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能 无所不容

【2015012107】朱注对我说,听到一天考三门的消息,他和小伙伴们犹如被“天打雷劈”,他们原以为还是一天考一门,结果五年级是区统考……看他的用词,就知道考试结果同它差不多惊悚。晚上回来,他也早早睡了,与往常不同。他跟妈妈说,考语文的时候,有一个坏人在他身边转悠,考数学的时候,有一个幸运女神曾提醒他修改一道试题……他形容监考老师的形象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2015012106】这几天为了年会节目练习舞蹈,发现节奏感差的很,身体的协调性比香港电影里的僵尸差不多。于是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否也有踏不准拍子、身手协调不齐的状况发生,想想令人沮丧,很多时候不就是为了这些而去做所谓的沟通、交流和管理吗?在这种情况下,谈完美有点奢侈,谈完成比较务实。

【2015012105】跨部门协作当中,最常见到的状况就是推诿责任,混淆权责。可以试试责任细化,落实到人。好处就是遇到问题可以追踪到人,坏处就是流程加长,整体效率降低。孰轻孰重,还真得看实际状况。

【2015012104】有没有想大哭一场或者大摔东西的念头和时候?这说明,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所以,你怎么可能指望别人总是包容你呢?

【2015012103】
凡人:上帝,听说你无所不能?
上帝:是的,你有什么愿望?
凡人:造一块你举不起来的石头给我。
上帝:……好的。
然后,上帝造了一块石头之后自断双臂。
……
这世上果然有无所不能的人。

【2015012102】微信在朋友圈测试一条广告,点赞、评论的人很多,刷了几屏都看不完,禁不住烦躁起来。对广告主而言,与其说它是广告,不如说它是一条共同话题,理解了这点,这种广告的方向就有了。对受众来说,它也不能过长,比如说已经屏蔽的人不要出现在评论里,互相之间不可点评,点赞者就不可以点评等等,当然,加上一个大拇指朝下的图标,也是有价值的。

【2015012101】《重振通用》这本书告诉我三件事:1、庞大甚至伟大如通用汽车这样的公司也有破产关门变成乞丐的可能;2、庞大甚至伟大如通用汽车这样的公司出了问题的唯一责任人就是最高管理者;3、不如通用汽车这样庞大的公司的管理者及领导人,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

既未同谋 何来内奸

【20150109】江湖上居然有过“刘韧体”,而我这种碎碎念从形式上就无意间向它靠近了。要说这种碎碎念的好处,就在于简单记下个人的一言一行一思一得。人又肤浅,收获无法深度表达,短小精练就是必须的。

【20150109】从重庆回来之后,就决定要删掉“易到”,那种折磨人的服务品质让人讨厌。不过,看在200元的优惠券的份上,仍然试过几次,以为上海的司机会好一点,然后又是失望。一来一回,这个品牌在我这里算是彻底死了!

【20150109】Wemedia内部交流群的截屏流出来之后,有人提议要抓“内奸”,俨然将Wemedia看成一个有纪律的组织机构。通过不恰当的方式爆出某群人的隐私显然不值得提倡,但痛斥这种行为做内奸就有点想当然了。据我了解,这位截屏评论的仁兄,从Wemedia创立开始就一直是持反对与观望态度。既未同谋何来内奸?

【20150109】大家提到微商,会想到什么?不过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刷屏卖货搞传销?如果你真的这么想,我只能建议你删掉你的微信,重新建一个微信账号,然后只加你的认识的,至少是在线下见过一次的人。

【20150108】读麦克卢汉的《机器新娘》,突然有了一个结论:我该多读点中国古文,而不是什么翻译或白话版本。一代代人为了方便和简单,去阅读被人翻译过的经典,这种懒惰已经毁了自己,毁了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甚至还有想象力。当然,这个结论与《机器新娘》没什么关系,除非你也觉得它不太好读。

【20150108】地铁里看到一款女性洗面奶广告,主文案是:“轻按一下,即现盈柔泡沫!”可能是想表达泡沫会让脸很舒服吧?也有可能是想表达,瓶子按钮很好用……到底是说了什么呢?

【20150108】我喜欢的《彭博商业周刊》在推广邮件标题里写道:最新一期《彭博商业周刊》耀然上市……又一个用力过猛的文案,一本杂志用“耀然”合适吗?或者说这位文案脑袋里空的很。

每天的固定期待

我并不能理解,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谁还会对内容有一个固定期待?

单纯就内容创作而言,1000铁杆粉丝理论不切实际。如果你相信,你一定会被害的很惨。

在传播业,魏武挥应该是一位被多人尊敬的写作者。他曾尝试在个人博客上挂出小额赞助的标识。摆放的位置也足够显眼,至少让入站读者不好意思说看不到。但即便如此,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他只获得了230元的收入。其中,还包括我捐的10元钱。更令人不舒服的是,有些捐赠居然不超过1元。

这样的实验让我瞬间对读者失去想象。我曾建议左志坚就拇指阅读内一些优质内容进行付费或赞助阅读,理由只是我愿意为此付上10元钱。但这个理由是幼稚的,乐捐方式在这里行不通。我们的消费者还没有养成对内容的分辨能力。更不要说一些因为内容而产生的感恩。

我回想之前参与过的一些公益活动,无论是带着朱注或是独自一人,象征性的乐捐几十元钱,内心既踏实,又能得到一点物质回报,哪里找这种便宜的两种文明同时享受的体验呢?

我原以为读者阅读好文时该有这个心态。不过,我以为的事再一次与现实没有关系。

回过头来,如果没有1000粉丝,如果没有人愿意为这个固定期待买单,内容创作者又靠什么去创作这份固定到来的期待呢?

看起来,谁更需要谁,决定了这又是一个难得公平的市场。

很明显,读者更加重要。况且,读者只是一个过程。我想我要明白这个道理。

玩不起的小品牌

以『环保』做品牌诉求,容易引发共鸣。但受众关注或认可的仅是“环保”本身。若指望大家从自己出发配合品牌去做点什么,该另当别论了。

就『阅读』而言,『电子书』或『纸质书』孰优孰劣?谁更合情合理?难有定论。有多少读者会为了环保只做一种选择?况且,这种『选择』真就合理了吗?

虽然『倒下的树』令人不安,但个人习惯难从品牌差遣。尤其是中小品牌、小品牌,你的创意诉求产生的共鸣越大,对你品牌直接的帮助就会越少。

看起来,只有超级品牌才有能力去玩这张牌。

不过,你怎么看呢?

被偶像忽悠的人

the-emperor-of-all-maladies

《众病之王》里有段故事蛮有趣。作为盖伦的忠实粉丝和追随者,维萨里决意证明盖伦所推崇的四色体液学说,却在绘制人体静脉血管图的过程中,仅仅找到三种颜色的体液。作者调侃,原本想拯救盖伦理论的维萨里,结果却成了该理论的送葬者。

看上去,1538年的维萨里被1380多年前的盖伦忽悠了。实际上,这个四色体液学说却来自更早于盖伦660多年的希波克拉里。很明显,盖伦自己也是后者的一个铁杆粉丝。

希波克拉里认为,人体主要由四种颜色的体液构成,包括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液。人在健康的时候,这四种体液是平衡的。换言之,一旦失去平衡,人就会生病。

盖伦将这一推测(盖伦相信这件事的时候,它还算不上是一种学说)发挥到了极致,并断定由于黑胆汁失衡,导致了抑郁症和癌症的发生。以至于往后的一千多年里,医生们在面对癌症时,都被前辈们的判断所影响。无论是希波克拉里,还是盖伦,都不赞成为癌症患者动手术。那不过是让患者死的更快而已。

追随者维萨里在绘制人体静脉血管图的过程中,除了没有找到能证明偶像学说的黑胆汁的身影之外,并没有让“癌症患者不可动手术”的观点完全不可理喻。在今天发生着的一些癌症病患中,依然存在这种情况。至少,我就亲眼见过。

这个故事有趣的地方在于,其一,理论者架构(不如说假设)了一个框架以推定某种“判断”;其二,理论者用来架构框架的逻辑与事实本身无稽,但其“判断”却未必然失效。

希波克拉里没有忽悠盖伦,盖伦也没有忽悠维萨里,他们更没有忽悠其他人。如果说有忽悠的成分,那只能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知识的积累,人类找证据的能力渐渐超越了想象力。可这,却是无趣的地方。

想象一下维萨里在绘制静脉血管图的时候,一定会大声说“这不可能,这不可能…”听起来,那个时候的人还是对前辈怀有信任和尊重的。可如今呢?

消除差异还是强化差异?

前几天,与漫修她爸约好读本书写篇书评,算是为两人的“惰性”寻找一个动因。就好像在星期天因为公司培训不得不在早上七点钟出门那样。虽然不喜欢被强制,但还是得说,对我这种不自觉的人,多点约束是好事。起码,今天这里会有一篇新的文字。

真诚且不谦虚的说,我对文笔一向没要求,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还自我安慰称“我手写我心”,就好像有多了解自己那样,同时也过分夸张了个人的表达能力。我知道,我在文字表达上的局限和我对自身的理解并不足以让我能准确复制。实际上,标榜真实,反而离真实越远。但这多少还是让人有点麻痹,自以为是。甚至让我在面对别家媒体给我“文笔不错,话题较浅”的八字建言时,都有点迷惑。

好在后来有所收敛,写的越来越少,博客也就不在每日生活的重点。尽管每每在朋友的博客上看到我的博客链接解释,还是有种惭愧劲,发生过那么几秒钟。按道理,那也是一种动因,对自己的不忠诚,只是我装作心有所属了吧。

当然,书确实是有在读的,读的很慢很乱很不专心,大多数都是随便翻翻,读不进去的理由也各种各样,比如文笔、故事、甚至是纸张。哈,我总能找到一些荒唐可笑的借口为自己辩解。说文笔,我这种连“的”、“地”、“得”都用不好的人,实在有点没节操了。谈故事,我连一个笑话都讲不全,更是理解不了“故事”与“事故”的区别。谈纸张,也可能是我偶尔因为促销品的原因买过几本《GQ》杂志带来的消费副作用罢了。

你知道的,只要是借口,一般都不会被浪费,浪费是可耻的。就这样,我让那些从京东或亚马逊上买来的书,安安静静的躺在屋子里的各个角落,除了偶尔看见愧疚一番之外,大多数时候,也都能坦然共处。这既是一种成熟男人的合理表现,也有那种债多不愁的无赖心态。

好在我从一些随便翻翻的书里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的句子,并愿意将它记忆下来,备做独处时的思考题或闲聊时的谈资。不过,也有可能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或是真的有所感触。总之,这种记忆给我的体验还是比较愉快的。

比方说,在孩子学习上做个建议,我支持偏科。理由是,多学感兴趣的知识,多做擅长的事。这个理由源于我对某个问题的理解,而这个问题则来自一位女士为某商学院撰写的一份教材。她问,一个公司或一个组织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消除差异”还是“强化差异”?

抱歉,我连考虑都没考虑,就自觉合理的将它拿来对比孩子的学习。假想朱注的成绩,语文85分,英语75分,数学95分。我更倾向于鼓励他下次将数学考到100分,而不是将英语提高到80分。尽管英语的提升空间要大的多,但我会固执的理解,在数学方面,他更有潜力,至少是更有兴趣,这会让他做的相对轻松。不过,这种方向容易引来反对,至少孩子的大姑不可能支持。

也许放到成人身上,会容易理解。这不就是所谓的“扬长避短”么?将长处发挥到极致,比之期待全面发展将自己打磨成理论上各方面都很优秀实际上各方面都很平庸更有意义?

对了,是谁提过,有意义的事还是少做为好?

好吧,不多追究了。回到主题,在我确定了我注意到这个问题之后,我会赞成强化差异的重要性。对孩子来说,尤其重要。我不可能拥有一个天才,但我也不希望看到一个庸碌之辈。

造幸福的方法

作为一个各方面表现平平的普通男子,我不喜欢斤斤计较的女人,更别说让她们主导我的生活。我还固执的揣测那些信奉“男主外女主内”的老家伙们,软弱的内心都跟我一样有点小算计:男人嘛,征服世界,女人呢,一边看看就好。男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输给女人,我以为。

但这个小算计与幸福的家庭生活无关,即便这种不合理的分工从来都没占据过主流市场,更无从印证某人关于“夫妻都有工作影响婚姻价值”的判断。但值得暗喜的是,中国富豪们的内心较为复杂,不随我这样简单直接。在我这里看到的坏事,到了富豪那里,却是值得一书的好事。他们说,每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女人(虽然有时不止一个,但你也知道,只有唯一,才是幸福)

新年之后,张华在《荷尔蒙经济学》里对“爱江山易爱美人难”有一番“挣扎”,可能从心理上也随我等平民,眼瞅着富豪们的财富是比不得的,但咱比婚姻好不好?可走近一点打量富豪们的婚姻,找到的答案却与传奇无关,财富上的荣耀之光无法照亮生活上的暗淡……

值得探讨的是,管理公司需要理性,而经营婚姻则更多依赖于感性。而感性的特点就是“出错”,不出错的感性不又成了另一种理性……于是我以为,没人能总结出造幸福的方法。

如此,天下那些婚姻还幸福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也好知道自己的快乐多有价值,能有那些富豪没有的东西,除了感恩更要珍惜!

虚构的发行

近日,《华尔街日报》在欧洲被爆出“自卖自买”丑闻。这让我有点“如释重负”的感觉,原来外国的月亮也有阴晴圆缺。

有英国同行指出:《华尔街日报欧洲版》长期通过一家公司以低价大量秘密购买自己发行的报纸,以此抬高发行数据,误导读者和广告商,让他们相信报纸很受欢迎,发行量很大,从而获取高额利润。

我刚刚做杂志广告销售的时候,遇到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向广告主证明杂志的发行量(也可能是我刚入行,“关注”方向不对)。客观的说,我相信发行数据越真实,杂志广告效果就会越好。所以,我特别向往那些能在版权页上印有ABC或者BPA这些logo的杂志。我喜欢真实的、能被证明的东西。

但大部分杂志的发行数据都很难被证明,这让“广告销售”看上去只剩下“忽悠”。事实上,媒体也在想“办法”去提升发行量,包括付费读者数量,但更多的还是如何让广告主“相信”某些数据是真实可信说得过去的。诸如《华尔街日报》做的这点事,国人大多做过。甚至《华尔街日报》没敢做的那点事,国人也正在做着。

比如某国内杂志,它先预期其广告主属于汽车、房产和金融领域,在发行上配合着做一个布局。先列出这些潜在客户的清单(主要是办公地址),然后在客户位置附近寻找档次较高的酒店、餐饮及会所等公共渠道,通过谈判(一般是用广告来换发行),将杂志送入这些渠道。如此一来,发行诉求对象从读者变成广告主,成本被大大降低。况且能天天在客户眼皮底下打转的媒体当然会有更多的销售机会。

区别在于:在国外,作弊就是丑闻,必然会被揭露出来,被冠以“欺世盗名”之罪大加责问,甚至就此断送一个百年品牌也不一定。但在国内,作弊不过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在大家都说假话的环境下,假的也成了真的。

更何况,在山头林立、旗号过万的国内杂志业,想要活下去确实不易,正经生意要走偏门似乎也能被理解。“幸运”的是,在这个近似虚构的行业里,各位都能混水摸鱼,且又相安无事,谁也吃不了亏,那悲又从何而来呢?于是,好事者看外国人笑话而罔顾身边丑事便是有乐趣的。不是吗?

微博有毒

李开复在谷歌BUZZ里读到一段李开复博士关于写微博的几个建议,貌似他已经以“微博达人”自居,甚至他还出版了一本叫做《微博,改变一切》的书。瞧,这个世界自我感觉很好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很感恩能活在这样一个乐观、积极和愚昧、狭隘交融的时代。

好事者如我立即上新浪微博搜索一番,到目前为止,@李开复的围脖粉丝超过了389万人,这个数字超过那位靠写字吃饭的@冯唐十倍有余,更是这等平民的一万多倍,我先强烈表示下我的羡慕、嫉妒、恨!

恨之余,好事者更加好奇,遂进入李的粉丝页面来围观下其质量如何,但在揭开围观报告之前,请允许我啰嗦的说明下我是如何看待微博粉丝质量的。

我对于粉丝质量的评判会关注三个方面,第一,我会看粉丝头像,以猥琐、阳光和神秘来划分,猥琐者如很久之前的@禹某某;神秘者如新浪的机器人粉丝,不用头像,故作神秘状;阳光者如我自己,真实、乐观,很明显,我喜欢同类。

第二,我会关注粉丝自己有多少粉丝,这点之所以重要,是在于微博首先是基于你的朋友圈的互动,连朋友都不愿意关注的家伙,我能指望与他有好的交流吗?

第三,我会关注其微博里表露出来的兴趣与观点,我特希望这个家伙有自己的个性,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最好兴趣广泛,更重要的是可以容忍评论者的无知,我也喜欢豁达的家伙。

当然,这只是我的评判标准,李老师对于粉丝的要求应该比我包容的多。

不客套了,公布下@李开复微博的围观报告,也欢迎其他围观者指出不恰当的地方,我会立即更正。

第1页,除了一名粉丝的粉丝数量为33人之外,其他的19人,只有一个粉丝,甚至为零粉丝;
第2页,仅有2人超过17人;
第3页仅有3人超过17人;
第4页,无人超过4人;
第5页,仅有4人超过11人;
好吧,直接进入第50页,仅有1人超过15人
……

还要再看吗?我没耐心了

以好事者的标准,这样的粉丝有还不如没有,如此,这389万人的数字就毫无意义,如此,李老师的那些关于微博的建议不知道还有几人愿意相信,几人能够去做?

当然,我并不是来挑战李老师的智慧,怎么写微博,李老师当然有发言权。我只是对这种自我膨胀的逻辑表示好奇和质疑:为什么名人会相信自个儿名气大了,连带个人素养也能同步升级呢?

微博给到人的虚荣确实够“毒”,它会把一个正常人推向一个无底的深渊。对于名人的毒害甚至会更大,名人写微博,因为名气收获了粉丝,也因为粉丝暴增而收获了更多的所谓名气,虽说神马都是浮云,但自我膨胀在这样的一个怪怪的逻辑中循环放大,受害者到最后就真的需要一个强大的心了,祝受害者们好运!

t.sina

好玩的是,写完这篇文字后,点开围脖私信,看到这样的一封邮件,特意截屏给大家看,或许会对你来了解我想说什么有点帮助!

隐形的Linkedin

这是一个让人沮丧的周末,刚刚打开电脑,就看到了LinkedIn被屏蔽的消息,虽然我的LinkedIn帐号几乎处于闲置状态,但这仍让人感觉不爽,我就像是一个被夺走玩具的小孩,我犯了什么错吗?

而一向比较“乖”的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也因为某篇文章被“关停”数日,到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还不能看到完整的网页。另外,邮箱里的谷歌buzz也停止了更新,而前几天还很顽强的某个谷歌浏览器插件也失去了作用,面对强大的“长城”,我想起了Beyond的那首同名歌曲……好吧,不提了。

至于LinkedIn为什么会在国内被屏蔽,CNN称与Twitter有关,简而言之,就是国人以前可以用Twitter做的事,现在只能通过LinkedIn来做,所以,多杀一个浮云算个神马。

我之前喜欢将这类捧杀与商业利益挂钩,但现在我得将“商业”两个字去掉,我终于明白,不只是商业才有利益纠葛。另外,我在想我该不该老老实实的关停在开心网、若邻、甚至新浪微博的帐号,以免到时候被动而显得惊慌失措,不够从容。

要知道,沮丧的事总是不断发生的。我提前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