》杂志把李书福比作亨利福特,我觉得不具可比性。李书福收购沃尔沃只是农民工娶了一位大学生,用来贴标签而已。可惜,实力派最终还是向偶像派去妥协了。”亨利福特是汽车行业的缔造者,而李书福只会是这个行业里一个新的提供者,他不可能伟大到与前者相提并论(除非李可以将汽车做成免费商品或者实现其他的能够革新产业的重大举措)。很明显,收购沃尔沃也只是一种商业考量。在面对来自中国的恩主时,沃尔沃也只会认为这仅仅是一桩生意。而在商不言商既是中国商人的可爱之处也是可怜之处。

就收购本身来看,我认为吉利在浪费时间和金钱。第一,我不相信连福特都没做好的事情,吉利就能做好。第二,我不觉得吉利在对待沃尔沃这个品牌上有足够正确的认知。至于谈到沃尔沃这个品牌以及这个品牌能够给吉利带来好的名声这回事情,我觉得吉利有点一厢情愿了。吉利短时间内无法从沃尔沃这个品牌中获益,相反因为吉利本身的品牌地位会给沃尔沃带去难以估量的影响。对于沃尔沃的竞争对手来说,被吉利收购可能是一个坏消息中的好消息了。

一方面咱国人可以收购大品牌足以令自己感到骄傲。但有能力收购是一回事,而该不该收购却是另外一回事。毕竟沃尔沃只是千百个等待救命的品牌之一。沃尔沃为什么需要被救命?沃尔沃的价值在哪里?而吉利需要的又是什么?这些需求都能够彼此契合吗?李老板应该早有答案,但无聊的是会有很多人跟我一样焦虑,那可是花了大把大把的美金呢,嗯,看来我还是很尊重财富的。

这边还听得到李书福的心砰砰作响,那边又传来比亚迪对奔驰的迈巴赫这一品牌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想象一下,如果比亚迪的公关足够高明,他应该让这则新闻成为假新闻永远不要成真。但倘若这真是一条确凿的真新闻,那比亚迪的战略规划部门(我想说的是老板的智囊团队)是否该好好的劝一劝不差钱的王老板,将迈巴赫这样的品牌当作汽车品牌来思考,会是一个根本性的认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