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吸之间
全是你的气味
一抬手之间
全在你的发间
我不知道
为何眼前都是你的身影
还有你的声音
你的一切都在我周围的空气里
我只有闭上眼睛才可以看到你
我是不是陷入了某个叫做绝望的角落
你不再理会我
我也不能再见到你
尽管我很努力
但是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又觉得我已不再矛盾之中
只是冥冥之间早有结果
我似乎在云端听着你的话语
在熟睡
猛然间我又惊醒
似乎看到了你在我的身旁安坐
睁开了眼
你又离去
我才知道只是南柯一梦
一呼吸之间
全是你的气味
一抬手之间
全在你的发间
我不知道
为何眼前都是你的身影
还有你的声音
你的一切都在我周围的空气里
我只有闭上眼睛才可以看到你
我是不是陷入了某个叫做绝望的角落
你不再理会我
我也不能再见到你
尽管我很努力
但是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又觉得我已不再矛盾之中
只是冥冥之间早有结果
我似乎在云端听着你的话语
在熟睡
猛然间我又惊醒
似乎看到了你在我的身旁安坐
睁开了眼
你又离去
我才知道只是南柯一梦
原本安静的小湖泊里平白生出了一座礁石,让这湾小泊变得丰富起来,看上去很美,成了景点。因为这个景点,这个小湖泊重新焕发了生机—-人们这样描述—-仿佛原来的小湖泊不曾活过,红花成了配角,生命只是点缀。
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是小湖泊,难免想要有点波澜,以证明自己还活着。活着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活过,是生命的本能,“精彩”这个形容词往往只被用来形容能坚持到最后关头的勇士。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勇士的可能,但是大家又不屑仅止于此般的精彩。是的,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真的要什么,即便有人愿意付出,也不一定会有人敢接受。怀疑,生活的调调,总是出现在每一个不合适的场合。
上进心也跟从着,伴随着攀比,落寞孤寂的内心渴望更多人的关爱与呵护,甚至以不惜牺牲公平为代价,遍洒博爱。失去了公平的心,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勇士?当我们连一个勇士都无法做成的时候,其他的快乐都只会在空中漂浮,永远不会附着在你的肩上或手心。或者,我们不想成为什么,只是为了可以随性的生活,那也可以。那就保持从容与安静吧,保持激情与感恩吧,保持包容与妒忌吧,我们会活的更为自然、率性、真诚,这种品质渐渐的就能汇为那片安静的小湖泊,直到某一天再次生出一座礁石或一串涟漪。
真正懂这个词,应该是今年。过去我说过我相信直觉,但是那些直觉往往还是变了形的、经过修正的,已经算不上原汁原味的“直觉”了。有朋友告诉我直觉应该就是类似第六感的东西。接着我又百度了下,大致是这个意思:
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觉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直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贯穿于日常常见的文字,报纸,杂志,图像和预感(做梦)存在于日常生活,事业和科学研究领域。
对直觉的理解有他是人类的第六感觉直觉。直觉类似大自然中的空气当你想捉到它的时候它会消失得无影无综,当你不在意的时候,它会像神来之笔给予你意想不到的意外和惊喜。直觉突现于人类的大脑右半球逻辑思维方式它能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迅速识别、敏锐而深入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简言之,直觉就是一种人类的本能知觉之一。
也就是说大家研究得出,直觉是基于一种理性的基础之上的,在我看来,理性的东西似乎跟直觉无关。或者说,理性会让你的直觉自动修正,隐藏起来不轻易表达。如果直觉不被表达,或许能够被称作成熟。但却已经失去了“直觉”的意义。我总有种奇怪的看法:“直觉”应该是那种我们在前行时失措,转而于冥冥中寻一个指点,教你该如何去做个决定的指南。
如果你也信的话,那就是个人指南,即便如此我也不是完全遵从,于是就算受到教训也在所难免。幸而我能将每一个教训都换作类似于“直觉”那样的指点,仿佛有谁在告诉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或者说,我一直期待能有个是非曲直,而非混沌不堪。尽管这种期待似乎又回到了理性层面,让人多了几分现实的挫折感,以及对一种下意识选择的规避和衡量,并且可以造就成熟。但是这意味着我们将放弃一些本能的东西,你能承担这种损失么?
刚刚写完一个提案,准备睡觉,发现已经是五月初六,我父亲的生日。父亲生于闰五月,所以,下个月的今日才是父亲真正的生日。我们作为子女的,似乎没有必要扣着这些日子不放 ,敬孝道是随时可行的事,只要有心,每一天都该记住父母才对。
很多人回忆自己的父亲,都喜欢从小时候说起。我却不知不觉想起与他最近三次的通话。具体的我不想回忆,但是我可以谈谈我这三次的感受:第一次是气愤,第二次是难受,第三次是愧疚。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自己说什么和不说什么和自己应该说什么和不应该说什么似乎总是差半拍,舌头总比大脑跑的快,结果说出来的话不仅会伤了人心,也让自己后悔莫及。有的时候一想,这人真的没什么,但是失去什么都没有比失去家人的信任和支持更为难受,我理解,并保证下次不再犯。
回到主题,我的父亲是1952年生人,我一直都以他为骄傲。好像是因为爷爷是黑五类的原因,父亲只能读到高小(也就是现在的小学五年级)。但是无论在老家,还是后来去的渔场,要说写毛笔字和下象棋,父亲都是第一名,在专业技术上,他是全县仅有的两名渔业技师之一,他也是渔场的第一任工会主席,这可是完全民选的“官”,专门负责协调场部与承包户之间的关系,幸运的是,父亲不喜欢跟在真官后面走,所以干了几年就无声无息的退了下来(关于这节,我曾在一部短篇小说中—小渔村的冬天—有所描述,故事中的老张就是我的父亲)。
在父母亲的努力下,家里在80年代成为最早的万元户之一,不过到了90年代,遇到了连年洪涝、鱼价下挫以及家里接二连三的操办了一些大事等影响,家里的经济状况就再也没有好起来。财富,似乎暂时忘记了我们这个家庭。有趣的是,我们兄妹三个从来都不觉得我们会穷一辈子,真奇怪这样的想法从何而来。这应该就是一种期望吧。这种对未来的期望正是父亲给我们的财富。这让我追求“事在人为”,让我理解“有智吃智,无智吃力”,让我遵从“换位思考”。感谢我的父亲,我想我应该能够回报他之期许,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Phil谈到公关和情报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决定告辞,不是因为对这个话题没有兴趣,而是住的太远了,太晚回家会不方便。Phil将今晚的话题设定在“市场经理成功之路”上,期待参与者能够就市场经理如何获得成功进行探讨,并很专业的分解成四个部分,即:消费者研究、媒介策划、公共关系及市场情报。
参与消费者研究讨论最为积极的是Sean和James,有趣的是二位分别来自青岛啤酒和力波啤酒(对于我而言更加特别的是我只喝这两个品牌的啤酒,先不说这个)。James认为消费者的研究数据最大的作用是为了帮助决策者不去犯根本性的错误,言下之意似乎是指这些数据不太可能产生绝对正确的决策。Sean也支持这个说法,他认为,数据对于企业决策而言,仅仅是参考。如果从多个渠道获得的多种数据大方向一致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这是有效的数据,并加以参考。但是,Sean指出,更多的决策还是依据老板的脑袋。换句话说,消费者研究似乎只是为老板的决策做一个背书,而非唯一的行动指南。虽然在之前的讨论中,Sean和James分别为青岛啤酒和力波啤酒的市场地位及相互之间的竞争状况做了一个小小的辩论,幸运的是在对待消费者数据研究这块,两人几乎站在一边。我想这让专门做消费者调查的Kris今晚比较难以入睡。
同样,做服装零售的Sherry对消费者数据研究则持不同意见。她谈到她们的消费者调查系统建设,可以直接了解到旗下每一个品牌及同一个商场内每一个竞争品牌每天的销售状况,而这些数据对于她们的业务发展则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南作用。自然,不同的领域对于消费者调查的重视及消费者调查对于这些领域的实际作用是无法等同的。问题是,当我们试图用同一种指导思路去成为一个成功的市场经理的时候,我们又将如何找到这种思路呢?
还是以青岛和力波为例,谈谈我的个人感受。我喝青岛,是因为民族品牌,喝青岛有一种自豪感,感觉为国家出了一把力。喝力波则是因为这是唯一一个需要花一听酒才可以把我放到的啤酒(至于其他什么青岛、三得利、百威、喜力等等,都是在一听还有一半的时候,我就开始想…….当然我的酒量不济只是个案)。我的意思是说,这两个品牌本身其实对我而言并不冲突。如果我想多享受点啤酒的感觉,我就喝力波,如果我只是想喝点啤酒,青岛一定是我的首选,我的冰箱里一定会同时有这两种酒。
回到之前的话题,消费者研究。我想起之前看过一本书:《买》,书里面讲了一个大家都不愿意讲的事实,那就是大众往往是基于感性而消费,所以,那些理性的研究及数据,看起来扎实,实际上没用。是的,当我走进超市之前,我确定自己需要买一打青岛啤酒,结果因为我觉得青岛的包装似乎有点问题,不那么纯正,同时力波的包装改了版,看上去很清新,于是我就决定各买三听……可是,我们能说哪个品牌针对我做的更成功呢?
由此引出的关于媒介策划的议题,讨论的不够充分。只有Henry谈了下媒介策划的两个趋势,一个是讲求实效,即投入与产出比,第二个是费用转移至网络媒体,还是认为传统媒体在广告传播上,已经力不从心。这也给我启发,如果市场经理们真的都是这么认为的话,那么品牌与传统媒体已经没有了对话平台。在我看来,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媒体,其本质是一种影响某个人群的媒介,对于广告主而言,其意义应该是这个群体与我的产品消费者是否吻合才对,而非该媒体属于什么类别,这似乎有点本末倒置。当然,这里面涉及到如何监测受众,如何保持受众等方面,但问题的严重性不在于此,一旦大家的共识是如此的纠集于对受众的吸引力而非影响力上,传统媒体确实将活得更加艰难。我认为,媒介策划应该是通过有影响力的媒介找到精准的人群进行完整或独特的沟通,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找对人,说对话。这点,Henry并没有提到……
所以,回到活动的举办初衷,既然所有的基于丰富资源的市场行销都这么难做,那么那些基于零成本或者低成本的品牌,其市场又该怎么做呢?难道说仅仅是在市场上等死吗?这是我的问题,我没有在现场问出来,因为我想留给自己思考。当然,如果您有什么看法,也感谢您不吝指点。
不是所有的“告别”都是伤感的。有的时候,我们还没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该如何正确表达也是有所限制的。比方说,一件事情在你看来是很痛苦的选择,但在别人眼中,对你却是一种幸福的解脱,你又该如何表达自己呢?
我想起物虚生用罗文和张国荣来比较生与死,这种生死的告别其实是最淋漓尽致的,但是又不尽然,因为我觉得每一种念头,无论是大是小,都仅仅是一个念头而已,都是瞬间冲动下的产物,二者的区别在于“死”是一种不可回头的念头。
幸运的是,“告别”可以回头,虽然不至于要求你回头去做相同的某事,但是你尽可能将你告别前的勇气和告别后的解脱融合在一起,并潇洒的道一声:过去,珍重。尽管告别的时候,我们要伪装的有点难受,痛苦,但是内心还是需要保持平静的。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可以回头,一切都还有希望,告别,只是再次上路而已。
这几日来,生活都有安排,一切似乎回到了正轨,我感恩终于有了这样的感觉,谢谢诸位。
昨日路过新闸路地铁,习惯性的跟一位卖书报的小朋友聊聊业务,居然有了意外的收获。想不到《申江服务导报》每期可以卖到150份,更想不到除了《读者》杂志,《米娜》杂志居然每期能卖过50册。而我以为一直表现的不错的《三联生活周刊》每期卖不到10册。当然,这些数据只是这个点的表现。
我想起之前我对自己的安排,去按区域对于这些杂志报纸做一些零售调查,如今算是做了第一家,但是很明显,这毫无作用。因为我没能在同一时间对不同地段的书报亭做同样格式的调查,我的调查太过随机,只能说是给自己一个参考。好在这位年轻的销售员还不错,记忆很好,而且很耐心,到底是比那些上了年纪的阿姨强上很多(网上随便一搜,对于“上行线”门市阿姨的投诉和鄙视到处都是),当然,我希望不是因为我在跟他聊天之前买了几本杂志垫垫场的缘故。
今日见了老J,居然想不到他真的比我大,老J讲的一些话,让我有所反思,比如说“关系”这个词,我似乎嗅出其他的味道。但是一时又琢磨不透。倒是他建议我不要“兜圈子”,我是一下子就听进去了,嗯,是的,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我以后做事还要需要更加直接才对。
下午听了吴世雄先生关于电子商务这个话题的分享,收获不是很大。起码他今天的见解,我从其他地方也有所知,我不知道如何去做到的,他也没有讲出如何做。只是被重复提醒了一次而已。但是我对于互联网的兴趣,却更加浓厚了。我始终在想,我们的杂志该如何融入或者说用好互联网呢?难道仅仅当作与读者沟通的渠道?发行的工具?推广的工具?似乎都不该是,可那又是什么呢?我暂时还没找到答案。
关于电子商务,吴先生提到了几个关键词:宅经济、网页游戏、B2C等,我不知道是否可以理解为在电子商务中的主体就是那些宅男宅女,由此,电子商务在本阶段发展的本质是“宅经济”,而网页游戏会是一个不错的产品,B2C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营运模式。当然,在关于B2C中,吴先生提到了高质量的流量以及高质量的货源。从中,我还是认为,网络本身似乎没有颠覆什么,依旧是消费者和消费品的博弈……刚将兴趣转移到互联网上来,所以有些想法难免幼稚,记录下来只是希望能够及时检讨自己,希望各位朋友多多指点。
当我们还在为一个“名字”正名的时候,我们仅仅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所谓的“时代”谈起来还早了点。“博客”的发展以及所谓的变迁还只是在这几年之内,我的意思并非说时间的长短,而是说这点时间并不足以将这个名词跟大众阐述清楚。如果说“博客”是一种网络日志的话,那么它不应该有终结的那一天,除非我们能找到新的替代者,即便如此,我也认为仅仅是换了一个名称,改了一种形式,有了一个新的游戏规则而已。
《财富》杂志近日发表一篇文章“博客时代的终结”。我所理解的文章主旨是说“信息沟通的方式日新月异,博客这种形式正在或者已经被淘汰,所以博客时代即将终结”。我并不否认Andy Serwer的观察。是的,信息沟通的方式确实是日新月异,但值得注意的是“方式”这个词,某种技术的应用,可以产生多种方式,比如激光可以用在医学上也可以用在军事上,应用在何处其意义也不尽等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博客”这种形式,也产生了诸如“Tweet”、“Facebook”等等新玩意,包括以后还会产生什么其他新的玩意。在我看来,这些都不过是技术应用的变种而已,名称的不同而已,本质上还是基于网络技术及其便利性。当然,你会反驳并列出前后的多处不同点,遗憾的是,这些不同点只是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需求而已,难道您能因为蛋糕上有不同的水果,就认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食品吗?
可惜的是,我们还没有进入博客时代,即便这年头人人写博,人人看博客,但是博客本身并没有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少目前还没有。所谓的时代或许需要将范围缩小到某些领域,针对某些族群而言。正如大家一直期待的那样,博客可以取代媒体,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将是一段距离比较长的旅行。
每次看到这本书,我都会有一个感觉,仿佛看到了一个在战场上快要死了的战士终于拿起了武器,摆起架势准备习武,希望有朝一日得返故土,复辟江山。可笑的是时不我待啊?于是,这本书在我这里就成了一个讽刺的符号。唉,只希望这个讽刺不要发生在你我的身上,我祈祷。
很明显,这是一本教科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杰克M卡普兰和安东尼C沃伦。我提这家出版社别以为是想给他们做广告,我是想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犯跟我同样的错误:我买这本书的唯一理由,是因为在书的封三有明确文字提示,“本书配有内容极其丰富的网络资源,包括商业计划书、个人创业技能评估等,读者可登录www####.com下载……”。结果,等我买回来上网去下载资料,却被告知需要相关资格。于是,我电话联络出版社咨询,是一姐们接的,这姐们告诉我需要具备教师资格及符合其他条件才可以下载相关资料。当我据理力争的时候,她还解释那是国外图书的定价较高,所以有相关资源可供读者下载,而国内的图书定价比较低,所以需要符合相关条件才可以获得额外资料。我好事顺便问了下什么资格才可以,原来是能带着大批学生买书就行。我被这姐们说的一愣一愣的,看看手上这本定价48元的书只能无语,黯然的挂上电话。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本书一无是处,我只是觉得这出版社太忽悠人的。有朋友笑我,你为什么不在书店里将这个网址抄下来先验证后再决定是否购买不是更好吗?我能怎么回答呢?我能说因为我相信人家写书的和出书的,所以不投机取巧老实花钱是天经地义的吗?人家不骂我有病才怪!我也觉得自己有病!不过气完了,你还是得对得起花的钱不是,于是好好的将书把玩了好几天,终于算是看完。幸运的是,还是有所收获,起码我找到了我过去之所以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48元给自己找到了一个问题,也算值得了。至于书的其他内容,我想每个人看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只是不要像我这样,希望能获得额外的什么就好了。
如果我们可以了解成功者的想法和做法,我们应该更容易接近成功!
是的,我曾经想过做一名记者,因为我觉得当记者会很酷,这和很多人想当将军或者科学家的出发点一致,都是满足个人虚荣心的选项。直到我们认识到工作应该职业化的时候(那也是在工作数年之后),才会认真的考虑理想与现实的问题。我不赞成凡事都追求天分,天分这东西是自己给自己的借口,当然,也是你获得成功之后,别人给你赞誉的理由。让勤奋落在天分之后,是对上进者的无知与误解。
崔莹喜欢观察成功者,并把这种观察本身也做的很成功,几乎可以成为一种模式。自2007年阅读到她的第一部著作《办最赚钱的杂志—对话英国名刊主编》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印象:这个女孩很有见识。紧接着,2008年崔莹又出版了她的第二部作品《做最创意的节目—对话英国权威电视制片人》,将观察视角从平面媒体转移到电视媒体领域。今年4月,南方日报出版社三度出版了她的最新作品《做最职业的记者—对话英国名记者》,并将此三部著作定义为“最传媒”系列。单从书名上分析,作者崔莹和编辑阮清钰似乎早早“计划”如此,但也在强调一条:只有最棒的创意和最职业的态度,才可以做到最赚钱的生意。
谈谈这本新书。此次崔莹采访了20位在英国社会最有影响力的记者,他们的故事或者说职业经历为每一个想成为好记者的朋友树立了一个榜样,这是一部新颖的记者教科书。
从社会生活到政治外交、从医疗健康到贫穷犯罪、从战场到国会、从国内到国际、从文字到图片(及摄影),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可以涌现出最优质的新闻作品和最棒的记者。尽管《旗帜晚报》的安德鲁吉利根说“好新闻都是需要本钱才能获得的”,但是也有人证明“优秀的新闻报道需要的不是多少钱,而是记者的意愿。”于是,围绕着采访成本的争论结果并不会决定一则好新闻的产生。是的,好新闻只会出自那些最职业的记者之手。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崔莹努力让每一位采访对象说出成功的秘诀,幸运的是,他们都乐于分享,这也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他们的秘诀及建议有的比较简单而有的则很难实现,比方说安德鲁吉利根希望记者应“能大量阅读,以了解别人在想什么,说什么,哪些是老生常谈,哪些不是”。而《卫报》的尼克戴维斯则认为“报道中需要有人情味,含说服力的观点以及不为人知的内容”。可见,每种成功方式是因人而异的。《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布莱恩迪尔鼓励我们“擅长某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要坚持下去”。《独立报》的主编罗杰奥尔顿还跟我们一起分享了多媒体采访的趋势,似乎在预告记者们要做更多的准备,来迎接媒体多元化的挑战。BBC战地记者杰瑞米鲍恩认为“记者的报道是一束光,这束光照亮的是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让人们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与大多数记者的“发现真相”的初衷一致,带有揭开秘密的崇高及原始性追求……
与前几部作品保持一致的是,崔莹比大多数作者都更加耐心,她对自己的采访报道中出现的人物和背景都做了充分的交代,我们不仅仅认识了这20位,我们还认识了他们的偶像以及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影响深刻的事件与作品。这种做法也让本书跳脱了平面出版物的局限,增添了类似网络媒体那样丰富的信息特色。我相信这点也会启发更多的作者来思考平面出版物的写作及编辑模式。所以,这部书不仅仅适合记者、编辑阅读,对于那些想提高写作及编辑能力的朋友,也是不可多得的指导书。
我觉得如果将这本书的内容放在网络上或许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吧。因为,这次的印量只有5000册,很难获得足够范围的曝光机会,加之在渠道上依赖传统书店与网络书店,也很难在数千种新书中脱颖而出,这点应该需要出版社多多考量,毕竟,能写出好作品的作者不多,需要信任,更需要区别对待。
另外对于有志于此的朋友,我总结一条“一名称职的调查记者的9项基本素质”,与君共享,算是借花献佛吧:
1、对新闻具敏感性;
2、具备能够辨别出哪些事件值得调查的能力;
3、对证据的属性的理解力;
4、能够辨别出哪些是事实证据的能力;
5、能从大量的事实记录和繁冗的文字中,过滤出合理的解释的能力;
6、对法律的理解;
7、坚定的信念;
8、追根究底的决心;
9、让公众获得更多的信息的愿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