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实践减法营销

《定位》一书曾提到可通过增加品类的方式来扩大市场。一方面,它满足了消费者的未知需求,但另一方面,它又可能诱发或炮制了消费者本不存在的欲望,并从中获益,这是恶行。

譬如可口可乐公司,除了主打碳酸饮料市场大名鼎鼎的“可口可乐”之外,也有“美汁源”品牌,并创造出一个浓缩果汁市场。这种做法当然符合品牌的发展需求,幸运的是,产品本身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至少看起来,它算有一个多赢的结果。

可正是因为这类标杆型品牌的示范作用,让大多数品牌运营者都误以为:创造一个新品类去忽悠消费者的钱包,远比为消费者提供真正的使用价值更为重要。

至少在域名的注册和管理这块,我以为就犯了这样的一个错。

很久之前,因为中资源的一次促销,我花了250元买了一个.cn域名的五年使用权。后来又因为需要,陆续注册过.com、.org、.net及.info等不同后缀的域名。对于那些于个人特别有价值的域名,我不得不同时注册下不同后缀的其他域名,以确保我是相对安全的,假设我在这些域名上的付出让我某天得到回报的话,不至于头痛到被李鬼冤枉。安全感虽然有了,但成本却是翻上几翻,这种浪费让人抓狂。

如果说用户的不安全感也是一种需求应该被满足的话,那诸如ICANN这类年收入百亿美金级别的域名管理机构,是不是也应该尽尽薄力提供某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呢?譬如严格规定域名申请机构或申请人的资格,以确保在有限的域名后缀里,尽量平衡申请者的真实需求。而不是像今天这样,用加法营销的方式增加新的品类,厚颜无耻的提供无限个后缀,向那些试图保护自己的家伙们收取额外的费用。

不客气的说,这笔收益本质上与敲诈没多大区别!那些新通用顶级域名的出现,对于那些有可能被李鬼的企业或品牌而言,就是一种多余的负担,除了增加品牌运营成本之外,根本没有创造出什么新的价值。但ICANN没有这样想,而品牌主也忘了思考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当然,当下的社会环境也该负点什么责任才对!

尽管我非常反感加法营销术,但这个世上的大多数事都是靠做加法获得成功的。如果我能靠做减法做好一件事该有多好呢?有(máo)趣(dùn)的是,将本不存在的事物或逻辑创造出来并赢得市场,本身于其他而言也是一种加法,若我固执的强调这是减法,会不会有点变态?

不折腾吧,给有理想的人去实践吧!

偶遇的陌生人

坐徐川线,遇到邻座美女搭讪。刚开始的时候,很奇怪她为什么会有许多话要对一个陌生人讲,我这样的中年男子,会在意你今年二十六七吗?当然,我也不会在意你来自安徽,打小就在上海生活。我更没有心情去想像你今天出来是为了你的电动车生意而做市场调研。当然,我也跟不上你的节奏 ,从生意说到旅游,又从励志格言说到佛与耶稣。

我是说,谁会在意一个在公交车上偶遇的陌生人呢?

况且她几乎只是一个人在说话,知道我们并不相熟的人,会猜测她的精神是不是有点问题,一个正常人多半不会跟陌生人有这样多的交流,你知道我是谁吗?是好人,还是坏人,会不会嫌弃你,瞧不起你,心底里嘲笑你是个疯子?

不用说,我对她算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如果她说的全是事实的话,而她对我依然是陌生的。原本,我应该将她视作偶然遇到的一个不太正常的人,慢慢几天就会淡忘。但晚上回来却想要写几个字来说说她,却也是另一种感觉。

在她跟我絮絮叨叨的过程里,起初我有厌烦的情绪。当我听到她说“信佛就是信因果”时,突然有被打到内心的感觉。这话自然不是她悟出来的,但从她口中说出,我倒真的相信是冥冥中有人想通过她传递某个东西给我那般离奇。

我的确相信因果,也因此成了一个略过保守跟不上时代的人。虽然我内心里对她从网上看来的讲因果报应的故事不屑一顾,在她的概念里,应该只有故事的讲述人,而没有无聊的写手或无趣的小说家。这可能也是好事。

有一瞬间我在想,如果我像她一样,跟一个陌生人做这些交流,不知道对方会不会留意点什么,还是只剩下嘲笑?谁知道呢?我想,我不要那样无知就好。

从是什么到要什么

有人分析“文人思维”与“穷人思维”的一致性在于只思考凡事应该是什么样子,而不是在它已经是这个样子的情况下要如何应对。尽管未必有这两种思维,但从“是什么”到“要什么”的启发,对我这样的人来说,很有意义。

我们常说穷酸穷酸,实际上这种说法坦诚的很,越穷的人越讲究凡事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而不是眼前看到的这个样子,他们不愿接受,甚至躲避、抗拒,越讲究就越脱离事实,越脱离事实,就越远离世俗的游戏规则,到最后,干脆换了一幅愤世嫉俗的态度来包装自己,试图解释自己行事的正当性。

到最后,酸溜溜的味道隔着几千里都闻得到。

同样的,文人们的悲哀(如果真有的话,文人们总喜欢怨天尤人)正在于喜欢持续放大自己的不爽,并将此归咎到外界的细微的不配合上去。

看见某公司起了高楼,他就抱怨,这种罔顾消费者性命的公司本来就不该存在,但结果却是活得潇潇洒洒。看见某棒子歌星出场费动辄千万,他就在微博上推上一幅穷困孩子无钱读书的照片,以为加加减减的算法就能让世界变的公平,却不考虑没有哪一种公平是通过平均主义来实现的。

抱怨的多了,就成了习惯,以为自己知道世界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却忘了自己生活着的世界一直只是这个样子。

活在镜子里的影子,从来不怀疑自己不是一个人。

观致3的小乌龟

在观致3发布的一则广告中,我看到一只果断脱掉龟壳的乌龟,钻进了观致汽车,摸上了方向盘……如果说借乌龟壳来宣扬其车身坚固才是广告想要传达的主题的话,那这则广告无疑是失败的。

有多少人愿意将乌龟与自己划上等号呢?

是的,乌龟给人很多的好印象,诸如“长寿”、“稳重”、“憨厚”、“勤勉”等溢美之词,动画里的乌龟往往也是这种形象。不过,在现实里,“犹豫不决”、“行动迟缓”、“带绿帽子的男人”才是我们动用“乌龟”去形容某人时的常用词。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被骂作乌龟王八蛋的原因吧。

即便是站在乌龟的角度,龟壳也不是最好的选择,造物主原本会有更完美的办法,不让它们整天背着这样的一个又笨又重的玩意儿,虽说可以保护自己,但到底不如蛇有毒牙,豹有利爪那样来的过瘾。如果造物主不忽视它们的话。

我也努力的从这则广告里去思考创意者的逻辑,包括他们对目标消费客群的认知,对观致品牌的理解,对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的把握,却得不到一个清晰的结论。

我有一位朋友,曾经任职观致汽车市场部。他告诉我,就他的认知而言,观致是一部由一个极强的团队用心造出的一辆极具性价比的好车。他打动了我,这也是我对这部车抱有好感和期待的主要原因。

遗憾的是,看完这则广告,我开始有点讨厌这个品牌了。甚至,我想我以后见了观致车主,难免都会从心里生出一点同情来。天晓得这是为了什么。

淡定源自距离

在阿森纳的比赛之前,照例看一部电影,这一回是《地心引力》。

乔治克鲁尼自然又是淡定的一塌糊涂,好难想象谁可以这样看淡生死。即便只是围观阿森纳挑战纽卡的最后十几分钟,也能感觉到内心的忐忑。除非是心死之人?

乔治克鲁尼这次的角色正面看是一位勇于牺牲自己的好上司,但真实点来看,更是一个为爱情所伤的忧郁老男孩。从编剧安排给他的几句自恋自怜的台词里,似乎可以让我这样去理解。

很明显,温格的心脏没有电影里的主角强大,甚至未必好过我多少。明明是派上A8去强调控制,又上了詹百万去加强防守,事后还得抱怨下弟子们不该那么保守。天秤座的温格老师,您得是多么犹豫才能有这思路啊!

我也很犹豫,甚至犹豫过我要不要再喜欢阿森纳,尽管不再喜欢或者再喜欢的理由都只是同一个。就好像只有在太空里才能望到地球的美一样,身在其中同时又身不由己才是犹豫症患的最大痛点。

朱注的妈妈在辅导朱注功课时,我会一本正经劝导她多点耐心。可反过来,我同朱注直接接触时,却做的不如她好,容易更情绪激动。所以,客观的说,无论是照顾朱注,还是为了修身养性,我都渴望自己能淡定再淡定的看待一切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理想与现实差距好大,不得不多点耐心多做尝试,为自己找一些鼓励。

好比阿森纳拿到了半程冠军(虽然只比第二名多了区区1分),至少多了一点可资鼓励的借口。

无论如何,加油!

退休:愿退但不敢休

作为渔民子弟,『退休』一词在我听来很共产主义,但我认为它与无产阶级难有关联,即便是间接的。

比如我的父母,如今年过六十,依然还得自个儿下地干活,打工糊口。他们与其他地方的近十亿农民朋友一样,离『退休』二字距离遥远。

当然,身为人子,不能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令我羞愧难堪。可诚实点不打肿脸的说,我也不必找什么理由去掩藏个人的无能,在今天这个社会,这事算不上不孝。尤其是对向来自力更生的人而言,没给社会带来麻烦,已是万幸。

我不打算抱怨什么,至少在法律上,这种抱怨也不会得到回应。即便是嫉妒心在作怪,那也只是偶尔几秒钟的不爽而已。

如你所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四条曾明示:『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对照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国策,我也不敢对这条规定有太多想法。换个乐观的角度去想,继续保持『让一部分人先退休起来』至少也说明这社会没在后退。没有后退就是进步,我以为。

如果要加点阿Q精神,也可以去古诗里找些平衡。

比如说,唐人武元衡曾在《酬李十一尚书》中写到,『时景屡迁易,兹言期退休。』大意是说局势不稳,该考虑辞官休息了(也只是清贫如武元衡这样的人才会有的念头,换其他官,巴不得乱世里浑水摸鱼才叫痛快)

瞧,阿Q告诉我们,古往今来,农民是万万无官可辞、无职可退的,也就不存在『退休』一说了。你不能奢望那些从未得到过的东西不是?

不过,我还是想问:即便那些『退休』的人,有多少不是生存在『退而不休』的状态里呢?

一胎化政策、老年化社会、高房价、高物价、物质上前所未有的丰富、同样前所未见的消费狂潮……有多少老人会舍得让孩子独自去战斗呢?

看起来,除非能做到『衣食无忧、与世无争』,否则,老人们只能是『愿退但不敢休』。

在这个前提下,再谈什么退休延期或不延期,又有多少意义呢?

有指望不是好事

“有指望”在安庆话里与“有希望”是不同的,前者多是贬义,后者显得中性。

某天午饭之后,与W坐在一家叫做“lavAzza”的意大利咖啡厅里闲聊,聊安庆人的一些困惑,他觉得安庆人沉浸在一种自以为“有指望”的泡沫里难以自拔。

他举例说,如果今天出门忘了带钱,你不可能回家去取,问同事借点钱甚至要求同事请客吃个中饭都属正常。那么,能借钱或让别人请客以保证不让自己饿着就是一种“有指望”的体现。

听起来很正常的人际往来。但前提是,你得有人际圈子。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回应一个陌生人的求助需求。于是,你有了这个圈子,也是一种能力。

而这种自以为建立在个人能力基础之上得来的“帮助”本身,却成了一个可“指望”的资本。这可不是好事。

想想被圈养的各种家畜,其赖以谋生的野性正是被这种“有指望”慢慢给扼杀了。

不幸的是,不少安庆人惯于现状,但凡手头有份工作,就绝不去陌生的地方闯荡,在一个人与事都熟悉的环境里,那种有指望的可能性也就难以衰减,甚至会越筑越高,越高越习惯。

“乐观”点去看,在同一个社会环境里,求同能力越强的人,其适应能力也会越强。一整个班的学生都不努力,那求上进的几个好学生自然拔尖亮眼,而大部分求同的人看起来庸庸碌碌,实际上难辨高下。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乐意免谈什么危机意识吧?那玩意儿催人奋进,但也容易分出高低,还是浑沌水最好,安全。

而在那个求浑沌的环境之外,我这半个安庆人虽然在上海这块开化之地待了很多年,但不得不承认,认为凡事都“有指望”的本性未有一丝改良。只是这次谈起,逼迫着自己反思罢了。

是的,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第一位说这两句话的前辈老师,您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呢?

我得琢磨下。指望自己某天顿悟的念头,还是趁早掐掉的好。

粉笔哪里来

经常在路边看到写粉笔字的人,诉求简单,请路人甲乙丙丁行善积德。

这些求帮助的理由各种各样,大多数会集中在“遇到困难,请求小额金钱资助”的主题上。比如说探亲无果又不小心丢了钱包,只好在贵地求个面包。又或者,找工作未果,盘缠花完,求个路费打道回府。这些听起来容易让人接受,出门在外,谁能担保没个难处啥的。

不过,也有一些奇葩理由,比如某位全身专业车友装扮,身后架着一辆看上去价值不菲的自行车,却求那些朝九晚五勤奋工作的写字楼小白领资助完成其骑行计划。光是想想就觉得十分荒诞。这简直就是劫贫济富嘛。

看起来,至少得“佩服”下求助者的勇气,对大多数平常人来说,放下面子不是件容易事。

另一方面,琢磨下某些求助者的逻辑,确实不敢理解,凭什么会认为自己理应得到陌生人的帮助呢?如果你有梦想,难得不该通过合乎道德的手段去实现吗?

在我看来,利用同情心,滥用道德资源,就是一件不道德的事。

我有过几次不小心回应的经历。老实说,事后会有纠结,如果被欺骗了呢?但想归想,做归做,只是回应的条件也自以为是的越来越高而已。

实际上,每每遇到这种状况,我还有另一个小小的疑惑,求助者们写字的粉笔从哪里买的?这玩意儿随处有卖吗?

瞧,我们的虚假繁荣的同情心,已不允许自己去推敲这样的小疑惑了。

前几天,我看到一位带眼镜的女生写粉笔求助,她跪在离地铁站不远的一个街口,微曲着身体,散乱的长发遮住大半个脸。除了写在地砖上的粉笔字之外,没有任何值得回应的地方。

你们说,我当时该不该告诉她,离她不过200米远的一家快餐店正在招聘服务员呢?

周末念念碎

微博上还有人在传《最愚蠢的死法》,这是戛纳广告节的获奖作品。虽然已经过去了小半年,但时时令人回味,也的确是一幅优质广告作品应有的影响力。这适合我们的国民理解吗?我不清楚。对我来说,令我开车谨慎再谨慎的原因是很多血淋淋的车祸镜头,当然,儿子坐在车上,也是必须保障安全的根本原因。

微软Surface用了一个很恶俗的营销方式试图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个383英寸大小的巨型Surface立在伦敦中心,受其直接影响的的受众能超过100万吗?问题是,现在的消费者不可能会为了这个噱头而买单。一件产品除了让人觉得酷之外,简单好用更为重要。那么,Surface表现如何呢?我可没兴趣去做小白鼠。

爱奇艺的副总裁段有桥在微博上叫卖价格为299元的超清盒子,买1得3的促销方式不令人惊奇,但作为副总裁亲自站台,似乎是互联网思维的一种表现。除了内部的管理结构更为扁平之外,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也变得直接。但这还只是一种形式,段有桥不太可能回答出所有消费者的疑惑,尽管他们更乐于听到消费者的叫好声。实际上,在买卖关系的公平和平等上,还有待真正的认知和改变。

有一家名为TopMarketing的网站,在其简介里写道,“TopMarketing与广告门、梅花网并称为中国广告营销行业‘三大网站’”,对这种自娱自乐的做法没啥意见,但考虑到诚实与直接的梅花网作风,我不得不说,梅花网真不敢以“中国广告营销行业的大网站”自居,也不必与广告门或TopMarketing并列,你们玩你们的就好,我们老老实实做我们的。目前,我们只想在新闻及广告数据监测这块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微博上流传马云的一段关于力推来往打死微信的内部讲话,且不论这年头内部讲话比公关新闻稿传的还快这种玩笑事,单单揣测马云的意图(如果说那份讲话不是空穴来风的话),就能明了一个人或一家企业的膨胀是多么的没有底线和节操。用户要不要抵制来往、微信或者易信?一家独大的好处是人们的连接方式可以更为简单,就像我们已经拥有的移动电话那样。但一家独大的坏处也很明显,我们没办法控制这种连接成本。要我说,真正适合我的东西,无所谓来往、微信或易信,而是一个可以将我所认识的,想交往的500个人放到同一个平台上的方式,考虑到别人连接我的渠道,我或者需要装上不同的平台?但打通它们,岂不是更好?喜欢太极的马云,并不喜欢融合,这是很奇怪的事。

在微信圈看到有人做试吃营销,四个罐子里放着不同品牌的饼干,邀路人试吃。我恶意的揣测下,如果四个瓶子里装的都是同一个品牌的饼干,又会如何呢?换句话说,我怎么知道你的罐子里一定装着不同品牌的饼干呢?

南都网昨天转发的新闻“老汉约网友开房却是儿媳”已被证实为假新闻,稍微有点责任心的编辑都应该有这个怀疑,南都网作为新闻媒体,至少不该配发一张经过PS的图。更失望的是,我发在该新闻下的质疑其为假新闻的评论却迟迟未见审核通过。

网友丁来峰说:“医疗比海洛因还暴利,为何国家不管?一颗售价2500元的纯钛烤瓷牙,出厂价只需16元;一个国产心脏支架出厂价300元,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一个进口心脏支架,到岸价不过760元,到了医院成了3.8万元。。。医疗暴利超过贩毒。我们不敢奢求免费医疗,只希望医院可以良心收费!”免费医疗应该是国策,但良心收费就是市场经济了。两者之间不该存在递进关系。但现实情况对大多数国人而言,两者都是奢望。

浑水发布最新报告指控网秦重大欺诈,说网秦的中国付费用户基础仅为不到25万人,这是相对网秦自己宣布的600万来说。依据我本人很久之前在塞班系统上对网秦的体验来说,我不相信中国还有25万个比我还傻的消费者。一句话,浑水盯着中国公司是盯对了地方,谁相信石头地能长出什么好庄稼吗?

一群跳广场舞的被人从高空泼粪,我说泼的好,会不会被误作为愤青?当这些人在载歌载舞歌唱祖国新生活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和尊重过其他人的生活?

看过《新闻编辑室》再做网络编辑工作,突然间变得很神圣。别人不拿你当根葱,自己得拿自己当盘菜。

某种空白感

有时候你会突然发现,身上又多了一点不喜欢的毛病。这是不断妥协的一个恶果。

比如不小心增加的体重,会让你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胃口。又或者是意外掉落的一颗牙齿,尽管前一秒还在痛恨它带给你无休止的痛苦,但真的失去,你会觉得连说话都没了支撑。

前两天,温格的球队输球了,幸运的是,等我从睡梦中惊醒的时候,他们已经结束了比赛。不幸的是,我会将这个结果带入自己的生活,不由自主的生成一种很糟糕的感觉,就像疲惫时望着堆在桌角的那些书,有心无力。

也在前两天,参加由某著名财经报纸主办的一个商业活动,罗振宇主持其中某场小型论坛。他提到另一家财经报纸,很夸张的称之为“败类媒体”。很难理解如他这样的一个崇尚“魅力人格体”的有智慧的人,也会犯一个凡人式的错,下一个自以为是的结论。谁会觉得一棍子打死一船人也是正常逻辑呢?罗胖需要检讨自己的言行了。

我也很想检讨自己。至少得认清哪些是我该珍惜的,而哪些又是我无需介意的。

说到后者,我有点经验可模仿,比如上班路上,我多半会遇到一位多半穿着粉色鞋或粉色上衣的女子,跟我同路,甚至还在同一栋楼里上班。但遇见只是遇见,就像她对我也只有一片空白而已。

我很希望,在大多数时候都找到这种空白感并努力保持,越陌生、越简单的事越难做好,我知道。

对了,今天朱注会去动物园秋游,晚上回来,我会问他:小伙伴们喜欢他带的毯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