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文:我们的恋物式分裂

1/约会后,男子送女子回家,在公寓入口处,女士问,要进来喝杯咖啡吗?男子回答,“有个问题,我不喝咖啡。”她笑着反驳道:“那不是问题,我根本没有咖啡。”

2/当初,美国问欧洲小伙伴,“你们要考虑加入我们一起进攻伊拉克、寻找大规模杀伤力武器吗?”欧洲郑重回复道:“有个问题,我们没有寻找那种武器的设备。”美国佬不屑道:“没关系,伊拉克根本没有大规模杀伤力武器。”

3/在社会主义波兰,一位顾客走进商店,问道:“你们大概没有黄油卖吧,抑或你们有?”店员回答:“不好意思,可我们商店不是没黄油卖,而是没卫生纸卖。那个没有黄油卖的商店在马路对面。”

4/一战时,柏林的德国人给维也纳的奥地利人发送消息说,“在我们负责的前线,战事严峻但还不至于是灾难性的。”奥地利人对此回复道:“我们这里的情况是灾难性的,但不算严峻。”

5/在恩斯特·刘别谦的《妮诺契卡》中,男主造访一家咖啡馆,点了一杯不加奶油的咖啡。侍应生回答:“不好意思,我们的奶油用完了,我们只有牛奶。我能给你上一杯没有牛奶的咖啡吗?”

6/齐泽克认为侍应生的回答正确无比,因为,没有奶油的咖啡和没有牛奶的咖啡,不是同一种东西。你得不到的东西,是你得到的东西的一部份。当你不拥有(比如咖啡没有奶油或牛奶),你得到的不是零,而是另一种东西。

7/齐泽克是个讲段子的高手。上述所有段子,讲双重否定,讲意识形态,讲意识形态的恋物功能,讲恋物式分裂。

8/所谓恋物式分裂,即你知道一个事实,同时拒绝接受它。明知灾难即降,但不知怎的,就是不重视。试图通过恋物,制造一个拒绝接受真相的距离,以便不用认真面对事实。

9/穷忙的人,感受最深。一年忙到头,时间没了,钱也没了。装做忙,是穷人的恋物式分裂。

10/王顾左右而言他,不提供事实,铺天盖地的偏见和谎言,是当权者的恋物式分裂。

11/尚未获得世俗成功的一切项目,都是创业者的恋物式分裂。

12/名气、财富、消费、新闻、广场舞、微信、抖音……是普罗大众的恋物式分裂。

13/咖啡、阿森纳、阅读……是我特有的恋物式分裂。

14/事物是什么,很重要。事物不是什么,更重要。可恋,就好。

15/“理性来说”、“客观来说”这样的话,告诉我们:世界从未失去理性,只是不曾拥有过。

15/美国几十位精神病专家,在《纽约时报》发表公开信,声称特朗普有精神问题。这是谁的恋物式分裂?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勇敢的殖民者

探险者在最初不一定就是个英雄,也有可能被众人看做傻子。今天有一群人叫嚷着要移民火星,诸位听了,会觉得这只是一出恶作剧吗?

一则去年底的新闻说,荷兰一个从事火星移民的机构已从约20万报名者中选出1058名候选人,通过训练后,将最终选出24人移居火星。一切顺利的话,最快在2025年他们就能奔赴目的地。报道该新闻的媒体还强调说:所有移民都是单程票,无法返回地球。

有专家跳出来指指点点,诸如人类的社会伦理、火箭的飞行技术,甚至火星有毒不宜人居等各种不可能也让这则新闻变得只剩下娱乐色彩。专家们总是通过反对再反对来努力的刷存在感,实际上,仅仅是自己看不懂而已,那就代表一定没戏吗?

同样的逻辑,我没看懂陈光标的慈善在哪里,所以我会觉得陈光标洽购《纽约时报》就是一出儿戏。这个自说自话的段子,像是出自某个新媒体营销团队之手,全无节操,目的只在夺人眼球。

而陈先生在公开这个想法之前,既没有去弄清楚如何运营媒体,也缺乏对媒体业及媒体业者一定的尊重,甚至连上面领导的意见都没问问。他可能是认为全世界的记者都与他招待过的国内同行一样,一条中华烟或者来个单车倒立就能让对方熬夜给你写出三万字的颂歌。

让一群人有梦可做是好事,但做美梦与恶心睡不着,正是前后两条新闻的不同之处。

中国式爱国

如果说这社会就是一个娱乐圈,我看陈光标比赵本山更适合去做明星。论“忽悠”,陈光标要强过那个卖拐的数百倍也不止,光环不留在他头上,简直就是“亵渎”神明。

近日,陈光标买了美国《纽约时报》的半版硬广,表一回爱国心。同时也为国内的企业家们造了一尊“中国式爱国”的牌坊,逼得那群没悟性的MBA们要换换经营战略了。而有些尝到甜头的国际大媒体开始专心把广告卖给中国大款,谁让这人傻钱多且沽名钓誉自大自夸让行情大好呢?

陈光标买了《纽约时报》的半版硬广,赚了国内主流媒体的几百版软文报道,面子拿了,首功建了,里外里大赚。甚至连陈光标的公关人员都高兴坏了:这回不用搭上中华烟茅台酒伺候各路媒体妓者神仙了。

很明显,我并不反对陈光标们这样去做,如果他们赚来的每一分钱都对得起老祖宗的教诲的话。换句话说,总是拿偷来的东西行善,未免太不将神明当回事了。留在头上的光环,搞不好也会落地砸人,等到满口吐血,怕也不是明星该有的范儿。

话说回头,个人的钱要怎么花都是自由,不需要旁人指点,这也算是本地人唯一能见到“自由”的一点痕迹,如果你真有点闲钱且“懂得”如何去花的话,”自由”是可以有的。真的!

网络暴政与民意

《纽约时报》对药家鑫执行死刑一事也有报道,该文提到国人对此案的看法有二,一则如我等屁民鼓掌欢庆,说什么这是法治的胜利。二则如那些理智的精英派略带不屑,将药之死归罪于网络暴政。对于这两点,屁民都有意见。

其一,如果说有法可依、有法当循是正常社会的正常事的话,哪里会有人对法治的胜利保有额外的惊喜?或许该文撰稿人还停留在70年代的中国。对此,我更愿意说,药家鑫的死是对“有钱可以摆平一切”的“富人意识”的纠正,与法治本身的关系不大。屁民的焦点也从来没停留在法治层面。

其二,国内那些自诩理智、清醒的精英派,将他人的伦理观念强行提前与最高文明接轨,而将自身的伦理观还紧紧的绑在裤腰带以下。所谓的网络暴政,不过是他们对民意的一个曲解和掩盖,为什么要曲解?又试图掩盖什么呢?

首先,这帮围观者们早已习惯了站在远处指指点点。我们只要稍许注意下这类或那类新闻,受害者往往来自与精英无关的另一个阶层。精英看屁民总是居高临下,就好比站在岸上的人抱着双手对在水里挣扎的溺水者做一些仁慈、清醒的提示……但是看官们,如果你不能立即施以援手,我就只能祈祷下一个落水的是你。

至于群体暴政强于个体暴政,精英们防患于未燃也不算过分,但在连基本保护能力都没有的弱势群体身上加之“暴力”色彩,除了栽赃嫁祸之外,更是将屁民当作异类打压。可恨的是,精英们的强盗逻辑稳居上风,精英暴政已然流行,屁民们却浑然不觉。

纽约时报网站28日起恢复收费

《纽约时报》网站终于还是决定恢复收费了,这是继4年之前的收费计划宣告失败后的再一次尝试,当然,这是新闻行业的一件好事,说的再具体一点,如果《纽约时报》愿意推出中文版并进行收费,我想我会考虑付费。

据报道,新的付费计划将于3月28日起执行,普通读者每个月可以免费浏览前20条新闻,从第21条新闻起就要收费。这家报社根据读者访问网站终端不同,推出多种包月套餐,15美元可以无限访问网站,20美元则可以通过iPad阅读网站文章,35美元则可以阅读网站所有数字内容。

与已经成功实现收费阅读的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华尔街日报》不同的是,《纽约时报》属于大众新闻,而前两家则是商业新闻报道领域的大家,其读者会有更多的付费动机。分析人士指出,《纽约时报》网站必须突破七大障碍,才能成功完成该项收费计划。

第一,将现有4500万的独立访问量实现最低1%的转换,假设有45万用户月均付费20美元,一年9000万美元的发行收入将是一个客观的数据。

第二,作为4年前的首次尝试,“TimesSlect”最终以失败告终,如何让读者忘却过去,也是一项挑战。

第三,对于大部分独立访问量来说,是不可能成为其付费读者的,因此,这部分流量仅能带来广告收入。可是也会有相当多的用户会持续游走在“规定”的免费范围之内,这部分读者该怎么持续保留会是一个问题。

第四,现有的数字广告收入已经稳定(2010年第四季度约占其广告总收入的26%),如何继续保持,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第五,除了印刷版外,还包括了台式机、笔记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多个终端。理想的媒体平台将包括所有这些渠道,提供更全面的访问套餐是关键所在。

第六、与其他网站一样,如何利用网络本身为为自己获得流量也是一场持久战,《纽约时报》一方面应该将自己定位成互联网中的一个数据源,另一方面又要虚心的将自己当成一个寄居者,在获得最大化的流量之前,商业模式都是浮云。

第七,互联网一开始就惯坏了用户们的习惯,而《纽约时报》试图改变,它必须拿出更棒的产品。如果可以的话,建议《纽约时报》推出不同语言版本的资讯,要知道,英语在中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流行。

无论如何,《纽约时报》的做法有助于提高新闻业的品质,也有利于重塑新闻业规则,虽然主要影响的区域还是在美国,但互联网早已经重新划分了疆域,你我都有另一种身份。不是吗?期待更多有资质的媒体开始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