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先生的新创意

用铁盒子装杂志,很欣赏《时尚先生》的创意,也佩服奔驰汽车的大气。其实这个小话题,奔驰也可以拿来作个小小的推广的。比方说在闹市区整一个巨型铁盒,等到杂志上架的那一天,在揭开杂志的刊头,想必一定很吸引眼球吧。

过去的8月份有一个不好的消息,时尚集团的吴泓先生不幸英年早逝。杂志同行均深切缅怀。我虽然不敢比肩吴先生,但还是不免要嗟叹一番:过劳死、媒体人……不说了,记录下,只是为了聊表心意,向吴先生默哀,吴泓先生千古!

创意归创意,但是内容还是要的。浮躁的中国媒体人,彼此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总不能一辈子盯着人家的口袋生闷气,而不去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吧?一说到内容,很多人会不屑。包括编辑记者们这些以文字立足职场的专业写手,也是那副腔调,让人不得不对现实折服。他们总是被打动的一群人,而且他们也永远不会在意有几个人会读自己写的那些文字,更不要谈口袋里的银子是否有为你准备的那份没有。

在大多数人看来,内容似乎也确实可有可无。网络转载纸媒,纸媒从网络上整理,甲模仿乙,乙师从丙,丙又坐在甲面前一起商量当下的文字数量规划。一切的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更有创意,也就是更有形式。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如果哪一天,广告主醒过来,不以创意为出发点,而是以杂志的实际阅读和影响为考量,对于内容作出量化的评估的时候,怕是街上一大帮子失业的人都是编辑记者出身的。到那个时候,内容会称王吗?我不知道。

《香港电影》大陆版创刊

在季风陕西南路店看到一本新的电影杂志—-看上去会让人联想到美国好莱坞的权威电影杂志《首映》和香港的《香港电影》杂志—–《环球首映 香港电影》,看了下内容,应该可以确认是《香港电影》的大陆版本。

创刊号启用最近热播的港片《窃听风云》的三个男主角作为封面人物,三个男人也得做一台戏。问题是他们三个是否真的就代表了当下的香港电影市场呢?我对香港电影市场其实根本也不了解,似乎那些跟我也没有多大关系。香港电影我是喜欢的,但留在脑海里的印象,实在太少,成龙和李连杰的功夫片?周星驰的无厘头?郑伊健的古惑仔?其他的演员虽然知名,但在我有限的认识里,很难讲他们与电影牵扯在一起。或许,像我这样麻木的人不多,否则,这本杂志必定不会创刊。

我主要在想这本杂志的一个实际问题,它将如何赚钱?靠内容带动发行量?靠发行量打动广告商?这么老套的方式即便实打实的去做,估计也得花个三五年的光景吧,哪个投资人会这么英明?或者,要是真的可以做到“香港电影环球首映”的合作伙伴就是这本杂志,那情况又当如何呢?

每一部(或者说大多数部)香港产影片的首映礼,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由这本去操办。换句话说,杂志变成了一家影片首映公关宣传及活动执行公司。这应该是一条不错的路子。稍微具体点,杂志可以将一部电影的制作、发行及后期销售的这条产业链以杂志为入口,用杂志的平台效用,集聚产业链的上下游资源,整合演员、剧本、导演、制作人、拍摄地、制作公司、媒体、通路等等所有的资源,服务于影片的最终商业成功。杂志由单纯的资讯服务商,转型成为一个资源变现商。唉,说到变现,很龌龊啊!不过,商业就是龌龊的,是吧!还好,我不是这本杂志的企划,否则又要弄的一团糟。

总的来说,这本杂志还是具有一定的可读性的,如果可以继续保持这种风格的话,价格最好可以降下来,比如10元一本,我到觉得冲冲发行量还是有戏的。

GM第三次主题活动

今天是GM上海堂童鞋的第三次主题活动,堂主Anita提出了一个宗旨:“在娱乐中结交朋友,在朋友中分享经验”,记录下来,再慢慢琢磨。依次介绍下本堂四大组委先。

090503

从左往右依次是白师爷大米、黑师爷黑人、小蜜萌萌、堂主Anita。

再看看本堂群英谱:

090501

由于本堂很难有完整的合影,所以有点遗憾。不过,从群英谱中,还是可以一窥本堂之风范滴。

接着还是聊下今天的收获。今天谈的主题是Crossover。在传立任职的黑师爷,花了很多心思,总结出关于这个概念的种种来由和实践,让我有了新的认知,尤其是谈到NIKE与IPOD的一次Crossover合作,让我终于理解到联合促销不算是Crossover。有趣的是,现场还加入一个实战环节,将童鞋们分成了三个组,每组随机抽取了两个关键词。

(如下,从左按顺时针方向)代牛、Chriman、我、涛哥、Eric、文锦(女)和晓鹏我们7个分到了一组,大家选出Chriman作为组长。
090504

我们拿到关键词是“娱乐”和“化妆品”。刚拿到这个题目,觉得“娱乐”这个范围太大,是指某一种娱乐形式呢?还是说是一个媒介?或者是其他,很难去界定。化妆品相对来说,就很容易聚焦。通过讨论之后,我们形成了以下框架:

首先,我们确定了目标客群为年轻的白领夫妇家庭;
其次,我们确定了某知名药妆品牌为化妆品类的产品(该品牌以F打头);
接着,我们又确定了一个娱乐类产品,某娱乐产业游戏机品牌(该品牌以W打头);
我们相信这个品牌的占有率及其所提供的娱乐方式可以将这三点做一个有效的互动和连接;

接下来,我们将自己的身份确认为该药妆品牌的企划部。该品牌有很多优点,诸如品牌知名度高、业内规模最大、无添加、健康、环保等。现在,我们需要为年轻的白领夫妇家庭提供一款他们真正需要的优质产品。目标群体的真正需求在哪里呢?很明显,寓消费于轻松的休闲娱乐是最容易沟通消费者心智的一种方式,游戏及游戏机品牌就成为我们理想的Crossover合作对象。顺理成章的,我们找到占据市场第一位置的某游戏机品牌,与该品牌联合打造出一款基于我们品牌的子品牌F-WE。

F-WE的产品将具备哪些竞争优势呢?也就是说1+1大于2的收益会在哪里?我们做了一个简短的分析,那就是F-WE可以为所有的白领夫妇家庭,提供一种更为轻松的生活方式,他们享受的不仅仅是联机网游的快感,更加收获到同一种个性味道的家庭生活质感。有味道的家庭,才有生活品质可言。就像Chriman所总结的那样,“让我们一起玩WE”吧。

可惜的是,由于准备时间只有20分钟,这仅仅只能停留在思路阶段,很多现实的问题考虑的还很不足,难以将这个想法详尽规划,幸好由于Chriman和晓鹏的出色讲演,我们获得了最佳团队奖,我对这个短时间内的头脑激荡成果感到自豪。特别感谢下他们两位(左Chriman,右晓鹏)。

论功行赏,Eric贡献了基础的想法,其他几位也都有不错的建议,貌似只有我一个人做了一回看客,在这里要自我批评一番,今晚不得早睡!必须写完这篇才行,哈哈!另外两组也有精彩的表现,尤其是第一组童鞋在为他们的产品做推广创意时,居然做起了真人秀,真是意外,欢喜至极,特表感谢。

最后,特别要感谢的就是小Y,带着助手扛着四大厢音箱设备来助阵,就是为了现场效果更好一点,让我自己都很后悔的是,我没有照顾好他们,真是不应该,让他们见笑了。还有个小遗憾,就是朱注没有再乖点,没有让我百分百省心,这是个小麻烦啊,还好诸位童鞋都能容忍,向他们表示感谢及敬意!

朱注很忙哦

早上6点,朱注比我先起床,因为我昨天答应他要带他出门。我们约好在6:30出发,结果拖到7点才走,幸好,还是赶在8点之前准时赴L先生的约。

7点,出发去徐汇区
8点到11点,在徐汇区

leo090501

11点,出发去古北。L先生12点多的飞机,搭他的顺风车,我们很早就到了古北。找到了一家肯德基,我们在杀时间。朱注在大吃,我顺便完成了我的企划大纲。我的思路有的时候还算清楚,我庆幸。

11:30-17:30在古北
leo090503

到了Papa’s Bierstube,朱注居然表现的很大方。孩子的天真其实是很灿烂的,可以不去关注太多表面的东西,他只知道自己怎样做开心就怎样做自己,这样很好,我喜欢,哈哈。

17:30出发去虹口
18:30-21:00在虹口

leo090502

幸亏肯德基大叔送了个小礼物,可以让我安静的看完上半场比赛。约好了上半场结束就回家,这次我不食言。

21:00,回家

顺其自然

又开始了新的生活,我觉得这样很好,虽然前面还是有很多的迷茫。大多数时候要求别人来理解自己,远比说服自己去理解别人还要难,我们不仅仅习惯了自闭,而且也拒绝进入别人的心扉。有人告诉我,倾听是这个社会最有力量的武器之一,我体验后觉得是。

从4月初到8月底,这150天来,我经历了很多。不过,这点阅历拿到我的大人生中去看,不过是一笑而已。我已经学会用70岁的眼光来观察当下,这样似乎充满着智慧,听上去也是很豁达的胸怀,而且这并非刻意。唯一我会添加这些碍手碍脚的修饰语,不过是对自己70岁的光景不够自信。从生理上来说,活到70岁也未必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情,于是没有一样可以往实处得到高兴,也算是务虚到了极致吧。

朱注的暑假也要结束了,这个暑假,对于他的教育,我做的很失败。我承认是我个人的一些事情干扰到了我的计划和安排。这多少让我对孩子有一些愧疚,我无意去解释什么,记录下来,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提醒,原本,我可以给到他更正常一点的生活。

嗯,就让一切顺其自然吧。这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不都一直在跟自己强调这个词吗?我要做的,应该是保持安静,不要让自己热过了头,冲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不是。

夜店

200440157-014我没去过夜店,虽然我一直想去来着,可惜没人肯带上我。一开始我并不清楚他们为何不带上我,现在我总算在这件事情上知道自己的小格局来。夜店的暧昧调调似乎与我的小正经样出入甚大,我曾这么以为。幸好,现在觉醒了,才知道原来一切都非我想像。

从很多朋友谈论夜店的感受来说,夜店似乎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和其他行业的竞争没有什么区别,需要通过这种形式给不同的人以满足,面子、虚荣心、寻轻松的心情。心情的好坏当然与金钱的付出多少成点比例。在我之前局限的认识里,我只是简单的将夜店等同于买醉地(这个称谓还是很含蓄,你知道我的本意不止是表达这个)。艳遇,是我遇不上的,但是我多希望看看可以遇到艳遇的地方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样子。那场景曾出现在我的想象里,但远不如实地体验来的真实,只是我一直缺这样的一个机会。

有趣的是,八月号的《时尚先生》偏偏做了“人民爱夜店”这样的一期专辑。男人、女人、扮相、故事、音乐、性、酒、江湖、爱情……这些关键词飘荡在晚上10点之后北、上、广三地(不止这些地方)的某个灯红酒绿之地。《先生》想告诉我们的是,夜店只是一个舞台,一个城市式的压抑生活的宣泄出口。这里的人都不太正常,因为他们被夜色所包围,这里的人又都很正常,他们只是选择了一个不影响他人的发泄方式。

我不明白这些文艺的腔调是为谁准备着的,难道是那些血液里沸腾着酒精的家伙们?还是清醒后对自己的一种劝慰?又或者是我想多了,想的不对了,由此可见亲身经历是多么的必要。现在我又隐约觉得没胆去了,那里就是一个名利场,我可不想将自己扮作一个小丑,丢进无尽陌生的人潮里,沾染上莫名的兴奋后又莫名的失落,做一场别人的梦。我很想自然的进入,仿佛是带着点格调的,是被人注视的,是受人喜爱的。

虽然我很想去夜店,但我似乎可以在这个时段对于不同时空的某个地方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想象,那里会有我熟悉的脸,属于我的一些朋友,他们轻松的演出,让我更觉我这个在别处的观众是多么的遥远而幸运,可以注视着他们,又不需要经历酒精的挑衅。我也知道,他们跟我一样,需要注视的眼睛,哪怕只有一双,哪怕在时空的另一端。在某个角落,不正是有一双我们都很期待的眼神嘛?你瞧!

安慰朱注

awzz大多数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我总是在思考着于我觉得有益的方式,加在朱注身上,是否有刻意或者强逼之嫌?我总愿意相信,孩子需要自由,才可以随着不遭扭曲的天性而成长,我渴望他的天性能尽情发挥,他的灵性不被磨灭。

朱注跟我说,下午的时候,他想跟一个小伙伴玩,但是被人家拒绝了。于是,他又去找他的同学来玩,可惜同学又在睡觉。两次遭遇,让他很是气愤,却也无处排解。跟我说着说着眼泪也就掉下来了。

我安慰朱注,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和不喜欢的小伙伴,有人拒绝你,表示他不喜欢和你一起玩,所以你不必要伤心。至于你的那位同学,他正在睡觉,即便他睡醒了,也是没有力气去玩的。我还让朱注换位思考下说:朱注,比方说是你自己,要是你刚刚睡醒,你会去跟你的同学一起去玩吗?朱注似乎有点理解了。但是很显然,他已经忘记了下午的不愉快。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刚刚哭过?还是因为我这个老爸的啰嗦解释,让他觉得事情好复杂,不需要过多关注呢?

这个时候,其实我心里是没有底的,我总会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如何安慰一个六岁的男孩,或许我将他当作大人看待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可是童趣呢?童趣在哪里?让他如何感受他的与众不同来,与众不同的年纪,与众不同的乐趣。我也很难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或许他的伤心也仅仅是停留在没有伙伴一起玩的遭遇上,并没上升到对友谊的失望这个层次。这个时候,他是不是只是需要爸爸的拥抱呢?或者只是需要让爸爸陪着他一起玩呢?

我拥抱着朱注,轻轻的拍着他的小背,告诉他,你是男孩子,要懂得理解你的朋友哦。他嗯了一声。我又带着他读了一段书,写了一页字,还跟他一起边画画边说故事……现在的他,已经在他妈妈身边睡着了,睡之前,他笑的很开心。

『中国经济学人网』即将关闭

收到中国经济学人网站的一封注册会员公告,该网站出于个人原因,即将关闭。

网站创始人周克成在信中明确指出由于“个人技术能力、时间、精力都比较有限……”的原因,不得已宣布关闭此网站,在结尾部分又指出“…我希望能有重新开张的一天。不过我自己也不知道要等多久…”不管出自什么原因,现在我所知道的是,中国经济学人即将关闭。

出于对经济学的热爱,以及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并为了达成两个目的:“一是希望通过众多经济学人的分析文章,向人们介绍市场的作用,解释市场的运作,剖析人们对市场的误解,戳穿反市场言论之荒谬;二是希望能收集经济学学习资料,方便已经对经济学产生兴趣的学生及各界人士学习研究。”周克成于2006年6月创建了这个非营利网站。所有编辑及其他事务人员均为公益参与。网站运行36个月以来,最高日独立访客达1000人。

『转帖』周克成的公开信

各位网友、学友:

“中国经济学人”网站即将关闭。

关闭原因是我的技术能力、时间、精力都比较有限,已经无法继续维护这个网站。

这个网站得到了许多师友、网友的支持。我要在此感谢他们。

我感谢茅于轼、周其仁、陈志武、张维迎、薛兆丰等经济学家慷慨应允本站转载他们的文章。多年以来,他们是国内宣扬、传播市场经济理念的主力,他们的文章,能让人领会市场经济的真正奥妙。

我感谢郭玉闪、岑科、冀志罡、辉格、邹啸鸣、端宏斌、陈青蓝、江小鱼、李子旸、邓新华、李英强、鲁克、徐昌生、齐辉、温克坚、苏小和、王理昂等师友允许本站转载他们的文章。他们的文章是本站的主要内容,没有他们的文章,本站不会得到那么多读者的支持。

我感谢香港狮子山学会的黄健明、王弼、何民杰和李兆富等经济学同道允许本站使用他们的文章。他们让国内读者知道,香港同胞是怎样维护市场经济的。

我感谢许小年、黄亚生、施永青等经济学者,我一直没能联系上他们,没能获得他们的授权,但仍然转载了他们的文章,希望能得到他们的谅解。

我感谢斯密、科斯、弗里德曼、米塞斯、哈耶克、里德等经济学前辈。转载他们的文章也没有获得授权,但我想,如果他们知道有这样一个小网站转载他们的文章,他们可能会高兴的。

我感谢walksweet、洪义光、李松、陈曦 、邓新华等朋友义务担任本站编辑,他们承担了本站大量的更新工作,本站的许多重要工作都是他们完成的。我感谢上海的鲁克先生担任本站主编,他为本站做了许多贡献。我感谢黄雪涛律师担任本站法律顾问,她为本站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前女友Amy,这个网站挤占了她的时间,让我无法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她,但她总能为这个网站提供有益的意见。

我感谢本站的读者。他们的到访最让人高兴了。这个网站读者最多的时候,一天独立访问量达到1000多人,访问数量近5000人次,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数据。即使在这个网站长达一个多月没有更新的情况下,每天独立访问者仍然高达200个左右,真让人惊讶。

不过这个网站现在只能关闭了,我希望能有重新开张的一天。不过我自己也不知道要等多久。

最后,我向大家推荐几个网站,那里有很多好文章:

薛兆丰网站、 周其仁网站、铅笔社网站

欢迎大家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我:kecheng2@gmail.com

谢谢!

周克成

2009年8月3日星期一

周浩正:《編輯力初探1.0》下载

download每次接到周老师的邮件,心中总是忐忑不安。一来我知道周老师又有新的观察要与我分享,二来我不得不问自己从上一封信到这一封信之间,我都做了哪些值得与朋友分享的事情?结果自然就转换成了那种忐忑,我似乎想把自己关在一个黑黑的房间,不让自己出来,也不希望别人进来,原因只有一个,怕外人知道我的懒惰。

不知不觉中,周老师已经完成了51封信。无论是从信里,还是与老师的电话或者邮件中,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将自己的所谓媒体专业理解成只是简单的经验,并督促着自己去理解、去学习、去探求老师以及诸位前辈的智慧心得。可惜的是,资质实在平庸的很,一来二去很多时光过了,才觉得还在原点。

我知道,还有很多跟我一样曾立志要在新闻与传播行业一展身手的家伙们,正在茫然若失。如果说我们正行走在黑暗中,那我想我们是否应该为自己点上一根火把?我期待能与诸位一起分享,并在此向身在台湾的周老师聊表敬意,并祝福周老师夫妇身体康健,万事顺意。

以下文字摘自《编辑力初探1.0》序言

只因偶然的因緣,以信函方式記下一些回顧從前編輯經驗的文字,不知不覺中居然累積了二十多萬字,老友郭泰慫恿我裝訂成冊,送給朋友留個紀念,拗不過他的堅持,以「編輯力初探1.0」為名,先後影印了40本,分贈親朋好友。

關心的朋友不免問道:為什麼要將書名蛇尾添足,多加上「1.0」。

本來,加上「1.0」只是好玩,想取用電腦軟體版次不斷更新的意涵,以便未來隨著內容添增,也許一年半載之後,會陸續出現1.5、2.0、3.0、5.5、6.0……直到停筆之日。沒料到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突然之間,我們來到新、舊時代的分水嶺,一不小心從「Web1.0」邁進了「Web2.0」*註1世代。

相對於2.0的革命性,1.0代表了被終結的舊時代──有了這番自省,《編輯力初探1.0》產生了新的意義。1.0不應是用來表明版次更新,而是交代寫的人對所陳述內容的自我評價:一個從舊時代走過來的老編,在反思點點滴滴、成成敗敗過程中,他的偏狹經驗,充其量只有歷史參考價值,而1.0恰如其份表徵出《編輯力初探》當前所站的位置。

它代表昨天,是落伍的、已可揚棄的東西﹔或許存在過,也或許曾發光發熱,但移至今日,畢竟時空均異,所面臨的挑戰與壓力與過去迥然不同,它隨興所記的各個斷面,只能解釋當時主客觀條件下的因應策略,它的參考性遠高於指導性,喜歡掌故、秘辛或探幽尋秘的朋友,或可滿足一絲好奇心。

現在的出版(文化)界和三十年前完完全全不同了。

帶來的最大變化是電腦以及隨之而來的網路世界,它們全面性衝擊著文化生態,特別是Web2.0時代的宣告來臨,使創作來源、發表形式、出版組織、廣宣活動、行銷機制、經營策略等,都發生了巨變,不管我們喜歡或不喜歡、願意或不願意,我們已身不由己地活在其中。

我曾經嘗試去理解生存於Web2.0時代中的「出版2.0」會是怎樣的樣貌?有一天,我在「老貓學出版」網站讀到一則告訴網友如何出版自己創作的留言,我點入他介紹的網站「印書小舖」(www.PressStore.com.tw)*註2,網頁內容引起我的興趣,因為「印書小舖」剛巧距離我家步行約15分鐘行程,隔天,我登門拜訪,見到了傑出的年輕老闆張輝潭先生,特別告訴他我是來探尋未來出版的答案,希望能在他這兒嗅出些不一樣的可能性。他很大方地回答我的問題,浪費了他四十多分鐘之後,我帶著更多的困惑離開。

「印書小舖」跟我們過去所熟知的出版不太一樣。為了生存,他們紮根本地(百分百在地化),他們包山包海,幾乎什麼都做,在遞交的名片上,他們同時成立不同但相互支援的公司,除了「印書小舖」外,還有「白象文化」、「生命力人文工作室」及以文字構圖為主的「科比萊特」,它們各司其職──或許該這麼形容更貼近精確﹕一體多面。

目前看來,「服務」似是他們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整個工作團隊不到十人,所提供的服務項目包括自費出版、企劃出版、經銷代理、平面設計、網站設計、文案撰稿及採訪、專案創意企劃、房地產文案規劃……等。依張輝潭先生的願景,出版經營才是最終、最高的夢想。

我看到的是他們的開放性,他們無意中「經由服務的提供,形成去中心化的型態」,鼓勵使用他們提供的服務系統完成內容創作,事事從「以使用者為中心」出發。──看!這段描述多麼的2.0啊!

他們既是印製所,還是企劃中心;他們提供諮詢服務,做一對一的貼心顧問;他們擴張了創作隊伍,專注於經營Web2.0中最具顛覆性的「長尾」*註3,做了實踐(請參閱第34、40、41信)。

但,這會是未來「出版2.0」的新經營雛型之一嗎?*註4

在這大變革的時代背景下,明知《編輯力初探1.0》已是過時之物,我卻仍不避恥笑,一筆一劃寫下這些陳年往事,目的非常卑微,只為了記下出版界曾發生過的某些事蹟,其中有些人與事,我們也許不該太快忘記──運氣好的話,希望能讓初入這一行的年輕朋友,從前行代的經歷中,學到超越經驗之上的些許東西,或可少走一段冤枉路。

在長遠的人生職場接力賽中,我遞交了棒子,不管接棒的人是誰,請找出自己的方向,跨開大步奮力向前吧!(2006/8/28)

下载:【編輯力初探1.0

《商业价值》杂志8月5号出试刊

bL的MSN上挂着“《商业价值》杂志即将创刊”的消息,好事者如我急忙百度了一下,从杂志的官方博客上了解到了相关资讯,出版人刘湘明正是《IT经理世界》的前总编辑,对比下今年2月初传出的刘总编辑离职一事,很快有了下文。当然,L认识我的时候,她也在《IT经理世界》。L特别强调下《商业价值》杂志与《IT经理世界》没有任何关系。

嗯,具体的事情就不做猜测了,不想有不好的消息影响到杂志人的激情。正如刘先生所要寻找的不确定时代的变革与机会,转帖如下:

世界正在缓慢却又坚定地改变。

通用汽车的轰然倒地,标志着一个不确定时代的来临——这家对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产生过至关重要影响,77年一直雄踞世界头号汽车厂宝座的公司,却最终还是倒在了那些曾使它取得无比成功的种种管理、营销和劳工策略上。

这个史诗般悲壮的故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很多被我们认为是“常量”的因素正在重新成为新的变数,例如多年来一直稳定的人口结构、消费习惯、管理模式、经济学规律等等,甚至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的国家概念都在受到空前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资金和信息可以自由流动,但是人口和政策却被限制在国界之内,这样的冲突会产生什么结果?

这些来自根本上的变化,使得很多建立在这些常量上的商业模式和企业都面临轰然倒塌的危险。这个时候,需要重新反思那些曾被我们顶礼膜拜的经验和先例,是否在新环境下还依然有效?

我们身处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注定将面临巨大分野,持续变革去适应变化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能力,而识别和发现巨变中的机会,将成为企业成功的首要前提。

媒体同样面临变革。在不确定的时代里,媒体不能再端着一副无所不知、高高在上的架子,满足于一些或深刻或独家的案例分析和事后报道。它更应该是一个社区,能够从尽可能广阔的范围内“搜集、发现、判断、提出正确的问题”,吸引读者一起去讨论交流,一起去接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