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

锁住安静

想到进攻和防守的问题,就不得不恨自己。我的所有行为都带有明显的防守意味,似乎我总在保护着什么?这是一种自卑。我终于看出来了。我会用一贯的不想承认的态度去对待,期待哪天能够忘记,要是真不记得的话,这生活就真的太平了。

我们这一拨被“特殊照顾”的家长围坐在徐汇区教育局的接待大厅里,当下时间是8月25日,距离9月1日学校开学还剩4个工作日,可是孩子们的学校还没有最终定下来,如果我早上没有“积极”的打个电话询问一下事情的进展,恐怕我还会继续等到明天或者后天或者开学之后。从5月份开始报名算起,招生办和我们一起实在浪费了太多时间。

我的“积极”是一次难得的进攻,但总算换来了一次知情权,也得到了一个可以修正事情的机会。作为招生办,面对8月6日告知的“等待”变成了今天的“争取”,居然连一句像样的解释都没有。反过来,他们做的一切都似乎牺牲了自己很多。等等,我似乎没看明白到底是谁做的不妥当?想来由此我们就是被特殊照顾了,要不在这样的日子里,招生办的老师们完全可以在家里养养花,种种草,何必费劲来这里上班为大家排忧解难呢?真是一个大城市的好机构,以后有机会我也争取来这里做这样的义工。

不抱怨了,等了三个小时,最后还是被分到了龙华小学,坐车还是骑车?这又是一个问题。好在我来自农村,和大多数在现场的家长一样,觉得孩子有书读已经算是万幸了,就不要再贪图更多了吧。不贪图算不算保守?保守就是一种防守,我怎么就学不会进攻呢?也许,我也跟他们一样,只是在完成一道程序而已?!

早起

早晨起来最舒服的一件事就是可以听到窗外的鸟叫声,让我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小时候,父亲在屋子周围种满了树,我们拥有全乡最大的一片小树林(这是因为其他人家根本就没有在屋子周围种树的习惯),连同父亲强制式的早起一起构成了那些夏天里我的回忆,带着哈欠,带着鸟叫声,带着树干上湿漉漉的感觉,带着双脚扫过地上沾满的露水和断草……我并不是一直有早起的习惯,但我确实很喜欢早起的感觉。

早起后做点什么呢?我现在基本上是不会运动了,一方面是一种懒惰,另一方面也算是成熟的一个标志。打打杀杀的场景在我的生活里估计在也不会出现,练拳习武这种方式也就节省下来了。什么?锻炼身体?算了吧,要不是小时候经常看到一些人被另一些人欺负,我才懒得早起对着一颗树下腰出拳呢。现在更用不着想那些个了,偶尔站在阳台上压下自己的某一条腿都会感到酸痛难忍,但脑中除了怀念当年可以拉个一字马略感自慰之外,在当下却找不到一点点羞愧之情了。嗯哈,这也算是成熟了吧,皮厚的看不出自己的忧伤来了。

但早起之后不愿运动,起码可以做点事情,比如写篇文字或者读段平常不愿意翻看的小书了。大多数情况之下,我会在6点钟左右写点什么,在7点之前在随意读点什么。但无论是写还是读,都没有任何目的。一边听着窗外的鸟叫声,一边听着卧室里爱人的呼吸声,一边又听着手指敲击键盘的声音,合成了一种很满足的感觉,早起的趣味大概就是如此吧。

取灯

我希望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我相信会有人正在这样做着,我们不也是希望有这样的故事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发生吗?看一则来自《半岛晨报》的消息:

1974年出生的山东人郭荣庆书写了一个普通人的传奇:从一个蹬着三轮车的打工仔成长为一名大学教师。他的经历充分说明一个道理: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梦想。这位已经在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教了2年多书的法学硕士,分析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他说:“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我先在某个地方来纠结下:读书不意味着就是学习,而学习也不一定要从读书中来。毫无疑问读书(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进修及其他各种方式的自学)会是一种很棒的学习方式。但是,我纠结在这里的企图是为了告诉一些无书可读的人(我说了什么?无书可读?别扯了?!是吧?!),只要我们的人生有方向,只要我们可以坚持往那个方向去走,我们也一样可以获得成功!

我的意思是说,也许我们的生活充满各种艰辛,甚至无米可食,但也不要忘记了我们的理想。或许你会辩驳,一个快要饿死的人还会谈什么理想?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有!那就是先活下来再去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对的,你我都知道,没人会承认自己没有价值,但这种“不愿意承认”绝对不是因为虚荣,对不对?我们必须肯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我有点强迫症似的认为所有的人都有去实现自身价值的期许,即便有人会拿出在不同阶段谈不同期许的理由来(这点我不反驳),但你也得承认,所有的之前的期许都是一种铺垫,都是为了实现最后的个人价值。即便是在谈生存的阶段,也一样可以拿来做你前行的方向(我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不想回头重读,也许粗糙,但却真实)。

我喜欢听到这样的消息,比那些所谓的娱乐八卦简直要强上千万倍,社会应该将这些当作榜样(哦,千万不要使用偶像这个词,以免招致横祸)来学习效仿,传媒也应该将这些消息当作社会的进步激素来广泛传播。

我们的人生很艰难,但幸而有理想,虚幻的灯火照耀我们现实的沧桑才显出生活的意义来。就像是在做一幅画:我们要将一张白纸画出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取决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你决定了去取这盏灯的时候,管它是放在山顶还是在某个幽谷,尽管去取便是!

书非借不能读也

蒋介石传豆瓣上有一种好玩的试读活动,一般由出版社的编辑发起,他会向申请者发来一本书的几个章节,让读者阅读并写下感想。最初经不起几个网友的怂恿,也跟着报名申请,结果拿到书稿之后才知道并不是自己喜欢的那种类型,这个时候有点不好意思,感觉白白浪费了其他人的资源,好在不是纸质版本,否则更加觉得亏欠。觉得好玩,是觉得这种形式活泼有余,但深度不够,如我这样的人估计也占多数,作者或者出版社对于读者没有区分,那对于读者的期待就不该乐观。

说到乐观,心里又慌慌的,已经有多少日子没安静的读完一整本书了?不敢去数。能多读几本书,这是一个读者对于自己的一点乐观期待。能多读几本好书,那就变成奢侈的享受了。豆瓣上这种活动的有趣在于,于甲来说并不好玩的一本书,于乙来说意义也许重大,试读的意义是传播大于沟通。传播的面越广就意味着将来可以沟通的对象越多。而大多数作家在传播和沟通两个方面都欠缺的很。出版社能这么做,算是专业补强吧。

有人常借古人的话来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也是读书的一个“障碍”,算是作者给读者设下的圈套。我只关注两种书,要么是极其畅销的类型,要么是有一批死忠但非常低调甚至“伪装”成经典模样的小小众书籍,因为这些书无论是买还是借,对于我来说,要么是一口气看完,要么翻一页就扔掉。而对于全部的读者群来说,即便图书已经足够丰富,但值得一读的书却越来越少,或许是因为读书的目的被拔高了(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还需要有因内容而与写作者及其他读者产生共鸣的感受),也有可能是不专业的作者太多了,造成了一种虚假繁荣的出版现象。从这点上看,能否读到一本好书也得随缘。

不如今天来读一本书吧,向大家推荐一本《蒋介石传》(【美】布莱恩克洛泽著),某些网站宣传这是描写蒋最为全面的一本传记。看过《毛泽东传》(【美】罗斯特里尔著)的朋友会了解到比其他材料显示更为真实清晰的毛泽东,而对于他的著名对手蒋,我的印象一直是模糊的。上回有个台湾朋友问到我对蒋的印象,我说蒋是类似于曹操的一代枭雄,我这样的认识带点“成者为王败者寇”的粗俗,也是过去我被教育的关于蒋的所有印象的累积。很明显,《蒋介石传》会扭转我的这种“累积”,无论如何,开篇没多久,我就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又有点可爱的蒋介石,往后应该会更加精彩吧。期待!

杂读

我有看过“杂谈”这一说,说者说些有的没的,横七竖八的说上一通,听者能听懂最好,听不懂也无所谓的那种。与L聊天,聊起读书习惯,我与他一样,喜欢几本书掺在一起来看,“杂读”这个爱好原来是有共鸣的。

阅读应该算是我第二开心的事了,但阅读的热情往往只是一时的,特别有兴致阅读的时候不是很多,于是我就将阅读当作一种习惯来锻炼,在公交车里、在上班的间隙,在休息日的公园里,我尽量将这样的时间用来阅读,即便每回只能看上一两页,但是日子久了,很多书就是这么被读完了。当然,在不同的场合,我阅读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纸本书,有手机电子书,也有在电脑上阅读的PDF文本书籍,这样每回同时阅读的书籍也就有不同本了。

阅读说到底是一件私事,读的书无论有多杂乱,但总的来说,还是以个人的兴趣和需要为主,并依照个人现在的经历去理解,有的时候,我非常渴望能将刚从一本书里的感悟与朋友分享,而有的时候我在读完某本书后轻轻合上,静静的思考后却不做任何打算。倒不是说这本书不好,只是觉得自己的理解还不够,还需要沉淀下来,慢慢品味。

当你可以穿越一切时间和空间去到一个你所能想象的地方遨游,确实得益于“杂读”。那样就可以将不同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去理解。将不同的作者置放在一个会议室里头脑风暴,将不同时代放在同一个时间维度去体会当下……而我就得到了我的阅读快乐。

第十一天

通过后台统计,我发现大部分的流量来自雅虎。我说大部分的流量这句,本身就在掩饰流量的少,同时也在误导读者。可见,我嘴上说我只关心评论及其质量而不在乎流量,是一件已经“想得好”但还没“做得好”的事情。

类似的遗憾处处可见。我每天都会给自己定下些小的目标,告诉自己要去完成,但十之八九都没有完全做完过。我还拿“做了一点点比什么都不做要好”来安慰自己,也难为了这样的自我辩护。眼下幸运的是面对着一些如何去完成的问题,但不幸的是要在哪里去寻这行动的动力来?

终于读完《重新发现社会》,这部原名为《中国新革命》(China’s New Revolution)的图书在季风书店不知道是卖断档了,还是遇到其他问题,已经不见踪迹。作者熊培云在自己的MSN上为此书挂上“多一个读者,就多一个公民”的宣传语,传递出写作此书的真意。我确定我还没有完全理解这本书,但我感受到这阅读的过程仿佛在重新发现另一个自己,也可以将这比作唤醒某段回忆。我还从来没有这样的感受,我想我有必要再读一遍,我希望可以接近作者的本意。

芳回到石镜,应该在月底前可以回来。对于不回家过年这件事,我在努力扛着。一边觉得是个大遗憾,一边又觉得需要如此。这该死的直觉式行为!

第六天

芳到了大渡口,就不打算继续前进了,老爸老妈会过来看她们。留在大渡口也好,老妹会打点好一切。

开始读熊培云的《重新认识社会》,在网上搜到凤凰网对他关于这本书的一个采访,有点意思,似乎把熊先生定位在非主流作家的行列,因此对这本书的一些社会反响就有了“惊奇”的感受。熊先生的口才并不好,虽然他是一名老师,或许接受采访与写字、交流思想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会安静下来认真阅读这本书,我尽量看的慢一点,试图理解作者的本意。

向高飞的Kashgar推荐这本书,Kashgar觉得熊先生会是一个能跟他聊的起来的人。我相信事实也会如此,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并能启发他人。但有的时候有的东西只适合去逃避、去隐藏,但这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不是吗?

下午友人C来访,谈到wp,我热心推荐,像我前不久成功将蹲子拉进这个阵营一样,C也决定尽快采取行动。其中的诱因在于我觉得这是一种自由,一种欢乐,我们都在追求,是的,我们都在追求!

读书不如写书

dushu如果你有时间来读书的话,还不如用那点时间去写上一本。什么?文笔!嗯……我的意思是说……即便你写出来也不会有几个人去读……你可能误解了…….我想。

当然,你可能对目前的写作与出版还不是很清楚。其实那就跟我现在写博客是一回事,只不过,印在纸上的书籍要更多点成本,自然,看上去也像那么回事,自古道“人靠衣装马靠鞍,文字的魅力还是得靠包装”。书籍就是对文字的奇妙包装。

自从将“载体”转换为一种“包装”的概念之后,所有的媒介在瞬间发生了质变。人们不仅在一夜间对作家丧失了兴趣,也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对文字有了全面的了解,毕竟咱不是文盲了,是不是?咱还认得那些个字,理解那些个意思,看得懂那些个编剧编的电影、电视、甚至是舞台剧啥的,这就足够了。再说了,想太多把脑子想坏了,找谁赔去?人家这也是为了将来的将来打算,所以不读书不吃亏。

要说写书吧,更好了。你只要会编故事就好了,真正码字的活在网上把人民币一撂,包准一大帮子文学青年苍蝇式的撵过来,写字能写出柴米油盐吗?只有人民币能。再说读书吧,你说大家都这样写书,写出来的书,我要是看才白痴呢!

卡萨诺瓦不是个白痴,你呢?

吴彬版《读书》正式上市

无论如何,2007年的9月,《读书》杂志还是让资深编辑吴彬代替了汪晖、黄平出任执行主编。在这之前的好几个月里,围绕着这个结果先后发生了种种传闻与针对这些传闻的种种评议。

 

根据这个结论来看,之前的那些传闻大体上不算空穴来风。回头再去看第一个报道这件事情的记者,即便不是敏感聪慧,也算得称职尽责。

 

新人吴彬其实是《读书》的一个老人,多年的幕后工作,使得她对这本杂志的精神可以有最准确的认识和落实。

 

从杂志的编者附记来看,吴彬认可了前任还是坚持了既定的办刊宗旨,这让外界对汪、黄二人离职及其任职期间的种种判断都无关紧要了。 

 

而帮前人洗干净了脸,自己却要面对一潭浑水。市场推广手法陈旧、发行量持续走低、新媒体渠道冲击严重、个人信息接受观念的改变……推及目前整个的媒体环境与读者需求,《读书》的这个换帅举措到底会以什么样的标准作为对吴彬胜任与否的参照,或许也不是吴彬可以解答的一个问题。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感情。为一件事情付出几十年心血的吴彬,也只能屈从自己。不知道她会不会有我这样的感觉:《读书》已经超越了一份市场化杂志的使命,她只要在内容上获取读者的重新信任就已经成功,而《读书》杂志的成功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成功!她将直接印证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群体中扮演的舆论角色及其社会地位的变迁。 

 

回首汪、黄时期的最后一本《读书》封面,仿佛已经在告诉我们,《读书》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延续。

媒体人 —泰德·特纳传

和艾斯卡、布隆伯格、雷石东等人的故事一样,美国人总是喜欢从悲剧开始切入故事的主题。美国畅销书作家肯·奥莱塔也很在意他心目中的伟人。他在《泰德·特纳传》(《MediaMan》)开篇就报道了美国传媒大亨泰德·特纳人生中最灰暗的那一天—–被合并后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无情的解雇—之后就是通篇的阳光、得意、快乐,不过也稍微点缀点风雨。这样的故事总是在暗示人们不要忘记传统的美国式理想人生。

让泰德·特纳区别于其他同时代或前时代媒体巨头最重要的印象就是:特纳更具远见卓识。他创办了值得尊敬的CNN,他改变了世界的传播格局,他改善了民众与政府的关系,他也践行了他的国际观,并无意中证明了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念……他是唯一一位堪称伟大的媒体人。

也许是他那浑身充满的不安全感促成了他的种种成功。而这种不安全感继承于迫于事业、家庭及婚姻压力而自杀的父亲,甚至还应该追溯到不幸沦为佃农的祖父亲。在他们的血液里,或许可以给泰德·特纳一个答案。

诸如真诚、可爱、直率、固执、冲动、急躁、忧郁、虚荣、吝啬、自卑等特征集聚一身的时候,泰德·特纳显得更加真实了。

泰德·特纳带着对父亲的内疚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并始终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人而奋斗终生。为了证明父亲的期望,他收购回父亲变卖的产业;为了证明对社会的期望,他创办了CNN,并在天生的、精明的商业头脑盘算之下,他还收购了亚特兰大的体育运动队、米高梅电影资料馆,以期为全世界的观众提供优质的新闻内容;他甚至还是一位高水平的世界级帆船运动高手。

他也始终对自己未能把时代华纳收购而去避免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耿耿于怀。不过,当他重新开始另一种人生思考的时候,他才发现,他于社会的意义更为重要。

他向往得到诺贝尔奖。在他亲眼目睹了前苏联的核武器现场之后,他开始成了抵制7000颗核弹头的传教士,他在乎的根本不是诺贝尔奖杯,而是这个奖杯背后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他支持联合国,并同安南成为了好友。即便在他的个人资产严重损失的(因为那个愚蠢的合并案—-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案—泰德·特纳的个人资产由70亿美元缩水到20亿美元)日子里,他还是坚守向联合国捐赠10亿美元的承诺;他还关心环境污染问题和妇女问题;他无意中成了一名世界公民。

除了全美数万亩私人农场尚令泰德·特纳流连忘返之外,全世界更有更多的朋友随时候迎他的光临。比如普京的汽车、卡斯特罗的雪茄和猎场、布什的白宫等。

这本翻译过来的书有17万字,译笔流畅,一气呵成。让我可以在5个小时之内细心、完整的读完。我要感谢作者,感谢译者。当然,还要感谢泰德·特纳,谢谢您精彩的指点。作为一个在中国成长的年轻人,我也许不会遇到泰德·特纳这样的老板。但是,他的人生、他的言行、他的思考、他的沉默对于我的启发,一点也不逊于他对乔丹(泰德·特纳曾经提拔的一位年轻主管)的栽培。

我也相信他为自己的辩解和证词:“每个成功的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安全感”。是的,我经常有不安全感,而且非常浓厚。也许,我可以做自己的泰德·特纳。谁又知道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