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拿什么爱张国荣?

朋友圈、微信群又涌出多篇纪念张国荣的文字,无论出于什么动机,至少能反映出有很多人在想着他、念着他。这就是超级偶像的不凡之处:人走茶不凉,身后名流传。可是,除了流于形式的“纪念”之外,我们真的爱这个人吗?那么,我们又拿什么爱他呢?

是的,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但一定需要付出,如果只是借这个人刷自己的存在,这一定不是爱,而是自私。从这个逻辑出发,我没资格说爱张国荣这个人,因为我也不得不借如今这样的一个现象,试图证明爱与自私的区别。

爱,应该是外向的,而不是内敛的,外向的像一束光,由你的心奔向你爱的人,环绕着他、呵护他。爱不是索取,依附某个血肉之身,榨精吸血,自私自利。

爱一个人,先得问问自己,究竟付出了什么?时间、精力、金钱、生命、尊重……你若诚实,答案就会正确。

假设说自私乃人之通病,不可避免,倒也可以接受,即便是自私也分两种:一种利己不损人,另一种则损人才利己。我相信后者是多数人不愿意做的,实际上,连扮演前者往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半推半就而已。

作为公众人物,的确要有被人评论的雅量,更有被人爱或恨的包容。但是,作为一个已经去世很久的公众人物,是不是也该获得一点点被人放在心底不去打扰、一点点被人故意遗忘的尊重呢?

我愿意这样理解,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的信息洪流里,耳濡目染太多乱七八糟的事,难免需要借一个大多数人都容易理解且很认同的人或事来给这社会一点教训,比如我笃信今天的艺人比张国荣更爱惜羽毛、更与人为善的绝无仅有,于是越纪念他,越是对这种自爱博爱的人性的一点美好向往。

可我也愿意相信,美好的事物不能停留在寄托上,更需要行动,更需要从自身做起。换句话说,如果你爱的偶像,有让你感觉闪光的人性亮点,你要做的,不该是拿来纪念,而是拿来学习、继承和发扬,这才是偶像对你的真实帮助。我相信,这也是他们更希望你能做的有用之事。

池塘里的浮萍无需根系,浮在水面,不由自主,兜兜转转不过方寸之地。大海里的野草,若想活命,就得努力生长、扎根,活下来就能拥有整片海洋。

所以,我们拿什么爱张国荣?你应该有了答案。

吃老本

说起来也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仿佛我现在已经很老了一般。老陈对我的生活状态十分不满意,给我下了“吃老本”这三个字的总结,基本上概括了我在那个时间段里的“不思进取”,我听在心里,反复咀嚼。后来,有次陆子跟我聊天,也提到了类似的问题,意思是说,如果对待一份工作已经没了激情,就不如不要做它。

这两次谈话相隔甚远,可见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如此。谈不上悔恨,只是感叹这人的性格确实不太容易改变。其实要说这也不算是性格的问题,或许只是一个习惯或者一种态度。虽然我心里坚持认为,他们的观察有点偏颇。但我对自己的一些毛病也是痛恨不已。

小时候也是如此,听外公讲成语,妹妹很仔细听,我在一边却不安分,一副自己什么都懂的欠揍样子。气得外公总是说我以后没有妹妹有出息。事实上也是如此,少了一份谦虚和安定的心,做事情总会差那么一分两分,做的事情多了,便会差那么一段两段,日子在混久了点,我还在这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也是情理之中。这么一想,我不禁要问下自己,我究竟还有什么老本可吃?浪费的不过是自己的黄金岁月而已。

而已!?瞧我这副德性。还有得救吗?我问自己。

与日记有关

我是受到某人的督促和鼓励,才在初一年级的时候写上日记。要说写也不完全对,譬如大多数的时候,日记里记下来的全是“星期三,晴,老师让我放学后留下来,要把英语课文背熟,我恨死某某老师了”或者“星期二,阴,某某借了我一本书,到现在还没有还,我下次不借东西给她了”这样的内容,基本上是当作一本“恩仇录”来使用,完全没有创作的意味。

我每次回家必然会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躲在我的房间里翻看那几本日记,一边大笑,一边感概,如果说我的记忆有足够烂的话,我确实得感谢某人无意中给到我的这个习惯,让我能知道过去的时光都足够的有趣。

长大了点之后,日记的内容开始深沉起来,这甚至让大妹在偷看我的日记时会产生心理阴影:“哥哥好消极啊”!?但换在今天的心境下去看,大多数也是一些无病呻吟的东西。就算是今天写的这些文字也是一样,到了以后可以从容面对的时候,这所有的不爽与痛苦都算不上要紧事。按说这人生也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从容的心境下面对一切,都有难以体味的好来。简单说,生活是美好的,不仅仅在回忆里。

除了回味一些小事情之外,我会经常将注意力放在日记本的来由和字写的好与坏上。我的这几本日记本,有一本是老爸赢得象棋比赛的奖品,另一本是我离开安庆回东至读书时表哥们送的纪念品,其他有同学送的,也有自己攒着钱买的,我将所有的日记本排在一起,设想着它们都是一片空白时的样子,而打开之后,看见不同时期,用的不同颜色的钢笔、圆珠笔写出的不同字体,想必有些时候,对自己写字的“书法”颇为得意,看那些龙飞凤舞的字体,才知道年少轻狂该有多可爱。

前几天,老妹给我寄东西过来,我想顺便将这几本日记也寄来,但老妹居然担心会丢失,拖拉了几天没有做成,我也就没再催促。或许只有在家里,才能通过它们找到那些乐趣吧。上海终究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嗯,我不知道如何描述清楚,算了,等日后再看吧。

微日记几则2

一、逸夫小学的面试终于结束了,据说有4000多人报读,但校方只打算招生200人,一想到经济能力、人脉及其他,突然之间意识到朱注被录取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与朱注的一个同学家长交流,发现他的工作做得比我们要多很多,除了逸夫之外,还报了世外等5所学校。他也认为像报世外这类学校基本上是陪太子读书,但还是得去试试看,这点我没做好,很惭愧。面试结束之后,朱注很兴奋,看来他在整个40分钟的过程里表现的很轻松,一副很陶醉的样子,真的不知道到时候该如何告诉他无法入读逸夫的消息。

二、我有点不敢多看查立的文字,对我来说处处都是诱惑。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我很喜欢自己也可以成为像他那样的人,能够用文字和经验给到人们鼓励和支持!在创业的路上,一个人的心态以及周遭对他的认可其实非常重要,他可以没有钱,但一定不能没有信心。这种信心有的时候会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鼓励及支持,但更多的是来自像查立这样的老师,有了老师们的指点,创业就不会看上去像一场未知的游戏那样无奈。心态好的话,做一个有创业志向的打工者也是好事一件。

三、林之晨在《动脑》杂志上发表了Xobni的创办人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和Dropbox的创办人朱鲁休士顿(Drew Houston)在2010 Web 2.0 Expo大会上的关于互联网创业而总结出来的七个关键,在这里做个传播分享:

1、市场的重要:没有市场,产品还有意义吗?
2、善用“工人”智慧:在没资金解决机器智能操作的情况之下,不妨用人工来替代;
3、从小处开始:如果你想拥有一家叫做Facebook的公司,那就先从同学花名册做起吧;
4、让分享和邀请越简单越好:怎样让你的客户体验越简单就越好;
5、专注于你的核心价值:只做一件事情,然后把它做到全球最好;
6、简单为上策:放低你的客户门槛,让更多的人成为你的潜在市场;
7、研究实际使用情形:让使用者来办公室,放任他们使用你的产品,你会从中学到更多;

四、终于注册到一个免费的空间,有2G大,流量不限,可以用来做PHP类型的网站(这里及以下的专业表述如有失误,请勿见笑),我试了试,已经安装好了一个wordpress系统,但在安装PHPwind系统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可能还需要花点时间去琢磨下。免费的东西感觉也很好,不仅仅是比我自己花钱的这个网站空间要大上很多。也许唯一的担忧在于安全性吧?可是,在互联网上,花钱的也不见得安全吧。

五、哥舒意的《沉睡的女儿》已经出版了,先恭喜下。隐约中觉得这本书会很好看。其实这句话他不一定会喜欢听到,我心底也不太爱这么说,因为好看的东西和好的东西有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划等号的,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总是先接受好看的,才去想着接受好的。读者有读者的纠结,作者也有作者的纠结。无论如何,祝福哥舒意,希望他今年可以有一个好的收成!

取灯

我希望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我相信会有人正在这样做着,我们不也是希望有这样的故事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发生吗?看一则来自《半岛晨报》的消息:

1974年出生的山东人郭荣庆书写了一个普通人的传奇:从一个蹬着三轮车的打工仔成长为一名大学教师。他的经历充分说明一个道理: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梦想。这位已经在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教了2年多书的法学硕士,分析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他说:“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我先在某个地方来纠结下:读书不意味着就是学习,而学习也不一定要从读书中来。毫无疑问读书(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进修及其他各种方式的自学)会是一种很棒的学习方式。但是,我纠结在这里的企图是为了告诉一些无书可读的人(我说了什么?无书可读?别扯了?!是吧?!),只要我们的人生有方向,只要我们可以坚持往那个方向去走,我们也一样可以获得成功!

我的意思是说,也许我们的生活充满各种艰辛,甚至无米可食,但也不要忘记了我们的理想。或许你会辩驳,一个快要饿死的人还会谈什么理想?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有!那就是先活下来再去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对的,你我都知道,没人会承认自己没有价值,但这种“不愿意承认”绝对不是因为虚荣,对不对?我们必须肯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我有点强迫症似的认为所有的人都有去实现自身价值的期许,即便有人会拿出在不同阶段谈不同期许的理由来(这点我不反驳),但你也得承认,所有的之前的期许都是一种铺垫,都是为了实现最后的个人价值。即便是在谈生存的阶段,也一样可以拿来做你前行的方向(我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不想回头重读,也许粗糙,但却真实)。

我喜欢听到这样的消息,比那些所谓的娱乐八卦简直要强上千万倍,社会应该将这些当作榜样(哦,千万不要使用偶像这个词,以免招致横祸)来学习效仿,传媒也应该将这些消息当作社会的进步激素来广泛传播。

我们的人生很艰难,但幸而有理想,虚幻的灯火照耀我们现实的沧桑才显出生活的意义来。就像是在做一幅画:我们要将一张白纸画出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取决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你决定了去取这盏灯的时候,管它是放在山顶还是在某个幽谷,尽管去取便是!

第五天

今天收到某人的来信,我记不清这是第几封信了。之前我跟他通过几次电话,有谈工作,也有谈他个人,除了鼓励,别无他念。和我一样,他来自农村,而这正是我为什么就算对他很恼火,也不会完全排斥他一样。但我的急性子,忍受不了他的天真,于是又给他回了一封信,希望他可以清醒点。

X,你好!

本来我不想回复这封邮件。

但不知为何,我还是想说两句。不是为了你,也不是为了你的所谓前途,仅仅是为了你还是一个男人。我这么说有点过火。你知道吗?我看到你的描述之后,我其实很恼火。这也犯不上,你至多只是一个与我通过几次电话的路人而已。但我不平。

我一直在怀疑你是一个没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现在我确定了这点。你的所谓理想是建立的你的无知和自私的基础之上,为了你一个虚幻的遥不可及的愚蠢的所谓理想,你抛弃了你的母亲和外婆。我真不敢相信!难道这就是你所谓的牺牲吗?你牺牲的是什么?是你自己吗?事实上呢?

你窝在这个世界的一个角落,发着自己的春秋大梦!却不知道你的母亲、你的外婆还有你的妹妹要为你去承担一些现实的压力。你根本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一个自私的屠夫,一个无聊的不知羞耻的男人!你应该知道我会为何这么说你!不是吗?别以为我是为了刺激你,而是我觉得你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你或许以某位伟人为学习的对象,并努力模仿。但你所想得到的只是结果,你希望这个六合彩被你买中。但你却完全逃避(如果你不是逃避,那我只能说你更加愚蠢)你应有的付出。不是吗?

也有人将你比作沈从文来做鼓励,我是喜欢沈从文的,不允许这位朋友有这样的对比,因为你实在不配。你可知沈从文是如何对待自己,对待家人的么?他所遭遇的跟你所遇到的完全是两个世界。如今,你什么都不是,却将自己当作偶像自恋,真是难为!

劝你现实一点,找份工作养活你的母亲和外婆,不要让你的妹妹和妹夫为你煎熬,才是第一步要做的事。你有理想(且不论是什么狗屁逻辑的产物)是好事,但记住了能够实现的才叫理想,不能够实现的那叫幻想。

总之,先证明自己可以活下来吧!别再做梦了!拜托!

另一个路人

2010年1月21日11时05分

写完这封信,我没多想,就发出去了。我期待他可以很好的反思自己的作为。同样,我也会思考自己的处境,有没有跟他犯同样的错。我总觉得,在我的生活里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导师,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告诉我生活的一些道理,让我感悟。嗯,我会继续寻找,你呢?

媒体人 —泰德·特纳传

和艾斯卡、布隆伯格、雷石东等人的故事一样,美国人总是喜欢从悲剧开始切入故事的主题。美国畅销书作家肯·奥莱塔也很在意他心目中的伟人。他在《泰德·特纳传》(《MediaMan》)开篇就报道了美国传媒大亨泰德·特纳人生中最灰暗的那一天—–被合并后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无情的解雇—之后就是通篇的阳光、得意、快乐,不过也稍微点缀点风雨。这样的故事总是在暗示人们不要忘记传统的美国式理想人生。

让泰德·特纳区别于其他同时代或前时代媒体巨头最重要的印象就是:特纳更具远见卓识。他创办了值得尊敬的CNN,他改变了世界的传播格局,他改善了民众与政府的关系,他也践行了他的国际观,并无意中证明了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念……他是唯一一位堪称伟大的媒体人。

也许是他那浑身充满的不安全感促成了他的种种成功。而这种不安全感继承于迫于事业、家庭及婚姻压力而自杀的父亲,甚至还应该追溯到不幸沦为佃农的祖父亲。在他们的血液里,或许可以给泰德·特纳一个答案。

诸如真诚、可爱、直率、固执、冲动、急躁、忧郁、虚荣、吝啬、自卑等特征集聚一身的时候,泰德·特纳显得更加真实了。

泰德·特纳带着对父亲的内疚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并始终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人而奋斗终生。为了证明父亲的期望,他收购回父亲变卖的产业;为了证明对社会的期望,他创办了CNN,并在天生的、精明的商业头脑盘算之下,他还收购了亚特兰大的体育运动队、米高梅电影资料馆,以期为全世界的观众提供优质的新闻内容;他甚至还是一位高水平的世界级帆船运动高手。

他也始终对自己未能把时代华纳收购而去避免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耿耿于怀。不过,当他重新开始另一种人生思考的时候,他才发现,他于社会的意义更为重要。

他向往得到诺贝尔奖。在他亲眼目睹了前苏联的核武器现场之后,他开始成了抵制7000颗核弹头的传教士,他在乎的根本不是诺贝尔奖杯,而是这个奖杯背后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他支持联合国,并同安南成为了好友。即便在他的个人资产严重损失的(因为那个愚蠢的合并案—-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案—泰德·特纳的个人资产由70亿美元缩水到20亿美元)日子里,他还是坚守向联合国捐赠10亿美元的承诺;他还关心环境污染问题和妇女问题;他无意中成了一名世界公民。

除了全美数万亩私人农场尚令泰德·特纳流连忘返之外,全世界更有更多的朋友随时候迎他的光临。比如普京的汽车、卡斯特罗的雪茄和猎场、布什的白宫等。

这本翻译过来的书有17万字,译笔流畅,一气呵成。让我可以在5个小时之内细心、完整的读完。我要感谢作者,感谢译者。当然,还要感谢泰德·特纳,谢谢您精彩的指点。作为一个在中国成长的年轻人,我也许不会遇到泰德·特纳这样的老板。但是,他的人生、他的言行、他的思考、他的沉默对于我的启发,一点也不逊于他对乔丹(泰德·特纳曾经提拔的一位年轻主管)的栽培。

我也相信他为自己的辩解和证词:“每个成功的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安全感”。是的,我经常有不安全感,而且非常浓厚。也许,我可以做自己的泰德·特纳。谁又知道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