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错过自媒体并没有可惜,广电错过直播就太憋屈了

zhibo

晚上10点左右,在脸书上看到东森电视的新闻直播,主播就一个民生话题与观众展开讨论,10分钟不到,就有2700多人同步收视,讨论区也非常热闹。通过手机观看,会发现它与大陆当下正夯的各种直播App长相雷同,而且,两者都靠颜值担当。

不过,它们的区别也很明显。新闻直播有明确选题,观众除了有脸可看之外,还能涨姿势,多些娱乐八卦充实谈资。而秀场直播,就显得单薄,除了搔首弄姿、炫帅秀富之外,并没有多余的东西在观众离场后值得二次讨论。可见,前者更可持续,而后者难以为继,因为观众总是喜新厌旧的多。

好在刺激大脑与刺激荷尔蒙本该就是两种套路,只是后者需要抓紧时间多做做一锤子买卖,前者则可以耐心布局。从长远看,刺激大脑的同时又能刺激荷尔蒙的融合型模式更值得期待,如果刺激方式有创意且不让相关部门不舒服的话。

有媒体统计,目前已知的直播App有116个,其中108个已拿到融资。资本不允许犯错,所以,某个直播App的发展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跃其上的主播们有好日子过是肯定的。在这个时间点上,建议一些高颜值的电台主播积极尝试,也建议她们的东家从纸媒同行那里吸取点教训,尽快推主播们上位走红才是多赢良策。

回头看2012年底,大多数纸媒并没有意识,微信公众号的推出给他们带去多大的冲击,写作者们也没有看到什么不同,甚至连早期发起的那些自媒体联盟,也只是从PC端的广告联盟那儿受到启发抢个先机,从广告主那边通过流量获取展示收入的运营思维要远远强于给广告主操刀编发软文造势的念头。

很遗憾,他们忽视了这玩意儿的不同之处,能让写作者通过公众号与内容本身、阅读者完成了直接的“连接”。这在传统纸媒时代,甚至在博客时代都没能做到。

传统纸媒有名记,但名记不知道自己创作的内容被哪些人看到、被看过多少,与读者的关系更像是众星拱月,星星仰望月亮清楚的很,月亮环视星星却是黑压压的一片;博客时代有名博与读者在评论上的互动,有阅读数可参考,却无法做更多了,有如雾里看花,模模糊糊,不知所以;到了公众号时代,情况发生巨变,写作者可以在后台看到每一篇文章的“效果”,可以分析读者的构成,甚至知道自己下一步做什么选题会有更多关注,公众号赋予了合格的写作者长期获取注意力的能力,这正是可变现的价值所在。而这种由数据驱动的能力仅仅只是开始。

遗憾的是,就算纸媒来得及反应,也无法躲过这波冲击。原因在于:写作者的主要能力不在协同,而在单兵作战。尤其是早期的微信公众号写作者,内容创作能力强于其他,是决胜点,公众号提供的其他能力只用到了一点点,但这一点点就已足够征服很多无脑公关。后来,也有媒体醒悟过来主动赋能,给予记者支持,并最终气候小成,算是赶上了公众号的末班车。

在看看直播。在传统广电对直播主播的定义里,能担纲的都是台里的精英分子,颜值、亲和力、口才、反应能力、气场等等素质兼备,绝非好看而已。从支持体系来看,选题、包装、制作、分发、传播、跟踪、评估等等能力,都是传统广电的优势所在,也是主播不能脱离其单独存在的根基。所以,与纸媒相反,传统广电主播的主要能力在于团队协同,而非单兵作战。

那么,今天的直播App也能赋予主播们变现的能力,问题是,传统广电是要把这种能力藏着掖着,还是该及早布局,利己利人呢?我想,这得看他们有没有迫切地意识到危机不在这些平台的兴起而是别处。

传统纸媒的衰亡反应出来的病根在受众行为的变迁。微博、微信这些社交媒体一边高喊“填充用户的碎片化时间”,一边更加无情的进一步撕裂了时间,把受众的整块时间敲的更碎,散落在各个角落,这些碎了又碎的时间让这些受众变的无处不在,随之而来的也不是醒悟而是进一步丑陋的迎合,紧跟着,内容也无处不在……无论这种做法是对是错,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是不可逆转的一股洪流,在这种情况,请问传统广电你要不要撕碎自己?让你的制作无处不在,让你的内容无处不在,让你的主播无处不在呢?

除了外部受众的善变,从内部来看,雇员与企业的关系也在发生改变。近来流行说“去组织化”,不妨将其理解为“将组织隐藏起来”,由支配雇员行动转变为支持雇员为企业目标贡献价值,一旦雇员实现了自身价值,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至少在媒体行业是这么回事,如果彼此还存在雇佣关系的话。

我更欣赏足球俱乐部的雇佣模式,球星与球会签订合同,通过赛事、广告代言、转会费、比赛门票、衍生产品如球衣等等方法赢利,球会提供球场、训练、球会品牌形象等软硬支持,球星提供技能、热情与合作度,收益双方共享,非常美好。

在时时刻刻鼓励创意创新的媒体行业,是否可以借鉴这种模式?至少它是一个激励双方收益最大化的多赢思路,尤其是在今天处处皆共享的时代,成就彼此远远高于单方面的成功。

总之,纸媒错过自媒体并不会可惜,可广电要错过了直播,就太憋屈了,因为目前看来,几乎所有条件都是对他们有利的。

遭遇校园暴力霸凌后 别让孩子成为沉默的怕事者

有住在东至的亲友一周之内目击了两起低年级生被高年级生勒索财物的事,看来,连东至二中的好名声也杜绝不了此类丑事的发生。

考虑到自家娃儿的成长不免揪心,于是向朋友圈求助:如果小朋友遭遇高年级生暴力霸凌,当下该怎么应对?事前要如何预防?事后又该怎么处理?

大家对这个话题反应激烈,一致建议以暴制暴,虽然看起来很情绪化,但至少表达出对此类事件零容忍的态度,值得思考。从各项建议中梳理出一些应对步骤,仅供家长们探讨:

第一步、敦促孩子锻炼身体,以具备基本的自保能力;

第二步、事情发生时要保持冷静,先交出财物,以求损失、伤害最小化;

第三步、用聪明的方法记住施暴者里的带头大哥,包括身高、体型、发型、口音等等,其余从众能记住多少算多少;

到第四步则有明显分歧,有人建议“以暴制暴,个个击破,反击到对方见到你就怕就躲的地步”,也有人理性的指出“先去学校和公安局报案、备案,交由校方说服教育,严重情况交由执法机构处理”,施暴者最终能被哪一种措施给制服,需结合实际情况去做判断,很明显,那些有案底的老油条早就不吃说服教育那一套了。

当然,也有人“勇敢”的建议“交出财物、能让且让”。之所以说他“勇敢”,是因为大多数家长正是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只是不好承认,他既不想让人认为自己没种,保护不了自家孩子;又不想让别人误会正是这种心态助长了此风此气,反而得不到同情;尽管在事实上,他们只是更害怕被循环报复。

多数人渴望有惩罚者的出现,在他们心里,住着一个童话故事倒是唯一可以确认的。

除了发生在身边--但目前看起来还极小极普通、至少结果没有太坏而引发太多人关注--的“小事件”之外,一些更为恶劣的校园暴力霸凌事件其实层出不穷,通过网络流传甚广。

据《法制日报》的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针对10个省市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32.5%的人偶尔被欺负,6.1%的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而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1月至5月媒体曝光的40起校园暴力事件中,75.0%的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初中生更易成为发生校园暴力的群体,比例高达42.5%,高中生次之,占比32.5%。大学生、职校生、小学生分别占比15.0%、7.5%、2.5%。

媒体更是一声痛叹:有一半初中生遭受校园暴力霸凌后选择了沉默。

光看数字就知道校园霸凌远比我们能看到的案例更让人受伤,我不举出实例的原因,也在于担心那些极端事件会误导家长们的认知和判断,让这篇文字带来更多的恐惧和不安,事与愿违,反而忽视了该如何一起来抵制校园暴力霸凌行为。

台湾在这方面要做的比大陆同胞更加积极,有专门的社会团体印制各种反校园暴力霸凌行为的指导材料,教育学生认知、辨别校园暴力霸凌行为,鼓励学生做好自我保护,同时呼吁学校、警方、家长及社会相关机构等各方重视此类事件的防范与应对,比如每天随机安排校园巡视、课堂模拟演练、确保学生有家长接送、同路线学生结伴进出、警方加强监督防范青少年不良行为等等,至少在社会大环境上,有利于威慑和约束这类犯罪违法行为的发生。

国内也有意见领袖认为若要杜绝此类“戾气和暴力”的传递,可以先做两件事:第一、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反霸凌平台,搜集相关的暴力霸凌视频,督促当地司法部门及时、公正的处理这些事件;第二、促进对校园暴力霸凌的可执行的立法,而非流于形式的宣传教育,并对受害者进行心理上的帮助。

当然,我们都知道,想在东至这样的六、七线城镇落实这些措施会遇到很多阻碍,从民风上而言,“不多事、保平安”是国人理解且接受的最实用的处事哲学;从意识上来说,在一个以留守族(学生、妇女和老人)为主的城镇,把成绩搞好是家长和孩子的唯一诉求,校园暴力霸凌只要不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都会“感觉”遥远,没有那么紧迫。

遗憾的是,除了少数几个城市,这种阻碍在全国其他城镇并没有什么不同。

所以,看起来能做的事的确不多,只能从建立防范意识开始吧。底线是杜绝自家孩子参与到这种校园霸凌行为当中,进阶做法是鼓励并引导孩子学会自保,其他事交给家长去权衡处置更为实际。

简单说,对社会而言,如何杜绝戾气和暴力,必须从孩子抓起;对孩子而言,教他不惹事是基本,但能早点学会不怕事,却是人生里更重要的教育。

人人都爱网红 那哲学家怎么办?

关掉朋友圈的直接好处是:你不在频频拿起手机,即便依然无聊,但也有理由去干一件需要花费整块时间的事,比如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走一万步路、或者喝一杯咖啡。

按照热心咖友的提醒,我学做一杯冰滴咖啡,方法简单,把15g左右的咖啡粉倒入250毫升的冷水里混合,放冰箱里冷藏12个钟头后取出,用滤纸滤除咖啡渣渣即可饮用。考虑到它在13号的下午两点被放进冰箱,所以,这件事干的足够愚蠢,让人尴尬,无论如何,我能喝到的冰滴咖啡,都不会很正宗了。在加上明天要出远门,超过24个小时的冰滴还是冰滴吗?只有等我回来再做鉴定了。

另外,吃饭也需要整块的时间,如果我没有忘记冰箱里还有饺子的话。芳回东至之前,包了大概四五十个饺子,铺满一整层冰箱抽屉,捏起来虽然冰冰凉凉,但有四五顿饭不用麻烦倒是好事。在平底锅里放点油,一圈排开十几个饺子,等热气上来,滋一点水,盖上锅盖,就能干成一件大事,让人很容易有满足感。想想那些北方朋友走路说话都底气十足,也许与经常吃饺子有关。我觉得,能把吃喝拉撒做的干脆利落的人,到哪儿都能挺直腰杆。

实际上,我已有好几天没有翻书了,手边有两三本书同时在读,但滋味淡了,勾不住人了。相反,这几天喝过的咖啡,却有非常明显的焦苦味,不管是深焙的哥伦比亚豆还是中焙的耶加雪菲,一瞬间染上了某种焦虑一般,从杯底传递给我,我能感受到这是一连串的反应。

脸书上有一条关于“为何对瘾品上瘾”的视频,很是给我启发,视频里有不少例子,有一条说,越战期间,数量众多的美军士兵染上毒瘾,而越战结束时,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却在回到美国后不治而愈,并未成为瘾君子;另一条说,伤经动骨的重病患,往往需要某种毒性极猛的药品来减缓身体痛苦,这种药品原本也极易上瘾,是毒品交易里的头牌,实际结果呢?病人病愈后无需专人辅助,也能轻松“忘掉”这种药品的瘾性。换句话说,这些瘾品的物理属性并不是造成使用者患瘾的主要原因。这条视频想证明,所谓的瘾,无论是对毒品的毒瘾,还是离不开手机的网瘾(这点不是原视频说的,是我强加的),其实都是与世界缺乏连接的表现,人这种社会性动物,离群索居是逆反天性的。

为什么我们离不开社交媒体?是因为我们想努力维持与这个世界的连接,即便这种形式上的连接本身很脆弱,且意义缺缺,但不妨碍我们不断的刷朋友圈,点评朋友们的动态,通过那些经过编辑与修饰(甚至不是原创)的文字与图片来重新理解并定义身边的亲朋好友:哦,他对雷某案的态度三观不正呢,以后少理他;哦,她对那个小孩的不幸遭遇施以援手,好有爱心,以后多跟她玩……

“人要如何面对自己”与“人要如何面对其他人”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创造了两种职业,站在人性的对立面提出逆性问题的人,被冠以“哲学家”的名号,恰恰跟那些在“小咖秀”上对着摄像头嘟嘟嘴巴就能满足观众任性“连接”之需求的年轻女孩相呼应,后者之所以被尊为网红,因为她们更容易让人舒服、让人更加任性,受欢迎是理所当然。

不知道有没有人问过:“这个世界没有哲学家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一定有人认为:这个世界如果没有网红,我们连一刻也活不了。不信,你先卸掉微博、微信,远离秒拍、小咖秀试试?

总之,我发现,我们可以很久很久没有灵魂,但是不可以一刻不呱噪。比如此时的我和你。

当我成为球迷时我想成为的只是自己

第一次在电视上看球,看的是四川全兴,忘了对手是谁,只记住魏群、马明宇、黎兵这几个名字,时间大概在1997年;喜欢的第一支球队是成耀东时代的上海国际,2003年令人兴奋也令人沮丧;几年后我却站在了虹口体育场的6号看台。

蓝魔那三年,我看到复出前的吴金贵在上海市北某高尔夫俱乐部里的心不在焉;我见过杜威带球长途奔袭逆转广药那一刹的血性;我在八万人感受过申花2:1干掉尤文图斯的惊奇;我体会到谢晖谢幕战时跑到6号看台,将手里的蓝魔公仔扔给朱注时的温馨;连CCTV5也在某期亚冠比赛集锦中,把结束镜头定格在6号看台朱注拍手的画面上,足足有5秒钟……

那些记忆,值得回味,身为蓝魔,倍感荣幸。直至朱骏把郜林卖掉,我才意识到这位老板眼里的争冠与我这个球迷眼里的争冠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我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成为球迷,当我喜欢一支球队的时候,我又是为了什么?我想,至少不该喜欢一支老板只拿足球做道具的球队吧!

到了2010年10月底,阿森纳在客场干净利落的战胜曼城,我才断断续续的看起英超,再到来年,当小法、纳斯里同时离开后,我才发现自己爱上了阿森纳,原因不在温格,而是我觉得自己很像这支球队,至少很像温格打造的这一支阿森纳。

是的,时间到了2011年,我在上海混生活的第12个年头,却混的不如那些我熟悉的但比我晚来且看起来也不比我聪明、甚至在行为上都没有我勤奋的一些朋友,他们在这个城市,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了房,有了车,开了自己的公司,过着我以为的成功生活。我呢?却沉浸在之前结束的一段失败的创业经历中不能自拔,即便身在一家业内很具知名度但于我性格却格格不入的公司里做着所谓高管,也跟职场新人一样迷茫、失落、焦虑、犹豫……用尽所有这些负能量的词来描述我当时的庸人自扰的那幅傻逼样再恰当不过。我想我需要恢复信心、需要调整、需要树立新的目标、需要认识真正的自己、需要一点一点地行动,跟阿森纳一样,至少跟很多球迷眼里的阿森纳一样不争气,不是吗?

正如我无法让我的手指头能长得长一点显得修长而优雅一样,有些目标无法实现,但并不意味着那就是坏事。我也很喜欢冠军,就像所有的创业者都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上市,成为行业典范,为用户创造真正的价值,至少在初心上,我们曾无数次规划着美好,而不仅仅是为了金钱。但最后呢?你会发现,如果你活不下来,一切都是枉然。

2005年,我在一家初创的杂志公司做运营,2009年,我却亲自结束这本曾经风光过的杂志。同时,另一本信奉活下来比活得风光重要的与前者相同时间创刊且有共同读者市场的杂志,如今已经平静地庆祝过了自己的十周年庆。

我们喜欢英雄,可自己却不敢去做英雄。这多多少少证明了我们需要勇气、需要忍耐、需要包容、需要成长……也许,“路越长的人成长的速度越慢”,我觉得我理解到了这一点。同时我也懂了,如果连自己都不敢去做英雄,凭什么期待英雄会出现呢?

我不反对任何人爱冠军、要冠军、爱阿森纳、骂阿森纳,甚至为了避免无谓的、情绪化的争论,这篇文字的标题都刻意强调“我”而非“我们”,仅仅代表一个人的感受罢了,如果能引起你些许共鸣,也只是说进你内心而已,不代表我想影响谁批评谁鼓励谁贬低谁,没有答案的辩论没有意义。

既然能有个理由让你我爱上这支球队,那也有理由自由解释你对她的爱恨忧烦、自由展望你对她的期待嘉勉,何必讨论对错。我猜,你喜欢的不仅仅是这支球队,更是自己。

总之,我爱的球队更像是一面镜子,里面的我是谁,我得问问自己能不能看清。

如果你不是美国队长 做人做事就别那么任性

看完《英雄内战》,回来再补两集复仇者系列,疑惑这集讲联盟内讧的故事,为什么会算在“美国队长”系列?因为冬兵的渊源么?那黑豹算不算联盟新人呢?要知道红衣女巫是在《奥创纪元》里出场的哦,莫非,这集就是想让大家再认识认识这位队长。

至少我对他的印象已经不如以前,如果说不接受体制约束尚能证明其为人崇尚自由、尊重个体的话,那在替老友洗刷冤情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偏狭、包庇、虚伪会让人很不舒服:他有很多中国公知才有的毛病,为了一己私恩,这边做不到与当事人感同身受,那边却能代替其忘记伤痛,且以大爱之名。

当然,除此之外,更让我不舒服的是,某人还说我像极了这位队长,说我:自大、偏私、知错不改、死犟……这几个形容词,能同时出现在我身上,无论如何都是贬义居多,也就是说,这些词反应出来的极有可能都是事实。

我得先检讨下。说自大不怪我,见识少的人难免自大,见的多了就能改掉,只是还要再花点时间;说偏私,约书亚格林在《道德部落》里指出,偏私是天性,我逆不了没办法;说知错不改,有时候是不知道错了,也就是能力局限,不知者不怪,有时候是面子问题,不触及底线的时候,改不改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时候可能就是想证明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是一不小心走到了巴拿马,运气使然,怪也没用;再说死犟,也看怎么理解,难听点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形容人很愚蠢,不聪明,手里有好东西都抓不住,好听点的就是坚持喽,朋友圈各种励志,总不忘劝人坚持再坚持,不就是要你死犟一点点么?

其实,某人忘了指出来,我这个人本事没有,却总能扯出一大堆理由让事实合理化。比如我一再坚称小孩子到了十三四岁就该推出去逼他独立成长什么的,她没反对,可能只是不愿意说出口罢了。

昨天早上,有位朋友发来一篇关于星巴克的文章,提醒我内容要如何做才会显得有趣味,我表示感谢;昨天晚上,另一位朋友发来一篇关于蓝瓶子咖啡馆的故事,提醒我咖啡是个好事业,值得坚持,我也表示感谢。现在想想,这两件事都在告诉我,咖啡爱好者眼里的好才是真的好,我别自大看不见,同时,也别半途而废。

实际上,已经让我不那么喜欢的美国队长可能就是想告诉我,做人做事任性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过日子嘛,先得让自己喜欢才对。

读完《必然》 我先好好理解这十七条

描述未来并不轻松,相信未来似乎更难,有人摸着像头,有人摸着像尾,你再去摸,至少知道手可以搭在哪里。所以,想了解物联网(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该落伍的话),免不了先读读K.K的《必然》,想了解更多点,再读读杰瑞米里夫金的《零边际成本社会》……我呢,先好好理解这十七条笔记,搞不好它们也是必然的。

biran

1、机会已然形成,可做好准备的人不多,这个社会不再需要聪明的跟随者,而是聪明的创造者和发明家,在“各行各业”--不再以行业来做划分,而是兴趣、爱好、血缘--等等,去中间化、去行业化、去专业化的融合型自由人层出不穷;

2、形成即趋势,正在被包裹,像空气中的气球,不知道是气球会飞证明了空气的存在,还是空气想证明气球会飞;

3、及至科技发展到今天,手艺人对手机拍照依然不屑一顾,他们更喜欢单反,认为那才是专业范儿的标配,可惜的是,伟大的摄影作品与器材的关联并不直接,今天的咖啡机与咖啡师或许也有这样的纠结;

4、听从或重复指令不叫思考。可笑的是,人类鼓励机器去做独立思考,却希望自己的人类下属乖乖听话;

5、如果我们承认,所谓“生命”不仅仅是有机体的存在,我们也必须接受并承认其他各种物品具有生命力,哪怕是人类曾经设定的某个“程序”;

6、以人类的方式思考并超越人类的平均水平,显然不是人工智能的初心,人工智能要完成的是一次不同于人类的全新思维方式,由此,人类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且最终发现,人类有可能成为这种人工智能的奴隶;

7、知化:人类让机器知化?还是机器知化人类?要看你站在哪个角度;

8、满足新鲜感是当下创业的首选模式,与用户一起见证未来的发生,比如直播;

9、付费或付更多费可能是一种高效的过滤方法,适用于信息爆炸的今天,比如垂直内容的供应;

10、图景展望的坏处在于它忽略了诸多“未来事件”交杂之后的化学反应,它们不是单纯的存在,彼此间的影响是最大变量;

11、垃圾信息与注意力,在好奇心与精力的平衡之旅中结伴而行;

12、互动指的是人与场景的互动,即人的肉体感官与虚拟数字空间之间的互动;

13、每个人都有一个宇宙,每个人都是上帝,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世界。我们好像发现了宇宙的谎言(也许,你的所有感知都是“程序设定”);

14、你的所有感官原本只跟实物关联,一旦将它们推到想象力的面前时,它们顿时失去“功能”,被“想象”所控制,“想象”可能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5、利用人的生理结构漏洞,科技的魔术会否有伦理问题存在?

16、如果你愿意让苹果植入一块芯片到身体里的话,它才不想费劲做什么iwatch呢;

17、虚拟现实的“真实性”在于:延展你的感官体验。比之媒体将外界的信息带到你的面前,新科技则是将你与万物的“关联”带到任意角落。

当我们谈论足球时我们在谈论的恰恰不是冠军

Arsène Wenger

这一季的阿森纳虽是两手空空,却没让我对它或者温格有失望之处,即便是看台上举牌抗议的死忠们,至少也把钱塞进了俱乐部的口袋,为所爱之事抱怨几句不算家丑,无伤大雅。

所以,一边祝福狐狸城夺冠,一边打量利物浦、曼城、曼联、甚至切尔西这些难兄难弟,我还是想说,阿森纳的表现依然”稳健“:一如即往的想要争冠;一如既往的维持大面积伤病;一如即往的在这个时间点上努力争四;一如即往的让人憧憬、令人平静。

成绩是忠实于能力的,这句话并没错过。70分本事的阿森纳,没能拿到80分,输的不冤;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句话也没错过,愿景、能力与成就,总是不相匹配的。

跟很多企业一样,大家惯于谈愿景、谈理念、谈抱负、谈兔子与狼、谈胡萝卜与肉……谈着谈着,好员工甩手不干了,好产品没人用了,好风停了,不是市场竞争激烈,是这届老板和员工有问题,他们忘了谈谈能力。

一定要谈谈能力,即便能力这种事也是见仁见智。你排开英超、西甲、德甲、意甲和法甲五大联赛,看看别人家几大射手的嚣张气质,再看看别人家后防的沉稳底蕴,阿森纳能够争四不掉队,已然不易。

有些人不理解,举个牌子就想换教练,真以为换了教练就能拿冠军么?有些人瞎起哄,每个夏天、每个冬天都喊着买人,买这个,买那个,真以为你有钱大腕就能来吗?足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超级球星的过人之处正在于懂得如何选择,赌徒式的、过了气的、只想捞钱的、年纪轻轻需要练级的这些人,才是阿森纳们能摘的菜,这事说穿了没面子,不交个底你又拎不清。

好在也有很多伪球迷是需要过滤的,那些在不败赛季迷上阿森纳的人,也许在前几年已经粉转路人了,爱的急促,分的紧迫,几年下来,差不多换了几次主,今年该守着狐狸城的腰牌,在朋友圈里谈谈屌丝逆袭几多励志,人生赢家必然有他等等。

于我而言,足球是向前的勇气,是永不止步的行动,是先付出的合作,是一关一关的打拼,是一分一分的积累,更是漫漫征途里的忍耐与坚守……恰恰与冠军无关。

说实话,每每看到阿森纳在某些场次的比赛里凭着运气带回三分或一分的,我总希望结局更公平一些,不拿自己配不上的分数,才是我心目中的足球,也是我的信仰。

别活着活着活成了一个演员

说当年胡适任台湾中研院院长时,蒋介石带了五院院长去看胡适,叫胡适成立三民主义研究所,好反攻大陆。胡适回应说成立三民主义研究所很好,反攻大陆也很好,但这两者跟中研院都没关系,蒋气得立刻走人,从此不再进中研院……

故事可能是后人编的,可能是为了讲一个简单易懂但并不好做的小道理:“做什么人,干什么事。”

过去,一个没读过书的,扛把锄头出门,你知道是除草去了,挂个篮子出门,你知道是摘菜去了;过去,一个读过书的,一张桌子一张纸,你知道是给人代笔写文书的,一张桌子一挂旗,你知道是给人算命的。

现在呢?你很难通过一个人的行为了解到他在做什么,扛把锄头出门的,可能是去逮兔子了;挂个篮子出门的,可能是去偷孩子了;拿着一张纸的,可能是装聋哑人让你捐款;摆着桌子挂个旗的,不晓得是不是让你办信用卡的。荒诞的是,无论你是谁,你都能像一个演员,只要你愿意换装,立马可以让你成为另一个你想成为的人。难怪有人形容,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这种奇怪的现象,如今越演越烈,反应在一个人身上,却是两个极端:“做人万能,干事无能。”

我不清楚要如何理解这种现象,也许大家只是无聊,说话比做事容易,过过嘴瘾,反正吹牛又不上税,骂人又不犯法;也或许是科技发达,只要敢张嘴,总有一些听众,被人粉着的膨胀感真心是一种享受;又或许是人类真的进化到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顾忌的万能人时代?

今天任何一个小学生,只要他懂或者愿意,他能接触到的信息量远比五百年前的一个帝王要丰富全面的多,要事实有事实,要观点有观点,稍加咀嚼,从自己的口里过滤一遍,就成了个人看法,什么道德高地,我不占谁占?什么三观指南,我不指谁指?不幸的是,这种事做多了,宛如挂住了一个氢气球,带着说话的人悄悄摸的就飘上了天,享受万人仰视,着实痛快。可是,一回到地面上,又要为五斗米折腰,老人倒地不敢伸手扶,恶警打人不敢砸砖头。落差巨大,实在残忍。

当然,没有人是万能的,但假装万能却是大大可行的,首先,几乎没有成本,只要敢张嘴就能参与;其次,几乎不被惩罚,只要一不骂爹娘,二不骂公仆,其他事物任君点评;再则,土壤极其合适,没有任何地方聚集过这么多不读书不惹事不动脑子不管死活的小白们了,观众那么多,没有演员不合适。

所以,长醉不愿醒合情合理,这种现象也就跟吸食鸦片一样风行各个角落。

日本人大前研一多年前曾著《低智商社会》,书中指出某地进入“低智商社会”大约有三点征兆,即集体不思考、集体不学习、集体不负责,讲的就是我今天想表达的意思。

瞧,牛逼的人说过的话,我略加引用下就跟原创一样踏实、坦然了。总之,人活一世,别活着活着就活成了一个演员,对不起刚出生时候的自己。

媒体人该为“魏则西事件”集体反省

大学生魏则西病重乱投医,错将百度搜索结果当成了良心推荐,结局不幸,令人痛惜。

的确,百度有广告投放内容的道德评判问题,监管机构存有广告立法及违禁内容的监察漏洞,向来神秘的医疗业更有种种黑幕有待揭露,但这些都有法可依,只要秉公处理,不算什么大事。

民众们想深究责任,无外乎将心比心,求一点社会正义,于情于理也很合理。但扪心自问,百度何以成为今日之百度,舆论场又何以成为今日之舆论场,搞清楚这些问题,显然要比追查个案更有价值。

公众视线得以聚焦某处受一股牵引力所影响,如果施加此力的群体本身就有操守问题,谁又该为他们的行为买单呢?遗憾的是,我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甚至这个问题在多数人眼里都不是问题。他们会反问我:“换作是你,该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公众了解这些企业呢?”

是的,在百度们由傻B平民走向牛B领袖的路上,媒体及媒体人要怎样去做一个理性的记录者、观察者和监督者呢?好难回答似乎又无需回答,因为你想了解一个人,只要看看他做什么就好,千万别听他说什么。一群人亦是如此。

我不否认中国有极其优秀的、谨守新闻操守的媒体从业者,但大多数媒体人的行为,更符合我的这段描述:

“他们躺下来可以做婊子收公关费写软文乱人耳目,站起来又可以写揭黑稿立牌坊偷个声名,内心笃信自己是社会的记录者、观察者和监督者,下笔千言干的却是收钱卖软文耍软刀子的勾当。批他没有新闻理想,哭着拿舆论监管做挡箭牌;让他承认不该赶场子拿红包炫伴手礼,跳起脚鄙视你不懂出淤泥而不染的精彩……”

他们的存在,让中国的媒体职业不再值得尊重;也正是他们,让我对这次事件有了一点不和谐的质疑。

当然,我也清楚,一个“穷”字,可能才是今天中国舆论场少有人坚守底线的根本原因。是“穷”,让新闻成了一桩生意。

我想,这也是今天的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新闻、软文和硬广有别的根本原因吧?新闻可信的话,哪里有骗子施展拳脚的空间?可是,新闻的不可信,不就是媒体人的不可信么?

简而言之,一个人轻信了一群人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而丢了性命,起码这群人该自省下如何挽回集体声誉才对。

向有爱的人表示一声感谢

我的小学同学老莫,最近比较痛苦,他的侄子莫伟,一个90年的小孩,三月底遭遇一场大火不幸双腿截肢,医疗花费几近百万,村里乡亲协助在“轻松筹”上建了个募捐活动,希望社会爱心人士能给这个贫困家庭一些经济上的实质帮助。

我们几个同学原本计划的直接募捐也都变更为先在平台上捐款,再帮忙做消息扩散,大家都祈祷这个命运本身就很坎坷的小男孩能够平安渡过难关。

我把这个项目推到高中同学群,令人意外但又不无感动的是,陈闻泉、胡玉德、孙开方、叶小燕、方向志、齐忠、饶东升、吴桂来、凌艺多、包敏、谭进、邓敏霞、王浩、金宏、江镇、郑勇强、林劲松、张勋华等十多位同学施以援手,甚至连班主任张老师也转钱给我委请代捐,要知道,其中有很多同学已有十六、七年未曾见面……

我以前不太赞成募捐行为,除了被新闻里的骗子给吓到之外,还会担心钱的去向是否合情合理。这一次,却让我真切地从另一个方向上得到启发:见过那么多骗局,人们为什么还会乐意继续奉献?

松浦弥太郎在鸡汤集《给40岁的崭新开始》中提议:“40岁之后,付出多过索取,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反思人生的前半部,无论是在家庭,还是踏入社会,总是不停地索取什么,温饱、知识、经验、友情、爱情、性、金钱、荣誉、地位……这种做加法的人生表面上丰富多彩,内地里却可能是无尽空虚。太多的拥有,让你很难确认,哪一件事哪一个人于你有意义、有价值?

而且,我从来没有问过自己,所有这些得到、这些加法之后的答案,背后又是谁的付出呢?

结束台蜂的那一年,我在浦东的一家酒店,与黄鸣先生边吃边聊,他耐心的跟我解释何为感恩,就是每当遇到逆境,请多问问自己:“为什么不是我?”每当遇到身边人遭遇逆境,也请问问自己:“为什么不是我?”

多年之后,黄先生的样貌在我脑海已经模糊不清,但这个问句却常常清晰可见。

我相信黄鸣,也相信松浦弥太郎,尤其是到了被人唤作师傅或大叔的这个年纪,多少能看得见一点点不同来:以前觉得自己有利用价值,在职场上就有远大前途。现在清楚,你能主动为身边人身边事无私付出,你的人生才有意义。

当然,在这段人生旅途上,遇到与自己一样的人,你会感觉特别幸福。我也是。

记录下来,感恩遇到的这些值得珍惜的同学与好友。

募捐通道