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多烦恼

有英国的学者乐观预测,人类在20年内将出现第一位千岁老人。他的意思是指通过各种先进的科学手段延缓衰老,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大大超出今日。如果说“千岁人”不再流行于人们口舌间的奉承之后,人类该怎么规划自己的漫长一生呢?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连70年都规划不好,又该怎么保证第二个甚至第三个70年会过的更快乐呢?与其做些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研究,倒不如实际探究下生命质量如何变得更好会更有意义。

在这类问题上,科学家与哲学家的使命迥然不同。科学家需要结果,而哲学家需要知道结果会产生的后果。前者略显功利和机械化,而后者则显感性人性。虽然大家不一定都是哲学家,但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哲学倒是真的。

或者,我该说,这就是两类人,一类创造虚无的数字,像所谓上帝创造人类那样的去创造某个记录。而另一类则追求空洞的冥想,寻求人存活的根本意义。即便结合这两点也不一定能称为完美,事实上,我们还总被告诫不要太过贪婪。人类一边试图挑战极限,另一边又在约束自己的思维发展,这是个奇怪的特点。

或许这个特点不存在于围观者的你的身上,那是因为你已经完美。像我这样,企图完全表达内心的人来说,思考是痛苦而又乏味的。

日本发生8.9级强震

来自共同社的消息,日本3月11日下午2时46分发生史上最猛烈的8.9级强震,估计超过1千人死亡,警方统计的失踪人数已达110,350人。媒体还形容“海啸的场景象是电影《2012》的真实版”。

尽管我很不喜欢日本和日本人,但我还是觉得用“2012”来形容日本地震不太合适,我不希望用“世界末日”式的调侃来对待这个国家,无论如何,生命本身应该是平等的,我们在大自然面前同样卑微和渺小。

我愿意相信世界是有尽头的,也愿意相信那一天为什么不能就是这一天(我不在乎是哪一天,也无力在乎)。但如果一切都是真的,也就是到了“最后”,我们才会发现之前的所有惶恐和痛苦都是可笑及幼稚的。抱歉,我只能用“可笑”这样无力的词去形容那一天的境地,人到了无话可说的时候,往往是最悲伤。

是的,人们想尽力挽救自己,从生存的角度去看,这种“痛苦”是积极的,它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相处方式的改变,也会带来自身思维的变化,在共同的压力之下,我们很容易把握住并且也只能坚守那些最基本的原则,譬如包容,譬如真爱。

而无论是包容还是真爱,都是基于一种同理心。

今天在日本或者云南发生的地震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个教训,我们唯一可以从这个教训中获得的智慧就是该多一分同理心,共同维护好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别到了传说中的5月21日,我们在那难捱的153天中再去完成所谓的什么救赎,一切虽然不晚,但都变味了。

(照片来自纽约时报

单词

蜜朱注跟我告别的时候,除了抱抱我之外,还对我承诺,每天给我打一个电话。昨天他就做了两次,应该是新鲜劲上来了,想在外公外婆面前显摆下自己可以动手做些什么。我这边呢,居然会很想念,少了这个多动症小子,空气里似乎也少了点新鲜味道,显得很闷。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九,母亲的生日,芳和朱注会去陪她,可惜父亲还要上班,看来只得一半的惊喜了。我也只能在远处祝福我的母亲了,祝她健康长寿,快乐无忧。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没能陪她。过去我会问我自己为什么不可以陪陪她呢?现在我不知道还要不要问这样的问题,那会显得很幼稚不是吗?

每次质疑自己的时候,总是一种抱怨。其实不抱怨也包括对自己的不抱怨,不仅仅说要对外界环境的坦然,对于自己的行为也要坦然。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一点,我又不确定自己会变成个什么样子?会有趣点吗?还是平静的像塘死水最后一个人沉寂下去?

质疑只是短暂的,我知道我在乎的是什么,我在乎芳和朱注是否快乐,我在乎爸爸妈妈是否健康,我在乎我们一家什么时候可以团聚在一起,我在乎我什么时候可以结束这种流浪生涯……恰好我质疑的正是我在乎的,这也是我从不费劲去想其他事的一个原因吧。

我不喜欢自己抱怨,也不喜欢听到别人抱怨。如果我在对话里看到全是抱怨,我从心里一定是瞧不起对方的。为何你自己一点错都没有呢?为何完人会是你这样的结果呢?为何你总想着要找一个倾诉的口而完全忘记了自我调整呢?对不起,我说我的瞧不起也是一种抱怨,该死的单词,让我陷入了迷途,执着于解释并不是我的本意,尽管,我只是想在日后看自己可以更清楚一点。

另一个!南京!

新华网消息:截止28号晚上8点,南京“7·28”可燃气体泄漏爆燃事故死亡人数已升至10人,另有120人住院治疗,其中14人伤势危重。而另一则来自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现场报道称,仅尸体就已经抬出100多具…..

为了一个人的利益而掩饰真相,譬如唐骏、禹晋永之流,我们会称之为谎言,并群而攻之,那意味着正义需要伸张。为了某一群人的利益而掩饰真相,虚报人员伤亡,企图大事化小,譬如刚刚在南京发生的,我们又该叫它什么呢?像现在这样藏着掖着,是不是等同于诈欺呢?

谎言永远是谎言!即便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在重复。只是从掩饰到被承认之间的这个时间差给说谎者用暴力掌握了,在这个时间段内,大家只剩下站在谎言里悲叹,但却无力去捕捉真相,更谈不上去质疑那些站在台前的代言人。

我甚至会想:如果换做另外一个,情况会有多少的不同呢?譬如,他可以邀请记者继续现场报道,将所有的处理安置手段都公开透明,让媒体不至于在说还是不说这点事上纠结难堪……这种“丰富”的想象力或者说是对社会常态的完全不了解。我知我的想象有足够天真。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环境对于小个体的威慑力,一个不够坚强,没有信仰和原则的家伙怎有能量“异”于常人呢?

也许,现在唯一能做出判断的是:“2010年7月28日上午10点”,又是一串很快会在我们脑海中被遗忘的数字。

梦想依旧!

克洛泽一个梦想碎了,另一个梦想就会诞生!

德国战车碾碎了本届世界杯上的唯一的一个超级明星马拉多纳的梦想,让我有理由认为德国人的梦想不仅仅只是四强,一个更具奋斗价值的新目标出现在年轻人的面前,那让人热血沸腾!

32岁的克洛泽证明了自己的梦想依旧!而34岁的我,深受感染,也是梦想依旧!

因为喜欢克洛泽,我才能将自己与他联系在一起。

不甘寂寞的人总会为自己树立不同的学习目标,以激发斗志,为达成一些虚无的名利而集聚力量。但同样身处其中感受美妙过程的人就会理解,我们的奋斗不仅仅是为了最后的结果,更多的是去完成对自己的一种承诺。

用写小说的笔法就可以这样来写:人生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兑现自己给自己的承诺,另一种则是为了逃避自己给自己的承诺。我相信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承诺,所以,我会很认真的去面对生命。放心吧,哥不是在创造兑现的机会,就是在完成兑现的路上。

我以为,面带微笑,迎接明天,就是梦想依旧的唯一表露,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或者一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就像克洛泽的庆祝动作那样,怀有一种对信仰的敬畏,结果却总能超脱信仰本身。兑现或者逃避,你以为只能靠结果去说话的吗?

涟漪

85214665原本安静的小湖泊里平白生出了一座礁石,让这湾小泊变得丰富起来,看上去很美,成了景点。因为这个景点,这个小湖泊重新焕发了生机—-人们这样描述—-仿佛原来的小湖泊不曾活过,红花成了配角,生命只是点缀。

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是小湖泊,难免想要有点波澜,以证明自己还活着。活着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活过,是生命的本能,“精彩”这个形容词往往只被用来形容能坚持到最后关头的勇士。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勇士的可能,但是大家又不屑仅止于此般的精彩。是的,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真的要什么,即便有人愿意付出,也不一定会有人敢接受。怀疑,生活的调调,总是出现在每一个不合适的场合。

上进心也跟从着,伴随着攀比,落寞孤寂的内心渴望更多人的关爱与呵护,甚至以不惜牺牲公平为代价,遍洒博爱。失去了公平的心,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勇士?当我们连一个勇士都无法做成的时候,其他的快乐都只会在空中漂浮,永远不会附着在你的肩上或手心。或者,我们不想成为什么,只是为了可以随性的生活,那也可以。那就保持从容与安静吧,保持激情与感恩吧,保持包容与妒忌吧,我们会活的更为自然、率性、真诚,这种品质渐渐的就能汇为那片安静的小湖泊,直到某一天再次生出一座礁石或一串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